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膏的功效与作用_大黄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由网友(℡↘安之若素)分享简介: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大黄膏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大黄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治疗疾病上有着非常好的作用。以前我们使用大黄的时候,要么就是把大黄切成片,要么就是把大黄磨成粉,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大黄的功效发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



大黄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大黄膏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
大黄3两,玄参2两,芒消2两,黄芩(去心)2两,白蔹2两,木香2两,射干2两。

【制法】
上为末,以鸡子清和如膏。

【功能主治】
眼赤肿痛。

【用法用量】
贴眼上下睑,干易之,不计度数。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
川大黄1两,干姜半两(锉),黄连1两(去须),藜芦半两(去芦头),(艹虑)茹1两,莽草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疥疮。

【用法用量】
入炼成猪膏1斤相和,同煎成膏。候冷,旋取涂之。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
川大黄1两(生用),附子1两(生,去皮脐),芎䓖1两,黄芩2两,白蔹2两,雄黄1两(细研),真珠末1两,(艹虑)茹2两(别捣为末),白矾2两(烧令汁尽,细研)。

【制法】
上件药,大黄等5味并锉,先以猪脂1斤半,煎10余沸,滤去滓,纳雄黄、真珠、(艹虑)茹、白矾等末,搅令匀。

【功能主治】
恶肉久不愈。

【用法用量】
涂于恶肉上。

【摘录】
《圣惠》卷六十四

【处方】
川大黄2两(锉,牛用),木香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丹石毒,眼肿痛,热泪出。

【用法用量】
以生地黄汁调和如稀膏。敷于肿处,干即换之。以愈为度。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
大黄6分,附子4分(炮),细辛3分,连翘4分,巴豆1分。

【功能主治】
痈肿,瘰疬核不消。

【用法用量】
上药以苦酒浸1宿,以腊月猪膏煎3上3下,去滓,以绵滤之,用敷之,1日3-5次。

【摘录】
《外台》卷二十三引《经效方》

【处方】
大黄1两,附子1两,细辛1两,连翘1两,巴豆1两,水蛭1两。

【功能主治】
足肿。

【用法用量】
苦酒淹1宿,以腊月猪膏煎3上3下,去滓,以敷患处;亦可酒服。

【摘录】
《医心方》卷八引陶氏方

【处方】
黄连14铢,藜芦12铢,大黄1两,干姜14铢,(艹虑)茹10铢,莽草12铢,羊踯躅10铢。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疥疮。

【用法用量】
以成煎猪脂2斤,微火煎之,3上3下,膏成。去痂汁尽,敷之。

【摘录】
《外台》卷三十引《深师方》

【处方】
大黄(生,捣末)半两,大麦面3钱,鸡子(去黄,看多少,用清)。

【制法】
上药调如膏。

【功能主治】
暴赤眼。

【用法用量】
贴上下睑。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
大黄、朴消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同蒜泥和成膏,用绢帛摊成膏药。

【功能主治】
痞癖。

【用法用量】
贴于病处,其痞气自软消。

【摘录】
《瑞竹堂方》卷四

【处方】
川大黄3分,雄黄2分,丹参1分,黄芩1分,生商陆1两,雷丸半两,猪脂1斤,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

【制法】
上为末,以猪脂先入锅中,以文火熬令溶,以绵滤过,然后下药,煎令7上7下,去滓,细研雄黄下膏中,搅令至凝,于瓷器中盛。

【功能主治】
小儿诸痫。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热炙手,摩儿囟及掌中、背、胁,皆使遍讫,以蛤粉粉之。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
信1钱半,巴豆仁1钱,雄黄1钱,大黄2钱,黄芩2钱,黄连2钱,硫黄2钱,黄柏4钱。

【制法】
上用好酒煮巴豆焦黑,去巴豆不用,入黄蜡4钱作面,入油,量稀稠。

【功能主治】
恶疥癣疮。

【用法用量】
擦涂。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九

【处方】
大黄(锉)半两,雄黄(研)半两,芎䓖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白芷半两,槟榔(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附子(去皮脐)半两,乳香(研)半两,麒麟竭半两,鸡舌香1分,麝香1分,猪脂1斤。

【制法】
上17味,捣研16味为末,拌匀;先于银器内熬猪脂令沸,去筋膜,下诸药末,调成膏。

【功能主治】
发背疼痛,日夜不可忍。

【用法用量】
涂患处,1日3次。以愈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
大黄(末)3分,解毒子3分,木香3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暴赤眼痛,脑热。

【用法用量】
浆水调如膏,于生绢上摊匀,贴脸上,频易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大黄膏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又是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但如果没有需要还是不建议滥服的。



大黄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大黄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治疗疾病上有着非常好的作用。以前我们使用大黄的时候,要么就是把大黄切成片,要么就是把大黄磨成粉,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大黄的功效发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中医对于疾病的重要性,于是加大力度研制中成药,大黄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我们都知道大黄对于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大黄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啊?

