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静脉炎的外用方法有什么_中医治疗静脉炎有哪些方法

由网友(深知自己不讨喜)分享简介:静脉炎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特别明显的,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得病患者在平时的工作还有生活,特别是对静脉炎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常因过度劳累、经常站立等而引起病情发作,走路时疼痛症状会明显加重,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明显减轻,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的话预后情况比较理想,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静脉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静脉炎的外用方法有什么

静脉炎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特别明显的,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得病患者在平时的工作还有生活,特别是对心理的影响最严重,得了这样的疾病主要是在平时的时候进行调理,其实静脉炎的中医疗法效果一般也是比较明显的,下面主要和大家介绍一下静脉炎中医外用的一些方法。

中医在治疗静脉炎时,多采用外效膏药的方法,下面的一些外用方:

一、冬青树叶100克,红糖200克,加水500克,将二者责成糊状,去渣,贴于患处,注意在涂擦前,要先用浓茶叶水洁洗干净惠处,每天涂1次,连涂20天。

二、取山慈菇、没药、乳香、姜黄各15克,当归12克。一起磨为细末,以醋调外敷。每天敷1次,15天为一个疗程。

三、取芦荟和酐浆革核2:1的比例加少许冰片,捣烂敷于患处,并包扎。届湿热痘滞型采用凉敷法;气滞血痰型采用热敷法(即把药膏放在锅中加热后敷之)。每天换药1次,30天为一个疗程。

四、用没药、大黄、水烃、乳香、板子各50克,但蚕40克,紫草、生甘草、冰片各30克,黄柏25克。将这些药一起研成细末,过其筛细,越细越好。取适量药末加适量蜂蜜调成较稠的直剂,敷贴在红肿处,上盖油布或塑科布,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每天外蓖16—20小时,治疗旧为一个疗程。

通过上述的介绍,了解了中医治疗静脉炎的外用方法,静脉炎的患者平时的治疗是关键,可是生活当中的调理也是特别重要的,主要是在饮食当中进行调理,饮食当中静脉炎患者不能吃辛辣类的食物,特别是患者的心情也很重要,在平时一定要调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开心的状态。



中医治疗静脉炎有哪些方法

静脉炎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常因过度劳累、经常站立等而引起病情发作,走路时疼痛症状会明显加重,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明显减轻,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的话预后情况比较理想,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静脉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下。

(1)血栓性浅静脉炎:

脉络瘀阻: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

方以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共用可达瘀血去脉络通、疼痛止之效。发生于下肢者可加牛膝,发生于上肢者可加桑枝;肿胀者加滑石、桂枝通阳利水;红肿者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浮肿晨轻暮重者加升麻、黄芪升阳利水。

(2)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脉络湿瘀:治法: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方药:活血通脉饮加减。药用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方以丹参、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清热利湿通络。痛甚者加炮甲珠、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素体阳虚,畏寒肢冷者,去银花,加桂枝、细辛、附子温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静脉炎的几种方法,首先是需要了解静脉炎的具体病因,才能对症选择中医方子,另外在治疗的时候还建议大家的是,可以多吃一些能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比如说是生姜等,少食用一些寒性食物,以免使得病情症状出现加重现象发生。



​中医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方法

相信大家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这样的症状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吧,小儿支原体肺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小儿支原体肺炎容易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症状才行,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情况,家长要帮助孩子及时去治疗这种症状,下文我们介绍一下中医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方法。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要靠增强体质,在空气质量优良时适当带孩子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加强呼吸运动改善呼吸功能,开窗通风,增强机体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合理调配营养,同时正确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和钙剂以促进呼吸道的发育,减少儿童肺炎的易感因素。专家说,肺炎支原体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现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常态发病率已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还有上升趋势,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多见,每三到四年在一定范围有一次较大的流行,今年本地区呈现较强的流行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达2-3周,可表现为咽炎、鼻炎或者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部分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会发生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家长要确认孩子是否是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医院对孩子的痰液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或检测血液中有无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抗原等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施益农主任提醒,在生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休息,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佳的室温是18℃~20℃,同时保持60%的空气湿度,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要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要给孩子有一定营养又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少量多餐,鼓励孩子多饮水。本病主要通过咳嗽飞沫传播,患儿病后排出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同时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患病期间要注意呼吸道隔离,治疗要彻底。目前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首选红霉素、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早期应用效果较好,但容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患儿难以接受。且近年来由于支原体耐药菌株的产生,对支原体肺炎特别是伴有肺外并发症的患者,单纯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不佳。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起的副反应;中医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发挥整体辨证施治优势,能更彻底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减轻病原体对机体的损害,减少胃肠道反应。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常见的一种症状,那就是小儿支原体肺炎了,我们知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出现容易给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医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方法

