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汤的功效与作用_柴胡地骨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采姑娘的小蘑菇)分享简介:地骨皮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处方】生柴胡地骨皮汤是什么你知道吗?柴胡地骨皮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处方】柴胡(去苗)1两,地骨皮1两,桔梗(炒)1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



地骨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地骨皮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生地 麦冬 黄耆 山药 五味手 地骨皮 淡竹叶

【功能主治】
主心经虚热,小便短赤,茎中疼痛,尿道口时有脓样分泌物,淋沥不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处方】
地骨皮(去土)1两,甘菊花(择)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决明子(微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竹叶(洗)。

【制法】
上除竹叶外,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毒冲眼,赤痛干碜。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
地骨皮5两,白前2两,石膏(研)6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两,桑根白皮(锉)4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肺实热,喘逆胸满,仰息气急。

【用法用量】
每服六钱匕,水2盏,加竹叶10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
知母2两,鳖甲(炙)2两,常山2两,地骨皮3两(切),竹叶1升(切),石膏4两。

【功能主治】
温疟,不下食。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2升5合,分3次温服。

【注意】
忌蒜、热面、猪、鱼。

【摘录】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处方】
地骨皮半两,柳枝半握,细辛半两,防风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生地黄1两,盐半两,蔓荆子半两。

【制法】
上锉细,如煮散。

【功能主治】
产后血虚,齿龈宣露,摇动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1两,以水1大盏,酒1盏,同煎取1盏,滤过,热含,就疼处浸良久吐之,含1盏尽为度,每日2次。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

【处方】
地骨皮(去土)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葛根(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热毒气,身体烦热,头目不利,口干舌涩,夜卧不安。兼解利伤寒汗后,余热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20片,生姜2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
地骨皮5两,知母1两半,桔梗(去芦头,炒)1两,甘草(炙)1两,前胡(去芦头)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利头目。主劳风,上膈壅痰实。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
地骨皮3分,升麻3分,犀角(镑)3分,玄参3分,常山1两(细锉)。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久疟不愈,发不以时,或朝或夜,肌瘦食少。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空腹温服。欲吐须忍,俟不能禁即吐。如此吐下即愈。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
地骨皮半两,知母(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虎头骨1两(酒涂炙焦)。

【制法】
上为粗末,分为5服。

【功能主治】
寒热往来,久成痨瘵。

【用法用量】
每服以水3盏.煎取1盏,加地黄汁1合,更煎3-5沸,去滓,分2次温服,食后良久再服,1日1帖。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
地骨皮5两,生干地黄5两(锉细),前胡(去芦头)2两半,茯神(去木)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半,知母2两半,人参2两,甘草(炙.锉)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谋虑伤胆,胆气上溢,膈脘虚烦,常觉口苦。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豉及粟米各少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处方】
地骨皮1两,栝楼根1两,黄连(去须)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茯神(去木)3分,远志(去心)3分,甘草(炙,锉)半两,石膏(碎)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脾虚热,暴渴不巳。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
地骨皮1两,芍药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半,茅根1两半,甘草(炙,锉)1两,柴胡(去苗)1两半,石膏(碎)3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骨蒸羸瘦少力,或热或寒,背膊疼痛,口干,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
每用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食后各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
地骨皮(洗)2两,胡黄连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切,焙)1两,泽泻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髓实,使人强悍惊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
地骨皮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知母1钱,麦冬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
妇人肥盛,肠胃多痰,壅滞经络,血闭带下。

【用法用量】
空心服。

【摘录】
《女科秘要》卷四

【处方】
地骨皮半斤,当归4两,盐2两,白矾末1两。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风瘾疹。

【用法用量】
每用药5两,水9升,煎取2升,去滓,再煎至1升,收瓷器中,用绵蘸拭患处5-7次愈。

【摘录】
《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
地骨皮1两,防风1两,盐1两,细辛1两,蔓荆实1两,杏仁1两,独活1两,青葙子1两,当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牙齿风虫,齿根挺出,动摇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以水2大盏,入盐1钱,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日2次。

