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保健推拿法_适合于儿童的保健推拿按摩方法

由网友(ゝxτяéмé°)分享简介:①揉颈肩。用掌指自颈侧向下捏揉至肩部10余次。②按揉肩井。用手指按揉肩井部,并岗上、下窝部1~3分钟。③拿揉三角肌。用五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将推拿按摩...



上肢保健推拿法

①揉颈肩。用掌指自颈侧向下捏揉至肩部10余次。

②按揉肩井。用手指按揉肩井部,并岗上、下窝部1~3分钟。

③拿揉三角肌。用五指拿揉肩头隆起之三角肌1分钟。

④按揉肩髃、肩髎、肩贞。用指按揉肩髃穴(肩平举,肩峰前下凹陷处),并向下按揉结节间沟处;按揉肩贞穴(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上1寸)、肩髃穴(肩平举,肩峰后下凹陷处)各1~2分钟。

⑤摇肩。屈肘,顺、逆时针摇动肩部各10余次。

⑥搓揉上肢。用两手自肩始向下搓揉至腕部;如单手可先内侧,后外侧搓揉伸、屈肌群。

⑦点按曲池、少海。用拇、食指分别按住曲池穴(屈肘、肘横纹头外侧端)、少海穴(屈肘,肘横纹头内侧端),屈伸肘关节10余次。

⑧揉腕、点揉外关。用指揉腕横纹处腕周各穴,并点揉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1~3分钟。

⑨摇腕。一手握腕,一手握指,顺、逆时针摇腕关节10余次。

⑩揉掌指关节。用两指依次按揉掌指关节部,以掌侧面为重。?捋指。用拇指和弯曲的食指捋抻各指10次。?叩指。两手十指自然弯曲,指尖垂直向下叩击30次。



适合于儿童的保健推拿按摩方法

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将推拿按摩医术运用于小儿保健,即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可避免药物的副作用,真是一举两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两种小儿常见病症的方法:

1、预防感冒法:操作者先将双掌对合,来回快速搓摩,使之发热,然后迅速推擦小儿面颊20~30次,注意用力应轻快柔和,或推摩前事先涂抹适量爽身粉。用食指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1分钟,推擦胸背各3~5遍,按揉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1分钟,揉外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是也)100次。上法能宣肺利窍,固表通阳,防感冒和支气管炎。一般每日操作1~2次,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施毕立即穿好衣服。

 

2、健脾益胃法:先嘱小儿仰卧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中脘穴(脐上4寸)3分钟,摩腹3分钟;然后改为坐位,施搓摩胁肋2分钟;最后取俯卧位,在小儿背腰部捏脊3~5遍,重点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1分钟。本法能健脾益胃,增进食欲,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一般在空腹时施术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父母可根据孩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用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此方法疗效好,,无痛苦、减少用药、缩短病程,最主要的是去除了我们所担心的药物副作用,将小儿保健推拿运用于平时,更可大大的预防孩子生病,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女性防痛经自我推拿法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严重时候甚至能够引起昏厥,给女性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中医推拿法防治女性痛经效果不错,只要大家记住以下几个穴位,就可以在之后的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

 

1.叩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频率进行,叩至微热为度。

功效:中医把月经称之为天癸,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腰为肾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

 

 

2.揉按太冲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功效:中医认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痛经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以致不通则痛,揉按该穴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3.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气功推拿法有几种

  气功推拿是中医传统手段的一种,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练习的,它的练习一定要具备气功基础的人,并对气功有一定了解的人,才可以练习气功推拿法,气功推拿法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但是一定要注意选择的方式,这样才能避免负面作用的出现。

  气功的方法有很多,人们可以更具不同的环境来选择练习的功法。其中点穴法、推经法、悬推法是人们比较常见的功法。为了帮助更多的朋友了解气功的方法,我们来看下文对气功推拿法有几种的介绍吧。

