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炎病理是什么_狼疮肾炎的病理分型有哪些?

由网友(怎忘)分享简介:大家应该知道的就是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是有着分类的。同样的对于不同的分类,当然病因,症状都是有着区别的,而患者们和医生要狼疮肾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由于现在的科技发展是越来越发达了,所以疾病的发生也就越来越频繁了,狼疮肾炎是有很多的类型,类型的不同对于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搞清楚狼疮肾炎的病理类型对于治疗...



狼疮肾炎病理是什么

大家应该知道的就是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是有着分类的。同样的对于不同的分类,当然病因,症状都是有着区别的,而患者们和医生要做的就是做好详细的了解,这样的话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找到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带来的困扰。那么,狼疮肾炎病理是什么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下。

1、肾小球硬化型

病变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而缺乏其他病变。、

2、系膜病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局限于系膜区,光镜下可无结构异常(Ⅱa型)或表现为系膜区单核细胞或系膜细胞增生(Ⅱb型)。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IgG、C3、C4、C1q,少数可见IgA、IgM呈颗粒状沉积,偶见IgG呈线状沉积。电镜下可见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呈节段性消失。本型常无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的异常。

3、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

本型常见,约占30%。光镜下见在系膜病变基础上半数以上肾小球正常,有病变的肾小球呈节段性细胞增生,可伴细胞坏死。免疫荧光检查表现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少量IgG、IgM、IgA、C1q、C3、C4,备解素呈颗粒状沉积。电镜下可见内皮下、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4、膜型狼疮性肾炎

较少见。光镜下表现可与特发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相似(Va)或弥漫性系膜病变(Vb)或伴局灶性细胞增生及硬化(Vc)或伴弥漫性增生性肾炎改变(Vd)。免疫荧光示IgGIgM、IgA、C1q、C4、C3、C5~9沿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以IgG、C1q为多见,亦可见于系膜区。电镜下可见系膜区、内皮下、小管间质等处电子致密物沉积,这均提示狼疮肾炎的诊断。

5、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

最严重而常见,约占半数以上。光镜下几乎所有的肾小球均有严重的改变,表现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白细胞聚集,许多细胞呈退行性改变,亦可有系膜细胞插入到基膜与内皮细胞之间,可有新月体形成。本型可出现“铁丝圈样病损及苏木素小体,常提示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此外,可出现透明血栓,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肾小球所有区域IgG、IgM、IgA、C1q、C3、C4、C5-9,少数可有IgE呈颗粒状沉积,特别是内皮下。电镜下见显著的电子致密物沉积,主要见于内皮下及系膜区。

6、正常肾小球型

本型极为罕见,肾小球组织结构无异常,无免疫复合物沉积。

7、血管异常及肾小管间质炎症

血管异常多种多样,以典型的高血压动脉及小动脉改变最常见,以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为主,表现为血管壁血浆蛋白聚集,内皮细胞肿胀、破坏、管腔狭窄、堵塞,坏死性动脉炎少见。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常见,常伴肾小管萎缩和坏死,肾小管基底膜变厚及间质、肾小管基底膜、管周毛细血管等部位沉积,这些小球外的沉积常与肾小球病变的活动及小球细胞增生的严重程度相关。

关于狼疮肾炎病理是什么,已经在上文中给大家介绍的很详细了。希望能帮助到一些患者及时的认识到狼疮肾炎这个疾病的具体情况,同样提醒患者的就是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这个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才会尽快康复。



狼疮肾炎的病理分型有哪些?

狼疮肾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由于现在的科技发展是越来越发达了,所以疾病的发生也就越来越频繁了,狼疮肾炎是有很多的类型,类型的不同对于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搞清楚狼疮肾炎的病理类型对于治疗是有帮助的,那么,狼疮肾炎的病理分型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介绍吧。

2003年ln分类标准将ln分为六型。

ⅰ型为系膜轻微病变性ln:光镜下表现基本正常,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

ⅱ型为系膜增生性ln: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增生或系膜基质增多,伴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或电镜下可见少量孤立的上皮下或内皮下沉积物。

ⅲ型为局灶性ln:受累肾小球少于全部肾小球的50 %,可表现为活动或非活动性病变,局灶、节段或球性病变,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增生性病变。其中ⅲ(a)型为活动性病变,表现为局灶增生型ln;ⅲ(a c) 型为活动性伴慢性病变,表现为局灶增生硬化性肾炎;ⅲ(c) 型为慢性病变,表现为局灶硬化性肾炎。

