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中调气丸的功效与作用_五汁安中饮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心痛是爱你的代价)分享简介: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药材的认识不足,现在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补品越来越多,安中调气丸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大家都知道五汁安中饮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那知不知道五汁安中饮的功效和作用呢?五汁安中饮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为大家解惑。【处方】牛乳60毫升 韭汁 生姜汁 藕汁 梨汁各10毫升【功能主治】养血润...



安中调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药材的认识不足,现在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补品越来越多,安中调气丸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安中调气丸。

【处方】
广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术(土炒)60克 枳实(麸炒)30克 苏子(炒)18克 川芎15克 当归(酒洗)15克 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 (长流水浸三日,洗净,炒黄色)神曲(炒)30克 黄连(姜汁浸,晒干,猪胆汁拌炒)30克 白豆蔻15克 萝卜子(炒)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竹沥、姜汁打神曲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翻胃痰膈。

【用法用量】
每服80丸,不拘时,白汤或清米汤送下。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五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安中调气丸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起来,也不要忘了分享给朋友哦。



安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安中汤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安中汤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黄芩1两,当归2两,芎䓖2两,人参2两,干地黄2两,甘草3两,芍药3两,生姜6两,麦门冬1升,五味子5合,大枣35枚,大麻仁5合。

【功能主治】
妇人曾伤五月胎者。

【用法用量】
以水7升,清酒5升,煮取3升半,分4服,每日白天3次夜间1次,7日复服1剂。

【注意】
忌菘菜、海藻、芜荑。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前调中汤预调曾伤四月之胎,此安中汤预安曾伤五月之胎。夫调之与安,大费斟酌,调则有平治之权,安则无g削之理。彼以脾有蕴积,故宜枳实、厚朴以清之,此以素亏津液,又须生脉四物以濡之;用麻仁者,必妊娠素有脾约之故,然麻仁在此方与麻仁丸中不同,设非脾约,似可勿用。若中有宿滞,虽当五月,调中何妨,倘素禀亏弱,纵在四月,安中竟与勿疑,规矩不出方圆之外也。

【摘录】
《千金》卷二

【处方】
草果仁1两1分,陈皮(去白)1两1分,川姜(炮)1两1分,良姜1两1分,益智仁1两1分,蓬莪术(炮)1两1分,京三棱(炮)1两1分,甘草(炙)1两1分,神曲(炒)3分,麦糵(炒)3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脾胃一切疾。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入盐汤点服。

【摘录】
《百一》卷二

【处方】
白茯苓3钱,广陈皮1钱(米炒),猪苓2钱,飞滑石3钱,香豉2钱(炒),干石斛3钱,川连6分(吴茱萸2分炒),黑栀皮2钱(姜汁炒),西瓜翠衣5钱,淡竹叶5钱,枇杷叶5片(去毛)。

【功能主治】
霍乱转关后,手足冷,恶热渴饮,呕泻不止者。

【用法用量】
地浆水煎服。

【摘录】
《感证辑要》卷四

【处方】
白术3钱,当归2钱,党参2钱,炙甘草1钱,陈皮1钱,砂仁1钱,麦芽1钱,生姜7片,大枣5枚。

【功能主治】
产后泄泻。

【摘录】
《产孕集》卷下

通过上面对安中汤各个方面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安中汤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安中汤对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清浊安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清浊安中汤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白蔻仁12克,川厚朴12克,法半夏12克,滑石30克,生苡米30克,郁金香12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5克。

【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理气安中。主湿热蕴结中焦,热重于湿。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
劳绍贤方

对于文章介绍的关于清浊安中汤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在丰富阅历的同时增加对医药常识的理解。



调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调气丸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处方】
槟榔1两,羌活1两,桂心1两,芎藭1两,木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2两,川大黄(锉,微炒)2两,牵牛子(半生半炒熟)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
南木香半两,羌活半两,舶上茴香(炒)半两,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陈皮半两,蓬莪术(锉,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半,京三棱(湿纸裹,煨透取出捣)1两,枳壳(面炒去瓤)1两,川芎(捶碎炒)1两,槟榔半两。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调气,进饮食。主风湿手足麻痹,语言謇涩,胸膈滞闷,痰涎并多。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木瓜汤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八五引《治风经验方》

