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健肾丸的主要成分有哪些_补脾健肾丸的功效

由网友(36d殿下)分享简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种的丸药,例如山楂丸,保和丸,都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因为丸药食用比较方面,而且也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在现阶段的人群之中,有着脾胃虚弱这种异常情况的人是非常多的,很多脾胃虚弱患者因为不知道怎么进行调理,从而造成了顽固性的失眠,腹泻,等一系列的不良状况,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多的不便,,其实补脾健肾丸可...



补脾健肾丸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种的丸药,例如山楂丸,保和丸,都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因为丸药食用比较方面,而且也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一些男性的朋友都应该对补脾健审丸不陌生,因为肾对于我们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男性朋友来讲如果肾出现问题,对生活会有很多的影响,所以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补脾健肾丸的主要成分都是什么呢?

   

   健脾益肾丸,健脾益肾。用于减轻肿瘤病人术后放、化疗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脾肾虚弱所引起的疾病。

   

   补脾益肾丸主要是:温阳补肾,养血填精。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功能性阳痿,气怯神疲,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想准备要孩子的人群也可以服用

   

   处方: 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延胡索(制)、荔枝核、干姜(炮)、甘草(炙)、防风、木香补骨脂(盐制)、赤石脂(煅)。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补脾益肾丸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粘液血便或阳虚便秘等证,以及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见有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1.本品为补益之剂,外感表证及内有湿热证时慎用。

   2.服药期间饮食宜选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之品。

   

   通过以上我们详细的介绍,大家应该对补脾健肾丸有了一个更详细的了解,虽然说中成药物服用后对我们的身体伤害很小,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看到这款药物和自己的症状有所相似,就自己任意服用,这样很容易导致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不仅不会使我们重新恢复健康,而且对我们的身体还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补脾健肾丸的功效

在现阶段的人群之中,有着脾胃虚弱这种异常情况的人是非常多的,很多脾胃虚弱患者因为不知道怎么进行调理,从而造成了顽固性的失眠,腹泻,等一系列的不良状况,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多的不便,,其实补脾健肾丸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不脾健肾丸的功效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来梳理一下。

1.行水 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脾功受损,水湿聚而不运,流溢于肌肤,则见浮肿面黄,腹满脘痞,口淡不渴,纳减便溏,小溲短少,脉象沉缓,舌淡苔白滑等候。用药应培土健脾,令脾气复振,运化有权,小溲通畅,则邪水下泄,肿满自消。显效方为五苓散、五皮饮、实脾饮等。

2.除痰 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不振,运化失职,水谷精气不能生化如常,则可聚而成饮成痰,故选健运中州,培土运湿之品,以鼓舞脾气,乃痰浊水饮的治疗方法。显效方为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

3.退热 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营卫之气的主要来源,故脾功自强,生化有源,维持着营在脉中卫行脉外的和谐协调状态,卫阳之气才能发挥其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及御邪外袭等生理效应。否则营卫之气匮乏失调,则症见身热畏风,遇劳即发,热势或高或低,身倦自汗,声低懒言,大便稀溏,脉象虚弱,舌淡而润等。对此既不能投解表发散之品耗气伤津,亦不可施滋阴清热之剂凉降消伐,须遵甘温除大热之旨,着重扶益脾气,和调中州,使营卫复充,则身热诸恙随之消失。显方为补中益气汤。

4.熄风 脾功强健,水谷精微生化如常,始可“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维持肢体关节运动自如的生理状态。所以热病、久病之后伤及脾土,气血颓败,致筋脉失养,手足蠕动,等虚风内动之候。固然搐搦抽掣为厥阴所主,但其发生的原因,却由中土衰惫所致,治疗时尤须审慎,切忌凉润镇潜之品复伤脾气,当发补虚安中,培土宁风为要务。显效方为理中汤加天麻、钩藤。

5.生肌 脾主肌肉。倘使脾虚可致精气失布,不长肌肉,而见疮疡溃烂,久不愈合。临床上表现为形体消瘦,脓水清稀,疮形软陷,溃后难敛等,设能补脾旺其中气,则肌肉易丰满,疮疡易愈合。显方为黄芪建中汤、归芍六君子汤等。

