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_藿朴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你是我的梦)分享简介:相信听说过胃苓汤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胃苓汤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藿朴胃苓汤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藿朴胃苓汤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别名】藿朴夏苓汤【处方】杜藿梗3钱,真川朴1钱,杜苍术8分,炒广皮1钱半,炙甘草5分,生晒术1钱...



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胃苓汤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胃苓汤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
甘草 茯苓 苍术 陈皮 白术 官桂 泽泻 猪苓 厚朴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治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
《丹溪心法》卷四

看完了上文对于胃苓汤的一些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医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块艳丽的瑰宝,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索。



藿朴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藿朴胃苓汤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藿朴胃苓汤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别名】
藿朴夏苓汤

【处方】
杜藿梗3钱,真川朴1钱,杜苍术8分,炒广皮1钱半,炙甘草5分,生晒术1钱半,浙茯苓3钱,猪苓1钱半,建泽泻1钱半,官桂5分。

【功能主治】
辛淡泄湿,芳香化浊。主湿霍乱。上吐下泻,胸痞腹痛,口腻不渴,小便短少,脉多弦滞,或沉而缓,舌苔白滑。又治湿泻,腹中微痛,大便稀溏,小便淡黄,口腻不渴,胸痞肢懈,身重神疲,脉右缓滞,舌苔滑白而腻。

【摘录】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樊开周先生经验方

【处方】
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苡仁、通草、茯苓、猪苓、泽泻。

【功能主治】
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宣化畅中,芳香化湿。主湿气内蕴,氤氲浊腻,证见面色混浊如油腻,口气浊腻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腻;膜原邪重则舌苔满布,厚如积粉,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神多沉困、嗜睡。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感证辑要》引作“藿朴夏苓汤”,方中通草,《感证辑要》作“淡豆豉”。又,本方剂量及用法,《湿温时疫治疗法》作:杜藿香一钱半至二钱,真川朴八分至一钱,姜半夏二钱至三钱,光杏仁二钱至三钱,白蔻仁八分(冲),生米仁四钱至六钱,带皮苓三钱至四钱,猪苓一钱半至二钱,建泽泻一钱半至二钱;先用丝通草三钱或五钱煎汤代水,煎上药服。

【各家论述】
《中医方剂与治法》:方用香豉、藿香芳化宣透,以疏表湿,使阳不内郁,则身热自解;藿香、白蔻、厚朴芳香化湿;厚朴,半夏燥湿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不为湿邪所困,则胸闷肢倦,苔滑口腻等证即愈;再用杏仁开泄肺气于上,使肺气宣降,则水道自调;茯苓、猪苓、泽泻、苡仁淡渗利湿于下,使水道畅通,则湿有去路,共奏开源洁流之功。全方用药照顾到上中下三焦,以燥湿芳化为主,开宣肺气,淡渗利湿为辅,与三仁汤结构略同。此方宣肺达表于上,淡渗利湿于下,体现上下分消之法。

【摘录】
方出《医原》卷下,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

经常性不注意饮食健康的人们一定要注意,我们在选择藿朴胃苓汤等药物的时候需要根据我们的体质。我们在肠身体不适的时候不能单单靠药物来化解,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很好的远离疾病。



黄连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所以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为大家介绍黄连胃苓汤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
川黄连(浓煎吴茱萸汤并炒)1钱,干葛1钱,赤茯苓1钱,白术1钱,猪苓7分,泽泻8分,苍术1钱,川厚朴(姜汁拌炒)7分,甘草2分,生炙2分,陈皮5分。

【功能主治】
受热气并食油滑热物,及饮不正气酒作泻。

【用法用量】
水1钟半,加灯心7根,大枣1枚,食远乘热服。

【摘录】
《杂病广要》引《医经会元》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黄连胃苓汤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很多深受各种疾病困扰的人摆脱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



橘半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橘半胃苓汤这款方剂。

【处方】
橘红1钱,半夏(姜制)1钱,苍术(米泔浸,炒)2钱,白术(炒)2钱,厚朴(姜制)2钱,甘草(炙)2钱,茯苓2钱,人参2钱,泽泻2钱,茅根2钱,姜汁数匙。

【功能主治】
痈疽呕吐,不下食,不知味。

【用法用量】
作1剂。水2钟,煎1钟,入姜汁煎1-2沸,作10余次饮之。

【摘录】
《痈疽神秘验方》

上面就是关于橘半胃苓汤的一个功效介绍,从这些介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橘半胃苓汤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够盲目服用。



加减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加减胃苓汤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加减胃苓汤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官桂、五加皮、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风、生姜皮。

【功能主治】
疟后汗出受风,遍身浮肿者。

【用法用量】
灯心、生姜为引,取顺流水煎服。

【摘录】
《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
苍术(米泔制)1钱半,陈皮(去白)1钱,厚朴(姜制)8分,猪苓(去皮)1钱,赤茯苓(去皮)1钱,泽泻1钱,白术(去芦)1钱,大腹皮6分,神曲(炒)8分,甘草(炙)3分,山楂(去核)7分,香附(姜炒)6分,木瓜1钱,槟榔8分,砂仁7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水肿。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灯心1团,煎至1钟,食远温服,滓再煎服。

