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有哪些_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有哪些?

由网友(与寂寞无关)分享简介:乙脑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乙型脑炎是一种传染性质的疾病,对于人体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高烧发热的情乙脑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乙型脑炎是一种传染性质的疾病,对于人体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高烧发热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做好乙脑疫苗的接种,做好疾病的预...



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有哪些

乙脑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乙型脑炎是一种传染性质的疾病,对于人体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高烧发热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做好乙脑疫苗的接种,做好疾病的预防。那么,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有哪些?

乙脑的传染源有很多,人和动物都有可能是传染源,我们在做好疫苗接种的同时还需要切断传染源,在疾病高发时期减少与蚊子家禽接触的机率,更好的保护自己。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有哪些?

乙脑灭活疫苗注射时间: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2岁龄(18月龄至24月龄)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国内还使用减毒活疫苗:1岁龄时接种第1针,2岁龄时加强免疫一针,7岁龄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发热、急性疾病及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既往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以及对过敏性体质的人均不可注射。

乙脑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60%~90%。乙脑减毒活疫苗一次注射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可达80%以上,第二年加强后可达90%以上。

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乙脑疫苗的时候最好是在疾病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很少的儿童会出现过敏的反应,这是很正常的,可以自行缓解,如果症状比较危及,需要及时的就诊。



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有哪些?

乙脑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乙型脑炎是一种传染性质的疾病,对于人体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高烧发热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做好乙脑疫苗的接种,做好疾病的预防。那么,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有哪些?

乙脑的传染源有很多,人和动物都有可能是传染源,我们在做好疫苗接种的同时还需要切断传染源,在疾病高发时期减少与蚊子家禽接触的机率,更好的保护自己。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有哪些?

乙脑灭活疫苗注射时间: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2岁龄(18月龄至24月龄)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国内还使用减毒活疫苗:1岁龄时接种第1针,2岁龄时加强免疫一针,7岁龄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发热、急性疾病及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既往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以及对过敏性体质的人均不可注射。

乙脑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60%~90%。乙脑减毒活疫苗一次注射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可达80%以上,第二年加强后可达90%以上。

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乙脑疫苗的时候最好是在疾病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很少的儿童会出现过敏的反应,这是很正常的,可以自行缓解,如果症状比较危及,需要及时的就诊。



乙脑疫苗的作用是什么您知道吗?

为了孩子的健康,现在很多孩子都会接种各种各样的疫苗,目的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是从孩子的健康角度出发的,当然不同的疫苗有不同作用,因此对于父母们,在接种疫苗之前最好可以有所了解。而乙脑疫苗就是常见的一种常见疫苗,所以在接种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接种乙脑疫苗的作用。

当然对于家长朋友来说,接种乙脑疫苗除了了解接种乙脑疫苗的作用,还有必要了解接种的禁忌等等问题,这样在接种过程, 如果出现任何的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
沟通,这个是非常的重要的。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感染所致。乙脑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为6~16天。被叮咬的人大多数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只有极少数人发病,发病率一般在2~10/10万,病死率较高(5%~50%),约有1/3的幸存者愈后留下终生的神经精神障碍。由于疫苗的大量接种和人群的隐性感染,使得儿童成为该病的主要侵害对象。

孩子的免疫力非常的低下,因此接种各种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乙脑疫苗也是如此,所以说接种乙脑疫苗的作用,决定了接种乙脑疫苗的必要性,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注意接种过程的各种细节和禁忌。



乙脑疫苗的副作用

  乙脑疫苗所起的作用就是为了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因为一旦要是感染了乙脑病毒的话,就会造成患者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严重的话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要注射乙脑疫苗,预防乙脑的发生,乙脑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

  乙脑疫苗也不是随便可以注射的,它必须要根据乙脑疫苗的有限期内注射,而且乙脑疫苗的注射一次不会起到作用,必须还要进行加强针的注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乙脑疫苗的副作用。

  全身反应

  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度,中度为37。6-38。5度,39度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局部反应

  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有的人在注射完乙脑疫苗后就会出现红,肿,痛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会很快的消息。也有的人会越长越大,此时我们就要到医院进行治疗。这种现象也就是注射完乙脑后的一些不良的反应。从上面的内容关于乙脑疫苗的副作用的内容,我们会了解更多的关于注射乙脑的不良反应。