大黄膏功效: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快速消除身体局部顽固脂肪凸起膨胀的腰,腹,臀围,手臂及大小腿。彻底改善局部臃肿体型,收紧松弛的各局部皮肤预防蜂窝组织再生,把日积月累的脂肪随时清掉。

作用:

大黄膏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想要为大家解释的大黄膏的功效与作用,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大黄膏,了解中药对于我们健康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人都知道了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含有激素,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大。而中药,例如大黄基本都是以植物为主,对于身体的影响就相对比较少。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



健脾膏的功效与作用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健脾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健脾膏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处方】
白术4两,茯苓2两,白芍2两,六神曲2两,麦芽2两,香附2两,当归2两,枳实2两,半夏2两,陈皮、黄连、吴萸、山楂、白蔻仁、益智、黄耆、山药、甘草7钱,党参5钱,广木香5钱。

【功能主治】
健脾。主

【用法用量】
原书注:加苍术、大黄各二两,黄芩、厚朴、槟榔各一两,以雄猪肚(石上擦净)装药熬,尤良。

【摘录】
《理瀹》

【处方】
土粉沙参8两,冬瓜仁16两,芡实12两,橘皮4两,莲米4两,榧子肉4两,云茯苓4两,山楂4两,雷丸2两,百合4两,山药8两,苡仁4两,建神曲1两,麦芽1两,谷芽1两,鸡内金1两。

【制法】
上为细末,每净药粉3斤,另加糯米粉15斤,白糖23斤,开水少许打成块。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进食生肌,调气养血,润颜壮神。主

【用法用量】
每服3-4片,小孩1-2片。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处方】
牛精肉1斤,牛肚4两(用小磨麻油3斤浸熬,听用),苍术4两,白术3两,川乌3两,益智仁2两,姜半夏2两,南星2两,当归2两,厚朴2两,陈皮2两,乌药2两,姜黄2两,甘草(半生半炙)2两,枳实2两,黄耆1两,党参1两,川乌1两,白芍1两,赤芍1两,羌活1两,香白芷1两,细辛1两,防风1两,香附1两,灵脂1两,苏梗1两,苏子1两,延胡索1两,山楂1两,麦芽1两,神曲1两,木瓜1两,青皮1两,槟榔1两,枳壳1两,桔梗1两,灵仙1两,腹皮1两,醋三棱1两,醋莪术1两,杏仁1两,柴胡1两,升麻1两,远志肉1两,吴萸1两,五味1两,草蔻仁1两,肉蔻仁1两,巴戟天1两,补骨脂1两,良姜1两,荜茇1两,大茴1两,红花1两,黄连1两,黄芩1两,大黄1两,甘遂1两,苦葶苈1两,红芽大戟1两,巴仁1两,黑丑头1两,茵陈1两,木通1两,泽泻1两,车前子1两,皂角1两,木鳖仁1两,萆麻仁1两,全蝎1两,炮山甲1两,白附子1两,附子1两,滑石4两,生姜4两,薤白4两,韭白4两,葱白4两,大蒜4两,鲜槐枝8两,柳枝8两,桑枝8两,莱菔子2两,干姜2两,川椒2两,石菖蒲1两,艾1两,白芥子1两,胡椒1两,佛手干1两,凤仙草(全株),枣7枚。

【制法】
用油22斤,分熬丹收,再入官桂、木香、丁香、砂仁、檀香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俟丹收后,搅至温温,以1滴试之,不爆,方下,再搅1000余遍,全匀,愈多愈妙,勿炒珠,炒珠无力,且不粘也。

