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霜的功效与作用_黄金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国民萌叔)分享简介: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黄金霜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在中国的许多药学著作中,黄金丸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处方】明雄黄5钱,胆星5钱,川郁金5钱,玄明粉5钱,熟大黄...



黄金霜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黄金霜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
水银31g,白矾31g,火消63g,白砒1g,轻粉31g,(石[文凵])砂3g。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放锅内用碗和盖,盐泥封固,用麻杆火烧3炷香时即成。碗上金黄色结晶为灵药,下剩是药滓。

【功能主治】
银屑病,湿疹、白癜风。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黄金霜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很多深受各种疾病困扰的人摆脱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



黄金丸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著作中,黄金丸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处方】
明雄黄5钱,胆星5钱,川郁金5钱,玄明粉5钱,熟大黄5钱(古方用巴豆,恐其性火烈,故以玄明粉、大黄易之)。

【制法】
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急热急惊,热痰结胸。

【用法用量】
浓煎薄荷、钩藤汤为丸,每丸重4分。

【摘录】
《一盘珠》卷八

【处方】
大黄(煨)、郁金(即姜黄。要极小者佳)、牙皂(去筋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用牛胆汁入瓷罐内煎成稀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积热积痰,并五脏三焦有余之热,夹热下利,食痞膈闷,咽痛,目赤肿,中暑中热,烦躁,及初发肿毒。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量病加减,白汤送下。大便少行1-2次即止,不伤元气。

【摘录】
《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
葶苈子(隔纸微炒)3两,半夏(炒赤色)3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1枣许,大黄(锉,炒)3分。

【制法】
上为末,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稍加至30丸,临卧温熟水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
黄芩不拘多少。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实大。

【功能主治】
小儿吐血、衄血、下血。

【用法用量】
3岁儿每服1丸,盐汤代下。

【摘录】
《回春》卷七

通过小编介绍的黄金丸的详解,大家是不是对黄金丸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没有很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多看几遍哦,黄金丸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适量的服用还是挺好的,可以使身体更健康呢。



二气黄金丸的功效与作用

用过或者听说过二气黄金丸的朋友也许对这个词比较熟悉。其实二气黄金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配方就是几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药材,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黄连、吴茱萸、当归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加糕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赤白下痢,变生恶证,大便若鱼烂黑汁,肠中切痛,枯瘦不能食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酸浆水送下。

【摘录】
《元和纪用经》

文中不仅给大家介绍了二气黄金丸的功效作用,还给大家分析了二气黄金丸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成,对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记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碧雪霜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现在人对于健康的关注,在平时的时候也非常注意补充营养和调理身体,在如今市场上,中西药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而中药方剂由于天然无公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碧雪霜。

【处方】
朴消1两,牙消1两,芒消1两,石膏1两,寒水石1两(飞过),青黛1两,甘草1两,僵蚕1两。

【制法】
先将甘草、僵蚕煎汤去滓,入诸药再煎,用柳木棍不住手搅,令消溶得所,再入青黛和匀,倾入砂盆内,候冷结凝成霜,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积热,口舌生疮,心烦喉闭,燥热肿痛,天行时热。

【用法用量】
口痛,每用少许含化;如喉痛,吹入喉中即愈。

【摘录】
《医方易简》卷五

文中不仅给大家介绍了碧雪霜的功效作用,还给大家分析了碧雪霜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成,对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记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黄金膏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黄金膏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
麻油半斤,藤黄1两。

【制法】
熬麻油至滴水成珠,离火,入白蜡、黄蜡各5钱,搅化,再入藤黄,搅匀收贮。

【功能主治】
跌打损伤,筋骨断落,刀伤杖疮,汤火伤。

【用法用量】
此药愈陈愈妙,如收久膏老,加熬过麻油,炖化搅匀,冷透敷之。

【注意】
刎颈者勿用,因藤黄毒人耳。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

【处方】
猪板油4两,乳香(去油)2钱,没药(去油)2钱。

【制法】
熬枯去滓,加黄蜡、白蜡各1两,熔化再加黄柏末5钱,搅匀候冷,加冰片1钱,成膏。

【功能主治】
拔毒生肌。主痈疽。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膏药方集》引作“黄柏膏”。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七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黄金膏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黄金膏。



铅霜的功效与作用

铅霜是一种中药材,在古代就有用铅霜治病的先例,所以我们可以放心食用。接下来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铅霜的功效等。

【别名】
铅白霜(《本草图经》)。

【来源】
为用

铅加工制成的醋酸铅

【制法】
将醋酸置磁皿中,投入氧化铅,搅匀,加微温溶解后,乘温过滤,放冷,即析出醋酸铅结晶。然后置于漏斗上,滴去液分,再布于纸上,在常温中干燥之。如欲精制,可将此粗制品溶于同容量的沸汤中,加稀醋酸少许,乘温过滤,放冷结晶,即得纯净的铅霜。

