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那些“兄弟”大臣都是什么关系?(晚清那些事儿作者)

由网友()分享简介:晚清那些“兄弟”大臣都是什么关系?
文|陈事美晚清时期,貌似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在历史上非常罕见。那就...


晚清那些“兄弟”大臣都是什么关系?

文|陈事美

晚清时期,貌似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在历史上非常罕见。那就是同朝为官的大臣,居然出现了姓名近似的现象。一些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可能以为他们都是同一个家族的兄弟。如果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李翰章、李鸿藻,翁同??、翁同书、夏同??等人。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有些真的是亲兄弟,有些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甚至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

先说第一对亲兄弟,曾国藩与曾国荃,曾国藩是哥哥,曾国荃是弟弟。两人相差13岁。话说老曾家本是兄弟5人,曾国藩是大哥,后面还有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曾国荃排行老四,但在家族中排行老九,所以也称为曾国藩的“九弟”,后来曾国荃在统领湘军时,也被人称为“九帅”。

曾国藩与曾国荃,其实右边这张相片很可能也是曾国藩

曾国藩27岁中进士,曾国荃28岁取优贡生。曾国藩进京做官后,曾国荃跟随父亲进京,在哥哥身边学习。从学习上来讲,曾国荃不如哥哥曾国藩。兄弟二人慢慢有了区分,曾国藩偏文,曾国荃重武。

都知道曾国藩为了镇压太平军,一手缔造了湘军,但湘军中最厉害的统帅,则非曾国荃莫属。可以说,没有曾国荃,湘军能否剿灭太平天国真的很难说,即使能剿灭估计也要推迟好几年。

1856年,曾国藩率湘军攻打江西湖口,惨败后被围困,命悬一线。此时,曾国荃立即招募3000勇士,火速驰援曾国藩。曾国荃成功拿下吉安,为哥哥解围。从此,兄弟二人正式携手,一同镇压太平军。

在攻打天京时,曾国荃不顾哥哥的多次劝告,急攻险进,挖壕沟埋炸药,克服疫情蔓延等多重不利因素,最后竟然成功攻陷太平天国的老巢,彻底消灭了清廷的心腹大患。

强将手下无弱兵。曾国荃带出来的将士几乎都是敢死队,相比之下,曾国藩就柔弱了很多。为了补偿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曾国荃每攻克一城,就给将士放假三天,纵容他们烧杀抢掠奸淫。尤其是攻陷天京后,城内哀鸿遍野,曾国荃一手导演了天京大屠杀。这点曾国藩虽然很反对,但也无可奈何。

如果说曾国藩拥有的是为官治国的大智慧,那么,曾国荃至少也是有胆有谋的一方高级统帅。与哥哥不同,曾国荃喜欢?N瑟,打完一次胜仗,就回家买地盖房,很享受衣锦还乡这种感觉。曾国藩在朝中官居高位,却从没有在家乡盖过一宅一院。相比之下,境界高下立判。

再说做官,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后来,曾国荃也做到了两江总督的位置,同时兼通商大臣。另外,曾国荃还做过陕西巡抚、山西巡抚、浙江巡抚、两广总督、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封一等伯爵。

再说李鸿章与李翰章。这两人也是亲兄弟,不过李翰章是哥哥,李鸿章是弟弟。他们是兄弟6人,李翰章是老大,李鸿章是老二,后面还有各种“章”,如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但最小的弟弟反而没了“章”,叫李昭庆。

李翰章比李鸿章大两岁,但弟弟更聪明。李翰章27岁也中了进士,而李鸿章24岁就中了进士。

李鸿章与李翰章的合影照

都知道李鸿章是追随曾国藩,一起镇压太平天国的,其实,李翰章也是。可以说,这两兄弟走的是同一条路。不仅非常同质化,甚至还有一点竞争的关系。如兄弟两人都曾负责给曾国藩写过公文。一次,曾国藩找李鸿章来写,不巧李鸿章外出,就让李翰章来写。谁知,哥哥正写着,弟弟又回来了。看到哥哥写的公文,弟弟略带嘲讽的一笑,说“原来你也会写这个?”弟弟把哥哥推到一边,大笔一挥,一气呵成,哥哥只有惊呆的份儿。