【功能主治】
脾阳不运,饮食不化,或噎塞饱满,或泄痢腹痛,或为湿痰,水肿,黄疸,臌胀,积聚,小儿慢脾风。

【用法用量】
贴胸脐。

【摘录】
《理瀹》

【处方】
党参3两,淮山药6两,芡实6两,云苓6两,扁豆6两,莲子6两,广陈皮1两5钱,使君子6两,糯米3升,粳米7升,苡米6两,白术2两。

【制法】
各药微炒香,为细末,另将糯米、粳米各蒸熟晒干后炒爆,磨成细粉,与各药和匀,加白糖15斤(如嫌糖量重,可酌减,以适量为准),用模印成块,烘干。

【功能主治】
胃胸虚弱,消化不良,食少体倦,发育不良,易患吐泻。

【用法用量】
小儿视年龄适量服之;营养不良者,可常服。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健脾膏的做法了呢?养生从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对你有一些帮助!



解毒紫金膏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解毒紫金膏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解毒紫金膏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解毒紫金膏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
细块矾红 明净松香各500克

【制法】
共碾极细末,麻油调稠。

【功能主治】
治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诸药不效者;兼治诸毒顽臁等疮。

【用法用量】
先将患处用熏洗结毒方洗净,搽上此药,油纸盖上,以软布条扎紧,毋令血行,三日一换,如无熏洗结毒方,只煎葱、艾、甘草等汤俱可洗换。

【注意】
愈后忌发物煎炒。

【备注】
熏洗结毒方,见《外科正宗》卷三。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
防风5钱,荆芥5钱,连翘5钱,赤芍5钱,归尾5钱,红花5钱,黄芩5钱,黄柏5钱,僵蚕5钱,蝉蜕5钱,白芷5钱,甘草5钱,大黄5钱,银花5钱,川乌5钱,草乌5钱,独活5钱,苍术5钱,细辛5钱,秦艽5钱,川椒5钱,骨碎补5钱,首乌5钱,蛇床子5钱,木鳖子5钱,大枫5钱,蜈蚣5钱。

【制法】
麻、猪、桐油各半斤,将前药浸油内,用文武火煎至药枯黑去滓,再煎加黄丹10两,滴水成珠为度,待温下乳香、没药末各5钱,瓷器收贮听用。

【功能主治】
诸般恶疮,瘰疬,痰核,痈疽,发背,杨梅,疔毒,肿毒破烂,并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外贴。

【摘录】
《经验广集》卷四

上文是关于解毒紫金膏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参考的价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药,这才是保证生命健康的标准。



大黄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大黄膏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
大黄3两,玄参2两,芒消2两,黄芩(去心)2两,白蔹2两,木香2两,射干2两。

【制法】
上为末,以鸡子清和如膏。

【功能主治】
眼赤肿痛。

【用法用量】
贴眼上下睑,干易之,不计度数。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
川大黄1两,干姜半两(锉),黄连1两(去须),藜芦半两(去芦头),(艹虑)茹1两,莽草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疥疮。

【用法用量】
入炼成猪膏1斤相和,同煎成膏。候冷,旋取涂之。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
川大黄1两(生用),附子1两(生,去皮脐),芎䓖1两,黄芩2两,白蔹2两,雄黄1两(细研),真珠末1两,(艹虑)茹2两(别捣为末),白矾2两(烧令汁尽,细研)。

【制法】
上件药,大黄等5味并锉,先以猪脂1斤半,煎10余沸,滤去滓,纳雄黄、真珠、(艹虑)茹、白矾等末,搅令匀。

【功能主治】
恶肉久不愈。

【用法用量】
涂于恶肉上。

【摘录】
《圣惠》卷六十四

【处方】
川大黄2两(锉,牛用),木香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丹石毒,眼肿痛,热泪出。

【用法用量】
以生地黄汁调和如稀膏。敷于肿处,干即换之。以愈为度。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
大黄6分,附子4分(炮),细辛3分,连翘4分,巴豆1分。

【功能主治】
痈肿,瘰疬核不消。

【用法用量】
上药以苦酒浸1宿,以腊月猪膏煎3上3下,去滓,以绵滤之,用敷之,1日3-5次。

【摘录】
《外台》卷二十三引《经效方》

【处方】
大黄1两,附子1两,细辛1两,连翘1两,巴豆1两,水蛭1两。

【功能主治】
足肿。

【用法用量】
苦酒淹1宿,以腊月猪膏煎3上3下,去滓,以敷患处;亦可酒服。

【摘录】
《医心方》卷八引陶氏方

【处方】
黄连14铢,藜芦12铢,大黄1两,干姜14铢,(艹虑)茹10铢,莽草12铢,羊踯躅10铢。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疥疮。