6.荣窍 脾居中土,灌溉四旁,联络四脏,与诸窍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假若脾气虚弱,则精气匮乏,引起九窍失养;再则清阳不升,复致阴火上乘,“邪害孔窍”。从而出现青盲、内障、视物模糊,鼻窍不利,耳鸣,耳聋,口糜流涎,齿龈萎缩,咽喉肿痛等。基于中宫虚惫,精气不引起九窍不利的病源所在,临证时务须开阔思路,善于应用气血相关理论,在九窍病证中辨识与脾虚有关的症候、体征,有的放矢地选投益气补脾之品。显效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等。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补脾健肾丸的一些特殊疗效,希望大家看了过后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可是我还想提醒大家,脾胃虚弱并不是什么很可怕的事情,也不需要吃什么西药,只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做好饮食方面的调节,同时进食一些中成药调养,我们的脾胃健康其实是能很快恢复的。



补脾健肠丸的功效

可能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简单的医学常识,脾胃不好的人往往会经常出现肠道疾病,是因为脾胃一旦虚弱过后,就会降低肠道的免疫力,从而应引起肠道溃疡,肠道炎症,而且一般的肠道疾病也是非常顽固的,其实补脾健肠丸可以完全的改善这种病情,那么不脾健肠丸的功效有哪些呢?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来看一下吧。

1.助运 脾居中州,运化水谷。脾气充盛健运有权,自可随食随化,无积滞之患。如江笔花所说:“诸积皆属于脾,脾土果旺,则何物不化?”假如脾气弱,消磨无力,势必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头晕眼花,面色淡黄,倦怠乏力诸恙相继而至,治疗应先健脾助运,使纳运正常。代表方为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2.建中、益气 脾胃主中气,荣养全身。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说。凡虚损虚劳病久,治疗棘手时,苟能遵《内经》“上下交损,当取其中”之旨,抓住建立中气一法,使中气一振以荣养全身各脏功能,其复杂病情即可向顺利方向转化。显效方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等。再则脾输布水谷精微。惟脾功强健,水谷精气始可“灌溉四旁”布达周身,使诸脏受益。补脾则可益气,此是治疗气虚不足的重要途径。显效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血 血源于脾,系脾营肾精化合而成。若脾运失健,纳谷渐少,化源亏乏,则营血生成日减,诸症接踵而来。当此脾功衰惫之际,虽见血亏亦不可直接补血,亟宜补脾培土,以裕生化之源,则收效较易。显效方为大剂四君子汤加首乌或黄精、小剂量归脾汤等。

4.生津 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津血津液无由化生,而见唇燥口干,舌光红少津等证。立法施治当补脾育阴而生精。显效方为二冬膏、玉竹膏、珠玉二尘粥、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石斛夜光丸等。

5.止血 脾气主升,脾健运,统摄有权,则血行常道。如脾气虚,升摄裹撷之力衰退,血运失其正轨,溢出脉道,势必酿成种种出血病证。补脾既能统血以裹撷血液营运于经脉之中,更从根本上控制出血。显效方为归脾汤。

6.摄液 津液的环流代谢,有赖于脾的转输调节。脾虚统摄无权,则水液脱陷下行,不能内濡脏腑,上润口舌,复见狂饮不已,尿崩溲频,肌肤枯燥等象。补脾则可升津液,调整水液运行。显效方为滋辟饮、无比山药丸等。

从以上的几段话我们能看出来,补脾健肠丸在调理肠道疾病方面确实非常的有效,相信很多的肠道患者在看到以上的介绍过后,都会大胆地运用补脾健成玩来进行日常的肠胃调理工作,除此之外,我还想提醒广大病友,通过内服中成药可以补脾,但是要想完全恢复健康,最好结合一些科学的锻炼,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



补脾健肠丸是什么呢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按时进食,而且在饮食上遇到自己中意的食物时暴饮暴食,但是遇到不合自己口味的,却一口也不吃,长时间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肠胃疾病,在治疗肠胃疾病新民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药物就是补脾健肠丸,这个药物对于我们疾病的缓解会有很大的好处,所以今天今天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补脾健肠丸。

   

   补脾益肠丸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主治脾虚泄泻证。用于治疗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粘液血便或阳虚便秘等症。

   

   药品名称:陈李济补脾益肠丸

   主要适用症: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主要用药禁忌:孕妇忌服,儿童禁用,感冒发热者忌服。

