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方法_男性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方法

由网友(▁▂▃马桶刷之恋の)分享简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腹股沟问题成为很多男性朋友的难言之隐,我相信我们大家很多人都出现过男性腹男性腹股沟疝气成为很多男性朋友的难言之隐,我相信我们大家很多人都出现过男性腹股沟疝气这种情况吧,这种病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苦恼,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相信大家都想尽各种办法来治疗我们的...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方法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腹股沟问题成为很多男性朋友的难言之隐,我相信我们大家很多人都出现过男性腹股疾病这种情况吧,这种病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苦恼,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相信大家都想尽各种办法来治疗我们的疾病,使我们恢复健康,但是事与愿违,很多人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使病情不断恶化,手术治疗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吧!

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疝带、疝托、中医中药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不能治愈,一些不当的保守疗法还会加重病情。此法仅适用于2岁以下婴儿、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者,常用特制疝带压住疝环,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惟一可靠方法,较少复发。易复性疝可进行择期手术治疗,难复性疝则应限制在短期内手术,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必须采取急诊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组织对组织张力缝合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目前国际公认的是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包括开放术式和腹腔镜术式。

(1)传统手术 患者术前、术后禁食,术后要卧床数日、输液,安置尿管,患者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复发率高,许多合并有心、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而无法手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从国外引进后迅速普及。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复发率低,疼痛小,一般只需住院2~5天,甚至可以门诊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

(2)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取得重大进展。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简称TEP)只需两个0.5㎝、一个1㎝的切口,不进入腹腔,在腹膜外将疝袋拉回腹腔,再用人造网片覆盖疝突出的缺口。此法适合双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的治疗,且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很好的治疗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是小病症,但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我们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治疗方法

现代人很多喜欢晨练,这是一种积极的运动方式,这是为了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但你知道吗?生活中还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替代晨练,而且也能够很好地预防住疾病的发生,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西医疗法可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对青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西医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能缓解症状,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人都会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所以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否则很容易招来一些疾病。



隐斜的治疗方法

隐斜患者,是人生最虚弱的时候。身边的人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怀,让患者早点康复过来

  1、治疗

  通常情况下,隐斜症状的出现或加重不太依靠于偏斜的程度,而依赖于下列4个条件:①偏斜的力量,假如融合性转位适合并稳定,症状就不会出现;②病人的职业,从事精细作业的个体容易出现症状;③患者的身体状况;④患者的心理素质,在身心调整好的个体,他生活在身体和心理适应范围内,他就不会出现隐斜的症状。当然这不是说眼科治疗不重要。

  通常情况下,没有症状的隐斜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其治疗适应证是:症状出现或在特殊情况下不适应时,才需要治疗。治疗通常包括3种方法:①去除病因(屈光不正、工作过量或过度担心等),主要是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以矫正屈光不正和物像不等;②增加融合范围,包括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用视轴矫正训练方法增加融合功能;③解除眼外肌的失衡状态,用三棱镜或手术方法矫正偏斜。当隐斜是混合的,例如垂直和水平隐斜同时存在,这种情况下先治疗垂直隐斜(用三棱镜或手术),因为水平隐斜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强有力的融合反射可以控制水平隐斜,患者可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同时首先矫正垂直隐斜将极大地减轻旋转隐斜的程度,垂直和旋转隐斜常同时伴随,矫正旋转隐斜常需更进一步的治疗。眼镜矫正隐斜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谈过,如果有效就要坚持配戴,直到眼外肌失衡能被融合控制而且不会引起症状。身体和心理状况也同样重要,因为眼部(或其他)治疗不能代替对虚弱身体的治疗、减轻过度的工作或焦虑、必要数量的体育锻炼和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必要的。此外,由全身神经症状或焦虑状态引起的眼外肌的失衡要比眼局部异常所引起的要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去除这些因素可迅速得到良好治疗效果,而不需要更多治疗。

  手术治疗是矫正隐斜的另一种方法,而且用于由解剖因素引起的静态性隐斜和由神经因素引起的动态性隐斜;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保证更加符合生理的舒适眼位,从而使神经肌肉机制和融合机能需要很少的调整,而且当隐斜不能用其他方法完全矫正的时候,这些隐斜也应该考虑手术治疗。此外,行手术治疗的原因是隐斜的发病随年龄增加,动态性隐斜发病率增加、程度加强,所以,早期手术是必然的。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加强力量弱的肌肉,减弱力量强大的肌肉;在水平隐斜肌肉的加强或减弱是容易选择的,但是在垂直型隐斜尤其是旋转隐斜,需要用心选择手术肌肉,还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例如,由于上斜肌力量过弱引起的外旋转性隐斜,当合并有垂直隐斜时,减弱同侧拮抗肌(下斜肌)可得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当旋转隐斜是主要成分时,就需要行受累肌(上斜肌)的加强术。由于一条垂直肌肉麻痹引起的上隐斜,最适合的手术方法是减轻力量过强的配偶肌;然而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病例必须结合其自身的情况加以确定。