【摘录】
《普济方》卷七十

【处方】
地骨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肢体疼痛,头目昏眩,怠惰少力,饮食无味,心忪烦渴,口苦咽干,夜多盗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
地骨皮、鳖甲(去裙襕,醋炙)、当归(切,焙)、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切,焙)、贝母(去心)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阴阳不和,早晚潮热,面赤烦躁,肢体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乌梅半个,桃、柳枝各7寸(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
地骨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赤芍药1两,甘草(炙令赤)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五蒸。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分2次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
地骨皮1两半,栝楼根1两半,黄连(去须)1两,土瓜根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车前子1两,知母(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暴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地黄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
地骨皮1两,知母(焙)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切,焙)1两,秦艽(去苗土)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甘草(炙,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骨蒸,烦热发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乌梅、生姜、桃柳枝、小麦各少许,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
地骨皮2两,防风(去叉)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胃气实热,唇口干燥,头昏体倦,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
地骨皮(去土)1两,白杨皮(切)1握,生地黄汁1合,细辛(去苗叶)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0枚,盐(研)2钱,苍耳半两。

【制法】
上除地黄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
牙齿风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地黄汁半合,煎至1盏,去滓,热漱冷吐,每日3-5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
地骨皮1两半,甘菊花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木通(锉)1两,萎蕤,大黄(锉,炒)1两,甘草(炙,锉)1两,蕤仁(去皮)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肺风热,目干涩痛痒。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
地骨皮(切)3斤。

【功能主治】
时行,目暴肿痒痛。

【用法用量】
上以水3斗,煮取3升,绞去滓,更钠盐2两,煎取1升,洗目。或加干姜1两。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别名】
地骨皮散

【处方】
地骨皮2两,百部2两,芍药1两,赤茯苓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肾咳恶热,骨间烦疼。肺壅痰嗽。

【用法用量】
地骨皮散(《鸡峰》卷十一)。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
地骨皮1两,防风(去叉)1两,盐1两,细辛(去苗叶)1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1两,蔓荆实1两,生干地黄(焙)1两,白杨皮1握(切)。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牙齿风虫,齿根挺出,动摇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同煎10余沸,去滓,热漱冷吐。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
地骨皮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生干地黄(切)1两,戎盐(研)2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牙齿疼痛,吃物不得。

【用法用量】
每用5钱匕,以水2盏,煎3-5沸,去滓,热漱冷吐。以愈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
地骨皮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1两,胡黄连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骨实热烦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
地骨皮半两,黄耆(锉)半两,桔梗(锉,炒)半两,山栀子仁半两,竹茹半两,犀角(镑)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脾壅积,咽喉痛,舌上结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处方】
地骨皮(去骨)1两,胡黄连1两,鳖甲(涂酥炙黄,去裙襕)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锉,取屑)半两,嫩桃枝(锉)半两,川大黄(炮)半两,知母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骨蒸体热肌瘦。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六

【处方】
地骨皮1两半,茺蔚子1两半,防风(去叉)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1两,大黄(锉,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芒消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目赤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
地骨皮(锉,焙)2两半,白术2两,石膏(碎)3分,桑根白皮(锉)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肺气寒壅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
柴胡3钱,地骨皮3钱。

【功能主治】
膀胱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心胃壅热,水谷不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兰室秘藏》

以上介绍的地骨皮汤这种中药方剂,已经经过临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关疾病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柴胡地骨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地骨皮汤是什么你知道吗?柴胡地骨皮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柴胡(去苗)1两,地骨皮1两,桔梗(炒)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潮热,饮食不为肌肉,黄瘁,夜卧不安,时有虚汗。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
柴胡(去苗)、地骨皮、赤茯苓(去黑皮)、芎藭、大黄、葛根(锉)、芍药、茵陈蒿、甘草(炙)、当归(切,焙)、升麻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膈痰结实,气不升降。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柴胡地骨皮汤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家平时不妨试试,相信对于改善疾病的情况肯定是有帮助的。



解肌地骨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解肌地骨皮汤这种方剂。

【别名】
地骨皮汤

【处方】
地骨皮1两,人参1两,柴胡(去苗)1两,栀子(去皮)1两,甘草(生锉)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中焦热结,唇焦面赤,或时烦躁,四肢拘倦。

【用法用量】
地骨皮汤(《普济方》卷四十三)。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看完了上文的介绍,你对解肌地骨皮汤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吗?但解肌地骨皮汤毕竟是中药方剂,可能有些人的体质会不太适合,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麻黄地骨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地骨皮汤的做法你知道了吗?积累点点滴滴健康知识会给您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收获哦。