乙脑疫苗注意事项

乙脑的全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起来非常的麻烦,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才行,还好在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上面我们有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一些细节。

乙脑疫苗的接种是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的事项的,我们为大家总结了六条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希望下文总结出来的这六条注意事项对大家有用。

1、乙脑疫苗接种应注意,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

2、乙脑疫苗接种要注意在启开小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如在使用疫苗时发现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块状物、小瓶有裂纹或溶解前疫苗变红时均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对用不完的要废弃。

3、8个月龄以上的健康儿童以及来自非流行地区的其他健康人群均为接种对象。

4、本疫苗不良反应较少,乙脑疫苗接种注意有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发热反应,但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偶有散在皮疹出现,一般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5、儿童的接种方法是首次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毫升;2岁时加强注射0.5毫升;7岁时再注射0.5毫升,以后就不再免疫;其他人群的接种方法可参考儿童的免疫程序进行。

6、患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及心、肝、肾等疾病,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癫痫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和孕妇均不可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这是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需特别注意的。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乙脑,我们知道乙脑就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我们在治疗乙脑上面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还好我们有很好的预防乙脑的办法,那就是接种乙脑疫苗,上文介绍了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



甲肝疫苗有什么作用,甲肝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甲肝疫苗也是儿童所接种的最主要的疫苗,甲肝疫苗的接种对象就是一周岁以上的儿童,包括成人都可以接种。当然接种甲肝疫苗就是为了能够预防甲肝的发生,除了接种甲肝疫苗外,还要接触像麻疹,百白破,流脑等疫苗,那甲肝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吗?

接种甲肝疫苗就是为了预防肝炎的产生,甲肝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它可以通过口,通过粪便进行传播,只要我们接种了甲肝疫苗,就可以减少甲肝的发病率,就可以防止甲肝的流行。那甲肝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吗?

甲肝疫苗有什么作用?

注射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在国内市场使用的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可分为两种: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甲型肝炎纯化灭活疫苗。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接种方便,价格也便宜,国产甲肝疫苗只需接种一次;进口甲肝疫苗是死疫苗,则需接种两次,接种完第一针后相隔6个月后还需接种第二针。

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产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可达98%~100%,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免疫力一般可持续5~10年。5~10年后补种一针,可以保持对甲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获得长期的持续保护。

甲肝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甲肝减毒活疫苗可以与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或乙肝疫苗联合使用。同时接种时,应在不同的部位注射。同时接种的疫苗间互不干扰,其安全性、免疫效果与单价疫苗接种无显著差异。进口灭活疫苗可与乙肝疫苗、霍乱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同时接种,但需在不同部位进行接种。

甲肝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很大,所以为了减少甲肝的出现,就要积极的及时的接种甲肝疫苗。关于甲肝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问题,专家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接种疫苗方面的问题,请直接联系我们的网站专家。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

乙型脑炎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总是发病特别急。会导致我们出现恶心头疼呕吐以及意识模糊等症状,尤其是很多宝宝身体的免疫力低,特别容易出现这样的疾病,并且在治疗之后还会出现后遗症,为了能够避免疾病带给我们的痛苦,我们一定要及时进行预防,其中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下面一起了解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

减毒活疫苗是指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和免疫性制成疫苗,接种人体后,使机体产生一定的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减毒株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量明胶、蔗糖保护剂冻干制成。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

1、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

2、接种前应询问量否有过敏史。

3、认真、仔细检查疫苗的质量,若液体疫苗有混浊、变色、异物、曾经冻结,均不得使用。

4、应备有1‰的肾上腺素,以备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救用。

5、液体疫苗临用前,每5毫升疫苗中加入0.1毫升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匀后可把疫苗中的甲醛中和掉,能减轻注射疫苗时产生的疼痛。

6、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疾病的预防虽然是比较重要的,但是一旦没有掌握好注意事项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副作用,上面就是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有过敏或者皮肤疾病的人不要注射疫苗,另外注射完疫苗可能会有发烧以及长皮疹的现象,一般都会自行减退的、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人们须知

相信大家从小到大都打过乙肝疫苗,甚至上大学的时候还被查过乙肝抗体,没有的话就得打疫苗,这是一种预防乙肝的有效办法,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避免更多的人感染乙肝,那么如何打疫苗呢,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相信很多人知道,按时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基本上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不接种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的传染性非常强,所以患病率相对其他的疾病来说比较高。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一般在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

