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胆的功效与作用_牛黄天南星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有種哀傷叫无言)分享简介:牛胆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牛胆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来牛黄天南星丸大家吃过吗?牛黄天南星丸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牛黄天南星丸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处方】天南星(以牛胆制者.用二两.如无.即用浆水煮...



牛胆的功效与作用

牛胆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牛胆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牛胆都有哪些营养和功效。

【来源】
牛科动物 黄牛 水牛 胆囊 胆汁 ,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

【生境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状】
新鲜牛胆囊呈肾脏形,长约18~20厘米,最宽处约5~6厘米,干后呈囊状,有纵皱。新鲜的胆汁为绿褐色或暗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粘性,稍干则变为浓稠。完全干燥者,呈绿褐色固体状,揉之则成粉质。气腥臭,味苦。胆汁以汁浓、色绿褐者为佳;干燥者以无虫蛀者为佳。

【化学成份】
牛胆汁除水分外,主要含胆酸钠盐、胆色素、粘蛋白体及少量脂肪、肥皂、胆甾醇、卵磷脂、胆碱、尿素以及氯化钠、磷酸钙、磷酸铁等无机盐。

【性味】
《别录》:"味苦,大寒。"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肺三经。"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治风热目疾,黄疸,便秘,消渴,小儿惊风,痈肿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干燥粉末,1~3分;或入丸、散。外用:取汁调涂或点眼。

【注意】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目病非风热者不宜用。"

【附方】
①镇肝明目:腊月枯牛胆中盛黑豆一百粒,后一百日开取,食后、夜间吞二七枚。(《药性论》)

【临床应用】
治疗百日咳:取新鲜牛胆汁蒸干研粉,然后将牛胆粉240克,淀粉240克,白糖520克,混合成为粉剂。2岁以下每日0.5~1克,2~5岁1~1.5克,5岁以上1.5~2克,分2~3次服。同时配合对症治疗。据250例观察,基本痊愈52例,减轻130例,有效率72.8%。对早期的效果较好,如配合天冬合剂,疗效可提高。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根据以上的综合来讲,牛胆还是具有一定的药理疗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牛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食用,不要过量。



牛黄天南星丸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天南星丸大家吃过吗?牛黄天南星丸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牛黄天南星丸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天南星(以牛胆制者.用二两.如无.即用浆水煮透.软切作片子.焙干) 天麻(二两) 独活(一两) 白附子(炮.一两) 僵蚕(炒.一两) 人参(一两) 当归(洗切焙.三分) 桑螵蛸(炒.三分) 干蝎(炒.三分) 甘草(生用.三分) 桂心(一分) 羚羊角(镑.半两) 犀角(镑.半两) 麝香(别研.半两) 牛黄(别研.半两) 雄黄(别研.半两) 片脑(别研.半两) 丹砂(别研.一两)

【炮制】
上先以十三味捣罗为细末,再入别研五味和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
治风热相搏,肌肉瞤动,头目旋眩,筋脉拘急,涎潮发搐,精神昏昧,舌强语涩,肢节烦疼,心胸不利,凡病风气,悉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不拘时,细嚼,温酒下,或鸡苏汤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上面是关于牛黄天南星丸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牛黄天南星丸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白牛胆的功效与作用

白牛胆不仅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营养元素,同时帮助调理身体的各个机能,药用价值也很高,今天就带大家对白牛胆进行一番了解。

【别名】
毛老虎(《生草药性备要》),猪耳风、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白叶菊(《广西中兽医药植》),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湖南药物志》),大刀药、白背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香(《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羊耳茶、毛茶(《福建中草药》),山白芷(《广东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

羊耳菊



全草

。全年可采。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至1米多,直立,枝条粗壮,被绵毛。单叶互生;狭矩圆形至近倒卵形,长7~10厘米,先端渐尖至钝形,边缘有小锯齿,基部浑圆至广楔形,叶面绿色,有腺点,被粗毛,背白色,密被绢毛或绵毛。头状花序顶生或近顶的腋生,组成稠密的伞房花丛;总苞片数列,矩形至广披针状,长3~7毫米,宽1毫米,被短毛,边缘膜质.成熟后反卷;花托秃裸,有窝点;舌状花冠前端每为3裂,管状花冠5裂,黄色;雄蕊5枚,花药基部矢形,有长尾;子房下位,1室,柱头2裂。瘦果长约1.5毫米,被绢毛;冠毛白色带浅黄色。花期7~8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
生于荒山、丘陵、山腰以下草丛中,或灌木丛中。分布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黄酮、甾醇和酚类等。