【性状】
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的结晶块。金属光泽。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易溶于水,稍能溶于酒精,难溶于醚。其水溶液有甜味,性极毒,加三氯化铁液,生白色氯化铅沉淀,上层清液生赤色之醋酸铁。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为醋酸铅。按:《本草图经》所载铅霜,其原料除铅和醋外,尚杂有水银少量,故其制品之成分,除醋酸铅外,可能还含有微量的汞。

【性味】
甘酸,寒,有毒。

【功能主治】
坠痰,镇惊,止衄,敛疮。治惊痫,热痰,鼻衄,喉痹,牙疳,口疮,溃疡。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5厘;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为溶液外涂。

【注意】
脾胃虚弱及外感风寒之痰嗽均忌服。内服过量,能引起铅中毒。

【附方】
①治小儿惊热,镇心神:铅霜半两(细研),人参半两(去芦头),茯神半两,朱砂半两(研细、水飞过),麝香一分(细研)。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薄荷汤下五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方》铅霜丸)

【各家论述】
①《纲目》:"铅霜,其坠痰、去热、定惊、止泻,盖有奇效,但非久服常用之物尔;病在上焦者,宜此清镇。"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 《日华子本草》。 《本草衍义》:铅霜,涂木瓜失酸味。

以上介绍的关于铅霜的知识,相信大家对于铅霜的认识又会多一点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食用铅霜对身体进行调理和改善。



黄金散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黄金散,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处方】
黄柏(去粗皮,用生蜜润透,烈日下晒干,再涂蜜晒,凡数十次为度)粉草各30克

【制法】
上药锉碎,焙,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口舌生疮,痘疮后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
治口疮,用药末干掺患处,或用麦门冬熟水调点舌上,令其自化;治痘疮后目生翳膜,汤泡澄清,不拘时频洗。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
牛黄 郁金各等分

【制法】
上研为末。

【功能主治】
治九窍出血。

【用法用量】
水冲服。

【摘录】
《赤水玄珠》卷九

【处方】
螺蛳(淘净,养于瓷盆内,俟吐出壳内之泥,晒干)15克 牛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噎膈,汤水不能下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烧酒送下。

【摘录】
《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
石膏3钱,黄柏3钱,大黄3钱,轻粉3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坐板疮。

【用法用量】
猪胆、麻油调敷。

【摘录】
《疡科捷径》

【处方】
螺蛳(淘净,养于瓷盆内,俟吐出壳内之泥,晒干)5钱,牛黄5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噎膈,汤水不能下。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烧酒送下。

【摘录】
《玉案》卷四

【处方】
矾金1两,半夏1两,风化石灰4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止血定痛。主金刃所伤。

【用法用量】
凡有损伤,干掺上。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八五引《经验良方》

【处方】
柴胡1钱5分,金银花1两,大力子1钱,肉桂1钱,黄耆5两,归尾3分,黄柏7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
疮生腿外侧,或因寒湿得附骨痈,于足少阳经分,微侵足阳明经,坚硬漫肿,行步作痛,或不能行。

【用法用量】
水、酒各半煎,食前服。

【摘录】
《洞天奥旨》卷十四

【处方】
真金箔(大者5片,小者7片)。

【功能主治】
生产1-2日,难分娩者。产月未足,又能安之。

【用法用量】
以小瓷盅,将水少许,去纸,入金在内,用指研匀,后再添水至半盅。一面先令扶产妇虚坐,又令一妇人用两手将大指按定产母两肩上肩并穴,前药温服,其胎自下。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
大黄1两(为末),海金沙半两。

【功能主治】
天疱疮。

【用法用量】
用新汲水调涂疮上。

【摘录】
《医统》卷八十一

【处方】
生姜1斤4两(薄切,洗,炒令水气尽,再入米醋2升熬干为度),当归1两,白芍药1两,熟地黄(洗)1两,桂心(去皮)1两,大黄(炮)1两。

【制法】
上锉细,都炒干,同前炒姜为细末。

【功能主治】
妇人产前后诸疾。

【用法用量】
妇人产后败血攻心,晕闷欲死,微有气存,细茶、老姜炒令水气尽,用童子小便2盏,同煎100沸,倾去滤去姜滓,调药2大钱,热服立醒;或口噤,以物挑开灌药;如分娩后,产母虽无病,亦依前汤使调药服之,便吃白粥压下,即不生血晕之患;或胎不下者,照前服,即下;产后仍每日进药1-2服,服后,5-7日1服,使逐去恶血,久后百病不生;产前后血气及妇人寻常气疾痛刺不可忍者,并用无灰酒调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三八

【处方】
大黄(煨)、人参、蛤粉、黄蜀葵花(焙)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便血淋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灯心煎汤调服,日3次。

