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偏方_重度贫血的偏方

由网友(天生傲骨却被拿去炖了汤)分享简介:贫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很高的.而仅仅是贫血都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和不同的病因,相当的复杂.比如缺铁性贫血就是如今生活中很常见对于贫血的患者来说血液循环是一个健康的保证,由于贫血很多时候会出现头晕目眩,症状比较严重的可能还出现晕倒的情况,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重度贫血的患者除了要配合治疗,还应该在饮食方面做一个补铁的调整,...



缺铁性贫血的偏方

贫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很高的.而仅仅是贫血都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和不同的病因,相当的复杂.比如缺铁性贫血就是如今生活中很常见的贫血类型.而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在饮食上的挑食现象所造成的铁摄入不足.所以要治疗缺铁性贫血就要用到生活中的一些食疗小偏方了.

食疗偏方一:花生红枣汤

配方: 连衣花生200克,红枣30~50克.

制法: 红枣、花生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

功效: 温补脾肾.

用法: 吃红枣、花生,喝汤.

食疗偏方二:芪枣羊骨粥

配方: 羊骨1000克左右,黄芪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制法: 先将羊骨打碎与黄芪、大枣入砂锅,加水煎汤,然后取汁代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调味,稍煮即可.

功效: 补肾强筋,健脾益气.

用法: 温热空腹食用,10~15日为1个疗程.

食疗偏方三:参杞狗肉

配方: 狗肉1000克,党参2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砂仁5克,牛膝15克.

制法:
上物除狗肉外,入砂锅加水煎煮30分钟后,倒出药汁.将狗肉切成小块,加酱油、糖、黄酒、葱、姜、味精等调料,腌渍入味,放入锅中,加药汁及适量清水,煮沸后,文火慢慢煨至狗肉烂熟即可食用.

功效: 益气温阳补血.

用法: 佐餐食用.

挑食无论如何来说都是非常不好的一种行为.它不仅仅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同样还会引起许多其他的疾病.而如今挑食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人们常见的一个现象了.所以,挑食这样的坏习惯是必须要改正过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疾病远离人们的身边.



贫血貌的偏方

贫血貌顾名思义是贫血在人体上的表现,贫血貌的症状其实和贫血的症状很相似,患者在确诊自己是贫血貌之后,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贫血貌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些偏方有着很明显的治疗效果,以下是几种比较简单的治疗贫血貌的偏方,希望广大患者可以采纳。

偏方一、红枣黑豆黑矾治贫血法

将500克去核红枣煮熟,再将250克黑豆碾末,加入60克黑矾,一起捣烂,搓成药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可治缺铁性贫血。

偏方二、黄芪粥治贫血法

将30克黄芪煎后取浓汁,加入100克粳米、10~15枚红枣煮粥,将熟时加入1克陈皮,煮开服食,能治心脾两虚型贫血。

偏方三、何首乌粥治贫血法

将何首乌50~60克在砂锅中煎成浓汁,与100克粳米、2~3枚红枣、适量冰糖煮成粥食用,可治肝肾阴虚型贫血。

偏方四、木耳红枣治贫血法

取30克黑木耳、30枚红枣加水煎汤,温服,可治贫血。

偏方五、鸡汁粥治贫血法

将1只1500~2000克的母鸡浓炖鸡汁。取两份原汁汤,分别与100克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微火煮到粥稠食用,可治脾肾阳虚型贫血。

贫血不光表现在人的面貌上,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我们的行动,因为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等症状,上述所选用的偏方是一些比较简单,适用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偏方,患者在使用之前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偏方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

难治性贫血是一种并不常见的人体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骨质增生所引起的,而且患者一般是五十岁以上的人。患上难治性贫血的人,通常的惯有表现是体内网织红细胞逐渐较少,有的时候甚至会发生晕厥等现象,所以这种难治性贫血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很多患者朋友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还会找一些医治难治性贫血的偏方。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一

