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特点_蒲公英晒干泡水喝有什么作用

由网友(梦里都是细节)分享简介:蒲公英在我们日常生活是属于一种最常见的花草,它的生命力非常的强,遍布于各个角落,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属于菊科花草,蒲公英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草药,同时也是可以吃的野菜,蒲公英在春季发芽生长,这个时候用来吃是最好的。挖回来的蒲公英可以晒干以后做成蒲公英茶来泡水喝,因为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和利尿的作用,详细了...



蒲公英的特点

蒲公英在我们日常生活是属于一种最常见的花草,它的生命力非常的强,遍布于各个角落,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属于菊科花草,也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野生植物,它那叶似连座状平铺着,在每一年的春季到进来,那顶端一头的状花序,甚是美丽悠然,置身于蒲公英从中,给以无限之暇想。

蒲公英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可能就单纯的认为是一种既常又普通的野生花草罢了,其实蒲公英在我国的中医行业里,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给中医行来里带来一定的贡献,可见它的特点可不一般。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付红粘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全株被白色疏软毛。根深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叶基生,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5cm,宽2~3.5cm。头状花序单一,顶生,总苞钟形;总苞片多层;花全为舌状花,两性,花冠黄色;雄蕊5,花药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成条形。瘦果长4~5mn。有纵棱及多数刺状突起,顶端具长喙;冠毛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边、沟边,宅旁及田野草地。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以岱中、岱西、秀山、桂花为多。 药用部位 干燥的全草。

蒲公英性味功能甘,微苦,有着清热解毒,消除肿痛之功效,在我们中医药学里它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胃炎,肝炎,急性阑尾炎,乳腺炎等,功效非常之多。而且蒲公英本身属于自然之植物,没有被破坏污染等,是一种看似乎普通实则非常实用的植物。



蒲公英的作用

说起蒲公英,大家对它可能都停留在蒲公英头顶的小毛绒球上或者是风吹后那一朵朵小伞四处飘扬的印象上。却不知蒲公英的作用是相当多的。蒲公英是在郊外常见到的植物,它体内含有丰富的蒲公英醇和蒲公英素以及其它的一些胆碱和有机酸等,种类非常多,因此营养也非常全面。

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在蒲公英刚出芽时用它来做凉拌菜。我们偶尔不小心踩断蒲公英的时候,会在它的茎叶中看到有白色的象牛奶的东西溢出来,其实蒲公英的作用很多,因此有些人选择用它泡水喝是非常有道理的。

蒲公英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暖之良。

蒲公英苦、甘而寒,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等有较好的疗效。蒲公英用治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以加强利尿通淋的效果;蒲公英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同用。

蒲公英苦寒,既能清解火热毒邪,又能泄降滞气,故蒲公英为清热解毒佳品。

此外,蒲公英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亦可与菊花、夏枯草、黄芩等配伍使用。

早在古代,蒲公英的作用就在众多医书有详尽说明。例如《本草正义》、《唐本草》、《本草图经》、.《纲目》等书中都描述了它的作用。因此蒲公英的药用价值以及它的食用价值都很高,如果有机会可以尝一尝用它来做的凉拌菜,味道非常爽口。



蒲公英的作用与功效

  很多人认为蒲公英只有观赏的作用,其实它还有很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为止,蒲公英的作用与功效也开始显露的出来,现在就让我们认真的来了解一下,蒲公英到底有哪些作用?并且这些作用对于我们人体来说,能够起到怎样的效果呢?让我们来听专家介绍一下。

  其实,蒲公英的作用与功效还是非常多的。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蒲公英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蒲公英其实也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无论是在抗菌方面还是在治疗一些疾病方面,都是非常有效地。

  蒲公英的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的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现在,我们也知道了蒲公英的作用与功效。由于蒲公英具有解毒的功效,所以对于一些常见疾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我们在选用药材的时候,也可以选取蒲公英作为最基本的治疗药物。



蒲公英过敏吃什么好

蒲公英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草药之一,其具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能防止多种癌等功能,用途也是非常多种的,那下面就请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蒲公英过敏吃什么好的功效,让我们的身心能够更加好起来,让我们的通过这一中草药,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身体机能元素。

蒲公英泡水喝的作用:

蒲公英是一味珍贵的中草药,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主治:急性乳腺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疗毒疮肿、急性结膜炎、咽炎、感冒发烧、急性扁桃体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 肺炎、胆囊炎、急慢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 骨髓炎、阴道炎、盆腔炎、十二指溃疡、痤疮、粉刺、结石症、以及多种癌症等数十种病症。

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的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泡水喝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1.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

2.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3.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4.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1.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3.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蒲公英茶

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以上就是专家给我们介绍的有关有关蒲公英过敏吃什么好的功效,希望我们每一位朋友都能够清楚的了解,由于好的中草药,食用不当也会引起不一样的反应,所以大家一定要正常的使用好这一食材,让我们在吃出健康的同时,也能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起来,从而让家人吃得更加放心。



蒲公英敷脸祛痘

   说起蒲公英敷脸能祛痘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们觉得蒲公英只不过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植物而已,其实蒲公英是一种中药,具有消肿止痛,抗菌消毒等功效。蒲公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钙铁钾镁等,无论是内服还是外敷都有不错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效果。

   一、蒲公英的功效

 

   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二、蒲公英的作用

    抗菌:百分之五十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百分之五十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一比四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三十到四十毫克每千克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十一到二十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一到十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三、蒲公英用途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蒲公英副作用介绍:是药三分毒,因此大家要知道任何药物,就算是功效非常好,它都会有有毒的一面,因此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症下药,遵守医生嘱托。蒲公英也一样,蒲公英是一种草本植物,能够药食两用,但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蒲公英也有禁忌,特别是对于阳虚外寒、脾胃虚弱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食用蒲公英,否则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症状。

    四、蒲公英的副作用

    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灌服煎剂三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曾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熬的中药、蒲公英泡酒后,有些个别的会出现一些麻疹或全身瘙痒等症状,这就是蒲公英的过敏现象。偶尔也会有人在使用蒲公英注射液后会有全身寒冷、面色惨白、嘴唇青紫等症状,这也是过敏现象。

   五、蒲公英敷脸方法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下面介绍几个巧用蒲公英治病的妙方。脓疱疮:取鲜蒲公英适量,将其洗净后捣烂挤汁,每次用棉签蘸取药汁涂搽患处,每日七到十次。痔疮肿痛:取鲜蒲公英一百克,冰片粉三克。将蒲公英捣烂如泥状,加入冰片粉后混匀,外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二十到三十分钟后去掉,每日一次。蒲公英可以当天然面膜而且不用洗。想要使用蒲公英做保养的话,建议可以煎成汁或开水泡成浓水,自然凉后洗脸,自然干,多洗几次。每天多吃维生素多的新鲜瓜果。

   其实用蒲公英敷脸,不单单只是可以祛痘,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淡化色斑的作用,另外蒲公英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丰富的,许多胃溃疡的患者都是利用蒲公英养胃护肝的,还有很多下火的中药里面也含有蒲公英成分,不信的话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下。



吃蒲公英有什么好处呢

蒲公英在现在是被利用作为一种中药,帮助解决和治疗一些疾病问题,可是它主要运用在哪一些方面,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很多人还是不太认识和了解的,所以想要充分的发挥他的这些效果,那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来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好处,利用蒲公英帮助自己治疗和解决一些疾病。

1、 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2、 蒲公英的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看了上面所介绍的这些蒲公英的好处之后,那么你现在应该知道,如果身体存在某一些疾病,是否可以利用它进行治疗和解决了吧!因为通过这样的方法治疗,比你使用一些西药更加健康一些,不会造成副作用或者是其他的问题发生。



口腔溃疡痛,一颗小植物轻松解决大痛处!