【药理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煎剂有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无祛痰(小鼠酚红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

【性味】
①《泉州本草》:"味苦微辛,性子,无毒。"

【归经】
《泉州本草》:"入肝、肺、脾、胃诸经。"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腰腿痛:羊耳菊一两,胡枝子根六钱,大风藤三钱,当归六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临床应用】

治疗早期血吸虫病:

取山白芷(全草)、苍耳草(全草去果、叶)干品各1两,每日1剂煎服。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早期血吸虫病患者28例,治后进行即期疗效观察,结果粪孵3次复查有9例阴转。服药后一般都有轻度头昏,个别持续数小时,未经处理自行消失。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泉州本草》。

以上只是介绍了白牛胆的部分功效和作用,其实它还具有其他效果,在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专门来看看医书上记载的功效和事项。



宽筋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药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宽筋藤吗,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别名】
松根藤、大接筋藤、舒筋藤、牛挣藤、大松身

【来源】
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

中华青牛胆

Tinospora sinensis (Lour.)Merr.,以

藤茎

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晶珠本草》中记载,勒哲治风热合并症。《味气铁鬘》中说:“勒哲性凉,化性温,治龙病时疫有特效。”《药物大全》中说:“勒哲味甘、苦、涩、辛”。《宝库》中说:“勒哲味甘、苦、辛,功效治风热,除时疫热,效缓,能调和和合紊乱,治衰老病、风湿病。”《甘露之池》中说::“勒哲味甘、苦、涩、辛,化味甘、酸,性润、凉、温,治龙、赤巴合并症、培根病、风湿病、风热病。”《甘露之环》说:“勒哲味甘、苦,化味甘、酸,皮甘

宽筋藤在中药中的利用率还是很高的,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了宽筋藤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乱吃。



绿包藤的功效与作用

如今我们的生活档次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们的健康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饮食不科学对于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中医的许多药材就可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改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绿包藤。

【别名】
小赖藤、千里找根、发冷藤、绿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波叶青牛胆的藤茎。

【原形态】
波叶青牛胆,稍肉质落叶藤本,全株无毛。嫩枝圆柱形,黄绿色,老枝具薄膜状褐色表皮,密生瘤突状皮孔,手触之有粗糙感,常有很多丝状气根悬垂或长入土中,或枝砍断后,生长出不定根数条,下延至地面,叶纸质,叶柄长于叶片2倍,基部肿胀扭曲;叶片心形,长宽近相等或长略过于宽,直径6-15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掌状脉通常5条。总状花序先叶抽出,单生或2-3个簇生,纤细,长很少超过10cm;雄花萼片6,2轮,外轮小,内轮稍大,长2.5mm;花瓣6,绿黄色,倒卵状匙形,抱着花丝;雄蕊6,与花瓣近等长,核果卵圆状,直径约1cm,熟时橙黄色,内果皮背部有皱纹。花期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灌丛、路旁或缠绕于村寨篱笆。

【性状】
1.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0.5-1.5cm。表面黄棕色,近光滑,具浅纵沟和皱纹,皮孔众多,呈疣状突起;节处膨大,有圆形凹陷的枝痕;栓皮易成片脱落。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和众多小孔,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化学成份】
茎含绿钯藤苦甙(picroretin)。

【药理作用】
绿包藤水提取物有治疗大鼠实验性糖尿病的作用,用饮水法给药(含水提取物4g/L)2星期,可改善大鼠葡萄糖耐量,水提物静注50mg/kg,可提高大鼠血胰岛素水平。饮水(含药)1星期可明显降低病鼠血糖,与对照组分别为10.4±1.0mmol/L和17.4±1.7mmol/L;明显升高血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2.8±1.1μu/ml和8.0±0.7μu/ml。大鼠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千里找根水提取物的诱导刺激作用与β细胞对胰岛素的释放一致;去除水提取物,胰岛素迅速恢复原来水平;水提取物也不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提示千里找根降血糖作用是增加胰岛素分泌引起。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肝;脾经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止痢;截疟。主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痈疖肿毒;痢疾;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中药绿包藤的介绍,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药绿包藤的功效与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对绿包藤等中药多做点了解。