冬虫夏草炖鸭:冬虫夏草5g,鸭75g,生姜3片,黄酒5g,水200ml,适加盐油调味,文火炖两小时,饮汤食肉。治疗MDS气阴不足,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者。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二:当归羊肉治贫血法

将当归、黄芪、党参各25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500克羊肉和适量葱、姜、盐、酒,加水煮,先用猛火,后改用文火,烧至羊肉呈粑状食用,可治病后气血不足和各种贫血。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三:黄豆猪肝治贫血法

先将黄豆煮至八成熟,再加入等量猪肝一起煮熟,加适量调味品,每次服100~200克,每日2次,连服2周,可治缺铁性贫血。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四:大枣粥治贫血法

粳米加10~15枚大枣煮粥,早、晚各吃一餐,可治气血两虚型贫眩。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五:红枣黑豆黑矾治贫血法

将500克去核红枣煮熟,再将250克黑豆碾末,加入60克黑矾,一起捣烂,搓成药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可治缺铁性贫血。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六:黄芪粥治贫血法

将30克黄芪煎后取浓汁,加入100克粳米、10~15枚红枣煮粥,将熟时加入1克陈皮,煮开服食,能治心脾两虚型贫血。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七:何首乌粥治贫血法

将何首乌50~60克在砂锅中煎成浓汁,与100克粳米、2~3枚红枣、适量冰糖煮成粥食用,可治肝肾阴虚型贫血。

以上讲述的治疗难治性贫血的偏方大多都是食疗方法,但是这些食疗方法对于治疗难治性贫血却也是有着一定的效果的,而且很多患者也是靠这些食疗偏方,使得自己的难治性贫血得以改善的。但是因为这些偏方对于不同人的治疗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使用这些偏方的同时不要忘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新生儿贫血的偏方

贫血的现象应该都是很常见的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现象,特别是现在的新生儿贫血的现象已经是最常见了,这都是因为缺铁引起的,对于新生儿出现的贫血现象,家长要能够及时的去重视,不要盲目的去用药,不妨采取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看看新生儿贫血的偏方。

偏方一

脾虚气弱型 表现为面色发白,唇舌色淡;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大便塘软,脉虚而软。常用方药有炙黄芪、党参、当归、炒白术、茯苓、陈皮等。

心血亏虚型 表现为面色苍白,倦怠无力,皮肤干燥,心谎气短,睡眠不实,舌淡脉细。常用方药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党参、丹参、酸枣仁、龙眼肉等。

气血两虚型 表现为上述两型症状相兼。常用方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川芎、鸡血藤、阿胶、陈皮、炙甘草。

肝肾不足型 多见贫血时间较长,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其表情呆滞、智力低下,手足颤动,头晕目眩,双目干涩,舌淡脉弦细。常用药物有龟板、白芍、阿胶、制首乌、熟地,当归、怀牛膝、枸杞子,紫河车粉(吞服)。

饮食疗法是缺铁性贫血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轻症患儿单用食疗即可治,对重症患儿采用食疗既可加速康复,又能减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且所选食物大多味美可口,便于食用,易为患儿接受。

常用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猪心、猪肚、瘦肉、黑豆、菠菜、油菜、芹菜、杏、桃、李、葡萄干、红枣、桔子、柚子、无花果等。其中桔子、广柑、酸枣、猕猴桃、蕃茄、红枣等干鲜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故应经常食用。

偏方二常用食谱有:

红枣木耳汤  黑木耳 15克,红枣 15枚,温水泡发洗净。放入小碗,加水和冰糖适量,隔水蒸1小时后食用。

桂圆大枣汤  龙眼肉 30克,大枣 10枚。将龙眼、大枣去核洗净,共煮汤服用。

猪肝菠菜汤  猪肝100克,菠菜150~200克。将新鲜猪肝切片;菠菜去根洗净切段;锅内水烧开放少许姜片及盐,放入肝片和菠菜,水沸肝熟,饮汤食肝及菜。

花生大枣膏  带衣花生米6~10枚,大枣6~10枚(去核)。将大枣煮熟与花生米共捣为泥,每日一剂,分3次用大枣汤送下。

偏方三

乌鸡汤:雄乌鸡1只,切块,陈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以葱醋酱炖熟,连汤带肉分 次服用。