ⅳ型为弥漫性ln:受累肾小球占全部肾小球的50%以上,典型病例常有弥漫性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变。根据肾小球的病变分为弥漫节段型ln(受累肾小球表现为节段性病变)和弥漫性球型ln(受累肾小球表现为球性病变)。

通过上面的文章的介绍,现在大家对于“狼疮肾炎的病理分型”都应该了解了吧,狼疮肾炎给人的身体带来的影响比较大,是一定要多加的注意,如果发现患上了狼疮肾炎,就一定要明白是什么原因所致的,是什么类型,然后在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尽量避免身体出现其他的不适。



膜型狼疮肾炎的治疗方法

模型狼疮肾炎一直是属于一种身体的免疫力性疾病,一旦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很容易就患上这种疾病的可能,一般来说患上这种疾病会出现身体逐渐的消瘦,疼痛,全身出现不同大小的红斑,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一、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肾活检资料。对于轻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仅有皮疹、低热或关节症状等)和免疫血清学检查异常,若尿检正常、肾活检显示肾小球正常或轻微病变者,酌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症状,一般无需用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密切追踪病情变化;若尿检异常、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系膜增生伴有节段性坏死、新月体形成及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者,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40mg/d),酌情加用细胞毒药物或雷公藤制剂。

二、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如高热、关节痛、无力和/或病变迅速累及浆膜、心、肺、肝、造血器官和其它脏器组织)伴急性肾炎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活检显示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新月体性肾炎,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时,应给予标准激素治疗加CTX冲击治疗;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每日1.0g,静点3~5日为一疗程,继以中等剂量的强的松维持,必要时7~10天后可重复一次,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当上述方法效果欠佳或病情较重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不能用CTX者可试用环胞霉素A、霉酚酸酯等。伴有急性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容量、心力衰竭时应紧急透析,使其渡过危险期,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和争得时间。

三、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尿蛋白>2g/24h)者可用糖皮质激素,酌情加用细胞毒药物,雷公藤制剂与强的松合用亦有一定疗效;表现为无症状血尿者,可用雷公藤制剂(常规剂量或双倍剂量)或CTX治疗。有条件者最好根据肾脏病理类型选择用药。

四、呈肾病综合征者,但尿中红细胞不多,肾功能稳定,或肾活检显示膜型狼疮性肾炎,应首选强的松0.8~1.0mg/kg.d,若2~4周后效果不佳时,加用CTX,若伴有肾功能减退,严重高血压,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增生明显或发生病理类型转变时,则应给予标准激素治疗加CTX冲击治疗。

五、对于固定不变的蛋白尿而无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者、或氮质血症而肾脏病理以慢性病变为主者,一般不要长期用强的松和细胞毒类药物治疗。

了解到了魔性狼疮肾炎首先这种现象一般来说会随着人体接近的销售而造成,而造成病情的严重性,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及时的预防和治疗,防止病情出现传染。



狼疮性肾炎病理和因素

狼疮性肾炎,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免疫系统,而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发热、面部红斑、或者是多发性口腔溃疡等问题,所以对这种情况,大家千万不可忽视,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会引起狼疮性肾炎的一些病理,以及外在生活环境,还有情绪刺激,对其所存在的影响和危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SLE)为一病因未明的以多系统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产生针对自身细胞核、胞质及胞膜抗原的抗体。临床常表现为发热、面部红斑、多形性皮疹、光过敏、多发性口腔溃疡、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血管炎、肾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病情变异大,常因某系统或某器官病变较为突出,而易误诊或漏诊。以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nephritis SLEN)和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

SLE及狼疮肾炎(LN)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是由多因素所致,如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某些药物诱发及雌激素等引起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引发的肾脏病变(即LN)为典型的自身免疫复合物肾炎。

1.免疫遗传缺陷  SLE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发病率高达3%~12%,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在对SLE患者的HLA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后发现了与SLE密切相关的基因主要在HLA的某些基因位点上,尤其是HLA DR区,HLA表现型呈多型性。研究证实在人群中具有单倍体型HLA B8/DR2者,较易产生细胞及体液的超敏免疫反应;这可能是由于T及B淋巴细胞及抗原呈细胞上HLA编码的多态所致,表现为T抑制细胞功能低下,自身抗体及球蛋白增高。现在有人认为SLE易感基因为T细胞抗原受体不同结构的基因。近来研究发现T细胞B链的一些多肽结构与HLA DR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出现,提高了SLE发病的可能性。另外,SLE还存在多种补体缺陷,如C2、C1q、C1r、C1s、C4、C5、C8和Bf、TNF、C1酯酶抑制因子缺乏等。这些补体成分或遗传基因缺陷,均可影响到补体传统激活途径,增加机体对感染等激发因子的敏感性而与SLE易感性相关。