胆星丸的功效与作用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胆星丸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
牛胆南星半两,朱砂2钱,防风2钱,麝1字。

【制法】
上药用腊月黄牛胆汁和南星末作饼子,挂当风处49日,和药末研细,浸牛胆皮汤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镇心压惊,利痰解热。主小儿惊热。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井花水调下。

【摘录】
《直指小儿》卷一

【处方】
陈胆星1两5钱,犀角1两,羚角1两,生龙齿7钱,白芥子5钱,辰砂1钱。

【制法】
陈米汤为丸,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小儿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
临用以1丸搽胸背,并敷脐。

【摘录】
《理瀹》

以上就是对胆星丸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胆星丸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牛黄凉膈圆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凉膈圆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牛黄凉膈圆这种方剂吧。

【处方】
牛黄(研)一两一分,南星(牛胆制)七两半,甘草十两,柴石英(研飞)、麝香(研)、龙脑(研),各五两;牙硝(枯过.研细)、寒水石粉(煅)、石膏(细研),各二十两。

【炮制】
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两作三十圆。

【功能主治】
治风壅痰实,蕴积不散,头痛面赤,心烦潮躁,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口干多渴,唇焦咽痛,颔颊赤肿,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温薄荷人参汤嚼下,食后服。小儿常服半圆。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面介绍了牛黄凉膈圆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牛黄金虎丹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金虎丹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牛黄金虎丹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处方】
天雄(炮.去皮.脐)十二两半,白矾(枯过)、天竺黄(研)、天南星(汤洗.焙.为末.用牛胆和作饼.焙热.如无牛胆.用法酒蒸七昼夜)、腻粉(研),各二十五两。牛黄(研)二两半,生龙脑(研)五两,金箔八百片(为衣),雄黄(研飞)一百五十两。

【炮制】
上为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半作十圆,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治急中风,身背强直,口噤失音,筋脉拘急,鼻干面黑,遍身壮热,汗出如油,目瞪唇青,心神迷闷,形体如醉,痰涎壅塞,胸膈、喉中如拽锯声。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以新汲水化灌之,扶坐使药行化。良久,续以薄荷自然汁,更研化一圆灌之,立愈。

【注意】
有孕妇人不得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天雄(炮,去皮、脐)37.5克 白矾(枯过)天竺黄(研)天南星(汤洗,焙,为末,用牛胆和作饼,焙热,如无牛胆,用法酒蒸七昼夜)腻粉(研)各750克 牛黄(研)75克 生龙脑(研)150克 金箔800片(为衣)雄黄(研,飞)4.5千克

【制法】
上为末,炼蜜搜和,每45克作10丸,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清热熄风,化痰开窍。治中风,项背强直,口噤失音,筋脉拘急,鼻干面黑,遍身壮热,汗出如油,目瞪唇青,心神迷闷,形态如醉,痰涎壅塞,喉中如拽锯。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新汲水化灌之,扶坐,使药行化,良久续以薄荷自然汁,更研化1丸,灌之立愈。肥腻体虚多涎有风之人,宜常以此药随身备急,忽觉眼前暗黑,心膈闷乱,有涎欲倒,化药不及,急嚼1丸,新汲水下。小儿急惊风,一岁儿服绿豆大1丸,薄荷自然汁化灌之。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通过本文对牛黄金虎丹的介绍,我们知道牛黄金虎丹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牛黄金虎丹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雄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功效繁多的矿石药物

雄黄是一种常见的矿石,质软,性脆,一般呈颗粒状,颜色为浅红色。一般的药店里都可以买到,传统习俗里每年端午节都要买雄黄,喝雄黄酒。用来驱虫避蛇,上火严重的时候也可以用雄黄泡水喝,只是那味道太苦了。那么雄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功效】