八味粥:糯米300克,薏仁50克,赤小豆30克,大红枣20枚,莲子20克,芡实米20克,生
山药30克,白扁豆30克。先将薏米、赤小豆、芡实米、白扁豆入锅煮烂,再入糯米、大枣、 莲子同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服食。

当归羊肉羹:当归15克,黄芪45克,党参30克,羊肉500克。将羊肉放在锅内,放入药袋 (内装当归、黄芪、党参),加水煮至肉烂,食肉喝汤。

新生儿贫血的偏方治疗大家应该多了解,新生儿贫血的现象如果严重了是会一些宝宝的发育的,特别是新生儿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令家长很困惑的,不知道怎么去治疗孩子还那么小,因此要去正规的医院,按照医生的吩咐去科学的治疗。



贫血怎么办?12则治疗贫血有效偏方

所谓贫血,是指在血容量正常的情况下,单位容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含量发生减少。贫血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由于铁的摄取量不足,而铁是人体中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长期或重度缺铁可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此外,贫血的发生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因子——叶酸、维生素B12的不足;还有不少贫血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血液病、慢性肾脏疾病、恶性肿瘤等。临床上常用的较为有效的秘方、偏方主要如下。

偏方一

鲜菠菜、猪血各500克,木耳10克,葱、姜、料酒少许。菠菜用开水烫过切段,猪血煮熟切条,木耳温水泡发,油锅烧热,放葱、姜炒香,倒人猪血、木耳偏炒,点入料酒,炒至水干,加入肉汤、盐、胡椒粉调味服食,佐餐用。

偏方二

干红枣50克,花生米100克,红砂糖50克。将红枣洗净,用温水泡发,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把皮剥下,把泡发的红枣,花生米同放在煮花生的水中,加冷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左右,捞出花生米皮,加红砂糖,待糖溶化后,收汁即可。

偏方三

羊肉500克,黄芪、党参、当归、生姜片各25克,食盐少许。先将羊肉切成小块,三味中药包在纱布里,用线捆扎好,并放在砂锅里,加水适量,以小火垠至羊肉将烂时,放人生姜片25片,食盐少许,待羊肉熟烂即可。随意喝汤为主,也可吃肉。

偏方四

牛筋3、鸡血藤各30克,补骨脂9克,大枣10枚。水煎、牛筋熟后人药,食筋饮汤。

偏方五

猪胃1个,黄芪100克,红糖适量。三者炖熟服用,每周服1个。

偏方六

皂矾适量,生鸡蛋2个。将皂矾研为面,装入鸡蛋里,在鸡蛋破口处,用面糊包严,煮热,每日早、晚各吃1个。

偏方七

胎盘1个,瘦猪肉250克,红枣20枚,生姜数片。将胎盘漂洗干净,切片,同生姜生炒,再加瘦猪肉、红枣炖熟加盐调味,分次食用。

偏方八

糯米300克,赤小豆、生山药各30克,大枣20枚,莲子、白扁豆各15克。先将赤小豆、白扁豆煮烂,再加大枣、莲子、糯米同煮,最后将去皮山药切成小块加入粥内,以熟为度,早晚分服。

偏方九

龟肉250克,核桃仁100克,杜仲20克。将龟肉切块,用沸水氽透,核桃仁用温水泡去膜皮,切丁,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杜仲洗净,刮去粗皮,再将葱、姜人油锅中煸炒,倒入龟肉炒至水干,加入盐、料酒、核桃仁、杜仲,倒入鸡汤,烧开去浮沫,文火炖至肉熟,放味精调味服食。