   

   产品成分

   外层: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桂;内层:延胡索(制)、荔枝核、干姜(炮)、甘草(炙)、防风、木香、补骨脂(盐制)、赤石脂(煅)。辅料为炼蜜。

   

   产品性状

   本品为胃肠分溶型水蜜丸;断面可见两层,外层为黑褐色,内层为红棕色;气香、味甘辛、微苦。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主治脾虚泄泻证。用于治疗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粘液血便或阳虚便秘等症。

   

   禁忌

   孕妇忌服,儿童禁用,感冒发热者忌服。肚脐周围有疼痛者,要特别注意暂时不能服用。

   

   通过以上对补脾健肠的介绍以后,我们对这款胃肠道药物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胃肠道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一个科学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出现肠胃溃疡,糜烂,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癌症疾病,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出现不适后及时治疗,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九仙薯蓣煎汤,可以补脾益肾的道家养生汤

生活的改善令许多人开始注意养生,养生也就是要通过一些正确的保养方法让自己能够更健康长久的生活在世上,道家很重视养生,而道家养生的方法向来也被人们所推崇,道家的养生汤有很多,很多人都有兴趣知道,下面,专家就来给我们介绍一种道家的养生汤,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做的吧。

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都希望可以更好的享受人生,但是现在却有很多人的身体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这个时候就得注重养生了,而道家养生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道家的养生汤就很不错。

今天专家来介绍个补脾益肾,养肺生津的九仙薯蓣煎。薯蓣也就是山药,这个汤用山药,加上去了皮的杏仁,还有牛奶来熬制,山药、杏仁、牛奶的比例为1∶1∶3,简单的做法就是把杏仁捣碎,倒到牛奶里,杏仁越碎越好,然后加入山药。老法是要放到密闭的瓷坛子里,然后放锅里煮,煮一复时,一复时就是一昼夜,这一般老百姓做不到,道家的药食一般煮的时间都比较长。所以居家做的话,只要放锅里多煮一些时候也就是了。

这个汤没有简单地叫薯蓣煎,前面有九仙两个字,叫九仙薯蓣煎,也就说明了在道家看来,它可是有着大作用的汤食。据说每天空腹的时候用温酒调服一匙,可以治疗腿脚疼,肚子冷痛,还能让人面白有光泽,身轻体健,行如奔马,长吃就成仙了。当然,我们心知肚明吃多少也成不了仙,但是老年人如果能经常服上那么一小碗,确实是补阳的上佳之选。

这个汤适合老年人喝,有一部分老年人气血两亏,津液不足,皮肤也粗糙,形体也消瘦,他们就特别适合用这个来进补。还有久病体弱,总反胃打嗝的老年人也可以喝些这个九仙薯蓣煎。

以上就是专家为我们介绍的一种道家养生汤的做法了,希望在平时大家都能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做任何事时都考虑到健康问题,同时好好的进行养生,除了在饮食方面要多注意之外,还有必要适当的做运动,这也是重要的养生之道。



补脾胃的食物有哪些?哪些食物可以补脾益肾?

我们中医里面的脾胃和西医里面的脾胃有着非常大的不用,所以我们这里讲的补脾胃是中医里面的说法。那么在生活中补脾胃的食物有哪些呢?

山药

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本草正》称其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品因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又容易消化吸收,且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故尤其适用于慢性疾病或病后虚弱羸瘦患者的调养。

【药膳】山药苡仁粥

山药粉60克,薏苡仁30克。先将薏苡仁洗净水煮,将熟时,调入山药粉,用文火继续煮至粥熟。早晚温服。功能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脾虚不运、湿浊下注之妇女带下等证。

白扁豆

有补脾和中、化湿的作用。由于本品既能健脾化湿,又能消暑和中,且药性温和、补而不滞,故尤其适用于脾虚湿盛、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及脾虚而湿浊下注、白带过多者,还常用于夏日暑湿伤中、脾胃不和所致的吐泻。食用时应充分加热。

【药膳】扁豆山药粥

扁豆、山药、粳米各100克,同煮粥食用。功能益气健脾、和中化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儿消化不良等证。

大枣

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作用。大枣不仅有保护肝脏、增强肌力和增加体重等作用,它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因此,大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由于大枣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故深受百姓的欢迎,民间有“一日吃三枣,终身不显老”之说。

