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双桂汤的功效与作用_独桂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虽然喜欢可我要脸)分享简介: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地黄双桂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药膳方剂来服用,而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哦,下面一起来看一下独桂汤有哪些功效作用吧。【处方】辣桂(去粗皮)。【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风冷入脾,逆...



地黄双桂汤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地黄双桂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熟地3钱,桂枝尖5分,紫猺桂5分,酒炒白芍1钱半,当归1钱,茯苓1钱。

【功能主治】
怯寒脉虚,当脐痛,便溺不利。

【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叶氏验方

地黄双桂汤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椒桂汤的功效与作用

椒桂汤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椒桂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川椒18克(炒黑)桂枝18克 良姜9克 柴胡18克 小茴香12克 广皮9克 吴茱萸9克(泡淡)青皮9克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

【用法用量】
用急流水1.6升,煮成600毫升,温服200毫升。覆被令微汗,佳。不汗,再服200毫升,接饮生姜汤,促之得汗。次早又服200毫升,不必覆被再令汗。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三

【别名】
木瓜散

【处方】
鸡粪1合(微炒),肉豆蔻1钱(去壳),胡椒1钱,桂心半两,木瓜3钱。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虚转筋入腹,胸闷绝,体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

【摘录】
《普济方》卷十四

其实用椒桂汤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双和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双和汤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双和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白芍药七两半,当归(洗.酒浸)、黄蓍(蜜炙)、川芎、熟地黄(净洗.酒蒸),各三两;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二两二钱半。上

【炮制】
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五劳、六极、七伤,心肾俱虚,精血气少,遂成虚劳。百骸枯瘁,四肢倦怠,寒热往来,咳嗽咽干,行动喘乏,面色痿黄,略有所触,易成他疾。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服。

【注意】
忌生冷、果子等物。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白芍药225克 当归(洗,酒浸)黄耆(蜜炙)川芎 熟地黄(净洗,酒蒸)各90克 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67.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心肾俱虚,精血气少,遂成虚劳。百骸枯瘁,四肢倦怠,寒热往来,咳嗽咽干,行动喘乏,面色萎黄。或伤于寒,则宿食不消,肚腹疼痛,泻痢吐逆;或伤于热,则头目眩晕,痰涎气促,五心烦热;或因饥饱动作,喜怒惊恐,病随而至,或虚胀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长肉,心烦则虚汗盗汗,一切虚劳不敢服燥药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4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双和汤功效和用法等。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双和汤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地黄益母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地黄益母汤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地黄益母汤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生地黄汁半碗,益母草汁半碗。

【功能主治】
妇人血伤不止,兼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上药各取半盏,同煎至7分,每日3-5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地黄益母汤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起来,也不要忘了分享给朋友哦。



柴胡加桂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加桂汤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柴胡加桂汤,因为柴胡加桂汤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
柴胡3钱,黄芩2钱,桂枝2钱,半夏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
半表里症,盗汗,身热不欲去衣;及不满不硬,但心下妨闷,谓之支结,少阳疟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温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四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柴胡加桂汤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术桂汤的功效与作用

术桂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术桂汤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别名】
麻黄苍术汤(《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
苍术6克 麻黄 炒神曲 橘皮 白茯苓 泽泻各3克 桂枝 半夏 草豆蔻仁 猪苓各1.5克 黄耆0.9克 炙甘草0.6克 杏仁10个

【功能主治】
运脾化湿,散寒止痛。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胃脘作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我们相信类似于术桂汤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赤芍药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赤芍药汤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那知不知道赤芍药汤的功效和作用呢?赤芍药汤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为大家解惑。

【处方】
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大黄半两(锉,炒),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脾瘅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
赤芍药1两,槟榔1枚(面裹煨熟,去面)。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妊娠子淋,小便涩少,疼痛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摘录】
《明医指掌》卷八。为《活法机要》“赤芍药散”之异名

【处方】
赤芍药2两,牡丹皮2两,丹参2两,生干地黄(炒)2两,牛膝1两半(酒浸,切,焙),土瓜根1两半,当归1两半(切,焙),桂1两半(去粗皮),黄芩(去黑心)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40枚。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月候不调,或多或少,或先或后,腰脚疼痛,手心烦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下朴消半钱匕,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
赤芍药1两半,黄耆1两半(锉),熟干地黄1两半(焙),防风1两半,五味子1两半,桔梗1两(炒),白茯苓1两(去黑皮),羚羊角(镑)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月水不调,胸膈气闷,脐腹疼痛,头眩心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
赤芍药2两,半夏(汤泡7次)1两半,橘红1两。

【制法】
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
血呕。瘀血蓄胃,心下满,食入即呕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济生》卷二

【处方】
赤芍药(锉,炒)2两,桔梗(炒)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中恶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怎么样?今天介绍的关于赤芍药汤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记住了吗?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这些好处多多的中药方剂哦!



益母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益母汤。

【处方】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熟地(姜汁炒)条芩 陈皮 香附(醋炒)阿胶(蛤粉炒)各3克 益母草 白术(去芦)各4.5克 玄参 蒲黄(炒)甘草各1.2克

【功能主治】
养血清火,理气调经。治妇人血崩属于血虚有火者。

【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
《万病回春》卷六

相信大家看了益母汤的介绍之后,肯定觉得益母汤很神奇,益母汤对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对人体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试哦。



柴胡加芒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柴胡加芒消汤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
柴胡8克 黄芩3克 人参3克 甘草3克(炙)生姜3克(切)半夏3克 大枣4枚 芒消6克

【功能主治】
和解少阳,润燥去结。主伤寒少阳证未解,阳明燥结,胸胁满而呕。日晡潮热者。

【用法用量】
上药除芒消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津,内芒消,更煮微沸,分二次温服,不解更作。

【摘录】
《伤寒论》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柴胡加芒消汤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柴胡加芒消汤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柴胡加细辛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柴胡加细辛汤。

【处方】
柴胡(去头芦,削去黄薄皮少许,拭净,锉碎)1两,黄芩(取中空者,用流水润透,蒸半炷香,晒干,锉碎)7钱,人参(饭上蒸熟)3钱,甘草(去头尾,酒润,炙令黄色,锉碎)4钱,生姜(切)6钱,半夏1合(用白芥子末半合、酽醋2合搅浊令匀,投半夏洗数次,再以水漂晒干,锉碎),大枣(劈)4枚,细辛(取北地1根,只1叶,茎柔根细,端直而长,色紫味辛,嚼之细细如椒者始真,修事拣去双叶者,切去头上子,以瓜水浸1宿,晒干,锉碎)3钱。

【功能主治】
少阴痎疟。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2升,去滓;纳细辛,再煎取1升半,去滓,分温3服,未发、已发、发后各1服。

【摘录】
《痎疟论疏》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柴胡加细辛汤的制作方法。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