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_腮腺炎肿大的病因有哪些

由网友(你披上婚纱我穿上袈裟°)分享简介:淋巴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一种内环境组织,他是免疫细胞最为重要的所在地同时也和人体的静脉相连,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的健康家长特别的重视,但是对于很多疾病总是疏于防范,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得过腮腺炎,腮腺炎是危害我们人体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特别是腮腺炎肿大以后,不但特别的痛苦,而且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并发症,会更加...



颈部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

淋巴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一种内环境组织,他是免疫细胞最为重要的所在地同时也和人体的静脉相连,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人体的脖子这个部位,有很多的淋巴结,也就是淋巴和静脉血管交汇的地方,有的时候人呢会发现自己的淋巴结有肿大的情况,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常见原因有:

(1)炎症。急性者有红,痛,热的特点,起病快,局部有压痛,经抗炎后肿块消退。慢性者病程长,活动,无压痛,常位于下颌下区。

(2)结核。可原发性或继发于,腹腔的结核病灶,病程长,肿大淋巴结呈串状,质中等,可活动,无压痛,可互相粘连成团,若干酪样坏死,,溃破则形成瘘管。

(3)转移性恶性肿瘤。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之一,其原发灶多位于头颈部,肿块逐渐增大,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常为一侧性,也可双侧受累。鼻咽癌,扁桃体癌,喉癌多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鼻,鼻窦,口,面部癌常侵及下颌下淋巴结,食管,癌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4)恶性淋巴瘤。为一种发生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肿块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硬,活动度差,何杰金淋巴瘤多为双侧性,有发热,肝脾肿大,消瘦乏力症状。

(5)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犯所致,病程长,淋巴结逐渐增大,常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乏力和白细胞减少等。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力求找到原发病灶,末能发现原发灶时,通过穿刺或摘除活检,可以明确性质,原因,而后可进行相应的抗炎,抗痨,手术廓清或放疗治疗。

看了上面的讲解,我相信大家对淋巴结肿大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淋巴是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果打家发展情况恶劣,建议还是去医院,以免错过治疗。



腮腺炎肿大的病因有哪些

孩子的健康家长特别的重视,但是对于很多疾病总是疏于防范,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得过腮腺炎,腮腺炎是危害我们人体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特别是腮腺炎肿大以后,不但特别的痛苦,而且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并发症,会更加的痛苦,下面就详细介绍了腮腺炎肿大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

腮腺起源于靠近上、下颌突分叉的外胚层上皮,在相当于以后腮腺导管开口处的颊部,上皮向外生长,再转向背侧,到达下颌支和嚼肌的表面,再向内进人颌后窝。在发育过程中,腮腺和淋巴组织有密切关系。在腮腺发育的同时,颈部和腮腺中的淋巴结也发生。原始腮腺组织周围就有淋巴浸润。因此腮腺组织内可有淋巴结,亦可见腮腺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同时,颈部淋巴结亦可包含有涎腺组织。故在腮腺内可见到淋巴组织病变,如腺淋巴瘤等。合格伦综合征时,颈部淋巴结也可肿大。

腮腺肿胀腮腺通过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冠相对的颊激膜,与口腔相通。在高热、进食困难等致脱水可以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缺乏机械冲洗,抗菌能力降低,在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细菌经腮腺导管上行,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年轻患者智齿萌出时,有导管口激膜咬伤,原痕愈合后,引起导管狭窄。年老患者由于不良义齿也可致导管口处颊猪膜损伤形成瘢痕而狭窄。另外,外伤、异物、结石及导管弥漫性炎症致涎液流出不畅,逆行性感染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腮腺炎肿大的病因,以上内容就具体做了介绍,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如果得了这种疾病,传染率比较高,而且必须要通过隔离,也要通过10-20天左右隔离,才能彻底的治愈,所以得了腮腺炎肿大,一定要尽快的治疗,重视休息和饮食,才能尽快的康复。



桥本氏甲状腺炎

我们在中学的课本就可以详细了解到关于甲状腺的相关介绍,甲状腺属于我们身体挺重要的一个部位,我们身体很多内环境的需要是要通过它的调节。所以我们在日常一定要注意甲状腺炎的病症发生,除了注意症状的发生,更要做好我们身体的预防工作。特别是经常加强锻炼,加强免疫力。

甲状腺疾病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因为医学界没有给出具体的病因出来。但是对于甲状腺炎的疾病控制目前还是能够做到的,所以在配合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应该形成抵触的心理,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病因

CLT的病因尚不清楚。由于有家族聚集现象,常在同一家族的几代人中发生,并常合并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恶性贫血、糖尿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等,故认为CLT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感染和膳食中过量的碘化物。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表明,易感基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临床表现

1.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可无症状,当出现甲状腺肿时,病程平均达2~4年。

2.常见全身乏力,许多患者没有咽喉部不适感,10%~20%患者有局部压迫感或甲状腺区的隐痛,偶尔有轻压痛。

3.甲状腺多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肿大,峡部及锥状叶常同时增大,也可单侧性肿大。甲状腺往往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增大,但很少压迫颈部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触诊时,甲状腺质地韧,表面光滑或细沙粒状,也可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一般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吞咽运动时可上下移动。