  1.点穴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点在穴位上,从指尖向穴位中发气。待患者穴位出现热、胀、麻等感觉为度,如无感觉则点1~3分钟即可。用手指点在穴位上,如欲行补法从指尖发气,透入穴位后,顺着经脉走向向下传导。如欲行泻法,从指尖发气,透入穴位后逆着经脉的走向向上传导。

  2.推经法将气发于掌上或鱼际处,用掌沿经推行,在推移过程中指尖要保持发气。并使之感到温热之感导经而行。

  3.悬推法手掌悬于患者肢体上方,离体表、穴位约距3~15cm,或隔衣发气,并向手足方向推移。患者有气热感传入渗透皮肤。

  4.吸法手掌悬离患部3~15cm,发气透入患部,意念与患部病邪合住,向外移动手掌,意在吸出病邪,吸出之后,用意念将吸入自己手掌中的病邪顺手指向外排出。

  5.补气法手掌按于病变脏、腑之体表部位,向该脏、腑中发气以补脏、腑之虚损。

  6.擦络法用手掌迅速擦揉一定部位,使患者顿感络脉透热入里,然后贴于患处发气,即感热流渗入经脉、骨骼。

  7.掌振法用手掌贴于患部,气发于掌,然后手腕作微微振颤传热入里。

  8.提抖法双手分别拿提患者脘腹部,进行左右扭动抖颤,反复多次,然后用手掌贴于脐中,手掌发气传入里,同时嘱患者意守丹田。

  9.自循法患者将双手分别贴在双足掌心或双掌对贴,并意守所贴掌、足心,医者推行于相应的经脉,以助患者自循导通内气。

  温馨提示:以上这九种就是气功推拿法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注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想要练习这种方法,就要下功夫了解气功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练习气功推拿法,不要强迫自己的去练习这种方法,不要给身体制造负担。



“心口痛” 自我推拿法

 

胃脘痛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心口痛”。心口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病症,指的是人体上腹部接近近心窝处的疼痛。除了吃止痛药以外,您还可以学习治疗心口痛的自我推拿法,例如按摩中脘。

 

揉中脘 双手掌重叠紧贴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

 

推粱门 双手掌重叠,置于腹部,先从右肋弓至左肋弓到脐,再回到右肋弓;顺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

 

 

推揉内关 用拇指指峰贴于内关穴按揉,左右两穴交替进行,每穴各1~2分钟。

 

推揉足三里 取坐位,用右手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再换左手拇指贴于右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按揉频率不要过快,使穴位有酸胀感。

 

中医学认为,胃脘痛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生冷,以致脾胃损伤:或肝郁犯胃;或劳倦过度,脾胃受损所致。临床因于寒凝作痛者,常见胃脘暴痛,喜暖畏寒;因于食滞者,常见胀闷疼痛,嗳腐吞酸;肝气犯胃者,常见攻撑作痛,连及两胁等;脾胃虚寒者,常见隐隐作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等。

 

中医认为按揉中脘穴、足三里穴都能够起到很到防治胃脘痛的作用。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消化道病症。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小儿营养不良 家庭推拿法帮你忙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只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就是做父母的最大心愿。如果你家的宝宝有营养不良的症状,该怎么办呢?专家提醒:小儿营养不良,家庭推拿法帮你忙。

 

小儿营养不良的表现

 

小儿营养不良在临床上以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皮毛憔悴甚或遍身骨露、羸瘦如柴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疳 证”范畴。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证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导致脘腹胀满,香良安食,纳热或烦躁,夜卧不寐,啼 哭不宁,大便恶臭等为不运征的病症;疳证则又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即由于脾胃运化功能不健,气血无以生化,日久可见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毛 发稀枯,精神萎靡,啼声低微,大便溏泄等症状。包括了西医学的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疾病。中医认为乳食积滞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即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所以推拿治疗时常采用消积导滞、调整脾胃的原则。

小儿营养不良 家庭推拿法帮你忙

 