  2、预后

  预后良好。

我们人体有很多重要的器官,有的器官可能不怎么起眼,但是却关系到我们人的性命,是需要做好保护工作的,而且隐斜时候,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需要做出应对的措施。



上隐斜的治疗方法

我们都知道生病的时候,人是最需要的照顾的。尤其是上隐斜患者,这时候是最需要别人的热情关怀,

  1、10△以内的上隐斜,配戴底向下的三棱镜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配三棱镜时,要根据系上转肌或下转肌受累,如为上转肌受累,因日常生活中看上的机会少,给以上隐斜度数的2/3即可;如下转肌受累,一般应将上隐斜的度数完全矫正,以克服患者的近距离工作产生的视力疲劳。

  2、大于10△上隐斜,或患者不适应戴三棱镜则可用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选择在非注视眼,术前要分析,判定患眼和受累肌肉,然后做受累肌的拮肌减弱术,受累肌缩短术或对侧眼配偶肌减弱术。手术时尽可能不做下转肌减弱术,以免影响下转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需要注重自己的身体状况,这种上隐斜,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大概知道了。一定注意生活细节,保护自己身体健康。



旋转隐斜的治疗方法

人到中年的时候,随着免疫力的下降,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变大。很多疾病都找上门了,尤其是旋转隐斜最容易被感染,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和治疗。

  肌原性旋转隐斜可用手术治疗,上斜肌功能不足或下斜肌功能过程引起的外旋转隐斜,可将同侧下斜肌切开或后徙术,上斜肌功能过强或下斜肌功能不足引起的旋转隐斜,可将同侧上斜肌部分切开。

大部分的人就是觉得旋转隐斜很常见,往往就忽视了,但是却不知道,有的时候却是疾病的信号,不及时治疗真要命。



口眼涡斜的治疗方法

口眼涡斜的出现是一种非常尴尬的疾病,所以许多人不敢到医院咨询,一直拖延不去治疗,最终导致了疾病的恶化发展,其实口眼涡斜治疗起来并不难,必须要多注意日常的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我们一起根治此病。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十、血证

  1.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2.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3.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3)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

  十四、厥证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3)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二十、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二十一、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

  1)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

  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加银花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化寒湿-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真人养脏汤

  5)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二十六、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二十七、黄疸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二十九、鼓胀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茵陈蒿汤

  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五苓散

  三十、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血虚头痛:养血为主-加味四物汤

  7)痰浊头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1.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大秦艽汤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

  1)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2)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苏合香丸

  3.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4.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2) 语言不利:

  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

  ②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

  三十三、痉证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三十五、水肿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三十六、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尿浊湿热内蕴:清热化湿-程氏萆解分清饮

  三十七、癃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三十八、腰痛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3)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1)上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希望大家能够做好以上几个措施,每天按时作息、进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阴道斜隔的治疗方法

现代人的作息不规范,很容易患上阴道斜隔,它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的。都是因为养成了下面说到的这几种坏习惯,赶紧来看看。

  阴道斜隔治疗惟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有文献报道经腹切除一侧子宫虽可缓解症状但手术创伤大并牺牲了一侧有功能的正常子宫,已不采用。经阴道斜隔切开引流是最理想的手术治疗。

病都是可以从治疗的,例如阴道斜隔患者,就算不治疗疾病,坚持好的心态也对你的身体有很好的帮助。



痘痘上有白点的治疗方法

其实现在的人很多都压力非常大,这样就会导致休息的不好,甚至是经常的需要去熬夜,脸上就会长出一些痘痘,这些痘痘很不容易消下去,而且还有的会出现一些白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些痘痘上有白点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内服疗法

(1)抗生素:口服四环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能使皮脂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下降,抑制丙酸痤疮杆菌和对白细胞的趋化活性。

①四环素:0.5~1g/d,以治疗反应而减量,维持量为每天0.25g。对中度和重度丘疹脓疱性痤疮有效。红霉素口服对胃肠有刺激,故一般不大主张服用。以前常用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但有产生假膜性大肠炎的可能,所以近年也少用。