4.颈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少数病例也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但质软。

检查

1.甲状腺功能测定

血清T3、T4、FT3、FT4一般正常或偏低。

2.血清TSH浓度测定

血清TSH水平可反应病人的代谢状态,一般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TSH正常,甲减时则升高。但有些血清T3、T4正常病人的TSH也可升高,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轻度不全而出现代偿性TSH升高,以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我们将甲状腺激素正常,但TSH轻度升高的患者称为“亚临床甲减”。近年来关于亚临床型甲减的报道越来越多,诊断亚临床甲减的指标是TSH水平升高,多数不超过20mU/L。

3.131碘吸收率检查

可低于正常,也可高于正常,多数患者在正常水平。

4.抗甲状腺抗体测定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有助于诊断CLT,近年已证明TPO(过氧化物酶)是过去认为的TMAb的抗原,能固定补体,有“细胞毒”作用,并证实TPOAb通过激活补体、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致敏T细胞杀伤作用等机制引起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损伤。

以上关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介绍,帮助患者认识这类疾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时常的检查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这可以让我们在日常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不但这样如果生活中出现疾病的相关症状,可以非常方便的查询。如果患者出现了不良症状应该及时的去检查身体。



液下淋巴肿大的病因有哪些

无论是什么样的疾病,只要我们了解了病因就能够有效地进行预防,对于治疗也是有很不错的效果的。因此,了解液下淋巴肿大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避免这种疾病发生在我们身上。那么,液下淋巴肿大的病因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一、感染

1、急性感染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如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等。

2、慢性感染

细菌、真菌、蠕虫、衣原体、螺丝菌病、丝虫病、性病性淋巴结肉芽肿、梅毒、艾滋病等。

二、肿瘤

1、恶性淋巴瘤

Hodgkin病与非Hodgkin淋巴瘤。

2、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等。

3、浆细胞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4、肿瘤转移

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三、反应性增生

1、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

2、血清病及血清病样反应。

3、变应性亚败血症。

4、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

四、组织细胞增生及代谢异常

1、郎格罕(Langerhan)组织细胞增生症。

2、脂质沉积病。

3、结节病。

上面就是对液下淋巴肿大的病因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造成液下淋巴肿大的病因有很多,我们一定要有全面的认识,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地进行预防,避免液下淋巴肿大的情况在我们的身上出现,给我们的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淋巴节肿大的病因有哪些

淋巴节肿大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并且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这种疾病会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因此,很多人想知道造成淋巴节肿大的病因。那么,淋巴节肿大的病因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感染

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如急性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结核等。

2.肿瘤

(1)淋巴瘤;

(2)各型急慢性白血病;

(3)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4)肿瘤转移: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3.反应性增生

(1)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

(2)血清病及血清病样反应;

(3)变应性亚败血症;

(4)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

4.细胞增生代谢异常

(1)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增生症X);

(2)脂质沉积病;

(3)结节病。

上面就是对淋巴节肿大的病因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造成淋巴节肿大的病因有很多,我们必须全面的进行认识,平时做好有效地预防措施,避免淋巴节肿大这种疾病在我们身上出现,给我们的健康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两侧腮腺肿大的病因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腮腺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吧,如果我们的腮腺出现了问题,那么将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腮腺的健康才行,一旦出现了腮腺的疾病,我们要及时到医院去问诊,有一些朋友可能会出现两侧腮腺肿大的症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呢?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两侧腮腺肿大的病因。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与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径为85~300nm,平均140nm。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甲酚皂溶液、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可于2~5 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在4℃时其活力可保持2个月,37℃时可保持24h,加热至55~60℃时经10~20min即失去活力。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该病毒只在人类中发现,但可在猴、鸡胚、羊膜和各种人和猴的组织培养中增生。猴对本病毒最易感。该病毒抗原结构稳定,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有六个基因型,即A~F。我国学者在1998年发现一个基因型,核苷酸水平差异在0.8%~4.5%,氨基酸水平差异在3.5%~12.3%。

腮腺炎病毒的核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具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其外层表面含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和一种血凝素糖蛋白(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具有病毒抗原(V抗原)。S抗原和V抗原各有其相应的抗体。S抗体于起病后第7天即出现,并于2周内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可保持6~12个月,可用补体结合方法测得,S抗体无保护性。

V抗体出现较晚,起病2~3周时才能测得,1~2周后达高峰,但存在时间长久,可用补体结合、血凝抑制和中和抗体法检测,是检测免疫反应的最好指标,V抗体有保护作用。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论发病与否都能产生免疫反应,再次感染发病者很少见。

于病程早期,可自唾液、血液、脑脊液、尿或甲状腺等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本病毒很少变异,各毒株间的抗原性均甚接近。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腮腺,我们知道腮腺对于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腮腺出现了问题,那么将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多方面的麻烦,上文为我们详细分析了两侧腮腺肿大的病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脖子两侧肿大的病因有哪些

