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救生丸的功效与作用_大救生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n1苏凡)分享简介: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产后救生丸!【处方】百草霜4两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大救生丸这种中药方剂。【处方】牡蛎(生用)1两,苦参(生、为末)...



产后救生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产后救生丸!

【处方】
百草霜4两,川芎5钱,丹参1两,炮姜2两,明天麻1两,飞罗面2两,茯神2两,柴胡5钱,熟地1两,当归2两,阿胶珠1两,麦冬1两,广木香1两,凤眼草1两,京墨5钱,远志2两,红花饼5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
化滞生新,行瘀止痛。主产后恶露不尽,败血上冲,神昏谵语,不省人事,暴脱下血,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姜汤送下。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产后救生丸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大救生丸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大救生丸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
牡蛎(生用)1两,苦参(生、为末)1两,栝楼(生捣)1两,知母(生、为末)1两,蜜陀僧(生用)1两,白蜡(熔)8分,水银(研)8分,黄丹半斤(研)(1方有天花粉半两;1方有灰坯,无密陀僧)。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三消渴病,日夜饮水,百杯不歇;子母疮,或生于背,或生于鬓间;五漏疮。

【用法用量】
若饮酒则渴愈甚者,专心服饵之。数日后,见酒与水若仇,顿尔口中津润,小便缩减。五日后,小便赤色,是病毒归于下也。或令人吐,或腰背脚膝疼痛,或呕逆恶心,精神昏困,此乃药验,使病毒消散也。方中白蜡用量原缺。

【注意】
忌酒、色、热面、咸物、豚、鱼、葱、蒜、炙煿等物。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七六引《卫生家宝》

上面介绍了大救生丸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大救生丸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救生丸的功效与作用

救生丸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救生丸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脐)乌头(炮裂,去皮、脐)白附子(炮)天南星 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汁制作饼,焙干)犀角(镑屑,以纸裹置怀中,令暖方捣)丹砂(研)芎藭 藿香叶 零陵香叶 桂(去粗皮)木香 蝎梢(炒)白僵蚕(炒)牛黄(研)各15克

【制法】
上药十六味,捣研为末,炼蜜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体虚,阳经为风所乘,上走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及新沐中风,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
中风不语者,每服5丸,用浆水80毫升,取东南柳枝1条,长21厘米,滴生油3滴在浆水中,即搅40丸,搅便灌之,立愈,如小儿中风,只用浆水吞下3丸,如小豆大。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
巴豆(去皮,取仁)半两(米醋1升,生姜半两,切,同煮醋尽,取巴豆,烂研),雄黄半两(研),丹砂1分(研)。

【制法】
上为末,以汤浸蒸饼心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无辜疳,腹胀气喘,四肢虚浮,乍热乍寒,或即泻痢,心腹坚痛。

【用法用量】
每日2丸,以芍药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别名】
救生丹

【处方】
大黄4两,轻粉半两,朱砂1两,雄黄1分,巴豆7个(去皮,细研取霜)。

【制法】
上为末,以鲲胆汁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卒死。

【用法用量】
救生丹(《普济方》卷二五五)。

【摘录】
《中藏经》卷下

【别名】
救生丹

【处方】
大戟1两半(浆水煮,切,焙),丁香半两,龙脑1分(别研),粉霜3分(别研),水银1两2钱,黑铅1两2钱(同水银结砂子),黄柏1两2钱,轻粉1分(别研),乳香半两(别研)。

【制法】
上为细末,熔黄蜡2两,入麻油数滴熬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心膈伏热,停乳生涎,霍乱烦躁,身体多热,哕逆不定,大吐无时。

【用法用量】
救生丹(《普济方》卷三九五)。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
蚵蚾草(又名皱面草)。

【制法】
上为细末,用生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缠喉风。

【用法用量】
噙化1-2丸,即愈。如无新者,只用干者为末,以生蜜为丸,不必成弹子,但如弹子大1块。

【摘录】
《普济方》卷六十一引《经效济世方》

由上文可知救生丸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当归血竭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当归血竭丸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当归血竭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
当归(炒,锉)血竭 蓬莪术(炮)芍药各60克 五灵脂120克

【制法】
上五味,为细末,醋面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妇人产后恶露不下,结聚成块,心胸痞闷,脐下坚痛。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温粥饮下。

【摘录】
《产育宝庆集》卷下

【处方】
当归(炒,锉)2两,血竭2两,蓬莪术(炮)2两,芍药2两,五灵脂4两。

【制法】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产后,恶物不下,结聚成块,心胸痞闷,脐下坚痛。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温酒送下,或温粥饮送下,空心食前服。

