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神经内分泌瘤,需这样治疗_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表现

由网友(感謝個性網讓我們寫出自己。)分享简介:神经内分泌瘤是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近年来,随着直肠镜等仪器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例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被发现,很多人都直肠神经分泌瘤,也是容易演变成恶性肿瘤的一种疾病,所以对于患者而言,一旦发现的话必须积极的治疗,因为这种问题一旦发生癌变,产生的威胁是非常大的,而且在现在的生活当中,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还必须记得...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需这样治疗

神经内分泌瘤是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近年来,随着直肠镜等仪器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例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被发现,很多人都对直肠神经瘤感到很陌生,下面我们就来着重了解直肠内分泌瘤吧。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是机体内具有神经内分泌表型,可以产生多种激素的一大类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遍布全身各处,因此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约占所有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2/3左右。欧美人群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率大在2.5~5人/10万人,在过去30年内发病率增加了5倍,相比其他肿瘤,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率的增加更加迅速。

根据相应的临床表现,肿瘤标记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进行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诊断。完整的诊断内容包括肿瘤部位、分级、分期以及功能状态。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选择何种治疗手段,取决于肿瘤的分级、分期、发生部位以及是否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对于局限性肿瘤,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对于进展期的肿瘤患者,部分也可以通过外科减瘤手术进行姑息治疗;对于只有肝脏转移的患者,可选择针对肝脏转移病灶的的局部治疗,包括各种消融、肝动脉栓塞,放射性粒子植入、甚至肝移植;对于转移性直肠神经内分泌瘤也可以应用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进行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药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治疗的目标在于控制功能性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激素过量分泌导致的相关症状,以及控制肿瘤的生长。药物的选择也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功能状态、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传统的细胞毒化疗药物对于分化差的G3级神经内分泌癌依

然是一线治疗,但分化好的G1、G2级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对化疗不敏感。生物治疗和靶向治疗是G1、G2级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主要药物治疗。目前用于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生物治疗的药物主要是生长抑素类似物,包括奥曲肽和兰瑞肽;靶向药物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依维莫司和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表现

直肠神经分泌瘤,也是容易演变成恶性肿瘤的一种疾病,所以对于患者而言,一旦发现的话必须积极的治疗,因为这种问题一旦发生癌变,产生的威胁是非常大的,而且在现在的生活当中,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还必须记得做化疗,这样才可以杀死癌细胞,有效地帮助自己保证健康。

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类以神经内分泌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和化疗,您说的低分化型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癌对依托泊苷与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也就是您说的VP16和顺铂方案)反应敏感,疗效明确,缓解率可达60%以上。这种经手术和VP16和顺铂方案治疗,一年后出现多处骨转移的情况,如病人目前身体状况还可以,可以耐受化疗的副作用,那么可以尝试再次化疗,化疗方案需由专业的肿瘤科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

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靶向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这方面药物主要有贝伐单抗(该药目前国内上市的后的商品名叫安维汀,产地美国、罗氏公司生产);生物治疗有干扰素和胸腺五肽。

不仅仅是对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实对身体出现任何一种疾病或者肿瘤问题,我们都不可忽视,因为这些疾病的出现,都是对生命健康的一种威胁,只有我们积极的去接受治疗,才是有效的降低它产生伤害的最根本方法。



结直肠恶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结直肠恶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一旦患上这种疾病的话,给健康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患者比较关心治疗方法。那么,结直肠恶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中医中药是肠癌治疗的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采用“本草逆转”系列组方与国药中成药胶囊配伍应用,以名贵中草药精选研制而成,专家组根据肠癌的生理特征及发展规律,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中药穿破瘤体组织,封闭肿瘤组织的血液循环,使正常细胞有序分列,直接进入瘤体起到吞噬消除作用,改善微循环,使血氧代谢增强、病灶软化、缩小。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辨症施治分期治疗,适用于未进行手术或手术部分已切除、术后复发放化疗后的患者。一般用药10至20天即可明显缓解或消除症状,能预防或延缓术后复发转移,临床应用多年来疗效非常明显。