口腔溃疡本来是小病一桩,可是疼痛难忍,反复发作,非常影响日常的生活。就医治疗显得小题大做,可是不治疗又真的特别疼。近日,看了一个关于口腔溃疡的视频,才知道,口腔溃疡也是需要找到原因,辩证治疗的。

原因一:上火

上火是引起口腔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症状就是黄红凹痛,即溃疡处表面黄色,周围红肿,溃疡处凹陷,伴有剧烈的疼痛,如果还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如口臭、口干、便秘、尿黄等更能证实为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

原因二:营养缺乏

维生素缺乏也容易导致口腔溃疡,如果口腔溃疡反反复复,加上皮肤粗糙、头发枯黄等营养缺乏的症状,就要考虑是否为营养摄入不足。

原因三:免疫力降低

身体亚健康、免疫力降低也是口腔溃疡的原因。如果口腔溃疡伴有易疲劳、乏力、容易犯困、甚至易感冒等情况,多是由于身体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如果还有生活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经常熬夜等情况,就更应该重视自身的调理了。

口腔溃疡怎样快速好,这里有妙招,当然也得对症下药。

蒲公英,中药名。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其药用价值早已载入各种医书。它全草入药,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胆碱、菊糖等成分。

蒲公英

药理作用

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潜伏在细胞内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在条件适宜时引发复发性口腔溃疡,而蒲公英能有效杀灭溶血性链球菌。从而抑制了致病的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

有研究结果显示,咀嚼干制的蒲公英5-10min,一部分内服,一部分留于齿颊,起到内服与外敷双向用药的效果,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愈合速度明显加快,并减轻了溃疡病程中的疼痛。

口腔溃疡是最常见最容易忽视的的口腔问题,但是由于疼痛难忍,常会让心情非常烦躁。治疗上要找对原因,对症治疗。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药是治疗疾病很好之选,尤其是对不同的疾病在药物选择上,也是有着很大区别,那药物的种类有很多,根据药物的药性进行选择疾病治疗,使得疾病都是能够得到很好改善,所以药物选择都是要正确进行,川芎是一个心血管病很好之选,对川芎的作用与功效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

对川芎的作用与功效也是有着很多方面,所以选择它的时候,也是需要对它进行一些了解,这样使用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其他问题,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它有更多认识。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1、活血行气: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②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川芎的作用与功效也是有着一些了解,那选择它治疗疾病,也是有着很多方面,从人体各方面上,它都是可以进行改善,使得人体体质得到提高,在对体质差的患者,这样的药物是最佳之选,对改善身体各方面不良机能,有着很好效果。



白芷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白芷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医草药,白芷不但能够祛风,并且还可以起到燥湿的效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白芷还能够对人的肌肤具备美白的效果,在医用上还能够治疗一些疾病,因此现在想对白芷这一中药的有更多了解的人很多,那么,到底白芷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呢?

白芷的功效: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阴虚血热者忌服。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别名: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白芷的作用:

1、白芷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加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为理脾肺之气)、薄荷等。

2、白芷用于妇女白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3、白芷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进行治疗。治头痛可配蒿本、蔓荆子等;治眉棱骨痛属风寒者可单独应用;属风热者可配黄芩同用。

4、白芷又为治鼻渊要药,有化湿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5、白芷用于疮疡肿痛:白芷治疮疡,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为外科常用的辅助药品。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在消散疮疡方面还可以研末外敷。

1、白芷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2、白芷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濒湖集简方》)

3、白芷治感冒头风头痛:用都梁丸,白芷100克研细粉,制成水丸,每服6克,主治感冒头风头痛。

4、白芷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梁丸)

5、白芷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6、白芷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百一选方》)

7、白芷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8、白芷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9、白芷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十便良方》)

10、白芷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11、白芷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

12、白芷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医方摘要》)

13、白芷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经过上面关于白芷的一些功效和作用的具体分析之后,想必现在大家对于白芷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应该已经有了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了吧,白芷不管是在医用上还是对于人们的美容护肤上的功效都是非常多的,是不错的一种中医中药材。



苦菜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就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所以就更加的注重健康,在饮食方面要求比较高。虽然我们身边蔬菜的种类有很多,但是人们开始逐渐的关注像苦菜这种对身体更好,可能口感不是很佳的蔬菜类型,就是看中了其功效和作用,进而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那么,苦菜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苦菜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苦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鲜者60-120克);外用捣敷。脾胃虚弱者慎用。

苦菜的选方

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

2、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该品鲜草捣烂外敷。

3、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4、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

5、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6、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该品辛能散结,寒可泄热。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该品鲜草捣烂外敷。

7、用于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败酱草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了解了苦菜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之后,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多吃一些这样的蔬菜,不仅能够利于我们的健康,并且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不错的功效,还不会产生任何的负面作用,不妨家中多置备一些苦菜为我们生活所需吧。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