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粘液性肿瘤_卵巢粘液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由网友(命里终有她∫)分享简介:朋友们听说过粘液性肿瘤吗?粘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是卵巢的表面上皮,发病最多是发生在30~5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快速发展,人们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升高,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之分,如果是良性肿瘤,我们发现的早治疗的及时,就不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产生太大威胁,如果没能及时...



什么是粘液性肿瘤

朋友们听说过粘液性肿瘤吗?粘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是卵巢的表面上皮,发病最多是发生在30~50岁妇女的身上,出现此类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不然有可能会发生病变,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为大家介绍粘液性囊腺瘤。

病理变化

肉眼观,囊性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15~30cm,甚至50cm以上,小者直径仅1cm 。圆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常为多房性,内含浓稠粘液。囊内壁光滑,很少有乳头。镜下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粘液上皮,胞浆含清亮粘液,核位于基底部(图 13-18),大小形状比较一致,染色质纤细,无明显核仁,亦无核分裂像。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

瘤组织腺体扩大成囊,被覆囊壁的瘤细胞呈高柱状,核位于基底部,胞浆含大量粘液,(图中呈浅色透亮状)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mucinous cystadenoma)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五年存活率为95%~98%。

病理变化

肉眼观与良性粘液性囊腺瘤无明显区别,但半数病例囊内壁可见乳头和包膜增厚,乳头或为简单分支,但多为生长活跃有复杂纤细分支的乳头。镜下,上皮高柱状,增生成2~3层,并失去极向,有轻或中度异型性,核分裂像可见。间质少,但无间质浸润。

良性及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偶尔可自行穿破,使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

3.粘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大部分患者年龄在40~60岁。

病变

肉眼观,肿瘤体积常较大,囊性或囊实性,表面光滑,常与周围器官粘连。20%为双侧性。多为多房性伴有实性区域,实性区为灰白色或质松脆的乳头状物,常伴出血坏死。囊内含有粘血性混浊液体。镜下,腺体密集,形状不规则,腺体上皮多超过3层,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核仁明显,病理核分裂像易见。间质较少,可见包膜及间质浸润。根据上皮的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型:①高分化型,多数呈腺样结构,上皮高柱状,排列成3~4层以上(图13-19),含较多粘液,常有小乳头,可见一些核分裂像;②中分化型,腺体不规则,间质少,上皮异型性,排列乱,多层,核分裂像增多;③低分化型,腺样结构大部消失,上皮细胞分化差,核异型性明显,有多数核分裂像,常发生出血坏死,偶见粘液上皮。

呈腺样结构,癌细胞高柱状,多层,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仅少量粘液空泡形成

扩散与转移

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可直接蔓延至阔韧带、输卵管和子宫,包膜浸润的癌细胞也可向腹腔内脱落或沿淋巴管扩散而转移,转移部位以盆腔、腹腔腹膜及各器官浆膜层为主,还包括大网膜、阑尾及对侧卵巢等。粘液性囊腺癌的5年存活率为46%~70%。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粘液性囊腺瘤,发生此类病情一定要及早的治疗,不要让其发生病变,那样就更不好治疗了,我们都希望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就要早日找到最好的治疗医院,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医生。



什么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现在各种我们都从没接触过或者从没听说过的疾病也渐渐闯入我们的生活,对于那些不常见的疾病,我们仍然也要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进行了解,增长一些对健康方面各种问题的了解,比如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这种疾病,那么接下来我们给大家介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是一种具体的什么病。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以往多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或黏液性囊腺瘤.IPMN和IPMT(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是同一个疾病的称谓。

 其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生长,分泌过多的黏液,引起主胰管和(或)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或囊变。

IPMN好发于老年人,最多见于6o~7o岁,男女之比约2:1。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导管扩张的程度和产生黏液的量。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乏力,也可因胰液流出受阻产生慢性胰腺炎甚至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肿瘤可局限性生长,也可沿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蔓延,导致相邻的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扩张的导管内分泌大量黏液,位于胰头及钩突区的肿瘤可突入十二指肠,使黏液从扩大的十二指肠乳头流入肠腔。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内有无数的小乳头,表面覆以柱状上皮,上皮分化程度差异较大,可从不典型增生到乳头状腺瘤或腺癌,也可混合存在。因此,有学者也用ipmt指代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的IPMN。

 黏液性囊性肿瘤囊内也可见壁结节及分隔,但其多位于体尾部,中年女性好发,多为单一大囊或几个大囊组成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不伴主胰管扩张。IPMN好发于老年男性,多位于胰腺钩突,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二者鉴别不难。浆液性囊腺瘤虽也可呈多发微囊样表现,但其发病年龄轻且中心可见星状纤维瘢痕及日光放射状钙化,可与IPMN鉴别。

 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这种病的具体情况。希望大家可以从以上文章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增长了解,关爱自己的身体,注重自己的健康!