偏方十

牛骨髓、生山药各240克,胎盘粉300克,蜂蜜240克。捣匀入碗罐中,放锅内蒸熟。 每次服2汤匙,每日2次。

偏方十一

当归、侧柏叶炭各20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15克,每日2次。

偏方十二

黄芪、熟地、首乌、当归、灵芝各200克。制成片剂,每次6片,每片5克;1个月为1疗程,每周复查1次血象。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好呢

贫血对于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贫血会造成人体身体消瘦无比,而且行动能力降低,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所欲,人们对于贫血都是非常的恐惧的,但是现代生活中贫血的现象不在少数,特别是患上缺铁性贫血的人士非常多,这种情况可以用食疗来解决,下面就来看看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好呢?

食补偏方:

1.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100g。 同煮成粥,热温服。有养心补脾、滋补强壮的功效。

2.糙糯米100g,薏苡仁50g,红枣15枚。 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3.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有补铁的作用,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4.新鲜羊骨2斤(1000g),粳米200g。 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时中适量调米温服,10~15天为一疗程。有补肾壮骨的作用。

5.制首乌60g,红枣3~5枚,粳米100g。 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熟时,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有补肝益肾、养血理虚功效。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非常多,这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不注意自己的生习惯所造成的,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加强对于身体的关注,及时的解决贫血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好这个问题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



血管炎的偏方

血管炎是血管壁受到一些炎症细胞的感染引起的血管损伤或者血管破裂的情况,所以对于血管炎这种疾病,患者如果不知道一些治疗它的偏方,应该立即去接受医生的治疗比较好一点。如果患者在生活中知道可以食用桑椹汤去治疗血管炎,患者可以先服用这种偏方后再去医院接受化疗,效果会好一点。

偏方一

材料:桑椹汤桑椹子60克,加清水3碗,煎至1碗半。用白砂糖或红糖适量调味,去渣饮用。

主治:血管炎患者,适用于腰酸头晕者。

偏方二

材料:赤豆桃仁莲藕汤桃仁15克,赤豆60克,莲藕100克,洗净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煮汤,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豆及莲藕。

主治:适用于肢冷血脉不和者和血管炎。

偏方三

材料:黄豆冬瓜皮汤冬瓜皮60克,黄豆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饮用。

主治:适用于患肢浮肿和血管炎,全身贫血者。

偏方四

材料: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红枣7枚,红糖适量著熟后服食。

主治:适用于肢体浮肿者和血管炎。

通过文章对于血管炎治疗偏方的介绍,相信患者朋友应该可以在生活中选择一些治疗偏方去治疗血管炎了。对于血管炎这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建议患者应该要有一些生活常识去治疗它才比较好,这样对于病情的控制是有很大帮助的。



肺血管炎的偏方

肺血管炎最常见于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病、胶原性血管炎病等。本病的基本病变是血管炎。即伴有肺实质的破坏(即坏死的血管壁炎细胞浸润)及肉芽肿性炎症。

偏方一

丹参酒 白酒500克,紫丹参90克,浸泡一周后,每次饮30毫升,1日1-2次。适用于脉管炎

初期肢冷麻木者。

偏方二

赤豆煮米仁 赤豆100克, 生熟米仁各30克, 红枣7枚, 红糖适量, 著熟后服食。 适用于肢

体浮肿者。

偏方三

黄豆冬瓜皮汤 冬瓜皮60克, 黄豆60克, 清水3碗, 煎至1碗, 去渣饮用。适用于患肢浮肿,

全身贫血者。

偏方四

赤豆桃仁莲藕汤 桃仁15克, 赤豆60克, 莲藕100克, 洗净切成小块, 加清水适量煮汤, 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豆及莲藕。

肺血管炎的病因主要是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此外,致病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沉积也是血管炎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呕血的原因