通过中医综合治疗,能够提高了大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治愈。专家组,通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和临床验证,其独创的“本草逆转”系列组方,让一个个肠癌患者绝处逢生,让他们走向健康。

上面就是对结直肠恶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结直肠恶瘤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并不是普通的方法就能够治疗的,关键是在发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有可能尽量好的控制病情。



阴道上皮内瘤样变的治疗方法

生活习惯不健康,必然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而阴道上皮内瘤样变一般还会产生连锁反应,所以,治疗刻不容缓。对此下面文章就做个具体的介绍吧。

  一、阴道上皮内瘤样变中医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应根据证候表现的特点.进行辩证论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阴道肿物包块等,其症与气血运行不畅,湿热阻滞有关,故治疗上以活血化瘀,理气行滞,清热利湿等法为主。临证见明部肿物较大时注意应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术后应用中药调理功能;防止复发;对于多发或较小的阴部包块则以中药治疗为宜。

  1、辩证选方

  (1)气滞血瘀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散结。方药:加味乌药汤合桂技茯苓丸加味。乌药20g,当归20g,香附10g,甘草10g,木香10g,桂枝20g,茯苓10g,三棱20g,莪术20g,赤芍15g。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

  (2)湿热蕴结治法:清热除湿,散结化瘀。方药:银甲汤加减:双花20g,连翘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0g,红藤20g,大青叶20g,茵陈15g,鳖甲10g,蒲黄15g,琥珀10g,桔梗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

  2、专方验方

  (1)消肿回春丹:炮山甲100g,生水蛭60g,三棱、莪术、白芥子各30g,肉桂20g。诸药研本,黄蜡为丸,每次服4.5~6g,早晚温开水送股,1个月一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本方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温阳生新。

  (2)消瘤丸:丹发、赤芍、乳香、海藻、昆布、夏枯草、三棱、莪术、当归、元胡、香附务等份成丸药。每日3次,每次4丸,3个月一疗程。本方活血破瘀消瘤。主治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

  3、其它疗法

  (1)喷撒法:用儿茶、硇砂、钟乳石共研细面喷撒入阴道,隔日上药1次;本方具有解毒,祛腐,抗肿瘤之功效。适用于阴道肿物合并阴道炎者。

  (2)局部瘤体注射法:取5%莪术注射液5~10ml,局部瘤体注射,每日1次,由浅而深,慢慢注入,避免药液渗出。本方具有抗肿瘤,促进新生愈合之功效。适用于阴道肿物的治疗。

  4、中药

  (1)桂枝茯苓丸:本方活血化瘀,消症散结。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2个月1疗程。

  (2)夏枯草膏:具有理气散结的功效。每次服9~15g,每日2次,开水冲服。

  二、阴道上皮内瘤样变西医治疗方法

  阴道上皮是由原始鳞状上皮发展而来,一般比宫颈的移行部上皮有较强的抗病能力。阴道上皮内肿瘤也可能有自行消退的现象(Bornstein,1987)。因此对某些年轻患者,病变程度轻微不需积极治疗,而要定期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检查。治疗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将5%的氟尿嘧啶软膏置阴道内,每次量相当于氟尿嘧啶1.5~2.0g。连续5~6次为一疗程,可多疗程应用。每次阴道置药后,需于阴道口和外阴涂抹凡士林软膏或锌氧膏以保护外阴部皮肤。使用本法治疗的成功率达80%左右。

  2、手术治疗:尤其适用于单个病灶,治疗效果确切,但如果病灶大,切除范围广,可能会使阴道缩短,另外,如病灶大,切除后应注意止血,以防产生血肿。尤其要注意的是,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于阴道顶部VAIN病灶,手术切除时需特别小心,因为其与输尿管特别接近。

