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姜附子汤_干姜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风流又倜傥)分享简介:相信大家对于干姜附子汤还是比较陌生的吧,干姜附子汤的组成是非常简单的,我们用了食材里面的干姜搭配上药材中的附子能起到很好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干姜附子汤的功效和作用吧。【处方】干姜60克 附子5克(生用)【功能主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



​什么是干姜附子汤

相信大家对于干姜附子汤还是比较陌生的吧,干姜附子汤的组成是非常简单的,我们用了食材里面的干姜搭配上药材中的附子能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很多朋友可能都想知道如何才能自制出干姜附子汤来,其实干姜附子汤的做法非常的简单,下文我们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关于干姜附子汤的信息。

干姜附子汤 : 来源

《伤寒论》。

干姜附子汤 : 组成

干姜60克 附子5克(生用)

干姜8两,附子8两,桂心4两,麻黄4两,芎3两

干姜附子汤 : 用法

上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顿服。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3日后服1剂。

干姜附子汤 : 主治

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干姜附子汤,我们知道干姜附子汤的组成非常的简单,就是采用了干姜搭配上中药中的付子。干姜附子汤能起到很好的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效。



当归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当归附子汤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当归附子汤的相关描述。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当归附子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你知道它应该如何食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当归0.6克 炒盐0.9克 蝎梢 升麻各1.5克 甘草1.8克 柴胡2.1克 黄柏少许(为引用)附子3克 干姜 良姜各3克

【制法】
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
主赤白带下,脐下冷痛。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7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亦可研为细末,酒面糊为丸,每服6克。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
川芎、当归、熟地、芍药、附子、阿胶、地榆、甘草、干姜、乌梅、赤石脂。

【功能主治】
阴症下利脓血。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磨墨调服。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三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当归附子汤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当归附子汤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甘草附子汤能够治疗痛风吗?

我们绝大部分的人应该都知道甘草这种草本植物,其实甘草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不仅仅是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补脾益气哦。那么对于甘草附子汤你们是不是都喝过并且了解这种汤都有哪些功效呢?最常见的其实就是可以治疗痛风这种疾病,小编下面就来详细说说这方面的问题吧。

【来源】《伤寒论》。

【异名】四物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组成】甘草6克(炙) 附子12克(炮,去皮,破) 白术6克 桂枝12克(去皮)

【用法】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

(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

(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

好啦,小编在上面的文字中已经说了很多关于甘草附子汤可以治疗痛风这种疾病的相关问题。也很清楚了说明了其中的药理原因。如果您的家人或者朋友有痛风这种疾病,不妨可以试试甘草附子汤哦,这种草本的中药对身体是不会有什么副作用的。



理中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理中附子汤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市面上也很多理中附子汤,但你知道哪些人适合吃理中附子汤吗?什么时候吃效果会更好?今天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下理中附子汤的相关知识。

【处方】
干姜1两,甘草1两,附子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下痢呕逆,胸中闷乱,心腹并痛,手足躁扰,卧不安席,服药但增烦热,利不禁,脉小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鸡峰》卷十四

上文是对理中附子汤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理中附子汤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芍甘附子汤的配方是什么

随着现在咱们工作时间的越来越长,很多人在办公室一呆就是一天,而长期的保持一个工作的姿势对我们关节的损伤是比较大的,比如我们的肩关节和颈椎,都比较容易劳损,当然在出现我们的关节疼痛的时候,芍甘附子汤作为我国中医的传统配方,其外敷内服缓解关节疼痛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芍甘附子汤的配方是什么呢?

一、 加味芍甘附子汤(次方用于外敷)

附子10克 白芍30克 甘草10克 干姜 10克 透骨草30克 桑寄生30克

二、 方药组成、

威灵仙20克 川续断30克 怀牛膝20克 骨碎补20克 白芍30克 山药30克

三、 赔本消瘤方

人参 生黄芪 枸杞 女贞子 金荞麦

四、 补肾益精粥

核桃仁15克 黄精15克 大米50克(一人份)黄静洗净核桃仁打碎放入大米中一起煮即可,补肾壮腰,固精缩尿,脾肾阳虚,精血不足的病症均可服用,每天早晨服用最好。

五、 青娥丸

胡桃肉30个(去皮,膜,别研如泥)补骨脂(用芝麻同于银器内炒熟)180克,杜仲皮(去粗皮,锉,麸炒黄色,去麸,乘热略杵碎,又用酒洒匀再炒)180克 上药为细末,入研药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起做不利,膝软乏力。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下。