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病情介绍

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可以说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虽然说这种疾病,存在的恶性变化几率非常低,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女性而言,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这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在治疗问题上必须遵守最科学的方法。

病情分析:

1、卵巢粘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认为,交界瘤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预后较好。粘液性者5年生存率98%,10年生存率96%。

2、治疗原则上应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但对于年轻要求生育者,如果肿瘤只侵犯单侧卵巢,并且限于卵巢组织内,可只切除患侧卵巢,但需严密定期随访。若有卵巢外扩散,应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如:顺铂腹腔化疗两个疗程。但在是否行淋巴结清扫的问题上存有争议。

建议定期复查超声以观察病变恢复及发展情况,如果腹腔内种植处肿物生长迅速,建议您手术治疗,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期间注意休息,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度劳累、受凉感冒及剧烈运动,

以上就是关于女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的的病例分析,以及在治疗问题上,我们必须注重的各项问题,对于女性而言,治疗问题是需要注重的,而且治疗之后,我们也应该做定期的检查,因为这种疾病,其实也存在复发的可能。



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病因有哪些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对患者来说,了解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病因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病因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相关知识,想要了解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病因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95%的肿瘤为单侧性,表面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囊肿间隔由结缔组织组成,囊液呈胶冻样,含粘蛋白或糖蛋白,肿瘤表面光滑,很少有乳头生长,囊腔被覆单层高柱状上皮,能产生粘液。恶变率为5-10%。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有2%-5%并发腹膜粘液瘤,多继发于囊肿破裂后,瘤细胞种植于腹膜,并形成肿瘤结节,产生大量粘液,一般不发生脏器实质浸润。手术不易完全切除,术后甚易复发,5年存活率仅45%,肿瘤上皮高度分化,对放疗或化疗不敏感。

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病因有哪些?目前多认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或体腔上皮包涵囊肿的化生。许多证据显示粘液性肿瘤可含有其他苗勒氏型上皮如输卵管型、子宫内膜样上皮。体腔上皮包涵囊肿和粘液上皮间的转换区也可看到。然而,某些粘液性肿瘤中可见杯状细胞、嗜银细胞以及帕内特氏细胞;而且粘液性腺体和囊肿常是畸胎瘤的成份,约5%的粘液性肿瘤伴有良性囊性畸胎瘤,因此有认为粘液性肿瘤可能起源于生殖细胞,很似单胚瘤。然中胚层起源的器官如肾和宫颈也可表现肠型上皮化生而出现上述细胞。卵巢表面上皮的类似化生能解释肠型粘液性肿瘤的起源。偶尔在同一肿瘤内,甚至在同一腺体内可见宫颈内膜和肠型上皮并存。

某些学者认为,本病发生似有遗传倾向,如遗传病中Peut-JeGHres综合征是以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为特征,约14%患者伴卵巢瘤,或为粒层细胞瘤,或为囊腺瘤。

以上就是关于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病因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造成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病因已经了解的比较清楚了。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能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这种疾病。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威胁极其的大,卵巢肿瘤可以分为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卵巢上皮性肿瘤,引起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原因有很多,不孕、初潮早等都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女性朋友日常一定要做好对卵巢的保护工作。

病理:

卵巢上皮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很少发生在青春期前和婴幼儿。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来自原始体腔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皮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卵巢上皮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层次增加、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

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

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3.浆液性囊腺癌,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二)粘液性肿瘤

1.粘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另一来源是良性囊性畸胎瘤的单胚叶生长,其上皮和肠上皮相似,并可见杯状细胞。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多数为单侧,很少为双侧。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五年存活率为95%~98%。



​胰腺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表现

胰腺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病症,属于胰腺外分泌肿瘤,对胰腺的功能影响较大,同时,胰腺假乳头状肿瘤又有良性和恶性的区分,这也是治疗的关键,不同的疾病特性有不同治疗方法。因此,了解胰腺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对于分别胰腺假乳头状肿瘤的类型有很大的帮助,对治疗也就有了知道意义。