  3、其他特殊疗法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CO2激光治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然,在激光治疗之前,应排除浸润性病变的存在,如有怀疑,则不能进行激光治疗,而给予手术治疗。凡阴道上皮内肿瘤因上皮角化过度,局部化疗不敏感或化疗失败的病例,均可采用本法治疗。激光治疗时,应先用醋酸清洗阴道黏液,继用碘液将病灶的轮廓显示出来,再采用低能量的激光(相当于治疗宫颈原位癌灶一半的能量)治疗。激光治疗阴道上皮内肿瘤时,为了不损伤邻近器官,可在病灶基底注入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使上皮层与皮下层分层,激光破坏组织的深度不超过1mm。治疗后应停止性生活,直至阴道上皮愈合。激光治疗阴道上皮内肿瘤成功率在80%左右。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大家不了解的事情,阴道上皮内瘤样变的预防知识,那么通过今天的文章,大家应该知道,以后再出现饿的情况,需要谨慎的对待了。



梭形细胞间质瘤应如何治疗

目前,在临床上肿瘤的发生可谓是能够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的,而梭形细胞间质瘤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梭形细胞间质瘤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对于梭形细胞间质瘤的治疗方法选择,也是需要患者去多加了解的,那么,梭形细胞间质瘤应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手术治疗及原则

由于梭形细胞间质瘤的潜在恶性,对临床怀疑梭形细胞间质瘤均应按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行,由于梭形细胞间质瘤往往质地脆,血供丰富,且通过血液及腹膜转移,手术时应特别注意避免肿瘤破溃及挤压,对肠道梭形细胞间质瘤应先结扎供应和回流血管。术中对可疑病例也不应切取活检,除非肿瘤不能根治。

梭形细胞间质瘤一般不宜肿瘤摘除,胃的梭形细胞间质瘤直径 < 3cm的可行局部切除或行楔形切除,切缘距肿瘤至少3 cm;3~5 cm 宜行楔形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术,切缘距肿瘤至少5 cm ;直径>5 cm的应按胃癌D2 清扫范围手术。小肠梭形细胞间质瘤 因报道的淋巴结转移率达7~14%,故主张常规行淋巴清扫,肠段切除至少距肿瘤10 cm。对于直肠梭形细胞间质瘤,特别是下段梭形细胞间质瘤,有时手术处理十分困难,由于术前难以判断其恶性程度,对于直径<3 cm,可考虑尽量保肛;对于直径>5cm或术后复发者,应在术前充分征求患者意愿前提下,在保肛与扩大手术中作出抉择。对于有局部浸润或远端转移的应在可根治前提下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化疗

传统的化疗梭形细胞间质瘤当作平滑肌肉瘤治疗,常用方案为阿霉素+顺铂(AD方案),临床缓解率<10%,疗效不佳。

伊马替尼(Imatinib)化疗。伊马替尼是c-kit激酶活性抑制剂,已于2000年第一次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不能根治手术的病人,也有用于高危梭形细胞间质瘤的报道。应用方法为400~800mg/天,连续12~24个月。据Ⅱ期临床研究PR达63%,SD达20%;Ⅲ期临床研究尚缺乏远期随访报道,但据报道6月的PFS超过70%。伊马替尼用于梭形细胞间质瘤新辅助化疗,也有小样本成功的报道。

如上所述,化疗和手术治疗这两种方法,便是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梭形细胞间质瘤这种疾病的方式,而患有梭形细胞间质瘤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其在对该病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发展来做出相应的决定。



直肠乳头瘤发病原因

直肠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特别有帮助的,所以当直肠出现了乳头瘤以后,那么就意味着自己的肠道出现了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消化系统,很多人就想了解一下直肠乳头瘤发病的原因,为了你能全面的了解,就来一同看看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乳头瘤是指肛乳头因粪便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增大变硬,是肛门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瘤内细胞和间质的排列与正常组织相同,有外膜包绕,生长缓慢,切除后不常复发。肛乳头随着逐渐增大,时有随排便脱出肛门,由于反复脱出,刺激肛管,使分泌物增多。