【用法用量】
以成煎猪脂2斤,微火煎之,3上3下,膏成。去痂汁尽,敷之。

【摘录】
《外台》卷三十引《深师方》

【处方】
大黄(生,捣末)半两,大麦面3钱,鸡子(去黄,看多少,用清)。

【制法】
上药调如膏。

【功能主治】
暴赤眼。

【用法用量】
贴上下睑。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
大黄、朴消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同蒜泥和成膏,用绢帛摊成膏药。

【功能主治】
痞癖。

【用法用量】
贴于病处,其痞气自软消。

【摘录】
《瑞竹堂方》卷四

【处方】
川大黄3分,雄黄2分,丹参1分,黄芩1分,生商陆1两,雷丸半两,猪脂1斤,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

【制法】
上为末,以猪脂先入锅中,以文火熬令溶,以绵滤过,然后下药,煎令7上7下,去滓,细研雄黄下膏中,搅令至凝,于瓷器中盛。

【功能主治】
小儿诸痫。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热炙手,摩儿囟及掌中、背、胁,皆使遍讫,以蛤粉粉之。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
信1钱半,巴豆仁1钱,雄黄1钱,大黄2钱,黄芩2钱,黄连2钱,硫黄2钱,黄柏4钱。

【制法】
上用好酒煮巴豆焦黑,去巴豆不用,入黄蜡4钱作面,入油,量稀稠。

【功能主治】
恶疥癣疮。

【用法用量】
擦涂。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九

【处方】
大黄(锉)半两,雄黄(研)半两,芎䓖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白芷半两,槟榔(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附子(去皮脐)半两,乳香(研)半两,麒麟竭半两,鸡舌香1分,麝香1分,猪脂1斤。

【制法】
上17味,捣研16味为末,拌匀;先于银器内熬猪脂令沸,去筋膜,下诸药末,调成膏。

【功能主治】
发背疼痛,日夜不可忍。

【用法用量】
涂患处,1日3次。以愈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
大黄(末)3分,解毒子3分,木香3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暴赤眼痛,脑热。

【用法用量】
浆水调如膏,于生绢上摊匀,贴脸上,频易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大黄膏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又是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但如果没有需要还是不建议滥服的。



健脾阳和膏的功效与作用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健脾阳和膏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
党参2两,于术1两(炒),茯苓2两(研),枇杷叶2两(制,去毛),枳壳1两5钱(炒),桔梗1两(苦),木香1两(研),草豆蔻1两2钱(研),三仙4钱(炒黄),辛夷1两,陈皮1两5钱,紫苏叶1两5钱,羌活1两5钱。

【制法】
共以水熬透,去滓,再熬浓,炼蜜为膏。

【功能主治】
温运脾阳。主脾胃病。

【用法用量】
每用4钱,白水冲服。

【摘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看了上文对健脾阳和膏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洗眼紫金膏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洗眼紫金膏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洗眼紫金膏的功效了解多少呢?洗眼紫金膏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朱砂(别研)、乳香(别研)、硼砂(别研)、赤芍药、当归(洗.焙),各一分;雄黄(研飞)二钱,麝香(别研)半钱,黄连(去须)半两。

【炮制】
上捣,罗为细末,入研药拌匀,再擂,炼蜜搜和为圆,如皂荚子大。

【功能主治】
治远年日近翳膜遮障,攀睛僜肉,昏暗泪多,瞻视不明,或风气攻注,睑生风粟,或连眶赤烂,怕日羞明,隐涩难开,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
每次用一圆,安净盏内,以沸汤泡开,于无风处洗,药冷闭目少时,候三、两时,再煨令热,依前洗,一贴可洗三、五次。

【注意】
不得犯铜、铁器内洗。如暴赤眼肿者,不可洗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朱砂(别研)乳香(别研)硼砂(别研)赤芍药 当归(洗、焙)各0.3克 雄黄(研飞)6克麝香(别研)1.5克 黄连(去须)15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细末,混匀,再捣,炼蜜搜和为丸,如皂荚子大。

