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引汤的功效与作用_续命风引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墙角独悲殇)分享简介: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大风引汤的做法,希望能在续命风引汤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续命风引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处方】麻黄 芎藭 石膏 人参 防风各9克 甘草 桂心 独活各6克 防己 附...



大风引汤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大风引汤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起到的效果。

【处方】
麻黄1两(去根节),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独活1两,秦艽半两(去苗),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半两,白术1两,赤茯苓1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干姜半两(炮裂,锉),防风半两(去芦头),汉防己半两,芎䓖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脚气痹挛肿疼,或不仁,拘屈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
大豆3升,附子3两,枳实4两,泽泻4两,陈皮4两,甘草2两,茯苓2两,防风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去风湿痛。主痹满上气,便身胀,膝痛。

【用法用量】
三剂肿消,去豆、泽泻,更服三剂。

【摘录】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七引《可用方》

【别名】
风引汤

【处方】
独活4两,当归2两,茯苓2两,干姜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黄耆2两,防风2两,桂心1两,附子(炮)1两,大豆2升(熬去皮)。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肉极虚寒,则皮肤不通,外不得泄,名曰厉风,内虚外实,腰脚疼弱。脾痹四肢解惰。

【用法用量】
风引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注意】
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醋等物。

【摘录】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
独活3两,茯苓3两,人参3两,防风2两,当归2两,甘草2两,桂心2两,黄耆2两,附子1枚,大豆2升。

【功能主治】
中风腰脚疼痛弱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升,酒3升,煮取3升,分4服。服别相去如人行10里久。

【摘录】
《千金》卷七引《胡洽方》

【处方】
茯苓2两,防风2两,当归2两,白前2两,干姜2两,甘草(炙)2两,大豆1升,生姜3两,独活3两,远志(去心)1两,附子(炮)1两,人参1两,大枣30枚。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男女历节风大虚,手脚曲戾,或变狂走,或悲笑,言语错乱。

【用法用量】
先以水1斗5升,煮豆、枣,取1斗,去滓;纳诸药,煮取3升,分为5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猪肉醋物、蒜、面、生菜等物。

【摘录】
《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处方】
小风引汤加麻黄、苁蓉、附子、当归、羚羊角各等分。

【功能主治】
妇人中风。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杏仁5个(去皮尖,捶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妇人良方》卷三

上文介绍了大风引汤的妙用,可见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请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关的用药禁忌哦。



大风引酒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著地疗效。大风引酒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处方】
制附子16g 枳实20g 泽泻20g 陈皮20g 茯苓20g 防风20g 大豆100g (原方有甘草) 水1000ml 米酒1000ml

【炮制】
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煮取750毫升,分作3份。

【功能主治】
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

【用法用量】
每日服1份,3份为1疗程。

【注意】
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观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

【摘录】
《柳森可用方》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我们相信类似于大风引酒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风引汤的功效与作用

风引汤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风引汤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别名】
紫石煮散(《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癫痫汤(《普济方》卷三七八)。

【处方】
大黄 干姜 龙骨各56克 桂枝42克 甘草 牡蛎各28克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84克

【制法】
上十二味,杵末粗筛,以韦囊盛之。

【功能主治】
清热熄风,镇惊安神。主治癫痫、风瘫。突然仆卧倒地,筋脉拘急,两目上视,喉中痰鸣,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腻,脉滑者。

【用法用量】
每服6~9克,用井花水300毫升,煮三沸,温服100毫升。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
风饮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
麻黄 石膏 独活 茯苓各6克 吴茱萸 秦艽 细辛 桂心 人参 防风 芎劳 防己 甘草各3克 干姜4.5克 白术9克 杏仁6枚 附子3克

【制法】
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治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用法用量】
以水1.6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取汗佳。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别名】
风引大豆汤

【处方】
大豆3升,附子3两(炮),枳实(炙)4两,泽泻4两,橘皮4两,甘草(炙)2两,茯苓2两,防风2两。

【功能主治】
脚气,痹满上气,遍身胀,膝疼,并去风湿痛。

【用法用量】
风引大豆汤(《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注意】
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物。

【摘录】
《外台》卷十九引唐临方

【别名】
紫石煮散、紫石汤、引风汤、紫石散、癫痫汤

【处方】
大黄4两,干姜4两,龙骨4两,桂枝3两,甘草2两,牡蛎2两,寒水石6两,滑石赤6两,石脂6两,白石脂6两,紫石英6两,石膏6两。

【制法】
上为粗末,以韦囊盛之。

【功能主治】
除热瘫痫;除热镇心。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药者。

【用法用量】
紫石煮散(《千金》卷十四)、紫石汤(《外台》卷十五引《崔氏方》)、引风汤(《御药院方》卷十一)、紫石散(《普济方》卷一○○)、癫痫汤(《普济方》卷三七八)。《千金》本方用法有:大人顿服,未百日儿服一合,未能者,绵沾着口中,热多者日四五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此方引风内泄,故用大黄兼甘草、桂心、滑石、石膏以化风热;干姜以为反谍,使火无拒格之虞;紫石英、寒水石以润血燥;赤、白石脂、龙骨、牡蛎以补其空,绝风火复来之路。