胰腺假乳头状肿瘤又称胰腺乳头状和实性上皮性肿瘤, 胰腺囊实性肿瘤, 乳头状囊性上皮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

病理

其组织发生目前尚不清楚,有导管细胞起源、泡细胞起源、多潜能干细胞起源、内分泌细胞起源等学说,胰腺假乳头状肿瘤同时具有实性和假乳头两种组织学特点,而实际上其中乳头状结构是由于肿瘤细胞的退行性变及细胞的粘着力下降和囊腔所形成的假乳头。

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表现为上腹部肿块或上腹部疼痛,部分患者既有上腹部肿块又有上腹部疼痛,有些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有疲劳感,甚至有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常规检查时发现有胰腺包块,一般各项生化检查均正常。

胰腺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表现较多,主要以上腹部疼痛为主,所以,在观察的时候重点要看上腹部有没有异常的现象,比如鼓胀、疼痛等等。胰腺假乳头状肿瘤的症状非常的明显,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患者要是不能分辨的话可以找寻专业的医生予以诊断。



什么是交界性粘液性瘤

交界性粘液性瘤是肿瘤的一种,对于交界性粘液性瘤患者来说,了解交界性粘液性瘤的相关知识是必须的,那么什么是交界性粘液性瘤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什么是交界性粘液性瘤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下面请看具体的介绍。

交界性粘液性瘤是一种在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是指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也称为中间性(或中间型)肿瘤。

交界性肿瘤是客观存在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界线并非绝然,良性向恶性演变是呈渐进性的,肿瘤的发生、发展均经历了良性病变进展到交界性病变然后到浸润癌的连续病理过程。因此客观上存在着一些良恶性之间的中间型肿瘤、临界性肿瘤即交界性肿瘤。

交界性粘液性瘤的常见病例

1、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如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如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交界性Brenner瘤。

2、软组织: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3、其他:大肠腺瘤、非典型脑膜瘤,其他非典型类以及恶性潜能未定类肿瘤。

交界性粘液性瘤的临床意义

医生应认识到交界性粘液性瘤的存在。如果不认识它,只知道良性、恶性肿瘤,那么,就会将交界性肿瘤人为地归到良性或恶性肿瘤中去了,出现“欠诊断”或“过诊断”的错误。

欠诊断:把交界性肿瘤归为良性肿瘤范畴,认为手术后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几年后肿瘤复发、转移,一切都晚了。

过诊断:把交界性肿瘤归为恶性肿瘤范畴,大刀阔斧地切除器官,造成终身残废,后悔不及。

治疗:交界性肿瘤的合理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干净,定期复查,若有变化则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交界性粘液性瘤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这些介绍之后,对交界性粘液性瘤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交界性粘液性瘤的定义、症状及其临床意义。因此,对于交界性粘液性瘤这种疾病还是需要进行合理治疗的。



​交界性粘液性卵巢囊腺瘤怎么回事

卵巢囊腺瘤对身体影响很大,一旦自身患有这样疾病后,患者需要及时的治疗,这样对缓解疾病有很好帮助,而且治疗卵巢囊腺瘤的时候,也需要一段时间,治疗这类疾病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所以患者要耐心接受治疗,那交界性粘液性卵巢囊腺瘤是怎么回事呢?

交界性粘液性卵巢囊腺瘤怎么回事:

1961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提出交界瘤的诊断条件:即囊腺瘤的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核不典型,但无肿瘤细胞组织向间质的浸润。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了这一类型。

一般认为,交界瘤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预后较好。如文献报道,浆液性者5年生存率 92%~100%,10年生存率75%~90%,但易局部复发;粘液性者5年生存率98%,10年生存率96%。

病理所见大多数肿瘤为多房性,切面可见有囊壁增厚区或出现乳头,乳头可呈片状如同天鹅绒,亦可因反复分支而呈疣状突起或息肉样。肿瘤大,平均直径>15cm,多数为双侧性。肿瘤包膜破裂时,肿瘤细胞及粘液外溢,种植生长,可形成假性粘液瘤。

CT表现:盆腔部位大肿瘤,为多房性囊性肿块,薄壁,间隔粗细不均,有局限性囊壁增厚,并有结节状软组织团块向囊内突出,有增强效应,囊内液体密度高于水。腹腔可形成假性粘液瘤。