儿童和成人在打疫苗前都应该先进行化验,这是必须要谨记的事情。

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为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为2年以上,接种者应该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至于注射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凡是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该暂缓接种。

2、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一个月仍未行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若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开接种。

4、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5、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行加强注射一次。

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

7、凡对福马林或硫柳汞及其他药物过敏者禁用。



了解月经不调的注意事项很重要

现在很多女性的生活都是不规律的,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导致很多女性都出现月经不调。用饮食调养月经不调是最合适的,所以,了解月经不调的注意事项很重要。

 

月经不调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一、忌食辛辣动火之品。

 

二、加强营养。

 

三、在食欲良好的情况下,多食滋补肾阴之品。

 

四、食欲欠佳者,饮食宜多样化,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进食欲。

 

五、月经过少:量少色淡、无血块者,小腹痛时,可食用红糖、当归、白芍汤以养血止痛。同时应加强营养,多食瘦肉、禽蛋类以及新鲜蔬菜、红枣、赤豆粥等。

 

六、色质紫黑有血块者,忌食生冷、酸涩性食物。月经过多、色淡质稀者,饮食以补气为主如桂圆、大枣、鸡汤等。经色红、质黏稠者,饮食以清热补血之品为主,如瘦肉、猪肝、藕片或藕汁、藕粉,均为止血凉血佳品,可多食用,忌食辛辣动火之品。

 

了解月经不调的注意事项很重要,另外,月经不调吃东西的营养原则应该以清淡且富有营养为主。还要注意补铁。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的重要作用是促进生血机能,用以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冬季爬山需要注意的事项

文章导读:

3.休息时间安排:爬山1小时,休息5~10分钟,在陡坡上,每20分钟休息1~2分钟。

4.为了维持体温,最后多穿几层薄的衣服,以保证活动方便。

现在已经接近冬季,喜欢冬季爬山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这些事项,避免在爬山的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季也是运动养生的好季节。很多人会选择去爬山。可是冬季爬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冬季爬山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选择短程登山路线

 

1.因为冬季日短,登山之前一定要确认日落时间,一定要保证16时以前下山。

 

2.选择当日登山路线时,日出后出发为标准,选择往返大约6~8小时的路程比较合适。为了预防紧急情况发生,一定要准备头顶灯。

 

3.因为冬季气候变化无常,如果感觉天气有异常,一定要迅速下山,尽量避免单独下山,最好与登山经验丰富的高手同行。

 

二.装备准备要彻底

 

1.因为冬季寒冷的空气和积雪,与其他季节相比,人体大约多消耗10~20%的能量。要穿着轻便且能防风、防水、保温、透气的功能性登山服。

 

2.棉制品服装不适合冬季登山。因为棉制品服装,排汗和排水的速度慢,汗凉了以后,体温会急剧下降,会使身体处于低温状态。

 

3.牛仔裤和灯笼裤也要尽量避免,因为湿后不易干。

 

4.登山鞋也要选择防水、透湿、保温功能好的到脚腕以上高绑鞋,同时要选择厚底鞋,以便安装防滑鞋钉。

 

5.为了防冰面路,要准备防滑钉。但是在一般雪道上不要使用防滑钉,以免伤害膝关节。

 

6.要走长段的雪道时,最好穿着可防雪卷入的保温效果好的下口紧的登山裤。

 

三.事故防范

 

1.要沿着雪道上的脚印前行,没有脚印时,要用鞋底全力压地面行进。

 

2.沿坡度较大的坡面下山时,步幅要减小,上体要稍微弯曲。

 

3.大部分事故都在下山时发生。因此,下山时,要把身体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如果整个脚底踩在地面上的话,很容易滑倒。

 

4.摔倒的时候,背包可起到防止头部或腰部受伤的缓冲作用,因此一定要携带。

 

四.登山准备

 

1.轻而大的物品放在背包下面,重的放在上面。

 

2.上山的时候,鞋带要放松,下山的时候,鞋带要系紧。

 

3.休息时间安排:爬山1小时,休息5~10分钟,在陡坡上,每20分钟休息1~2分钟。

 

4.为了维持体温,最后多穿几层薄的衣服,以保证活动方便。

 

现在已经接近冬季,喜欢冬季爬山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这些事项,避免在爬山的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