李鸿章不仅是曾国藩的高级幕僚,后来还一手缔造了淮军。相比弟弟,哥哥李翰章在这方面就差了很多,他在湘军中主要负责后勤供应,也就相当于后勤部长。

再说做官方面,只说省部级以上的官职,李鸿章曾做过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最高官职,相当于宰相、总理。哥哥李翰章这方面也不示弱,他曾任湖南巡抚、江苏巡抚、湖广总督、浙江巡抚、湖北巡抚、四川总督、漕运总督、两广总督,同时还曾加任兵部尚书衔、太子少保衔。

再说李鸿藻,不知道的人以为李鸿藻应该与李鸿章是亲兄弟,其实不是,他们二人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名字相似而已。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李鸿藻是河北保定人。李鸿藻比李鸿章大3岁,恰巧还属于同龄人。

李鸿藻

李鸿藻与李鸿章的家世差不多,都属于官宦家庭。李鸿章24岁中进士,李鸿藻则是32岁才得中进士。李鸿章在地方都是实权人物,属于封疆大吏。而李鸿藻的地方工作经验相对欠缺,从来没做过一把手,顶多是个河南教育厅厅长而已。除此之外,李鸿藻基本都在京城任职,如户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最高职务也就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李鸿藻虽与李鸿章名字相似,但二人没有任何惺惺相惜之情。相反,与李鸿章的“软弱”不同,李鸿藻是强硬的主战派。在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李鸿藻一直反对妥协。李鸿藻很讨厌李鸿章那种求和的嘴脸,甚至要弹劾李鸿章。

再说翁同??与翁同书、夏同??。翁同??的大名很多人都熟悉,是同治、光绪的两代帝师,翁同??的书法造诣更是名扬天下。翁同书与翁同??是亲兄弟,翁同书大翁同??20岁,几乎就是相差了一代人。

翁同??与翁同书

相比弟弟翁同??,翁同书的仕途表现很一般。虽然他也曾随清军镇压太平军、捻军,也曾做过安徽巡抚,但成绩都很一般,甚至还因犯错被流放新疆伊犁。最高才得了四品衔。

相比之下,弟弟翁同??更聪明,不仅26岁就高中状元。后来,在京城的各部委基本都担任过要职。如户部、刑部、工部、都察院、总理衙门等。最重要的是,曾两次入值军机大臣,最高官至相国。虽然戊戌政变后被罢官,但总体还是非常辉煌。

再说夏同??。此人与翁同??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翁同??是江苏常熟人,而夏同??是贵州麻江人。两人的相同点是,都曾高中状元。翁同??生于江浙之地,不仅富庶,还是状元的高产地。而夏同??不同,他是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状元,可见,夏同??比翁同??更厉害。

夏同??

夏同??比翁同??整整小了44岁,两个人完全处在不同时代,命运自然截然不同。夏同??后来去日本留学,主修法政。回国后,参与编纂了中国第一部行政法规——《行政法》。后来,当过广东法政学堂的校长。再后来就进入民国了。

夏同??基本就是一个法政领域的专家,与翁同??根本没法对比。不过,有一点他们还是比较相同,那就是夏同??的书法也比较有名,虽然也远远比不上翁同??。

姓名相似,但官运不同,甚至命运迥异,这就是人生。



古代君王大臣死后都有谥号,问谥号都有哪些,都是什么意思,要全的。

说一下清朝的吧: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全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第四个皇帝康熙,名"玄烨",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全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第五个皇帝雍正,名"胤禛",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全称:"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第六个皇帝乾隆,名"弦歴",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全称:"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第七个皇帝嘉庆,名"永琰",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全称:"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第八个皇帝道光,名"绵寜",庙号"宣宗",谥号"成皇帝",全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第九个皇帝咸丰,名"奕詝",庙号"文宗",谥号"显皇帝",全称:"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第十个皇帝同治,名"载淳",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全称:"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第十一个皇帝光绪,名"载湉",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全称:"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第十二个皇帝宣统,名"溥仪",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



在清朝,官职最高的大臣和那些封有爵位的人谁的地位高?

