素质教育的特点,解答知识

由网友(西找)分享简介:关于素质教育的特点内容导航:1、素质教育的特点2、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全面性全体性发展性基础性开放性3、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素质教育的特点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全面性全体性发展性基础性开放性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

关于素质教育的特点内容导航:

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全面性全体性发展性基础性开放性

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素质教育与义务教育的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其着眼点在于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淡化选拔意识,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提高全体学生以至全体国民的素质,比造就少数”精英“重要得多。目前应强调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所学校,将其作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我国正采取两个措施:一是真正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二是大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我国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公办小学就近入学,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所有小学和初中,使广大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形成包括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诸方面要求的合理的素质结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主动性。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作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或塑造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观认为,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孩养子的创造性,才会有人才规格的多样性。将来的人才结构才能多样而且合理。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首先,素质教育从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出发,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现实发展主体,从而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自信、自谦、自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其次,素质教育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更本质的是把学生作为生命体。它指导学生怎样做人,注重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精神风貌和精神力量,注重发展学生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和思维方式,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再次,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主体性,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使人的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4)差异性。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认为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素质上,而且表现在其身心成长与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上。因而,学生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有区别,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都会有所不同。教育者应尊重这种差别,针对这种差别开展工作。为提高国民素质,造就各个层次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充分发展,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规律。面向全体、提高国民素质,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而因材施教正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保证。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因材施教,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素质 教育 的 基本 特征: 教育 对象 的 全体 性; 教育 内容 的 基础性; 教育 空间 的 开放 性; 教育 目标 的 全面性; 教育 价值 的 多元化; 注重 学生 创新 精神 和 实践 能力 的 培养; 培养 学生 的 主体 意识, 注重 学生 个性 健康 发展; 着眼于 学生 的 终身 可 持续 发展。

素质教育的六个特点


素质教育说法,是针对应试教育问题提出。因此需要找出应试教育问题。素质教育说法已经提出几十年,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意义。为理清基本概念,教育专家谢英新梳理了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1、身体素质教育阶段;2、精神文明与行为素质教育阶段;3、心理素质教育阶段;4、能力素质教育阶段;
1、身体素质教育
我国在1979年、1985年先后两次进行全国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普查,普查结果是中小学生“豆芽菜”、“小四眼”现象严重,因此当时继续提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行广播体操,增加体育、劳动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胖墩”、“小黄帝”盛行。因此再次强调体育、劳动课程,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已经更新迭代十数次。这个阶段可以称作身体素质教育。
2、行为与精神文明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之后,无锡学校发现学生“大背头”、“喇叭裤”、“流行歌曲”、“奇装异服”等不良习气,提出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着装教育活动,得到国家认可。共青团中央对其做法做了综合加工工作。1981年2月,国家九大部委联合做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这一时期的素质教育,指的是“精神文明与行为”素质教育。
3、心理健康素质
我国人口众多,高考独木桥导致剧烈竞争,高考指挥棒作用一直饱受诟病。并且由于教学手段有80%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急于赶进度,知识讲解不透彻;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课堂教学、学习效率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因此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恶化。这个阶段的素质教育,可以定性为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各家学校积极筹建学生心理咨询室,试图通过干预来缓解和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4、能力素质教育
2001年高考扩招,1999年高考招生人数108万,2001年高考招生275万,大学里多出167万学生没有老师教。因此在大学里品学兼优的学生紧急留校任教。这个时期,即使是单单教知识,也出了问题。高分低能现象及其严重。因此教育专家谢英新认为,在素质教育各阶段中,其中能力素质教育最为关键和重要。
2002年硫酸泼熊,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某某,小时候听说“笨狗熊”,长大了读生物学,书里写到狗熊的嗅觉很灵敏。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成立,刘某某先后三次去北京动物园,用掺有硫酸和火碱的饮料,倒在了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先后浇了5只熊。这名学生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硫酸泼熊事件引发全国媒体轩然大波,各界人士议论纷纷,指责其“高分低能”。
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那么什么是能力呢?
“高分低能”的意思是考试分数高,但是能力低。在“硫酸泼熊”事件中,当事人的智力一点都不低,刘同学1980年生人,据传刘同学在中科院某研究所,是一个准科学家。所以“高分低能”中的“能力”不是指的“智力能力”,而是另有所指。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7版),能力的定义是某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能力的主观条件有知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客观条件有资料和工具。也就是说,能力需要具备五个要素,即知识、经验、技术、资料和工具。
应试教育只教了能力当中的一个条件:知识。学生缺乏经验、技术,资料和工具。能力有五个要素条件,学生缺了其中四个条件,所以高分低能是必然现象。
在硫酸泼熊事件中,当事人缺乏的是能力当中的“经验”经验条件,所以他有强烈的好奇心,想要试一试到底是“笨狗熊”还是“灵敏的狗熊”。
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预计,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只有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中国的这个比例是10%。中国某大学的系主任说,“中国学生能够照猫画虎地解决一个问题,但一旦需要独创的思维和自己的发明创造时,我们就没辙了。我们正在非常努力地弥补这个不足,我们正努力让我们的理工科教育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
2012年与南都周刊合作发布全民问答“中国人的教育怎么了?”
在上有超过4200万个与教育相关的问题,为什么小学生不想上学?为什么初中生为情所困?为什么高中生质疑高考?为什么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毕业后没时间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又为社会贡献了什么?中国人的教育,怎么了?
其中有2064737人在问,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有813030人在问,为何毕业才发现,很多东西跟没学一样?
素质教育定义: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素质教育的定义是: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同时具备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中美贸易战之后,我国在各行各业凸显人才不足现状。因此我国各个教育阶段,急需要补充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

相关知识话题:

【素质教育的特点记忆口诀】【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全面性全体性发展性基础性开放性】【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下列哪项不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哪六个】【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合作性吗】【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内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