六、 治疗湿疹的处方

矸石30克 海蛤粉40克 冰片2克

七、 药材:当归15克 黄芪12克 首乌藤15克 刺蒺藜12克 川穹9克 荆芥6克 生地12克白芍9克 防风6克 功效:养血润肤 祛风止痒

八、 环节风寒感冒泡脚方:羌活30克 桂枝30克 生姜30克 生麻黄10克

九、 和肝代茶饮

组成:香附二钱 当归二钱 白芍二钱 川穹一钱 泽兰叶六钱 红花三钱 水煎代茶 功效:疏肝养血 行气活血

十、 三红茶

原料:红花5克 丹参10克 红景天15克 水煎30分钟 代茶饮 活血化瘀

十一、当归苁蓉羊肉汤(美食巧治糖尿病)

当归15克 肉苁蓉20克 生姜15克 羊肉100克

十二、葛乌花茶方

葛根30克 天花粉15克 麦冬30克 乌梅15克 代茶饮

十三、丹参活血小方

丹参10克 三七6克 红景天10克 煎服 每天一副

十四、郁金清肝茶

郁金(醋制)10克 炙甘草5克 绿茶2克 蜂蜜25克 加水1000毫升 煮30分钟 取汁即可 每日一剂 频频饮之 ,疏肝解郁 利湿祛瘀

十五、苦荞陈皮甘草茶

炒苦荞15克 陈皮10克 炙甘草5克

十六、参苓白朮散——补脾益肾

人参 茯苓 白术 白扁豆 甘草 桔梗 莲子 砂仁 陈皮 山药 薏苡仁 代茶饮

十七、桑杞清眩方(主要成分)

桑寄生 决明子 丹参 山楂

十八、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赤芍 生地黄 牡丹皮 全蝎 蜈蚣 加水牛角粉或羚羊粉

十九、洗心汤

补肾:人参 附子

化痰:茯神 半夏 陈皮 神曲 甘草 菖蒲 生枣仁等

从以上的几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来,芍甘附子汤针对不同的人群,所含的中药配方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对于年轻人,青壮年,和老年人,他们的治病目标不一样,因此在芍甘附子汤的选择方面,我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专业人士的一些指导,来做一个全面的服用规划,这样才能尽快地恢复关节健康。



甘草附子汤治痛风有用吗?

对于很多平常人来说,甘草附子汤这个名词可能优点陌生,但是对于痛风的患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甘草附子汤可以治疗痛风病。不仅如此,甘草附子汤还可以治疗风寒杂病,很多人经常会患有风寒等病,不妨可以试试看甘草附子汤,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甘草附子汤。

风湿痛: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元年8月26日始觉如风,至7日,卒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背疼痛,通身肿,心多满。至9月4日服此汤1剂,通身流汗,即从来所患悉愈。

《谢映庐医案》高汉章、得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当时初夏,自汉返舟求治,见其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其戚友满座,问是何症?予曰:此风湿为病。渠曰:凡驱风利湿之药,服之多矣,不惟无益,而反增重。答曰:夫风本外邪,当从表治,但尊体表虚,何敢发汗;又湿本内邪,须从里治,而尊体里虚,岂敢利水乎?当遵仲景法处甘草附子汤。1剂如神,服之3剂,诸款悉愈。

《古方选注》: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流关节,阳衰阴盛,治宜两顾。

《医方考》:风湿相搏,故骨节疼烦;伤风则恶风,故不欲去衣;小便不利,而大便燥者,为热;今小便不利而大便反快,则湿可知矣。

看了这么多关于甘草附子汤的详细信息,相信大家对于甘草附子汤也有一定的了解了。甘草附子汤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治疗痛风病,如果您是痛风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甘草附子汤来治疗哦,祝愿痛风病的朋友早日康复。



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又名四物附子汤,组成成分有:甘草6克(炙) 附子12克(炮,去皮,破) 白术6克
桂枝12克(去皮)作用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甘草附子汤对关节炎的疼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甘草能缓和急迫,医治疼痛。白术不但能去水毒,增尿利,并与桂枝同有健胃作用。附子能提高新陈代谢,使血行良好,且有止痛作用。桂枝能去外邪、调血行、协助诸药,使发挥所期之效力。故本方常用于神经痛、风湿痛、感冒等。