【功能主治】
清热消肿,明目祛翳。治目中翳膜,胬肉攀睛,昏暗泪多,瞻视不明,成风气攻注,睑生风粟,或连眶赤烂,怕日羞明,隐涩难开。

【用法用量】
每次用1丸,放净盏内用沸汤泡开,于无风处洗眼,洗毕,闭眼少时。候三二时,再将药液煨热,依前法洗眼。每帖药可洗三五次。

【注意】
本品不宜放在钢铁容器内洗;暴赤眼肿者忌用。

【备注】
本方所治目生翳障或胬肉攀睛,均由热毒上攻而成。方中黄连味苦性寒,除热明目为主,朱砂、硼砂解毒消翳止痒为辅,麝香芳香通窍,乳香、赤芍、当归和血化瘀为佐;雄黄解毒消肿为使。诸药配合,可使热散肿消,翳祛目明。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上文所说的关于洗眼紫金膏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结毒紫金膏的功效与作用

结毒紫金膏是在传统的中医的理念下研究出来的,治疗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困扰,一起来看一下结毒紫金膏的相关知识。

【处方】
明净松香1斤,皂矾1斤(煅赤)。

【制法】
共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
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

【用法用量】
香油调稠,先用葱艾甘草汤洗净患处,再搽此药,油纸盖住,以软布扎紧,3日1换。

【摘录】
《性病》

以上就是本文对结毒紫金膏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结毒紫金膏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紫金膏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紫金膏,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于紫金膏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处方】
芙蓉花叶60克(白花者佳)紫金皮30克

【功能主治】
治肿疡赤肿焮热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生采,加人生地黄同捣,敷贴患处。或为末,以鸡子清人蜜少许和匀,调入生地黄,捣烂和敷。

【摘录】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
矾红 松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杨梅结毒,溃烂顽硬,脓水淋漓。

【用法用量】
上药研为细末,用香油调敷。临敷前先用苍术30克,川椒9克,煎水熏洗患处,然后敷药,盖油纸,再以绢条扎紧,三日一换。

【摘录】
《外科大成》

【处方】
明松香120克(以火熬滚,入水内扯拔百十下,研末。若贴痘毒,松香用黄豆浸水,入锅内煮化,待温,照上扯拔,研细末)蓖麻仁60克(研细,放细筛罗底上,用穿山甲往来刮之,过筛,粗者去之)轻粉15克 银朱 铜绿各7.5克

【制法】
上药制毕,再用猪油去衣膜,拌药放青石上,用铁锤捣数千下,盛瓷瓶内。

【功能主治】
治一切无名肿毒、恶疮,及风湿流火,小儿痘毒。

【用法用量】
用时摊油纸上贴患处。凡贴毒,将膏中剪一孔,露顶透气,能贴多年痘毒。若贴流火竟贴顶上,不必剪孔。宜端午、七夕、重阳日配合。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七

【处方】
白芷18克 闹羊花 三柰 大茴香 青皮 草乌 川乌 威灵仙 甘松 小茴香 大黄 独活各21克 干蟾1个 乱头发90克

【制法】
用麻油1.2千克,同上药一起入锅,熬至发化,滴水成珠,再下密陀僧细末330克,收成膏,再下松香(葱汁、姜汁、风仙花汁各煮一次,研细)150克,入膏化尽搅匀,倾人钵内,重汤炖化,再下樟脑21克,青黛、桂皮各18克,丁香、雄黄各15克,轻粉12克,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儿茶各9.9克,滑石9克,龙骨7.5克,麝香、冰片各1.5克,搅匀收贮。

【功能主治】
治寒湿气,漏肩风,诸般疼痛。

【用法用量】
用时摊厚些,贴敷患处,立刻止痛。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七

【处方】
红矾 皂矾(煅)净松香各60克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膏。

【功能主治】
治臁疮溃久,其色紫黑;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

【用法用量】
用时先以葱、艾汤洗患处,拭干,再厚涂此膏,上盖油纸,三日一洗换。

【摘录】
《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紫金膏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解毒乌龙膏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乌龙膏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方剂,解毒乌龙膏主要是由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说是不会对人体产生的任何伤害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木鳖子(去壳)2两,半夏2两,小粉4两,草乌5钱。

【制法】
上于铁勺内慢火焙至黑色为度,研细。

【功能主治】
诸毒高肿焮痛,赤晕不消。

【用法用量】
以新汲水调搽,1日1换。

【摘录】
《仙拈集》卷四

解毒乌龙膏属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药材和制而成的。对于人们的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具备不错的治疗效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