在对交界性粘液性卵巢囊腺瘤认识后,治疗这类疾病,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而且治疗过程中,对不懂的地方也是可以进行咨询,这样对自身如果做也有一些了解,这样对疾病改善也是很有帮助的,这点患者也要注意。



卵巢粘液性囊肿的病因

在现在的生活当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没规律,很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患有粘液性卵巢囊肿的女性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女性朋友对这些并不了解。卵巢粘液性囊肿在早孕时可能引起流产,产生的严重影响是,患上卵巢粘液性囊肿难以正常怀孕,这对女性的身心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向大家介绍卵巢粘液性囊肿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卵巢黏液性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女性患上这种病,将会给其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伤害,对于粘液性卵巢囊肿的产生,很多女性朋友都不了解。

对于引起卵巢粘液性囊肿病因,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卵巢囊肿病理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下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卵巢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卵巢组织异常增生,终致卵巢囊肿,甚至癌变。

患上了粘液性卵巢囊肿之后,患者们必须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尽早摆脱粘液性卵巢囊肿的困扰,而粘液性卵巢囊肿治疗的相关内容如下:

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导航微电极系统,作为目前国内妇科界应用很广,优势明显的微创手术,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特别是导航微电极治疗粘液性卵巢囊肿不再开刀,颠覆了妇科手术必须开腹的历史,给现代女性提供了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诊疗方式,能全方位满足粘液性卵巢囊肿患者新的诊疗需求。

最后,笔者在此提醒大家,无论是什么疾病,大家都不要放弃战胜疾病的信心,疾病在大家的努力下是可以击退的。

对于卵巢囊肿的妇女们可以尝试一些效果显著的药物,例如:

美消丹 红金消结片:用于气滞血瘀所致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红金消结胶囊: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消结安胶囊:用于气滞血瘀所致乳癖,乳腺小叶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见上述证候者。

以上便是向大家介绍的卵巢粘液性囊肿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希望患有此疾病的女性朋友及时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治疗。望早日康复。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检查

卵巢对一个女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卵巢出现问题,一个女人可能就失去了做妈妈的权力,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对身体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虽说是肿瘤的一种,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一定可以治愈的,大家不要有过大心里压力,大家如果发现自己得了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一定不能逃避患病的现实要正确的面对和积极的治疗,一个积极的心态,可以使治疗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下文我们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目检】 粘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约5~10%为双侧。交界性肿瘤和侵蚀癌约10~20%为双侧。瘤体通常较大,大多数直径为15~30cm。平均重量2000~4000g,文献上有报道重达149kg(328磅)者(Spohn,1922)。肿瘤表面光滑,囊壁薄,透明或半透明。切面多为多房,囊内液体或粘稠如胶冻,或稀薄似水。交界性肿瘤和侵蚀癌可有乳头和实性增厚区,常见出血坏死灶,囊内液体即变为棕褐色或血性。

【光镜检查】 粘液性囊腺瘤被覆高分化单层高柱状上皮,胞浆丰富,含有粘蛋白,核位于基底。在粘液型上皮细胞间,可见杯状细胞。约20%肿瘤含有嗜银细胞,偶有帕内特氏细胞。若出现明显上皮增生呈复层化(交界性肿瘤细胞不超过三层)、出芽和搭桥、核异型性及分裂相,则提示交界性肿瘤或侵蚀癌。高分化型粘液性囊腺癌被覆高柱状粘液型上皮,轻度异型,癌细胞侵入间质,腺管较规则;中度分化型,瘤细胞明显异型,侵入间质,腺管不规则,有上皮突起结构;低分化型,癌细胞分泌粘液,呈多形性,细胞明显异形,可见腺管样结构。

【电镜检查】 粘液性囊腺瘤被覆上皮大多似宫颈内膜上皮,细胞顶端可见小而粗短的微绒毛,以不规则的方式突向腔面。微绒毛之间的顶端胞膜光滑,缺乏胞饮现象。细胞侧壁上部光滑,与邻近细胞紧密相连,偶见桥粒;胞膜基底部有复杂的绒毛状突起,与相邻细胞呈指状交叉,此处常不含桥粒。基底部胞膜则多呈平滑状或有轻度折曲。核位于基底部,常含一个核仁。核内充满圆或椭圆形的粘液滴。线粒体小,位于细胞体部。高尔基器发育良好,无光面内质网,有数量不等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缺乏糖原,未见溶酶体样结构。

上文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得检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