【药膳】黄芪大枣粥

黄芪30克,大枣30克,糯米100克。先将黄芪煎水取滤液,大枣去核,然后将黄芪液、大枣肉与糯米一起熬成稀粥。早、晚趁热服食。功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固表止汗。适用于脾胃气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及年老体弱、血虚萎黄、妇女脏燥、神志不安及产后体虚所致的表虚自汗或虚人感冒。



补脾益肾汤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肾汤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补脾益肾汤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补脾益肾汤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党参1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

【功能主治】
补脾益肾,清热化湿。主膏淋(乳糜尿)。

【用法用量】

【摘录】
方出《张伯臾医案》,名见《古今名方》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补脾益肾汤的制作方法。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补脾益肾食物偏方有哪些

补脾益肾是从中医方面调理的,脾与肾脏都是我们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器官,饮食、压力、环境等会造成脾肾发生疾病,严重的还必须接受治疗才能恢复。当然我们在生活中必须及早发现不适特征,患者才会重视身体的异常进行调理治疗,患者平时也可以使用饮食偏方进行补脾益肾,那么补脾益肾食物偏方有哪些呢?

1.山药羊肉汤(有补脾益肾,温中暖下的功效)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2.太子参炖鹌鹑(有补五脏、益中气的功效)

材料:鹌鹑肉250克、瘦猪肉100克、党参15克,淮山30克,桂圆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实10克。

做法:将鹌鹑肉、瘦猪肉洗净,切块,党参、淮山、桂圆肉、枸杞子、芡实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3.远志枣仁粥(有补益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材料:远志10克,酸枣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远志、枣仁、粳米洗净。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枣仁,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成。

4.山药枸杞蒸鸡(具有补脾益肾的功效)

材料:肉鸡1只(约1000克),北芪15克,党参20克,山药40克,枸杞30克,水发香菇、笋片各25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肉鸡宰杀,掏出内脏,洗净备用;将北芪、党参、山药、枸杞、香菇、笋片洗净,放入鸡内,将鸡的切口缝好,置干净的盘上,上蒸笼蒸大约1小时即成。

5.首乌煲鸡蛋(有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的功效)

材料:鸡蛋2个,何首乌30克,山楂15克,陈皮6克,酱油、八角、精盐、白糖、山姜片各适量。

做法:将鸡蛋、酱油、精盐、八角、白糖、生姜片一并投入砂锅中,文火煮沸20分钟,取出鸡蛋,浸泡于冷水中,剥去蛋壳,再将去壳的鸡蛋放入砂锅中,煮沸约15分钟,除药渣即成。

补脾益肾食物是较多的,文章里主要讲解的就是饮食偏方,这些食物里都加入了中药,其功效是补气益脾的,对肾功能的好处也是极多的。中药添加到食物里要注意方法,必须控制好量,谨防药量过大造成身体负担,患者无法吸引时会引起很多异常,所以食用补脾益肾食物也要必须谨慎的。



补脾和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和中丸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补脾和中丸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补脾和中丸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钱氏异功散1两,加青皮1钱,砂仁1钱,使君子肉1钱。

【制法】
另取神曲作糊为丸。

【功能主治】
病后食少形瘦者。

【用法用量】
陈米汤送下。

【摘录】
《育婴秘诀》卷二

补脾和中丸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我们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着方剂的功效来缓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改善饮食习惯,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大补肝肾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补肝肾丸是在传统的中医的理念下研究出来的,治疗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困扰,一起来看一下大补肝肾丸的相关知识。

【处方】
熟地6两,淡苁蓉4两,菟丝子4两,枸杞子4两,潼蒺藜2两,白蒺藜2两,川萆薢2两,豨莶草2两,海风藤1两5钱,海桐皮1两5钱,当归1两5钱,赤芍1两5钱,党参1两5钱,川芎5钱,桑寄生1两,怀牛膝1两,杜仲(炒)1两,茯苓1两,丹参1两,炙甘草5钱。

【制法】
上为末,用虎骨肢2两,阿胶2两,鹿角胶1两,陈酒少许溶化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2钱。

【功能主治】
痿痹,气血偏枯。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以陈酒化服。

【摘录】
《医方简义》卷三

虽然说大补肝肾丸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