一、疮疡

雄黄辛散温通,有毒,《本草纲目》谓其为“治疮杀毒要药也”。本品由良好的解毒疗疮作用,故常用于痈疽疗毒的病证。治风热湿毒壅遏而致疮痈疗毒,红肿疼痛者,雄黄能攻毒消肿,可单用,如《千金要方》以雄黄末涂之;亦可配合应用,可与潜热解毒,散瘀消肿之珍珠、天花粉等同用,研末外撒,如《中国药物全方》化毒散。若疮痈硬肿疼痛者,常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乳香、没药、麝香的功效与作用等同用,如《外科证治全生集》醒消丸;若痈疽坏烂不敛者,可与清热收湿敛疮的滑石为末掺之,如《世医得效方》生肉神异膏;若疮痈溃烂,红肿痛痒者,常与燥湿敛疮止痒之白矾为末,茶的功效与作用水调敷患处,如《医宗金鉴》二味拔毒散;若积年冷出黄水不瘥者,常与温阳散寒收湿敛疮之硫黄、血余炭同用,同时以清油、黄蜡熬膏敷之,如《太平圣惠方》之雄黄膏药;而《外科正宗》之琥珀蜡矾丸,则以本品与琥珀、白矾、朱砂等配合应用,除能消肿止痛外,内服尚可防止毒气内攻。

治喉风喉痹、走马牙疳、痄腮等,本品能解毒消肿疗疮。如《丹溪心法》雄黄解毒丸,即以本品配伍祛痰利咽、化瘀凉血之巴豆的功效与作用霜、郁金等为末,醋的功效与作用和为丸,治喉风喉痹,双蛾肿痛,痰涎壅塞者;《全幼心鉴》走马牙疳方,用枣的功效与作用肉包雄黄烧煅为末掺贩患处(勿咽下),治走马牙疳,牙眼肿烂者。临床报道:以本品配伍明矾、冰片,加酒精调匀外涂,治流行性腮腺炎,可明显缩短疗程〔武汉医学〕。

此外,雄黄还可治疗蛇伤,其有较好的解毒消肿之效,常配伍五灵脂研末开水冲服,另用雄黄粉香油调涂患处(山东医刊〕。

二、皮肤病

本品善可燥湿祛风以祛邪,搜肌腠童遏而和营,毒性强烈以杀虫攻毒。具有祛风邪,燥湿浊,杀疥虫,疗湿癣,解疮毒作用,可用于:

1、疥癣:风湿热虫,郁于皮肤而生,见于皮肤皱折处痛痒难忍,夜间为甚,搔破后出脓水,甚则起脓疽。本品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如《补缺肘后方》以之与清热燥湿止痒之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发灰、松脂、猪膏捣敷;《姜月峰家传方》则以本品配伍杀虫止痒之蛇床子、水银为末,同猪油涂擦。

2、白秃疮:由接触病者而传染,或因脾胃湿热内蕴,湿盛则瘙痒流汁,热盛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以致皮生白屑,发焦脱落而成。本品祛风燥湿,解毒,如《圣济总录》之头疮方则以本品配合猪胆汁调和敷之;《中医外科临床手册》雄黄膏则以本品配伍硫黄、氧化锌、凡士林调膏外用,除用于白秃疮外,尚可外用于湿脚气、鹅掌风、肥疮等其他真菌感染。

3、缠腰火丹: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或脾胃蕴热,湿热搏结于皮肤而出现簇集性水泡,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本品能燥湿解毒,如《世医得效方》单用本品为末,醋调外涂;现代临床应用,常与酒精,2%普鲁卡因配成雄黄酊外涂〔新医药学杂志〕

此外,取本品祛风燥湿,解毒杀虫作用,亦可用于麻风、杨梅恶疮、腋臭、狐惑病等,如《疡医大全》雄漆丸,即以本品配真漆、牙皂为丸服,治麻风;《积德堂经验方》以本品配伍轻粉、杏仁的功效与作用为末,雄猪胆汁调涂,治杨梅疮治腋臭方,以本品配伍石膏、白矾为末外用,治腋臭或汗液过多;《太平圣惠方》以雄黄烧烟熏之,治伤寒狐惑病,毒蚀下部,痛痒不止者。