【临床应用】
风痫: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唯合此散,所疗皆愈。

【摘录】
《金匮》卷上

【别名】
风饮汤

【处方】
麻黄2两,石膏2两,独活2两,茯苓2两,吴茱萸1两,秦艽1两,细辛1两,桂心1两,人参1两,防风1两,芎藭1两,防已1两,甘草1两,干姜1两半,白术3两,杏仁60枚,附子1两。

【功能主治】
两脚疼痛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用法用量】
风饮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摘录】
《千金》卷七

【处方】
大黄(锉,炒)4两,干姜(炮)4两,龙骨4两,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半两,牡蛎(熬)半两,凝水石1两半,赤石脂1两半,白石脂1两半,紫石英1两半,滑石1两半。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惊邪风痫厥癫,口有涎沫,牵引口眼,手足少小惊瘛疭,医所不治。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四

以上就是风引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大鳳引酒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药酒吗?其实不同的药酒泡的时间长短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全面去认识,只要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药酒的保健功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大鳳引酒的泡制方法。

大鳳引酒——(痹證)

(《柳森可用方》)

  【配方】大豆100克,制附子16克,枳實、澤瀉、陳皮、茯苓、防風各20克,米酒1公斤。

  【制法】先將上藥後6味共碎細,絹袋盛,置淨器中,用酒、水2斤煮大豆,取2斤,浸器中,煮取斤半,分3份。

  【主治】風濕痹,遍身脹滿。

  【用法】每服1份,3份為1療程。

阅读完上面的关于大鳳引酒的内容,我深深的觉得先人的智慧真是伟大,能够发明出把中药材和酒结合在一起的药酒,而且在对病症的治疗上还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可小觑。



大凤引酒的功效与作用

大凤引酒是一种中药药酒,大凤引酒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大凤引酒最大的功效在于可以温和地调理人的身体,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凤引酒——(痹证)

(《柳森可用方》)

  【配方】大豆100克,制附子16克,枳实、泽泻、陈皮、茯苓、防风各20克,米酒1公斤。

  【制法】先将上药后6味共碎细,绢袋盛,置净器中,用酒、水2斤煮大豆,取2斤,浸器中,煮取斤半,分3份。

  【主治】风湿痹,遍身胀满。

  【用法】每服1份,3份为1疗程。

其实,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而采用药酒是一个风险比较小的方法,上文也介绍了大凤引酒对于一些疾病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可见还是可以放心的。



自制祛风止痛大风引酒的方法

 

 

大风引酒是以制附子、枳实、泽泻等为原料的以酒泡制而成的,具有祛风止痛效果的药酒,在家自己动手泡制,每天坚持饮用,一定会送给朋友们一份健康,下面让小编介绍一如何制作。

【配方】

制附子16g枳实20g泽泻20g陈皮20g茯苓20g防风20g大豆100g(原方有甘草)水1000ml 米酒1000ml

【功用】

祛风利湿止痛。

 

【制法】

1 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3 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

4 煮取750毫升,分作3份。

【用法】

每日服1份,3份为1疗程。

【药材功效解析】

制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

防风:祛风胜湿。

泽泻、茯苓:利湿健脾。

枳实、陈皮:理气化湿。

大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

此酒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观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

 



除风荆芥汤的功效与作用

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除风荆芥汤,那么除风荆芥汤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处方】
荆芥穗 芎藭 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头)甘草(炙、锉)麻黄(去根、节)各30克 人参60克

【制法】
上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主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烦闷,或发寒热。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薄荷3叶,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及临卧时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五

最后提醒下除风荆芥汤虽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好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可以的放话,选择日常多注意饮食,因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



绿风安平汤的功效与作用

绿风安平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绿风安平汤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处方】
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双钩15克,珍珠母25克,泽泻15克,车前草25克,乌梅15克,槟榔6克,荷叶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琥珀(冲服)3克。

【功能主治】
平肝清热,利水缩瞳。主阴虚阳亢,气血失和,神水停滞,瞳神散大。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李纪源方

经过上面详细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绿风安平汤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锻炼,增强抵抗力,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药物也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



黄风菊花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黄风菊花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黄风菊花汤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防风 黄连 桑白皮 赤茯苓 瞿麦 车前子 栀子 大黄 黄芩 细辛 桔梗 连翘

【功能主治】
治初起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
上药水煎,半饥时温服。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下

服用黄风菊花汤来进行治疗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治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疗效的。



搜风通络汤的功效与作用

搜风通络汤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方剂,搜风通络汤主要是由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说是不会对人体产生的任何伤害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搜风通络。主风邪阻络。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上面就是关于搜风通络汤的一个功效介绍,从这些介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搜风通络汤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够盲目服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