1、基本手法

(1)捏脊法:患儿俯卧,医者两手沿脊柱两旁,以拇指和食指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进,自尾骶部开始,捏到枕颈部。反复操作10~15次。

(2)分腹阴阳:患儿仰卧,医者正面而立,两手掌平放患儿脐下,以指腹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侧推出,分推200次。

(3)顺、逆时针摩脘腹各3分钟。

(4)点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5)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2、随症加减

积滞伤脾型症见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饮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基本手法再加:①补脾经、揉板门各100~300次。②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各100次。

气血两亏型面色黄或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迟缓,腹部凹陷,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基本手法再加:①补脾经300次。②推三关100次。③揉外劳宫100次。④掐揉四横纹100次。

 

3、推拿疗法治疗疳积的经验方

主穴推补脾土穴7分钟,推补肾水穴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逆运内八卦穴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揉小天心穴3分钟,推上三关穴3分钟。

配穴揉外劳宫穴4分钟,揉二人上马穴3分钟,推清天河水穴1分钟。

 

目前,小儿营养不良患者只是少数,家庭推拿法是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方法,家有小儿营养不良患者,可采取此方法进行缓解,如果有疑虑,可咨询相关专业医师。 



三式推拿法 益肠胃缓便秘

现在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小再加上饮食的不均衡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肠胃呈亚健康状况,特别是老年人,肠胃弱便秘成了他们最大的难题。那么这些问题不能只靠药物解决,其实一些推拿等特色疗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舒大肠 一手叉腰,另一手五指张开,指端向下,从心口窝沿脐两旁向下至腹部,再向右、向上至右肋下再向左,即沿大肠走行方向擦揉十次,具有疏通大肠、增进消化、预防便秘的作用。

分阴阳 以肚脐为中心,双手虎口相对,平置于脐眼左右,然后向内、向外揉抚,共十次,具有顺气、消胀、增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揉环跳 取坐位或站位,左手拇指指端揉左侧环跳穴(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处),再用右手拇指指端揉右侧环跳穴,交叉进行,各十次,具有通经活络、壮筋强足的作用。

上面这几招推拿法,您不会了吗?建议朋友们多偿试下无副作用的方法来解决肠胃问题。



便秘用推拿法就可解决

  便秘用推拿法就可解决,中医根据临床证候及病因病机的不同,把本病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类。本病预后一般良好,若久延不愈,可致肛裂、内痔、外痔等,并加重影响脾胃的纳化功能。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刺激及醇酒,或偏食精细、少渣食品;内伤七情,郁怒失节,肝失疏泄;生活习惯不良,起居无常,劳逸失度;经常服用泻下剂及洗肠;老年及产妇精血衰少,或气血不足等,影响脾胃及大肠,运化传导失司,气机郁滞,郁蕴化热,阴血亏耗,燥热内结而成。亦有因恣食寒凉生冷,或过用苦寒药物,或老年及病后阳气衰微,阴寒凝滞,传导无力,腑气不行所致者。病性多属虚实夹杂。

 

  推拿治疗便秘

  治疗原则:调理肠胃,润肠通便。肠道热结者,清泻肠热;肠道气滞者,理气导滞;阴血亏虚者,滋阴养血;脾气亏虚者,补益中气;脾胃阳虚者,温通散结。

 

  基本操作

  1、患者仰卧位:一指禅推中脘、大横、关元约3分钟;顺时针方向摩腹约一分钟;顺时针方向揉小腹约100次(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按揉中脘、大横、天枢、大巨、水道、足三里各5~10分钟,以酸胀或有传导感为度。

 

  2、患者俯卧位:自上而下推腰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约10遍;一指禅推、拨肝俞、八髎(自上而下,然后再自下而上),反复5次;点、按肝俞、肾俞、三焦俞、大肠俞、膀胱俞、八髎、长强各一分钟;擦八髎、长强,以透热为度。

 

  通过上面详细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治疗便秘的推拿法是怎么做的了呢?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学会自我保健十法养出好身体