【处方】
麻黄(去节)3分,地骨皮半两,玄参半两,五味子3分,甘草(炙,锉)1分,干姜(炮)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桔梗(炒)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知母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头痛身热,咽喉壅塞,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麻黄地骨汤”。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人卫本)

总得来说麻黄地骨皮汤就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制剂,因此在临床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 广泛的,因为采用的是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川芎石膏散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石膏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川芎石膏散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
川芎 芍药 当归 山栀 黄芩 大黄菊花 荆芥 人参 白术各1.5克 滑石12克 寒水石 桔梗各6克 甘草9克 石膏 防风 连翘薄荷各3克 砂仁0.75克

【功能主治】
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闭,眼生翳膜,及中风偏枯。

【用法用量】
上药水煎,温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姜、醋、发热物。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
川芎减半(炮裂),白茯苓、薄荷、防风、石膏、白芷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头风攻注眼目。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食后茶清调下;如无茶,煎地骨皮汤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方》

【处方】
川芎、石膏、升麻、细辛、草乌、白芷、防风、羌活。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风牙痛。

【用法用量】
擦牙。有涎吐出。

【摘录】
《医统》卷六十四

上面介绍了川芎石膏散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二十四制清宁丸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二十四制清宁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
锦纹大黄(酒拌,蒸3日,晒干)、鲜桑叶、鲜侧柏叶、鲜桃叶、鲜槐树叶。

【功能主治】
脏腑积热,湿热秽毒,眼目赤肿,郁热头痛,咽痛牙痛,口鼻热疮,食积腹痛,湿热黄疸,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淋浊涩痛,疮肿热毒,以及妇人经水不调,产后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
四味鲜叶垫蒸底,蒸透取出晒干,每大黄1斤,后药各用7钱。1次用藕汁,2次用甘蔗汁,3次用赤苓汤,4次用泽泻汤,5次用猪苓汤,6次用鲜车前子汤,7次用川黄柏汤,8次用川朴汤,9次用炒白术汤,10次用薄荷汤,11次用米仁汤,12次用当归汤,13次用韭菜汁,14次用牡丹皮汤,15次用木通汤,16次用川石斛汤,17次用连翘汤,18次用陈皮汤,19次用半夏汤,20次用川萆薢汤,21次用地骨皮汤,22次用玄参汤,23次用知母汤,24次用甘草汤。以上每次均拌蒸透,晒干,研为细末,用黄牛乳、梨汁、陈酒和蜜、水泛丸。每服2至3钱,小儿减半,开水送下。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二十四制清宁丸由于是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药材的精华,把一些对人体无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进入人体内时吸收快、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柴胡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黄芩汤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柴胡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柴胡(去苗)1两,黄芩(去黑心)1两,土瓜根1两,白鲜皮1两,木香1两1分,茵陈蒿1两1分,山栀子仁3分,大黄(细锉,醋炒)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寒热气未解,恶寒头痛,壮热,4-5日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下朴消末半钱匕,空心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未通,以葱豉粥投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看了上文对柴胡黄芩汤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柴胡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那么你知道柴胡温胆汤吗?

【处方】柴胡、陈皮、半夏(姜制)、茯苓、甘草(生)、竹茹、枳实(麸炒)。

【功能主治】小儿感冒夹惊,病虽退,尚觉心惊不寐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临床应用】疟《徐渡渔医案》:暑风为疟,疟日作于夜,脉弦而数,寒热俱甚,解达之。柴胡温胆汤加枇杷叶、大麦仁。

【摘录】《金鉴》卷五十三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柴胡温胆汤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



防风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防风柴胡汤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那知不知道防风柴胡汤的功效和作用呢?防风柴胡汤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为大家解惑。

【处方】
柴胡、防风、玉竹、黄芩、栀子、薄荷、赤芍、连翘、荆芥、甘草、滑石。

【功能主治】
太阳兼少阳风热上壅。

【摘录】
《不居集》下集卷二

在通过上文对防风柴胡汤的讲解我们可以知道,养生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进行,不过在养生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选择,对一些不太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是不要选择的,否则对身体也是会有影响的。



大柴胡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很多人会侃侃而谈,由此可知,大家对于养生的关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药方剂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药方剂大柴胡散的有关介绍。

【处方】
柴胡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病己得汗,热犹不解,腹胀烦躁,狂言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茹1分,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七

上文介绍了大柴胡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大柴胡散可以保护人体,还有自己的适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