呕血就是呕吐的时候掺有血液或者全部的血,呕血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呕血一般都是有上消化道的急性出血所引起的,包括胃,十二指肠,食管等器官,听起来就很吓人,如果遇到的话很多朋友就会更加的慌张了,不止到该怎么办才好,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呕血的相关事项吧。

有的朋友在早上的时候会经常有呕血的现象,会觉得血不多,就不是很在意,这样是不对的,如果存在呕血的现象就一定是有什么问题了,不能拖延治疗,避免日后出血严重就更加的不好治愈了,如果呕血了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就必须马上就医,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呕血,要到正规的医院做相关的治疗才好,下面就介绍一下呕血的病因以及临床表现。

病因

1.假性呕血和便血见于以下情况:

(1)咽下母血:婴儿分娩时咽下母亲产道的污血或吸入母乳头部出血,作Apt试验可鉴别母血与新生儿自身的血。

(2)口鼻腔损伤出血咽入消化道。

2.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出血症系维生素K缺乏所致。多在生后2~3天出现呕血和便血,严重时可发生其他部位出血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也可出现呕血、便血。

3.其他较少见的全身性出血性疾病如DIC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各种先天性缺乏症等。

4.消化道疾病: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1)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呕吐,可有呕血或便血,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常伴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落后。

(2)应激性溃疡:缺氧、颅内高压、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3)急性胃肠炎:多数病原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炎症,除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外,严重者可出现便血和呕血。

(4)肠梗阻: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呕血或便血。

(5)乙状结肠直肠及肛门疾病:多为息肉,肛门直肠瘘,肛裂引起血便。

临床表现

1.假性呕血和(或)便血

(1)咽入母血:新生儿口服铁剂、铋制剂、酚酞或中草药等可引起假性消化道出血,但较少见。分娩时咽入母亲产道中的污血,或吸入乳母乳头皲裂、糜烂处的母血,引起新生儿假性呕血和(或)便血较常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贫血貌或失血性休克,血红蛋白抗碱变试验(Apt试验),可明确血液为母血。

(2)咽入自己的血液:新生儿由于咽入自己鼻咽腔或气道中的血液亦可引起呕血和(或)便血,需要与真正的胃肠道出血相鉴别。通常情况下,常有插管等外伤史和局部损伤、出血所致。有黑色柏油便,大便边缘的尿布湿润处(不湿者可加清水)有血红色潜血或镜检红细胞可阳性。

2.全身性出凝血疾病有胃肠道外出血的表现,如皮肤、皮下的出血点瘀斑等,出、凝血相检查有异常改变。其中以重危儿的DIC为最多见,DIC患儿临床表现有重症感染、硬肿症或RDS等先天性同种免疫性或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各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则较少见,常有阳性家族病史和相应的出、凝血相异常。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此类疾病是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出血症多在生后2~6天出现呕血出血量多时,呕吐物多为鲜血可不混杂其他成分。早期出血量不多且无重要脏器出血时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小儿一般情况良好。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见于新生儿长期用抗生素胃肠道外营养或母亲偏食而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现出血即投予维生素K1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输新鲜全血或干冻血浆,可获得止血。

3.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1)反流性食管炎:有呕吐、呕血、体重增长减慢等症状,亦可无任何症状。内镜检查、稀钡餐检查,可发现浅表的病变,pH值持续低于5.0则有诊断价值。经电烧灼可进行局部止血。

(2)应激性溃疡:新生儿应激性胃溃疡很多见胃酸分泌亢进,可持续到生后第10天尤以头2~4天为甚。颅内压升高也引起应激性溃疡。常在新生儿早期发病有呕血和便血,血量多少及新旧不等,内科保守疗法即可治愈。溃疡也可同时见于食管或十二指肠。

(3)急性胃肠炎:可有呕血和(或)便血尤以早产儿中多见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更为严重患儿都有发热、软弱、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所共有的症状。大便为黏液血便有鲜血便果酱便或黑便;呕鲜血或咖啡样棕黑色血常有胆汁或肠内容物牛乳甚至豆粉引起的过敏性肠炎也可有呕血和(或)便血,但较少见。停止此蛋白类食物即可缓解。