脖子两侧肿大,很可能是里面发生了病变,受到了病毒和细菌的攻击,最常见的就是淋巴瘤,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会不断的增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会压迫我们的神经,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病情,导致脖子两侧肿大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具体有哪些原因。

1.感染

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如急性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结核等。

2.肿瘤

(1)淋巴瘤;

(2)各型急慢性白血病;

(3)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4)肿瘤转移: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3.反应性增生

(1)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

(2)血清病及血清病样反应;

(3)变应性亚败血症;

(4)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

   

   脖子两侧肿大,很多人因为没有疼痛感,会造成漏诊的现象,所以当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晚期,到了无法治疗的地步。所以用视觉观察我们的身体一样,也是一种自我检查的方法,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脖子淋巴节肿大怎么办?

很多的朋友也是会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这个其实大多数都是因为炎症的情况导致的,所以各位朋友也是要注意下,同时其实还是有很多治疗的办法的,治疗的效果也都是会非常的好,所以各位朋友也是不需要过于的害怕。

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继续发展,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

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溃疡边缘皮肤暗红、潜行,肉芽组织苍白、水肿。上述不同阶段的病变,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各个淋巴结。病人抗病能力增强和经过恰当治疗后,淋巴结的结核病变可停止发展而钙化。

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西医疗法可先用。对青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西医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并疾病。

1.鲜菊花叶适量,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换。

2.藤黄50克研末,置瓶中,再加75%酒精300毫升,盖紧,摇荡之,用棉球蘸液涂患处3~4次,用于未化脓时。

以上就是小编的具体的介绍了,相信各位朋友应该也都是非常的清楚了吧,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办法是可以很好的治疗的,但是都是不能从根本上来进行治疗,最好的治疗的办法,还是需要大家在平常的时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淋巴节发炎吃什么药

 淋巴节发炎是由于细菌沿着淋巴管入侵到淋巴节导致发炎的,人在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就容易被细菌入侵,一般免疫功能都正常的人是不容易淋巴节发炎。平时如果营养不良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一般淋巴节发炎的人抵抗力都是相对比较弱的。那么患上淋巴节发炎的患者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淋巴节发炎的处理方法。

 淋巴腺炎是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发生炎症。

 治疗取决于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对细菌感染常给予静注或口服抗生素、热敷可以帮助缓解感染淋巴结引起的疼痛。一般感染被控制后,淋巴结逐步变小,疼痛亦消失。有时,肿大的淋巴结变硬但不再有触痛

 淋巴结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身各处。正常淋巴结质地软、光滑,无压痛,能活动,大小约在0.1-0.2cm直径。除在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偶能触及1-2 个外,一般不易触及。

引发本病的细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在人们生活中常有人在患感冒或其它感染后,颈部、耳后、腋下或腹股沟处可出现如玻璃球大小的结节,局部红肿压痛,按之坚硬,即是患了淋巴结炎。

 淋巴结发炎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亦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如果患上淋巴节发炎,平时就应该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体质,平时要避免受伤,避免感染。饮食应该清淡要一些,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营养要均衡一些。日常的清洁要保持卫生,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不能因为患上淋巴发炎而感觉烦恼,只要治疗就一定会好的。



淋巴节发炎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淋巴系统具有排毒的功效,小编有一次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看小编脖子处就有些淋巴结肿大,属于淋巴堵塞,淋巴堵塞的话就没有办法排毒,所以小编那一阵子脸色总是很黄,后来治疗了一段时间,就恢复正常了,治疗淋巴节发炎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小编就把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西医治疗

一、结核性淋巴结炎,可选用一些针对性药物,每日3次,长期使用18—24个月。

二、急性淋巴结炎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亦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三、支持疗法: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及液体,调节电解质平衡。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封闭疗法:脓肿尚未形成时可用,做淋巴结周围封闭(需先做皮试)。

3、必须敷贴中药结核性淋巴结炎如有穿破成瘘,可在切除窦道刮除病变组织的基础。

中医治疗

对于淋巴炎症的治疗,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封闭针等来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本病乃多由火毒之邪窜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大多先患有痈疽疔疮等阴毒之证,毒气走窜,流注经络;或因皮肤破伤,感染邪热毒气;或因情志抑郁,心火内盛,血气逆行而生。证虽在表,而源本于里。病轻者,只在经络;病重者,则可影响脏腑,故也有发生走黄之证。简言之,病因由乎火毒,病机为气血凝滞,病位在经络之间。

中医名方治疗此症,外治敷贴可拔毒、活血、散瘀、舒经活络并清热利湿、消肿排脓的同时,由于传统:,具有载药量大、效专力宏等特点,其所含中药成分局部渗透力强,药性经皮肤吸收而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灶,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组织,从而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局部生理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淋巴结炎之目的。

当淋巴结发炎的时候,表现出来很多的症状,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发病情况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都是采用中医和西医相互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食疗的方法,见效会更加的迅速,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排毒的药物,来缓解自己的症状。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