在清朝,官职最高的大臣和那些封有爵位的人相比,要说谁的地位高,那要看,你如何看了。
爵位一般都属于超品,也就是比一品要高贵。但内阁大臣属于朝廷最具实权的臣子,所以虽然对有爵位的人也会比较礼貌,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有的皇子没有爵位,同样超脱,重臣见了也要行礼。
所以爵位一是看等级,一是看血缘,一是看是否有兼职。



康熙雍正批过的沙雕奏折 大臣们都是知了成精吗哈哈

1.康熙和雍正批阅过的那些蜜汁奏折,终于知道为啥他们每天要批阅奏折到半夜了

明白了,满清大臣都是知了成精,滋儿哇滋儿哇

从前没有微信群,车马奏折都很慢,他们还能发这么多皮话……这要是当年就有微信,雍正可能会死的更快一点

杭州织造:皇上你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你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你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这是天气和粮食的价格哦,你看你看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你是不是给我设了自动回复?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孙文成,要么是网卡了,要么是在追雍正

直隶总督应该是情敌

直隶总督:雨好大啊皇上,像沈巍给赵云澜求药那天那么大。

网友@七英俊给这些沙雕奏折做了个白话翻译,更沙雕了

想想古代皇帝也是挺惨,害死那么多亲兄弟,辛辛苦苦爬上夺嫡链顶端,就是为了给这些智障官当siri

减少和沙雕奏折聊天,雍正至少能多活几年



康熙雍正批过的沙雕奏折 大臣们都是知了成精吗哈哈

1.康熙和雍正批阅过的那些蜜汁奏折,终于知道为啥他们每天要批阅奏折到半夜了

明白了,满清大臣都是知了成精,滋儿哇滋儿哇

从前没有微信群,车马奏折都很慢,他们还能发这么多皮话……这要是当年就有微信,雍正可能会死的更快一点

杭州织造:皇上你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你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你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这是天气和粮食的价格哦,你看你看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你是不是给我设了自动回复?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孙文成,要么是网卡了,要么是在追雍正

直隶总督应该是情敌

直隶总督:雨好大啊皇上,像沈巍给赵云澜求药那天那么大。

网友@七英俊给这些沙雕奏折做了个白话翻译,更沙雕了

想想古代皇帝也是挺惨,害死那么多亲兄弟,辛辛苦苦爬上夺嫡链顶端,就是为了给这些智障官当siri

减少和沙雕奏折聊天,雍正至少能多活几年



我命中有这么一句话:“六亲无助,兄弟少力”,请问“六亲”指那些,“兄弟”是什么?

全得靠自己了…朋友



那些经常在空间朋友圈发那些关于兄弟情谊的说说的人是什么心理的人

第一种,实际年龄偏小,初高中男生,看过些武打黑帮片,羡慕渴望那种友情和兄弟情,自己的文笔写不出来,大多转发,是激励,也是鼓舞
第二种,成年的年轻小伙,经常混迹一个兄弟圈子,发这些是表达自己,更多是给圈内人看



葫芦娃七兄弟都是什么能力啊》

1.大娃(红娃)

力大无穷,巨大化。

2.二娃(橙娃)

千里眼,顺风耳,灵活聪明,机敏过人,最善于谋划计策。

3.三娃(黄娃)

铜头铁臂,钢筋铁骨,刀枪不入。

4.四娃(绿娃)

喷火,吸火,霹雳。

5..五娃(青娃)

吸水,吐水,口吐闪电产生降雨。

6.六娃(蓝娃)

隐身术,透体术,来无影去无踪,聪明机灵,最善于偷盗和行动。

7.七娃(紫娃)

最小,没多大本领,倍受哥哥们的关爱,有宝葫芦,可以吸入魔法、兵器和妖怪,在第一部刚出世时蒙蔽双眼,十分听从妖精的话,把六位哥哥吸进宝葫芦。

扩展资料

葫芦娃

是动画片《葫芦兄弟》及衍生作品的主角,每一个的都本领超群,为救亲人前赴后继,与妖精们战斗,受广大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们的喜爱,成为80后和90后的经典。

《葫芦娃》故事剧情

传说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从此百姓遭难,一个个背井离乡。

穿山甲急忙去告诉一个老汉,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老汉推倒大石救下穿山甲,一起取得了宝葫芦籽,这时山洞崩塌。而神奇的是,在宝葫芦子和山神的庇佑下,老汉无恙地回到自家院里。

老汉种下葫芦籽,藤蔓自己爬上一旁耸立的小石堆,自己长成棚架,很快结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葫芦,却被妖精从如意镜中窥见。老汉精心照料着宝葫芦们,与他们建立了胜似祖孙的感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葫芦娃



海尔(更好)兄弟,cdc说唱会馆都是什么关系啊?

说唱会馆是个厂牌,更高兄弟是一个说唱组合,四位成为都是会馆旗下的。



伤感说说。什么兄弟全他妈的是假的都是利用

交友慎重啊,当然也不见得每个都这样,只是你还遇到,人活着总要想得美好些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