2.外界环境因素  诱发或加重SLE的外界因素众多,其中慢性感染、药物、物理因素、情绪刺激、生活环境等都较为重要。

相信通过这些常识介绍之后,大家对这种疾病,应该有更加全面认识了吧,了解这种疾病才可以做好预防,尽量降低它给我们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关注这些常识,也是保障健康,远离伤害的好方法。



狼疮肾炎怎样分级?

相信大家对狼疮肾炎这个词比较陌生,可患有狼疮肾炎的患者却对此毫不陌生,狼疮肾炎多半是因为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等而引起的。狼疮肾炎的主要症状是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小编为您搜罗了一些有关于狼疮肾分级的有关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有关。应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SLE目前仍是一种原因未明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的进程。

轻型SLE及狼疮性肾炎:

靶器官功能正常或稳定者,酌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疟药,可短期使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40mg/d),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

重型SLE及狼疮性肾炎:

重要靶器官出现明显损伤者,肾小球肾炎持续不缓解、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标准激素治疗(泼尼松1mg/kg/d)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急性危及生命的重型狼疮患者应给予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0.5~1.0g/d)。当上述方法效果欠佳或病情较重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伴有急性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容量、心力衰竭时应紧急透析,使其渡过危险期。

终末期的治疗

终末期狼疮性肾炎按慢性肾衰处理。

读了以上小编为您搜罗的关于狼疮肾炎的分级,相信您也对狼疮肾有了较多的了解。那么我们为了不患上狼疮肾,应当如何预防呢?我们应当少去炎热的地方,避免日光的暴晒,少吃药,因为是药三分毒,注意药物毒性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慢性狼疮肾炎怎么治疗?

慢性狼疮肾炎是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了,导致出现这种疾病如果没有及时的得到治疗的话,后果就会非常的严重,这点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到的,同时平常的时候大家也是要注意一下,要先了解慢性狼疮肾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这样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以上就是小编的具体的介绍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19世纪中叶即有报道。1904年Osier第1次描述了SLE的病症,阐明和强调其为一个全身性疾病。1935年Baehr指出SLE有一系列的内脏器官受累现象其中包括肾损害1941年Klemperer等对SLE进行了深入的病理研究提出了“胶原血管病”概念。1948年Har-grave证实了SLE时狼疮细胞的存在。

由于免疫学、免疫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证实SLE在免疫学上的一系列变化,对其研究有了飞跃发展。狼疮肾炎(LN)是SLE的重要临床组成部分。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有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管型尿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和肾小管功能减退。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与SLE的预后密切相关肾脏受累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是SLE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SLE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各国家地区报道的发病率各不相同。一般认为不同种族发病率有显著差异,黑种人及亚裔人群发病率高白种人最低有报道国外发病人数约占50/10万,中国约为70/10万其确切发病率随地区种族、性别和年龄而异。

性别以女性明显多见,男女之比为1∶8~1∶9,以青壮年发病为主,50%发病者在20~40岁经临床检查发现肾脏受累约占70%,一般病理检查肾脏受累高达90%,若进一步作免疫荧光或组化检查及行电子显微镜检查,几乎所有SLE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病变。而LN也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重要的疾病。

听了以上小编的介绍,大家是不是非常的清楚了呢,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办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太害怕,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治疗,如果治疗的不好的话就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分型有哪些

子宫内膜是子宫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容易发生增生的情况,也就是子宫内膜增生,主要发生在更年期或者是青春期,跟卵巢分泌激素的异常情况有关。了解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分型,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这种疾病。那么,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分型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分型是基于细胞形态和腺体结构增生和分化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可分为三种:

1、单纯性增生 腺体数量增加,某些腺体扩张成小囊。 腺体上皮一般为单层或假复层,细胞呈柱状,无异型性,细胞形态和排列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似。进展为子宫内膜腺癌的概率为1%。

2、复杂性增生 腺体明显增生,腺体结构复杂且不规则,由于腺上皮细胞增生,可向腺腔内呈乳头状或向间质内出芽样生长,无细胞异型性。内膜间质明显减少。发展为腺癌的可能性约3%。