【摘录】
《产育宝庆》卷下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当归血竭丸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杜仲丸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杜仲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杜仲丸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别名】
千金保孕丸(《古今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
杜仲(炒)续断(酒浸)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背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用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
杜仲 龟版 黄柏 知母 枸杞子 五味子 当归 芍药 黄耆 故纸各30克

【制法】
炼蜜同猪脊髓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滋阴,益气养血。主肾虚腰痛,脉大虚。

【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
《医学人门》卷七

【处方】
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远志3分(去心),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膝1两半(去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羌活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损腰脚疼痛,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处方】
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干姜半两(炮裂,锉),萆薢1两(锉),羌活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3分,芎䓖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川乌头3分(炮裂,去皮脐),细辛3分,五加皮3分,石斛3分(去根,锉),续断2两,当归3分(锉,微炒),五味子3合,槟榔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经虚损,风冷乘之,五种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
杜仲2两,石斛2分,干地黄3分,干姜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干姜行地黄之滞,则补而不壅;石斛助杜仲之强,则健而益壮。

【摘录】
《千金》卷十九

【处方】
杜仲(去粗皮,称用,麦麸炒黄色,去麦麸不用)2两半,牛膝(酒浸1宿,晒干)2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控出,趁湿润研破,晒干)2两半,续断(酒浸1宿,晒干)2两半,木瓜(切碎,晒干称)2两半,萆薢(炒黄色为度)2两半,金毛狗脊5两半(出毛净称,用好米醋于砂铫内煮,切片子,焙干)。

【制法】
上为细末,用好醋煮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疾及腰肾风虚脚气。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3次。

【注意】
忌鸡肉。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3钱,防风(去叉)3钱,附子(炮裂,去皮脐)3钱,石菖蒲3钱,桔梗(炒)3钱,秦艽(去苗土)3钱,细辛3钱,肉桂(去粗皮)3钱,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炒)3钱,半夏(汤浸2-7次,焙)3钱,沙参半两,熟地黄(焙)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1月见效。

【摘录】
《普济方》卷三四三

【处方】
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续断1两,丹参半两(去芦头),萆薢3两(锉),芎䓖半两,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3分,海桐皮3分,干蝎3分(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

【处方】
杜仲不计多少。

【制法】
去粗皮,细锉,瓦上煿干,捣罗为末,煮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胞胎不安,并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烂嚼,以糯米汤送下。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胎系于肾,故用杜仲补肾。

【摘录】
《普济方》卷三四二引《肘后方》

【处方】
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1两(锉),细辛1两,丹参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当归1两(锉,微炒),羌活1两,桂心1两,槟榔1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酸枣仁1两半(微炒),大麻仁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虚气滞腰痛,强直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
杜仲(去皮,锉,姜汁浸,炒去丝)1两,川续断(酒浸)1两。

【制法】
上为细末,枣肉煮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养胎。主妊娠2-3月,胎动不安。妊娠腰背痛。

【用法用量】
千金保孕丸(《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保孕丸(《医钞类编》卷十七)、续杜丸(《产孕集》卷上)。

【摘录】
《济生》卷七

【处方】
莲肉(去心)4两,龙骨7钱半(新瓦上煅,另研细),益智仁1两,破故纸(炒香)1两,茴香1两(微炒),牛膝(去苗)1两(酒浸),白茯神(去皮木)1两,杜仲(去皮,锉碎,酒浸,炒断丝)1两,菟丝子4两,桃仁(汤泡,去皮尖净,炒)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山药4两炙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心肾,益气血,暖元脏,缩小便。壮力。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枣汤送下,空心食前服。

【摘录】
《瑞竹堂方》卷一

【处方】
杜仲(去粗皮,锉,炒)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萆薢(微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当归(切,焙)3分,防风(去叉)1两,丹参(微炙)3分,赤芍药3分,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1分,石斛(去根,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3分,槟榔(煨)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中风,腰脚不随,骨节酸痛,筋脉拘急,行履艰难,两胁牵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五加皮(锉)1两,狗脊(去毛)1两,山茱萸1两,防风(去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独活(去芦头)1两,山芋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兼补益元脏。主伤寒后,风伤腰胯冷疼。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楮实1两,五味子1两,茴香子(炒)1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下焦伤惫,目昏耳聋,腰膝冷痛,小便滑数,日渐瘦悴。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3分,防风(去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石菖蒲3分,桔梗(炒)3分,秦艽(去苗土)3分,细辛(去苗叶)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桂(去粗皮)3分,半夏(汤洗2-7遍,焙)3分,熟干地黄(焙)半两,沙参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别名】
青娥丸、青蛾丸、肾气丸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为末)1两,补骨脂(炒香熟,为末)1两,胡桃仁(汤浸去皮,研)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下元,乌髭鬓,壮脚膝,进饮食,悦颜色。益精助阳,乌须,壮脚。主腰疼。肾虚衰,不能上荣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无以内荣二海,腰痛牵引于胁,脉虚者。