三、虫积腹痛

雄黄具有杀虫作用,可用于蛔虫等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虫积腹痛。如《沈氏尊生方》之牵牛丸,即以本品配伍驱虫泻下之槟榔、牵牛子、大黄等同用。其他验方如雄槟丸、扫虫煎等亦都用本品杀虫驱虫。以雄黄调鸡蛋的功效与作用煎饼贴肚脐及外敷疼痛区,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及胆道蛔虫症〔山东中医〕;雄黄可与铜绿为末,撒于肛门处,可治疗蛲虫病肛门瘙痒,或与苦参的功效与作用、樟脑研成细粉,用布包成一小团,浸蘸香油或食醋,纳于肛中治之〔新中医);此外,以当归的功效与作用补血汤冲服雄黄,治疗钩虫病〔江苏中医〕;雄矾丸(雄黄、枯矾、雷丸、阿魏)治疗血吸虫病;雄漆丸(雄黄、干漆、皂矾)治疗丝虫病;雄黄丸〔雄黄、吴茱萸、槟榔)治疗鞭虫病均取得一定疗效(矿物药浅说.山东科枯出版社)。

四、癫痫,破伤风,疟疾,哮喘

雄黄辛散祛风,苦燥痰浊,温通结滞,质重沉降,能搜肝风,祛痰浊,截疟疾,镇惊恐。可用于:

1、癫痫:因痰浊蒙闭心窍而致神志失常者,本品能祛痰定惊,如《仁斋直指方》之治癫痫方,以本品与镇惊安神的朱砂同用,猪心血入,水调服;若中暑中恶及温病痰热内闭神昏者,可与牛黄、麝香、冰片等豁痰开窍醒神之品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至宝丹,《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等。《安徽单验方选集》记载以本品配合清热消痰的明矾治精神分裂症有效。

2、破伤风:风温毒邪从伤口而人,壅阻脉络而致拘挛抽搐,角弓反张者,雄黄入肝经,能祛风搜邪,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之发表雄黄散,即以本品配伍祛风止痉之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草乌等同用。临床报道,以雄黄与豆腐同煮,去雄黄吃豆腐,治破伤风有效〔江苏中医〕。

3、疟疾:雄黄有苦燥温通之性,善能燥湿祛痰截疟,《本草纲目》谓其能“治疟疾寒热“。如《普济方》之大效疟丹,即以本品与淡豆豉、乳香、黄丹等为末,独头蒜捣和为丸,于疟发前内服;《太平圣惠方》则以本品与芳香辟秽之麝香及朱砂、牛胆、醋煮面粉为丸,外用塞鼻以治疟疾。

4、哮喘:本品性温苦燥,能温肺祛疾,如《证治准绳》之雄黄丹,以雄黄配伍祛痰平喘之杏仁及巴豆同用,治小儿喘满咳嗽。临床报道以雄黄500g。面糊为丸1000粒,成人每服1丸,10~15岁每服半丸,5~9岁每服1/3丸,2~4岁每服1/4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有效(新医学研究)。

此外,本品燥湿及解毒之功,还可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痔疮、肠红、肛瘘等病,如《医方易简》治痔疮方。

五、驱蛇

蛇为什么怕雄黄:雄黄是种胃毒剂,蛇类对其反应较为敏感;尤其加入酒精浸泡后的可增强雄黄的挥发,驱蛇的距离和效果更佳。



灵犀丹的功效与作用

灵犀丹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灵犀丹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
犀角屑1两,天麻1两,防风1两,川羌活1两,木香1两,吴白芷1两,甘菊1两,白僵蚕(炒)1两,天南星(牛胆制)1两,甘草1两,地骨皮1两,山药1两,薄荷叶1两,川芎1两,蔓荆子1两,麻黄(去根节)1两,当归1两,桂(去粗皮)1两,干蝎梢半两,麝香(别研)2钱,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干)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8丸,朱砂2两半为衣。

【功能主治】
一切诸风,言语謇涩,心神昏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人参汤化下;或茶、酒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
《御药院方》卷一

通过上文对灵犀丹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养生方剂有许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还有对食用者的功效与作用。不过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这样的养生方剂,只有学会这样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