3、非典型增生 在复杂性增生的基础上,伴有上皮细胞异型性,细胞极性紊乱,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增加,核染色质浓聚,核仁醒目,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像。发展为腺癌的患者占1/3。

上面就是对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分型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患者的认识有帮助。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分型是比较复杂的,在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最好是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医治,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病情,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法,这样才可能最终治好这种疾病。



​肾病的病理分型介绍

肾病是很常见疾病,这类疾病产生多数原因都是生活习惯不好造成,有很多男性患者,患有这样疾病原因和自身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男性经常饮食没有规律,同时爱抽烟喝酒,这样对肾的影响很大,长时间下去就会诱发肾病,那肾病的病理分型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

肾病的病理分型:

1、微小病变性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隐匿,肉眼血尿。

2、膜性肾病一般发病于35岁以后,起病隐匿,病变发展缓慢,易发生肾静脉血栓,肉眼血尿罕见。

3、膜增生性肾病多发病于30岁以前,起病急,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镜下血尿,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约1/3患者伴有高血压。

4、系膜增生性肾病好发于青少年,隐匿起病,也可急性发作,多伴有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及轻、中度高血压。

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见于青少年,多数患者几乎都是隐匿发病,表现最多的是肾病综合征,其次是镜下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通过对肾病的病理分型认识,在治疗肾病的时候,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这样对改善患者疾病才会有帮助,治疗男性肾病的时候,男性也要注意作息、饮食要合理安排,不要有熬夜的现象,这样对疾病治疗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肾炎有哪些病理分型

肾炎是现在危害人们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着重做好预防保健,了解肾炎的病理,以及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也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去认识一下,肾炎的病理分型,通过这些类型的介绍,大家能够注意正确的应对和治疗。

1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因溶血性链球“致肾炎菌株”(长为A组12型等)感染所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尿异常 水肿 高血压 肾功能异常 。

绝大多数患者在1-4周内出现,消肿,降压,尿化验也随之好转病理检查也大部分恢复正常或仅遗留系膜细胞增生。但少量镜下血尿和微量蛋白尿可持续0。5-1年仅有〈1%的患者可因急进性肾衰救治不当而死亡,且多为高龄患者,本病远期预后各家报道不一,但多认为本病预后良好,可完全治愈 约6%-18%遗留尿异常和(或)高血压转为慢性。一般认为老年患者有持续高血压,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者预后可能差。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多种原因所制的一组疾病,包括1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2继发于全身疾病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症状,起病较急,病情急剧进展,血尿 蛋白尿 尿少 浮肿 高血压,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成尿毒症

预后,预后可得到显著改善。早期强化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的到缓解避免和脱离透析

若诊断不及时,早期未接受强化治疗,患者多在一周或半年内发展为不可逆肾衰。本病缓解后的长期转归,以逐渐转为慢性病变并发展为慢性肾衰较为常见故应特别注意采取措施保护残胃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和慢性肾衰竭的发生。部分患者可长期维持缓解。

上面就是关于肾病的病理分型介绍,详细的了解这些问题,在生活当中才能够引起自己的重视,因为这种疾病的出现,给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所以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关注自己的健康,避免不利的影响发生。



肾病综合征病理分型的介绍

肾病综合症,对我们带来的威胁非常严重,所以一旦发现这种疾病,患者朋友必须注意治疗,而且肾病综合症,其实有几大类型之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采取最科学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就去认识一下,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型,怎样才可以对此有科学的认识和治疗。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

此型最为多见,约占儿童原发性肾综80%左右,成人原发性肾综25%左右,此型肾综30~40%可能在发病后数月内自发缓解,90%激素治疗有效,但是本型肾综复发率高达60%。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此型占我国原发性肾综30%左右,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前驱感染。激素治疗、预后与病理改变轻重相关,轻者疗效与预后好,重者差。

病变特点是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肾小球上皮细胞内有脂质沉积,故又称脂性肾病。

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此型约占我国原发性肾综10%左右,治疗比较困难,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可能仅对部分儿童病例有效,成人疗效差,病变进展快,发病10年后约有50%将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四、膜性肾病

此型多见于中老年肾综患者,占成人原发性肾综30%左右,起病隐匿呈缓慢进展,此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常在发病5~10年之后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

以上就是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担心相信通过这些认识之后,大家应该知道在生活当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和解决了吧,出现任何的疾病,我们都不能慌张,或者盲目要具体去用药,及时到医院接受最科学有效的检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