1.风湿痛: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元年8月26日始觉如风,至7日,卒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背疼痛,通身肿,心多满。至9月4日服此汤1剂,通身流汗,即从来所患悉愈。《谢映庐医案》高汉章、得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当时初夏,自汉返舟求治,见其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其戚友满座,问是何症?予曰:此风湿为病。渠曰:凡驱风利湿之药,服之多矣,不惟无益,而反增重。答曰:夫风本外邪,当从表治,但尊体表虚,何敢发汗;又湿本内邪,须从里治,而尊体里虚,岂敢利水乎?当遵仲景法处甘草附子汤。1剂如神,服之3剂,诸款悉愈。

2.寒痹:单用本方治疗寒痹2例,西医诊断为慢性腰骶关节炎继发坐骨神经痛。其中1例已有10余年病史。均获治愈。作者认为,凡属风湿寒痹,即使没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等症,用本方亦可取效。

3.风湿性心脏病:某女,45岁。素患风湿性心脏病、心悸短气、汗出恶风、关节冷痛、痛有定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弦。此为风湿相搏,日久不愈,邪从寒化。治宜温脾化湿散寒为主,佐以强心通阳。炙甘草15g、炮附子10g、白术10g、桂枝5g、茯苓15g。煎服。1个月后,心悸短气较前减轻,关节已不疼痛,下肢浮肿消失,小便正常。

掌握使用附子剂的秘决是:只要抽烟不变味,吃酱油、酱汤也不变味。即使舌上有苔或潮热也可使用附子剂。而平素嗜烟,但觉臭而不能吸者,兼饮食无味,脉浮数或洪数之;关节炎患者,则须使越婢加术汤为妥。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白芍甘草附子汤的功效是什么

   古时候,还没有西医出现,所以凡是生病之后,都是去药店抓几副药回家熬成汤来治疗疾病,中药的传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对于白芍甘草附子汤,大家都比较的陌生,芍药是一种有微微的酸味的药材,在古书中记载,白色的芍药有活血滋阴的效果,赤色的芍药有活血凉血的效果。

   【组成】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9克)附子一枚(3克)(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上三味,用水五升(今1升),煮取一升五合(今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主治】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病机】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筋脉失养。

   【功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临床拓展】多用于治疗阳虚外感汗多恶寒者,或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阳气虚之关节疼痛、周身恶寒汗出者,亦可用于汗后亡阳证、腰痛、肠痉挛、腓肠肌痉挛等而见本方证者。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小小的芍药花,做成汤药之后,居然有这么多的功效。如果大家有以上所提示的病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中药门诊,买一些芍药。白芍甘草附子汤功效显著,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音,祝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



芍药甘草附子汤

汤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汤在作用上不同,而且在口感上也是不同,那在对汤选择之前,也是需要对他们进行很好的认识,使得在选择它的时候,都是可以知道太对人体有着怎么样的帮助,芍药甘草附子汤是什么呢,在对这类汤上,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所以选择之前需要进行了解。

在使用芍药甘草附子汤的时候,不能随意的进行,对它的主治进行很好认识,这样对疾病治疗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同时对自身健康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害。

芍药甘草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9克)附子一枚(3克)(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上三味,用水五升(今1升),煮取一升五合(今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主治】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辨证要点】恶寒,脉微细,脚挛急。

【病机】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筋脉失养。

【治法】复阳益阴。

【临床拓展】多用于治疗阳虚外感汗多恶寒者,或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阳气虚之关节疼痛、周身恶寒汗出者,亦可用于汗后亡阳证、腰痛、肠痉挛、腓肠肌痉挛等而见本方证者

以上就是对芍药甘草附子汤进行很好了解,在对这类汤喝的时候,要适量的进行,它是一种药,所以喝的过多,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且它在治疗一些有体虚问题患者,在改善这样问题上,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甘草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由常用的养生药材混合制成的,甘草附子汤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甘草附子汤的药效有哪些吧。

【别名】
四物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
甘草6克(炙)附子12克(炮,去皮,破)白术6克 桂枝12克(去皮)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

【摘录】
《伤寒论》

【处方】
甘草1两,附子1两(炮,去皮脐),桂4两(去皮)。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1盏,去滓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引《指南方》

【处方】
甘草(炙)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湿,掣痛不得屈伸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

使用甘草附子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