发病原因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为球形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直径为52~55nm(图1)病毒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约7.8~8.0 kb分为早期区晚期区和调节区早期区编码与病毒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转化有关的蛋白(如E5E6E7)晚期区编码主要壳体蛋白L1和次要壳体蛋白L2本病毒不能在体外培养100多个型型间DNA的同源性低于50%HPV对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有高度亲嗜性核酸原位杂交方法在皮肤基底层细胞可以检测到病毒早期基因;晚期基因仅在分化的角质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复制能诱导上皮增生表皮变厚伴有棘层增生和某些程度表皮角化在颗粒层常出现嗜碱性核内包涵体(图2)上皮增生形成乳头状瘤也称为疣。

直肠乳头瘤发病原因,对于很多得了这种疾病的患者,要想让自己尽快的康复起来,首先要了解直肠乳头瘤发病原因,所以要对以上内容做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了解它的发病原因,然后通过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治疗,才能让自己的肠道更健康。



子宫瘤早期如何治疗呢

子宫瘤是众多妇科疾病中发生率极高的疾病,引起本现病的原因较为复杂,未做检查就无法诊断疾病,并且早期的症状不易发现,很多女性未发现身体异常,因此要早期治疗疾病有些难度,女性必须做好身体的常规检查,能发现子宫瘤的位置、生长的大小等,可对症的使用良方医治,那么子宫瘤早期如何治疗呢?

(一)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1.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生育年龄因肌瘤所致不孕或流产,药物治疗后使肌瘤萎缩促使受孕,胎儿成活。

2.绝经前妇女,肌瘤不很大,症状亦轻,应用药物后,使子宫萎缩绝经,肌瘤随之萎缩而免于手术。

3.有手术指征,但目前有禁忌症需要治疗后方可手术者。

4.患者合并内科、外科疾病不能胜任手术或不愿手术者。

5.选择药物治疗前,均宜先行诊断性刮宫做内膜活检,排除恶性变,尤对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者。刮宫兼有诊断及止血作用。

药物治疗的根据在于,子宫肌瘤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故采用拮抗性激素的药物以治疗。新近应用的是暂时性抑制卵巢的药物。

(二)药物种类及用法

1.LHRH激动剂(LHRH-A):即GnRHa为近年来一种新型抗妇科疾病药物。LHRH大量持续应用后,垂体细胞受体被激素占满而无法合成与释放FSH及LH;另外,LHRH有垂体外作用,大剂量应用后促使卵巢上的LHRH受体增多,降低卵巢产生雌、孕激素能力。由于药物明显抑制FSH,减少卵巢激素分泌,其作用似“药物性卵巢切除”,使肌瘤萎缩。LHRH与LHRH-A为同功异质体,但后者较前者活性高数十倍。

2.丹那唑:具有微弱雄激素作用。丹那唑抑制丘脑、垂体功能,使FSH.LH水平下降,从而抑制卵巢类固醇的产生,亦可直接抑制产生卵巢类固醇的酶。从而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而抑制子宫生长,内膜萎缩而闭经。同时,肌瘤亦萎缩变小。但年轻者应用,停药6周后月经可恢复。故需重复应用。

子宫瘤早期如何治疗呢?多数患者在早期时会使用药物医治,治疗此病的药物种类很多,所服用的药物也是医生检查后所开的药,患者就要按照医嘱用药,还要做好合理且有效的护理,当然西医治疗见效快,同时也可使用中医调理,尤其是服用中药,能治疗子宫瘤外还能适合的调理身体健康。



婴儿头上草莓状血管瘤应该怎么治疗?

血管瘤往往会出现在宝宝的额头上,或者是颈部的皮肤上,所以广大的家长朋友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宝宝的额头上长了一些小色的斑点,这有可能是草莓状血管瘤的前期症状,所以一定要引起你的重视,今天小编为为你具体介绍一下婴儿草莓状血管瘤应该如何治疗?