【摘录】
《回春》卷三

【处方】
苍术(米泔制)1钱半,陈皮(去白)1钱,厚朴(姜炒)8分,甘草(炙)3分,猪苓8分,泽泻1钱,白术(去芦)1钱,赤茯苓(去皮)1钱,神曲(炒)8分,山楂(去核)7分,砂仁(炒)7分,香附(姜汁炒)6分,槟榔8分,木瓜1钱,大腹皮6分,藿香7分,半夏7分,萝卜子7分,三棱7分,莪术7分,青皮7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黄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行步倦怠,脉涩而濡。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六

【处方】
厚朴、陈皮、猪苓、泽泻、归尾、川连、白术、黄芩、白芍、肉豆蔻、地榆、升麻、甘草(一方加粟壳)。

【功能主治】
产后饮食冷热不调,而为痢疾,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处方】
茅术2钱,砂仁1钱,扁豆壳4钱,防己2钱,腹皮2钱,生姜皮2钱。

【功能主治】
温胃燥湿利水。主妇人子肿,湿滞兼胃寒,肢体肿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胸闷不欲食,时呕清水,口淡无味,苔白腻,脉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
苍术1钱5分,陈皮1钱5分,厚朴(姜炒)8分,猪苓2钱,泽泻2钱,白术1钱5分,白茯苓3钱,藿香3钱,半夏(姜炒)2钱,大腹皮3钱,山楂2钱,萝卜子3钱,三棱1钱,莪术1钱,青皮1钱,甘草8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黄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行步倦怠,脉涩而迟,或腹有积块胀满。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枣2枚,水煎,温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
猪苓、泽泻、白术、赤茯苓、官桂、五加皮、厚朴、陈皮、甘草、桑白皮、防风、藁本、羌活、人参。

【功能主治】
痘疮收靥已后,犯有风寒雨湿洗浴,以致四肢头面浮肿者。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
《片玉痘疹》卷十二

【处方】
厚朴8分,苍术8分,泽泻8分,茯苓8分,猪苓8分,陈皮1钱,甘草1钱,白术1钱,黄连1钱,木香3分,槟榔5分。

【功能主治】
暴痢赤白相杂,腹痛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用水2钟,煎服。

【摘录】
《便览》卷二

通过本文对加减胃苓汤的介绍,我们知道加减胃苓汤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加减胃苓汤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加味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胃苓汤,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加味胃苓汤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
陈皮1钱,茯苓1钱,白术1钱,白芍1钱,藿香5分,人参5分,厚朴5分,山楂5分,泽泻5分,半夏5分,甘草3分,猪苓3分,香附(女人加)1钱。

【功能主治】
脾胃受伤,胸膈不宽,两胁膨胀,小水不利,面目四肢浮肿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灯心20根,水2钟,煎8分,食前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上面就是本文对加味胃苓汤这种方剂的简单介绍,加味胃苓汤能够传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加减除湿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加减除湿胃苓汤!

【处方】
苍术2钱,厚朴2钱,陈皮3钱,滑石块4钱,炒白术4钱,猪苓4钱,炒黄柏4钱,炒枳壳3钱,泽泻3钱,赤苓4钱,炙甘草3钱。

【功能主治】
健脾燥湿,和中利水。主带状疱疹(湿盛型缠腰火丹),湿疹(湿疡),牛皮癣(湿寒性白疕)。

【用法用量】

【各家论述】
方中厚朴、陈皮、苍术、甘草燥湿和中;泽泻、猪苓、茯苓、白术健脾利水;赤苓、黄柏、滑石清热利湿;枳壳行气以助水湿之运化。临床治疗湿盛型湿疹,如有湿盛无热的特征,即可应用。

【摘录】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加减除湿胃苓汤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除湿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制作中药方剂,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对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有所了解,否则,搭配不当,将影响方剂的药用价值和味道。下面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做法。颇受人们欢迎的方剂除湿胃苓汤。

【处方】
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 肉桂 甘草(生)各1克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用法用量】
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处方】
防风1钱,苍术1钱,白术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1钱,木通1钱,泽泻1钱,滑石1钱,甘草3分,薄桂3分。

【功能主治】
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灯心20根,煎8分,食前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看了上文对除湿胃苓汤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藿朴三仁汤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对藿朴三仁汤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选择之前,对藿朴三仁汤的成分、适应症都是要进行很好认识,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

【功能主治】
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整胃肠。主湿邪犯表,内阻脾胃。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摘录】
孙克勤方

藿朴三仁汤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我们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着方剂的功效来缓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改善饮食习惯,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加减除湿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除湿汤是由几种中药材经过提取低温干燥等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中药方剂,适合很多种病症的治疗,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热衷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加减除湿汤的相关信息。

【处方】
人参(去芦)8分,白术(去芦)1钱2分,白茯苓1钱,当归(酒洗)1钱,川芎8分,赤芍1钱,陈皮(去白)1钱,半夏(姜制)1钱,苍术(米泔制)1钱,乌药1钱,枳壳(麸炒)1钱,白芷9分,桔梗8分,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羌活1钱,防风8分,甘草5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中风,右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
《回春》卷二

没有想到吧,加减除湿汤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