青光眼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是人们比较担心患上的疾病,开角型青光眼的危害大家都很清楚,导致失明率很高,所以人们谈到此类疾病,都会感到害怕、压抑,患有此疾病就表示黑暗可能随时来到你的身旁,所以为了防止我们走向这一步,还需及时治疗,希望我们接下来所讲述的,中医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下面来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开角型青光眼是还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但是临床上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是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即在没有明显的原因、并且前房角开放的情况下,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和相对应的视野缺损,终极可能导致失明。该病与眼压紧密相关,眼压可以升高,也可以正常。根据患者是否有眼压升高。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几乎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有视力疲惫、轻度眼胀和头痛。当眼压波动较大或眼压水平较高时,也出现虹视和雾视,到晚期双眼视野缩小,但中心视力不受影响,常因夜盲和行动不便等现象方才被发现,最后视力完全丧失。所以要及时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才不会走到这一步。

如今人体的任何部位都是会患病的,有些人们眼部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的,比如青光眼,会带给人们的伤害还是比较多的,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及时的了解清楚为好,很多人们患病病都是想去积极的治疗,上述介绍的便是中医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

现在有些小孩,小小年纪就有哮喘的毛病,最着急的莫过于父母。下面推荐几种按摩方法。

按中医辨证一般可分为寒喘、热喘和虚喘三种。

1.寒喘 患儿咳喘,喉间痰鸣,痰色清稀多泡沫,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清。

2.热喘 患儿咳喘,气粗息涌,痰鸣声响,痰稠色黄,面红身热,胸胁胀满,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浮数或弦滑。

3.虚喘 动则气促喘息,面青唇紫,头汗涔涔,端坐喘息,四肢不温,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纳食不香,大便澄青,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诊断和鉴别】

1.诊断 首先有哮喘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部X线透视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强,横隔降低,反复发作者其纹理增粗和出现肺气肿。

2.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咳出粉红色血沫痰,两肺底部有湿罗音,并且有心脏病的其他征象。

(2)慢性支气管炎:病程一般较长,气急常逐步缓慢加重,有典型肺气肿体征。支气管解痉药应用有明显效果。

【治疗】

1.治疗原则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2.常用穴位 肺经、内八卦、板门、膻中、定喘、肺俞、胁肋等。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摩法、搓法、拿法、擦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治法:面对患儿先作头部常例手法,推攒竹(开天门)30次,推坎宫(分头部阴阳)30次,揉太阳30次。继而分别按揉膻中、乳旁、乳根穴,每穴1~2分钟。起宽胸宣肺之功效。再治疗手部穴位,补脾经500次,运内八卦400次,掐四横纹,每横纹3~5次,揉板门500次,特别是揉板门结合搓、擦胁肋100次能降气平喘。

在患儿背面,以中指定大椎,食、环两指分别置于左右定喘穴(大椎旁0.5寸,属经外奇穴),用三指揉,各100次,双指揉肺俞100次,分推肩胛骨100次;左右向擦肺俞穴,以热为度,拿肩井3~5次结束治疗。

(2)随证加减:

寒喘者:加推上三关300次,按揉风池10~20次,擦脊柱及两侧膀胱经,均以热为度。

热喘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大肠200次,退下六腑300次,推脊300次,揉丰隆100次。

虚喘者:补肺经300次,补肾经500次,揉丹田3~5分钟,按揉足三里20次,双指揉肺、脾、肾俞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加体质,减少发作次数。