【用法用量】
青娥丸(《直指》卷十八)、青蛾丸(《普济方》卷一五四)、肾气丸(《仙拈集》卷二)。

【各家论述】
《医略大书》:肾虚衰,不能上荣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无以内荣二海,故腰痛牵引于胁焉。核桃肉补肾养肝,以滋血海之不足;补骨脂补火荣木,以资精海之空虚;厚杜仲补肾强腰。兼培肝络也。丸以青盐之补肾,下以食盐之坚肾,使肾脏紧固,则真火发育,而肝得养生之令,精血内荣,宁有腰痛连胁之患乎?此补肾养肝之剂,为腰痛连胁之专方。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
五加皮3两,萆薢3两,山茱萸3两,杜仲4两(炒去丝),阿胶(蛤粉炒成珠子)2两,金毛狗脊(炙去毛)2两,防风(去芦头)2两,川芎2两,细辛2两,鹿角屑2两,当归(洗,焙)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细末,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冲任脉虚,血海虚弱,寒湿邪气客搏胞络,妊娠腰痛,小腹牵连,行步力弱,难于俯仰,小便白浊,昼夜频行。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或煎艾汤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
杜仲1两,龟版1两,黄柏1两,知母1两,枸杞子1两,五味子1两,当归1两,芍药1两,黄耆1两,故纸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同猪脊髓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虚腰痛,动止软弱,脉大虚,疼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杜仲丸,我们知道杜仲丸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寄生丸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寄生丸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寄生丸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桑寄生1两(锉,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肤),芍药1两,地榆1两半(锉,炒),白龙骨1两半,鸡苏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血露不断。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寄生丸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大人参丸的功效与作用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中药方剂的身影,可见方剂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那么大家知道大人参丸吗?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处方】
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藿香1两半,人参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和脾,止吐呕,进乳食。主小儿便泻青黄,腹痛多啼。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粟饮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四

以上就是关于大人参丸的功效与作用为大家做的介绍,希望这些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大人参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大红花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大红花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红花丸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处方】
川大黄2两,红花2两,虻虫10个(去翅足)。

【制法】
上取大黄7钱,醋熬成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血积聚症瘕,经络注滞。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食后温酒下,1日3次。

【摘录】
《宣明论》卷十一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大红花丸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大防风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防风丸大家吃过吗?大防风丸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大防风丸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防风(去芦头)2两半,山药2两半,甘草(炙)2两半,川芎1两半,蔓荆子1两半,香白芷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藁本(去土)1两半,天麻(去苗)1两,肉桂(去粗皮)1两,白附子(炮)1两,全蝎(去毒,微炒)半两,细辛(去叶土)半两,大豆黄卷(炒)半两,雄黄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风邪上攻,头目昏眩,鼻塞耳鸣,项背拘急。

【用法用量】
每1两作10丸,朱砂1分为衣。每服1丸,细嚼,食后茶、酒任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二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大防风丸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大牛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牛黄丸,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大牛黄丸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
牛黄半两,生脑子半两,朱砂(研)1两半,天南星(浆水浸,火煮透,切,焙)1两,乌蛇(酒浸,取肉)1两,白僵蚕(炒)1两,天麻1两,人参1两,干全蝎(炒)3分,白附子(炒)3分,水磨雄黄3分,生犀(镑)3分,麝香1分。

【制法】
上除研者药外,为细末。后入研者,合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镇心化涎。主小儿风壅痰实,头痛目弦,怔忡恶心,神昏语涩,颈项拘急,手足麻痹;风热上盛,眠睡不宁,颊赤涎潮,欲变惊痫。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至2丸,细嚼,食后、临卧人参、薄荷汤送下;或化亦得。

【注意】
有风涎,食后最宜常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张氏家传》

上文介绍了大牛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大牛黄丸可以保护人体,还有自己的适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