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止血带注意事项有哪些_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由网友(下一个明天)分享简介: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在生活中如果有出血的情况的话,大家用的最多的就是止血带。在很多的止血办法中止血带还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只日常生活中因为总总原因难免有出血的状况发生,因此这个时候自然就要用上止血带这个神奇的东西帮助止血了,当然想要止血带的止血效果最好,使用方法还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们不妨要了解一下关于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下肢止血带注意事项有哪些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在生活中如果有出血的情况的话,大家用的最多的就是止血带。在很多的止血办法中止血带还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只是说一些使用方法还是需要大家自己注意到位。了解详细的注意事项也是为了帮助在使用的时候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那么,下肢止血带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们了解了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使用止血带,但是如果伤者还是出现止血不止的情况,应该说,要及时送到最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了病情,影响身心健康了。

1.止血带绕扎部位 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 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 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7.止血带必须用在上臂、大腿,不得用于前臂、小腿,因为前臂、小腿有骨间动脉的分支,止血不彻底; 上止血带,一般需行CEA/CSEA、臂丛阻带麻醉或全麻,否则时间长了,局部压迫引起的不适,会影响患者配合,除非手术时间很短。 伴有患肢动脉、静脉、淋巴管的疾病的,禁用止血带;肿瘤、炎症性手术可用止血带,但禁止驱血。

8.

根据上文的内容,大家了解到了下肢止血带注意事项有哪些,这样的话就能及时帮助患者止住血。同时希望大家明白的就是止血带一般都是需要专业的医学人员进行使用,如果在不是太明白的情况下,建议还是今早的去医院进行治疗比较好。



小儿止血带压力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或者受伤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孩子因为在小的时候调皮不听家长们的话,很是容易受伤。发生流血的情况,在大部分的孩子身上都有发生。这个时候用到最多的就是止血带,对于止血也是有着很棒的止血效果的。但是大家应该知道的就是对于止血带用到的压力,小孩子和成人是不同的,那么,小儿止血带压力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正确使用止血带 (1)术前要对止血带进行仔细检查,如气囊是否漏气,打气筒是否好用,气压表是否准确。

(2)根据患者年龄、肢体周径、病人体质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气压止血带。

(3)放置止血带的部位应正确,止血带要绑于肢体肌肉较丰富部位,以防损伤神经。上肢者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者应放在大腿根近腹股沟部。

(4)绑止血带时,止血带下要垫一个小单(布),并使接触皮肤面保持平整。止血带要绑的松紧适宜,通气管要放在肢体近端,即可防止污染手术野,又便于打气。气压止血带外最好再缠固定带或绷带加压固定,防止充气后滚动。

(5)止血带充气前应先抬高肢体,驱血带驱血彻底后,再将止血带的通气管接于压气表上,缓慢将气打入止血带内。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过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过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过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过33.3kPa(250mmHg)。(6)准确记录气压止血带充气时间,上肢以1h,下肢以1.5h为限,时间到时,需提前通知手术医生做好放气准备,如需继续使用,应先放气5~10min后再充气并重新记录时间。

(7)松止血带时,放气要缓慢,以免血压急剧下降引起休克。手术完毕去除止血带后,检查病人皮肤有无损伤,必要时局部按摩数分钟。

二、气囊止血带的使用误区 1 手术台上捆扎的误区

(1)肱骨及股骨中下段手术中,为减少出血,往往需要无菌止血带,由主刀医生在手术台上捆扎,因而致使止血带的松紧度没有保证,充气量也无法确定,造成出血,甚至出现皮肤坏死及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2)驱赶血液时,驱血带每周圈间都留有大小不等的距离,形成间断驱血,效果极差;

(3)驱血时用力不匀,一绕一缓,不能持续用力,止血效果差;

(4)肱骨中段手术中,为减少出血,使用小儿无菌止血带止血,因气囊短而窄,达不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反而出血更多。

2 手术前台下捆扎的误区

(1)捆扎过松或压力不足,出血多;

(2)捆扎过紧或压力过大,易产生并发症;(

3)捆扎前缠绕保护肢体的无菌巾未铺平,使其受力不均匀,易产生水泡;

(4)止血带使用超过时限,病人疼痛难忍;

(5)捆扎位置不当,压迫神经,造成麻痹;

(6)充气过后止血带涨开或脱滑,延误时间;

(7)通气管与止血仪衔接不紧或中途脱落;

(8)多个肢体同时放松止血带,造成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

关于小儿止血带压力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家长们和一些想要了解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生活中这些都是可以帮到大家的生活的,同时有些止血带只能说是专业的医学人员进行使用。所以说一旦比较严重的话希望大家能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



小儿疝气术前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如果你小孩子有小儿疝气的话大部分的父母都会选择做手术,那么在做手术之前一般都会先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很多人对于这种检查都是不了解的,甚至有的时候会忽略掉,这样的话可能会对女孩子的身体不是很好,所以你一定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对于你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小儿疝气的就诊注意事项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

小儿疝气术前注意事项:

1、诊断:在腹股沟一侧或者双侧出现肿块,可到达阴囊。哭闹活动时出现,平静睡眠时消失。

2、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年龄为6月龄后,越早越好。

3、手术大概10-15分钟。术后很短时间(5分钟左右)麻醉就会清醒,但孩子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这个时间不要惊醒他,最好自然醒。

4、手术前6小时禁食,因为麻醉时候如果胃里有东西就会呕吐,引起窒息呛咳,有生命危险。

5、手术后饮食:完全清醒后给予流质,没有呕吐就可以吃任何平时喜欢的食物。

6、当肿块出现并疼痛的时候,叫嵌顿疝,必须急诊处理,手法复位成功7天后手术,复位不成功急诊手术。

7、当儿童另外患有严重疾病如心脏病等,不能手术时,可以用疝带压迫治疗,但这种治疗可能引起输精管和睾丸损伤。不建议使用。

相信现在你已经知道小儿疝气手术前要检查什么内容了,那么如果你的小孩要进行小儿疝气手术的话你就可以很从容地应对,而且不会在手术前慌乱,这样对你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小儿疝气手术是非常小的一个手术,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了。



小儿疝气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

生活中许多小孩子容易出现疝气这种疾病,特别是一些婴幼儿,因为经常会哭闹,会导致疝气变得越来越严重,但是成年人出现疝气可以自我的进行控制,只要是控制情绪不会波动,就可以避免疝气的病情加重,小孩子的疝气治疗千万不能等,一定要抓紧有效的进行治疗,但是治疗疝气也需要掌握最佳的治疗时间,我们需要仔细的了解一下。

1.小儿疝气不能等.

小儿疝气一般在小孩出生后很快就会发生,发生率较高。当孩子哭闹、奔跑等用力过猛的情况下就会在阴囊/阴唇上方看到包块,安静后又消失,因此有些孩子发病很长时间家长还不知道。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终身的遗憾。 小儿疝气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一旦病情发展,肿块下坠接近阴囊/阴唇,就会造成孩子活动及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发生嵌顿不能还纳,甚至威胁生命。同时,一旦发生嵌顿,孩子往往会承受不少痛苦。

2.若发现孩子无故反复哭闹,家长要检查一下有无疝气的发生。发现疝气后,要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3.幼儿疝气病的治疗

a.小儿疝气患者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便秘,生气,剧烈运动等。

b.疝气患者应注意休息,坠下时,用手轻轻将疝气推回腹腔。

c.疝气患者应尽量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适时注意平躺休息。

d.疝气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

e.稍大一些的幼儿疝气患者,应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除少数婴儿疝气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甚至危机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彻底的治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