2.对反复发作者注射哮喘菌苗。

3.找出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

4.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5.若经推拿治疗无效者,应立即补液、吸氧、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

6.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的观点,在伏天予以推拿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此外,家长们,一定要留心孩子的生活以及饮食上。在配合药物,疗效会更好。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夜晚遗尿怎么办

小朋友长大了,家长都会认为小儿不会有尿床的现象,偶尔出现也不在意,其实这个属于遗尿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加重,今天就来给家长们介绍一下小儿遗尿的原因,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会有启发。

小儿遗尿是什么原因

1.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2.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3.睡眠很深

不能及时醒来排尿。

4.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由于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

小儿遗尿的偏方

1、炙麻黄、五味子、山药、益智仁各10克。先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2、蜂房焙干研末,每次服3~5克,加白糖少许,开水冲服,每日两次,对肾阳不足之遗尿者效果好。

3、黑胡椒粉适量,每晚睡前放肚脐窝中以填满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覆盖。24小时一次,7天为一疗程,1~3个疗程即可治愈。

小儿遗尿怎么办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

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总结:以上是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方法,如果家中有患上这种疾病,不防一试,对于治疗疾病还是有效果的。



​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方法

肾病综合征这种疾病是人们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疾病,患者会在生活上无法自理,而且会失去生存的能力,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对家庭的灾难,所以,人们比较关心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儿童来说治疗肾病综合征是关系到未来的重要问题,下面就来看看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方法介绍吧。

对于激素耐药、依赖、频繁反复或复发和激素治疗出现明显毒副作用的患儿,可联合应用细胞毒药物。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使用时注意肝脏损害及骨髓抑制。

1.环磷酰胺:每日2~3mg/kg,分3次口服,总剂量<300mg/kg,疗程<12周,以免引腺损伤。

2.苯丁酸氮芥:每日口服,8周为一疗程,总量<14mg/kg,疗程<12周。

五、抗凝治疗

1.肝素:静脉点滴肝素,剂量为每次1mg/kg,每日1~2次,连续静脉滴注2周,如需要可重复使用。应用肝素时每周查血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如出现出血倾向可静点等量的鱼精蛋白。

2.其他:潘生丁、阿司匹林、藻酸双脂钠等,均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常与肝素配合使用。

3.尿激酶:常于有血栓形成时应用,不作为抗凝的首选药物。

儿童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原则:以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为主。初期水湿潴留体内,应急则治标,消除水肿。后期脏腑虚损,治疗的中心环节在于调整和恢复肺脾肾三脏的功能。不仅要补其脏体,更重要的是助其脏用,扶正培本,调理阴阳。

儿童患者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肾病综合征对于人体的危害程度是不分年龄大小的,所有的人一旦患上了肾病综合征机会出现极大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创伤,这对于家庭的和谐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造成家庭劈裂,所以,儿童患者的治疗尤为关键。



中医治疗孩子近视的方法

在现在的社会中,近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问题。随着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日益繁忙,又加之各类科技电子产品的研发使用,人们不得不长时间的面对辐射和熬夜去处理一些文件及编排某种程序。因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眼睛看不清东西,甚至还会出现失明症状。近视要先从孩子抓起,那么中医治疗孩子近视的方法?

由于儿童自控制意识不强,家长及老师要帮助儿童爱护眼睛,如果作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1中药治疗 :

中医治疗近视眼主要是根据全身情况采用中药整体辨证论治,认为脏腑尤其是肝肾在视

力的调节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药的疗效与近视的轻重程度密切相关,近视程

度越轻,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越高。

2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防治近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针灸诸法中,以梅

花针叩刺与耳穴压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人们还发现,从针刺此穴开始到退针之间的

30分钟的过程中,视力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针刺对近视眼的疗效迅速而确切。

3耳针疗法:

用耳针防治近视是近几年来国内广泛应用的有效疗法之一。耳针疗法种类很多,用于防

治近视眼的方法有:耳穴针刺、耳穴埋针、耳穴贴压、耳穴按摩4种。

4穴位按摩方法:

通过选经取穴,采用穴位按摩,刺激眼部周围神经感受器和末梢血管,有效改善眼部周

围血液循环和内神经调节,改善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恢复眼肌的生理调节并加

有麝香透皮吸收,从而获得局部和全身综合调整,以恢复眼球的正常生理功能。该方法

简便易行,保健效果确切,改善提高视力,保健效果明显。

5电磁疗法:

采用了传统中医学的观点,通过对眼部穴位的刺激来期望对近视产生治疗作用。这类产

品确实对眼部的血液循环、睫状肌的放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一直没有一个产品能

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看了上述对于中医治疗孩子近视的方法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中医治疗孩子近视的办法有很多,每一种都有着很好的效果。我们要好好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根据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治疗。切莫盲目的寻医问药。



中医治疗过敏性咳嗽的方法是什么

过敏性咳嗽一般容易与哮喘混淆,尤其是一些孩子患上这种疾病,就会被家长误认为是哮喘。不过,虽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可以选择同一种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疗法。与西医治疗不同,中医治疗过敏性咳嗽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那么,中医治疗过敏性咳嗽的方法有哪些?

过敏性咳嗽中药疗方

急性期:咳嗽日久、有痰材料:炙麻黄5g、杏仁6g、甘草6g、前胡7g、桔梗6g、陈皮6g、桑白皮8、紫苑10g、牛子6g、射干6g、苏子6g、冬花10g缓解期:少咳、有痰、汗多材料:黄芪6g、白术6g、云苓10g、桑白皮8g、五味子6g、紫苑10g、冬花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0g、白芍10g。

中药注重整体调理,颈部淋巴肿大找当地医生检查有无肺结核,小儿长期咳嗽,流清涕,出虚汗是肺脾两虚的表现。结合以前病史可考虚。中医诊断:肺阴亏虚兼脾气虚。治法:固表止汗,养阴润肺生津方药:黄芪12g、炒白术6g、防风3g、党参6g、浮小麦6g、大枣3g、甘草3g、麦冬6g、玉竹6g、沙参6g、炒鳖甲6g。

可以用中药调理,处方:桑叶5克,菊花5克,黄芩5克,防风5克,桔梗5克,生甘草3克,射干5克,牛蒡子3克,蝉衣3克,鱼腥草10克。每日1副。

在临床上有些孩子的咳嗽久治不愈,与小儿身体抵抗力、营养状况和治疗方法无关,而与家长的护理,特别与饮食有着直接关系。

咳嗽伴有发热时,应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根据不同季节,选择白开水、凉茶、白菜汤、米汤、鲜果汁(如西瓜汁、甘蔗汁、桔子汁)等。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适量的蛋白质,让孩子吃些牛奶、鸡蛋、蔬菜等。

怎么判断是过敏性咳嗽呢?首先来说,过敏性咳嗽一般都不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病的时候会出现白色泡沫状的痰。其次,患者可能会出现揉眼睛、抓头皮的动作,睡觉的时候会出汗。第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多半是以咳嗽为主,但是不会喘。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治疗一直是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因为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即便小儿腹泻是如此常见,不过每次都会让父母着急,因为小儿腹泻的危害性极大;要治疗小儿腹泻,首先得弄清楚自家宝宝腹泻的症状,再根据症状对症下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是怎么分类治疗的吧。

 

1、伤食型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泄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治宜去积消食,主要采用消导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同时应节制乳食,常用方剂为保和丸加减。

 

2、风寒型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治宜祛寒化湿,主要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风散寒化湿,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3、湿热型

常见症状有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治宜清热利湿,常用加味葛根芩连汤。

 

4、脾虚型

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泄,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常反复发作。治宜健脾止泻,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品,以健脾理气化湿,常用加味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症见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发白,精神萎靡,睡时露出晴,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宜温补脾肾,常用健脾益气汤合四神丸。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将其分为5类,不同的症状,治疗方法也不同;在此也要提醒家长朋友,注意观察,以此来分辨小儿腹泻的症状表现,然后再进行对症治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