血管瘤其实不属于“肿瘤”,而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一种。在每100位新生儿中就有5位。其中草莓状血管瘤属毛细血管瘤的最常见一种。

婴儿草莓状血管瘤为较小而突出皮面的结节状肿物,压之退色有弹性。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暗红或紫红色高出皮肤斑块,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样,颜色鲜红或暗红,外形如草莓,故称为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可生长在全身任何部位,以四肢、面部、颈部、躯干较为常见,也可生长在皮下组织、粘膜、肌肉内,少数可累及骨膜和骨骼等部位。好发面部、头皮、颈部、肩背部、外阴部,也见于任何部位。一般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草莓状血管瘤可与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存在,称之为混合型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可随着天气气候冷暖的变化而变化,草莓状血管瘤局部的颜色可受情绪的波动也随之改变,随着年龄增长隆起部位也随之变大,损伤瘤体易于出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婴儿头上出现一些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希望通过小编的详细介绍之后对你有所帮助,小编提醒广大的家长朋友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护理,不过发现孩子出现一些身体不舒服的情况,或者出现一些不良症状,一定要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肛管、直肠、结肠狭窄的治疗方法

很多时候你感觉自己无缘无故得了肛管、直肠、结肠狭窄,其实这种病的潜伏期我们自己没有注意,最后才造成疾病发生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其实有时候,很多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肛管、直肠、结肠狭窄可由先天性畸形、炎症、外伤、肿瘤和手术创伤等原因引起。结肠狭窄除先天性畸形和损伤造成外,多数是结肠切除术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肉芽肿性结肠炎等的并发症。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肛管、直肠、结肠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

  包括用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或灌肠、内服液状石蜡、外用栓剂、灌肠等使大便通畅,有浅裂隙或溃疡时用10%硝酸银搽擦或外敷药膏等。

  2、扩张法

  对手术后或损伤后轻度狭窄,多可用扩张法治疗,用手指或扩张器进行扩张,每日1次或每周1~2次,渐渐加大扩张器直径,并延长扩张间隔时间,对花柳性淋巴肉芽肿引起的环状直肠狭窄亦适用。

  3、手术疗法

  对严重狭窄以及时间较久有坚硬疤痕的狭窄,扩张法有时亦可暂时见效,但易复发,手术方法按病变情况、狭窄程度或狭窄部位不同而异。

  以上介绍了肛管、直肠、结肠狭窄的治疗方法,而手术后一定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各种感染再次引起肛门狭窄。

肛管、直肠、结肠狭窄对于我们来说是需要预防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尽快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越早发现,治愈的机会就越大,但是我们也不能自己麻木的自己用药治疗,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体征要了解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常发生于胃部,胰腺,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比较高,男性比女性容易得这种病,患者会出现皮肤泛红,还会出现腹泻,有的还会伴有皮肤癌。

1、类癌综合征:突发性或持续性头面部,躯干部皮肤潮红,可因酒精,剧烈活动,精神压力或进食含3-对羟基苯胺的食物如巧克力,香蕉等诱发;轻度或中度的腹泻,腹泻并不一定和皮肤潮红同时存在,可能与肠蠕动增加有关,可伴有腹痛;类癌相关心脏疾病,如肺动脉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其它症状如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糙皮病等,偶见皮炎,痴呆和腹泻三联征。

2、胃泌素瘤:常表现为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腹痛腹泻常见,呈间歇性腹泻,常为脂肪痢,也可有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

3、胰岛素瘤: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细胞分泌过量的胰岛素相关,特征性表现是神经性低血糖症,常见于清晨或运动后,其它还有视物模糊,精神异常等表现。

4、胰高血糖素瘤:常伴有过量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典型表现是坏死性游走性红斑伴有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大约半数患者可有中度糖尿病表现,还可能有痛性红舌,口唇干裂,静脉血栓,肠梗阻及便秘等表现。

5、VIP瘤:典型症状是Verner-Morrison综合征,即胰性霍乱综合征,表现为水样腹泻,低钾血症,胃酸缺乏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