【处方】
槟榔半两,木香半两,川芎半两,羌活半两,肉桂(去皮)半两,麻仁半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沉香1分,大黄1两(湿纸裹煨),郁李仁1两(汤去皮)。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气,如中风状。

【用法用量】
中气而以风药治之十无一愈,中风而以气药治之,气顺而风散。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卫生家宝》

【处方】
牵牛末1两,陈皮半两,青皮1分。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姜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

【处方】
青橘皮2两,陈橘皮3两,木香半两。

【制法】
上锉碎,用牵牛面4两同药炒黄色,其牵牛末更不用,将前3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快气和中进食。主气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咽津。

【摘录】
《鸡峰》卷二十

看完了本文对调气丸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安中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安中散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安中散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
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两。牡蛎(煅)四两,甘草(炒)十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
安中汤

【处方】
熟地黄2两半,巴戟天2两半(去心),龙骨2两半,远志3两(去心,炒),茯苓3两,天雄3两(炮,去皮脐),五味子3两,山药3两半,苁蓉4两(酒浸),续断4两,蛇床子4两半(略炒),菟丝子(酒浸)4两半。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醉饱心虚而合阴阳,累于心脾肾三经,而致三焦虚寒,短气不续,腹不安食,随即洞下,小便赤浊,精泄不禁,脚胫酸疼,小腹胀满。

【用法用量】
安中汤(《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摘录】
《三因》卷八

【处方】
小麦(炒黄)4两,干姜(锉,炒)1两,甘草半两(炙),陈曲(炒)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除邪热,和胃进食。主干呕。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大枣煎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
玄胡索5两(去皮),良姜5两(炒),干姜5两(炮),茴香5两(炒),肉桂5两,牡蛎(煅)4两,甘草(炒)10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主远年近日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及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疰重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候。

【注意】
实热者忌服。

【摘录】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以上就是关于安中散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虽然说安中散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长期吃药还是不好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日常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危害,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呢?

竹茹在生活中比较罕见,因为这种植物非常的名贵,因为其药理作用非常的明显,能针对性的治疗某些疾病,中医对于竹茹的研究非常的透彻,无论是其药用价值还是食用价值都能够详细的描述,下面就来看看竹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①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②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③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④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⑥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清神解语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清神解语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清神解语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处方】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远志(去骨)陈皮 麦门冬(去心)石菖蒲 乌药 枳实(麸炒)天南星(制)白茯苓 黄连(姜汁炒)防风 羌活 半夏(制)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清心豁痰,开窍解语。治中风痰迷心窍,不能言。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竹茹6克,水煎,入童便、姜汁、竹沥同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二

看完了上文关于清神解语汤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对清神解语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清神解语汤的时候,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清神解语汤的药效 。



清晕化痰汤的功效与作用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清晕化痰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陈皮(去白)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各4.5克 甘草0.9克 川芎2.4克 白芷 羌活各2克 枳实(麸炒)3克 南星(姜汁炒)防风 细辛各2克 黄芩(酒炒)2.4克

【功能主治】
治痰湿所致的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以此作丸亦可。

【摘录】
《万病回春》卷四

以上就是清晕化痰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加味治浊固本汤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加味治浊固本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萆 15克,菟丝子15克,益智仁10克,石菖蒲5克,芡实30克,莲须30克,白鸡冠花30克。

【功能主治】
健脾固肾。主脾肾气虚。(乳糜尿)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张嘉楠方

上面介绍了加味治浊固本汤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清骨滋肾汤的功效与作用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中药方剂的身影,可见方剂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那么大家知道清骨滋肾汤吗?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处方】
地骨皮30克(酒洗)丹皮15克 沙参15克 麦冬15克(去心)玄参15克(酒洗)五味子1.5克(炒研)白术9克(土炒)石斛6克

【功能主治】
补肾精,清骨热。治妇女阴虚火旺,骨蒸夜热,口干舌燥,咳嗽吐沫,难于生子者。(不孕)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原书云:“连服30剂,则骨热解,再服60剂,自受孕。”

【摘录】
《傅青主女科》卷上

通过本文对清骨滋肾汤的介绍,我们知道清骨滋肾汤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清骨滋肾汤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