为了养好身体,很多人不惜花血本买高价营养品,或者请营养师调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只要你平时多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勤做一些保健动作,一样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下面,爱美网健康频道小编就为你介绍自我保健10法,让你随时随地都能养生,且不花成本。

一、搓脚心法:

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取坐姿搓两脚心,每次5至10分钟。按摩脚心,有益精补肾作用,能活跃肾经内气,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二、意守丹田法:

当工作、学习引起疲倦时,闭上眼睛,舌抵上腭,排除杂念,使整个意念集中在脐下的丹田部位,时间可灵活掌握。做完之后会感到精力充沛。

三、强壮心脏法:

经常按压手心的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脚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

四、壮腰健肾法:

扭摆腰部,以起保健肾脏功能作用。站立,两手插握在腰部,上身向前稍倾,慢慢将腰部左右扭摆,动作逐渐加快,使腰部感到发热时为宜。

五、暖肾法:

每晚临睡前,用两手交替轻轻按摩睾丸各81次,动作如手中握着两个球来回滚动。

六、按摩小腹部:

每晚临睡前,将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顺时针按揉36次,再逆时针按揉36次。有理气、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七、按压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压足三里穴,以感到麻胀为度,经常按压有益健康。

八、牙齿保健法:

(一)大、小便时,将嘴闭住,咬紧牙关。(二)经常叩齿,长年坚持可保护牙齿坚固,不易脱落。

九、促进睡眠法:

每晚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而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瞳子胶”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别向两侧额角后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至40次,可治疗神经衰弱症,促进睡眠。

十、散步法:

坚持每天散步是极有效的健身之道,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散步时间可灵活掌握。



要想宝宝胃口好 推拿按摩方法帮你忙

孩子胃口不好,吃饭是个大难题,身体羸瘦,稍有风吹草动就发烧感冒,补品吃了不少,可就是不管用。有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中推拿按摩方法解决这类难题。

 

患有积滞的孩子,本身的消化功能较差,长期体弱多病,年轻家长又乱投以肥甘厚味(油腻、肉类食物),或滥服滋补药品,反倒超越了脾胃正常的吸收消化能力,加重孩子的厌食症状,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其实,补益的方法并不限于食补,推拿按摩也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强身健身的保健方法。

 

家长在家就可以给孩子进行推拿按摩,这种亲密的肌肤接触,既可增进亲子感情,又可在家随时进行。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小儿,但以3岁以内小儿推拿效果较好,3个月以内的婴儿效果最好。中医专家为厌食体弱孩子开处了一张简单易学、操作性较强的推拿处方。

 

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先找到髌骨,它的下缘是髌韧带。在两侧有个凹陷,外侧(足小趾那侧)的是“外膝眼”,内侧(足拇指那侧)的是“内膝眼”。外膝眼下3寸(小儿四指并拢的长度),下方找到胫骨,胫骨外侧旁开一横指(小儿中指的宽度)处为足三里。宝宝仰卧位,令宝宝屈曲其膝部,双手拇指分别按放在足三里处,用指腹着力按压,一按一松,连续做50次。

 

揉中脘 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家长用中指指腹贴在体表上,稍用力向下按压,然后带动肌肤作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连续做50次。

 

揉丹田 脐下一寸五分。方法同上。

 

捏脊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注意捏时要用力拎起肌肤,每捏3次提一下。每日做1次即可。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著名的“长寿穴”,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气盛则他经皆赖以相安;揉中脘穴和丹田穴,可补大肠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捏脊则能益气健脾,化湿助运。

 

专家还建议,家长可以每晚在临睡前,一边与宝宝交谈,让其保持愉快安静的情绪,一边以轻柔的动作推拿按摩,每晚约15~20分钟左右,长时间坚持,可收到不错的疗效。

 

简单的推拿按摩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身体,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介绍给各位的解决宝宝胃口差的推拿按摩方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