【摘录】
《医统》卷七十一

【处方】
麻黄末2钱,麝香1分,蝉蜕。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痘疹初点表闭。

【用法用量】
方中蝉蜕用量原缺。

【摘录】
《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处方】
白及4两(研为细末),黄柏2两(研为细末)。

【制法】
上同研匀。

【功能主治】
小儿汤烫火烧破疮。

【用法用量】
如有汤火烧烫破疮,用新井花冷水调成膏,敷贴烧破疮上,用兔毛盖之,如无兔毛,用绒羊毛盖之,第3日,用小油润去痂,再敷。不过3上效。

【摘录】
《普济方》卷四○八

【处方】
油菜子50粒。

【制法】
上研细。

【功能主治】
难产。

【用法用量】
酒调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五六

【处方】
黄蜀葵子77粒。

【制法】
烂捣细研。

【功能主治】
催生。主难产。

【用法用量】
酒煎服。

【摘录】
《产宝诸方》

【处方】
滑石、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止痛消毒。主天疱疮。

【用法用量】
挑破去水敷之。

【摘录】
《疠疡机要》卷下

【处方】
黄柏、黄芩、白芷、藿香、零陵香、甘草、甘松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痔漏。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黑豆1勺,相和水2碗,煮20沸,去滓,洗却。

【摘录】
《普济方》卷二九五

【处方】
干漆1两,白芜荑半两,肉豆蔻半两(上为细末),水磨精明雄黄3分(细研)。

【制法】
上研极细,拌匀。

【功能主治】
小儿吐利后虫动。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葱白汤入生油1点同调下,须调令匀熟,药冷,即再温,乳前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张涣方》

【处方】
大黄半两,郁金半两,天南星半两,宣连半两,蝎半两,巴豆(别研)2钱半。

【制法】
上除巴豆,余为末,入和匀。

【功能主治】
喉闭肿腮,涎结成核,走马缠喉,诸风欲死者。

【用法用量】
壮者1钱,老少者半钱,生姜蜜水调下。

【注意】
此药有毒,须量人气血虚实加减服;凡服此药,以泻为度。

【摘录】
《传信适用方》卷二

【处方】
黄芩(尖如锥者)1两,郁金(锉)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妊娠患时疾。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板蓝根、地黄水调下。汗出效,未得汗再服即愈。又用鸡卵坠井至泥,隔宿取出吞之,必无虞矣。

【摘录】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

【处方】
黄柏不以多少。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解心经内热。主时气黄起。

【用法用量】
每服2字,用蜜水调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烟霞圣效方》

【处方】
香附子4两(炒),当归尾1两2钱,五灵脂1两(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妇人血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空心以醋调服。

【摘录】
《良朋汇集》卷六

【处方】
人参1钱,防风1钱,辰砂1钱,川郁金1钱,硼砂半钱,酸枣仁1钱,白附子半钱(炮),雄黄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惊后余热未退,间能惊跃紧搐,潮疾气促,烦躁啼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薄荷汤调下。

【摘录】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经济小儿保命方书》

上面是关于黄金散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黄金散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苦瓜霜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苦瓜霜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处方】
火消2钱半,青黛5钱,槟榔衣1两(煅黑)。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牙疼。

【用法用量】
先将大苦瓜1个,蒂旁切落1片,纳药于内,挂当风处,俟皮上取白霜取贮听用。

【摘录】
《喉舌备要》

看了上面对于苦瓜霜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穿山甲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穿山甲丸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穿山甲半两,没药半两,延胡索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硇砂半两,狗胆2枚(干者)。

【制法】
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妇人月水不通,腹胁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
穿山甲1分(炙令黄色),干姜1分(炮裂,锉),硼砂1分(细研),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威灵仙半两,斑猫1分(糯米拌炒微黄,去翅足),肉桂1分(去皱皮),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
上为末,入巴豆、硼砂,研令匀。用糯米饭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破结块。主食症,及积恶血气。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食前煎橘皮汤放冷送下。

【摘录】
《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
穿山甲(烧灰)半两,猪牙皂荚(烧灰)半两,王不留行半两,皂荚针(炙微黄)半两,自然铜(细研)半两,蝉壳半两,蛤粉半两,胡桃瓤(烧灰)半两。

【制法】
上为末,以车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吹奶,肿硬疼痛,日夜不歇。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一

以上就是关于穿山甲丸的功效与作用为大家做的介绍,希望这些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穿山甲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辟谷木耳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辟谷木耳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那知不知道辟谷木耳丸的功效和作用呢?辟谷木耳丸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为大家解惑。

【处方】
木耳(捣末)8两,大豆(炒熟,捣末)8两,大枣(煮熟,去皮核,研)1升。

【制法】
上炼蜜为丸,如鸡卵大。

【功能主治】
辟谷。主

【用法用量】
有食日服1丸,无食日服2丸,逢食即食,无食亦不饥矣。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上文介绍了辟谷木耳丸的妙用,可见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请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关的用药禁忌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