(4)肠梗阻:新生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肠梗阻,包括各种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麻痹性和(或)机械性肠梗阻,但主要是内科疾病所引起。患儿营养、发育状况欠佳,剧烈呕吐引起胃肠道出血。

(5)肛门、直肠及乙状结肠疾病:多呈血便而非黑色柏油便。大多有严重便秘、息肉、肛门-直肠裂引起.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4.全身性症状除呕血与便血等上述表现还可由大量失血而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症状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1/5以上时,即可表现失血性贫血和(或)失血性休克。临床出现心率增快、四肢端发绀、发凉,血压下降皮肤发花、精神萎靡和烦躁交替出现等等。

并发症:大量失血可引起的一系列全身性症状,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1/5以上时,即可发生失血性贫血和(或)失血性休克。急性失血性休克病儿尚未呈现呕血和便血,便已有全身软弱、哭声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心率快而心音无力血压下降和休克征象,而又排除了感染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呼吸窘迫和心力衰竭等原因,则应考虑有急性失血性休克,需观察有否胃肠道失血。

呕血的原因大家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了,那么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呕血和咳血是不太一样,在就医的时候也要把自己的症状描述的很清楚才能让医生正确的诊断,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



宝宝长时间贫血怎么办呢

孩子的身体上患上了什么疾病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我们都喜欢孩子能健健康康的长大,身体不会有任何的异常,孩子得病之后身体也难受,我们的父母更难受,而孩子在小时候很容易得贫血疾病,孩子贫血之后就会吃不下饭身体消瘦等各种症状,那么孩子长期贫血到底该如何来治疗呢?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一

冬虫夏草炖鸭:冬虫夏草5g,鸭75g,生姜3片,黄酒5g,水200ml,适加盐油调味,文火炖两小时,饮汤食肉。治疗MDS气阴不足,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者。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二:当归羊肉治贫血法

将当归、黄芪、党参各25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500克羊肉和适量葱、姜、盐、酒,加水煮,先用猛火,后改用文火,烧至羊肉呈粑状食用,可治病后气血不足和各种贫血。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三:黄豆猪肝治贫血法

先将黄豆煮至八成熟,再加入等量猪肝一起煮熟,加适量调味品,每次服100~200克,每日2次,连服2周,可治缺铁性贫血。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四:大枣粥治贫血法

粳米加10~15枚大枣煮粥,早、晚各吃一餐,可治气血两虚型贫眩。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五:红枣黑豆黑矾治贫血法

将500克去核红枣煮熟,再将250克黑豆碾末,加入60克黑矾,一起捣烂,搓成药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可治缺铁性贫血。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六:黄芪粥治贫血法

将30克黄芪煎后取浓汁,加入100克粳米、10~15枚红枣煮粥,将熟时加入1克陈皮,煮开服食,能治心脾两虚型贫血。

难治性贫血的偏方七:何首乌粥治贫血法

将何首乌50~60克在砂锅中煎成浓汁,与100克粳米、2~3枚红枣、适量冰糖煮成粥食用,可治肝肾阴虚型贫血。

药物治疗:

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例如维生素B12及叶酸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肝、胰等)的功能;维生素B6用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皮质类固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睾丸酮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输血:

输血主要的优点是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因此必须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如需大量输血,为了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过和减少输血反应,可输注浓缩红细胞。

如果孩子贫血的症状很严重的话就要给孩子输血治疗了,这个时候孩子还太小,所以说及时治疗孩子还是有改善的效果,多从饮食中来给孩子做好饮食的调节,多吃红枣类的食物,还有黑豆,黑豆里面也是有补血的营养,还可以给孩子选择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孩子疾病要经过辩证,根据不同的辩证结果来对症治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