②多西环素(脱氧四环素、强力霉素):该药效果优于四环素。很少出现耐药。首剂0.2g,以后0.1~0.2g/次,1次/d。但该药易产生光敏性,在夏季不宜服用。

③米诺环素(minocycline)(美满霉素、二甲胺四环素):对痤疮患者的丘疹、脓疱消退效果较佳,对囊肿性痤疮也有效。50mg/次,2次/d,有头晕、头痛及胃肠不适等副作用,偶尔服用该药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及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此外土霉素、金霉素及磺胺类(甲氧苄啶加磺胺甲噁唑)均可酌情选用。青霉素和新霉素几乎无效,故不宜采用。Ⅰ度治疗可不用抗生素。

(2)内分泌疗法:由于雄性激素可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引起痤疮,故应用激素的目的是抵抗皮脂腺中雄激素的作用或用雌激素抵抗雄激素分泌等。

①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可用于女性在月经周期前加重的痤疮,1mg/d晚间服用,两周为1个疗程,服用此药可出现月经过多,可加服雌孕激素。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痘痘上有白点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其实在自己的脸上出现了一些痘痘的时候,就不要去吃一些狠辣的食物,要按时的作息。



上半身消瘦的治疗方法

当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上半身消瘦疾病的伤害和影响时,我们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否则,等到病情发展到严重地步了可就追悔莫及,临床上用于上半身消瘦的治疗方法比较多,患者可以选择使用。

  

  

  1.治疗不孕症

  没有排卵,没有月经的情况及无精子情况是无法怀孕的。其次,子宫内膜障碍,精子的通路障碍等亦是原因。另外糖尿病等的代谢疾病也是形成不孕的原因。

  但是,假如是荷尔蒙的不平衡等原因的病,用此法治疗无效。除此以外,因器官性的疾病所形成的不孕症亦无法治疗。

  

  治疗不孕症的穴位及指压法 

  从脚部内侧,沿着骨至6厘米上方之处,称为“三阴交”的穴位。

  将手握拳,一面吐气一面强力敲打,每10次作为一组,一面休息反复做三组。

  然后用两手大拇指强力按压在第2腰椎左右约1厘米处称为“肾俞”的穴位。一日三次,每次按压20下。

  持之以恒地指压约一周左右的时间,荷尔蒙即会正常。也会使骨盆内的血液流畅,这是可克服不孕症的一种办法。

  

  2.治疗更年期障碍

  更年期障碍并非突然开始,大体是始于生理不顺。这是因卵巢的机能慢慢衰弱,规则性的排卵,变成不规则,最后成为不排卵。此时期,头昏目眩等神经症的情形特别多。当然也会因人的体质及分娩的次数、营养状况及情绪而有所差异。

  总之,因为卵巢的内分泌机能停止,脑下垂体前叶、副肾等的内分泌腺、气管失去平衡,使得种种症状出现,就是更年期障碍。一般的症状,有自律神经障碍,还有出汗、歇斯底里、目眩、高血压、耳鸣、食欲不振、下痢、便秘等的症状出现。在精神方面则有容易兴奋、时常头痛、心情容易变化、失眠、记忆力衰退等,动辄不愉快的症状相随。

  

  治疗更年期障碍的穴位及指压法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

  每天坚持不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而且身心也会谐调,能愉快的渡过更年期。

  

  3.治疗妊娠恶阻

  从妊娠的第六周起,恶阻便开始。这是生理现象,妊娠三个月后,自然会消失,但是恶阻时心境的恶化,很难令人忍受。而且,由于怕服药会有副作用,即使到医院,也无多大的效果可期待。

  这种原因是由从受精卵的绒毛所分泌的一种毒素所引起的自体中毒。所以,依照妊娠女性的解毒能力及消化器的强弱等,症状会有所变化。因而,有人症状轻,有人则症状严重。还有一种说法是因自律神经的紧张所引起的,将其视为精神上的影响也可。

  治疗妊娠恶阻的穴位及指压法

  镇静呕吐、恶心,指压称为“天柱”的穴位是最有效果的。另称为“女三里”的“三阴交”亦有效果。

  天柱是在后颈凹洼稍微下方左右2厘米之处。用两手握拳的同时,一面吐气,每隔一秒钟强力敲打。每十次做一组,一面稍做休息,做十组。

  三阴交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至6厘米左右以上之处。此亦以与前面相同的要领敲打,做三组。请每一组左右相互敲打。

  俗话说妊娠中针炙会流产,或许有些人会担心穴道指压法是否亦会导致流产。结论是否定的,完全不必担心。只是,请不断注意指压的量与强度。心情很坏,很苦时,请绝不要随便按压。

  

  4.治疗月经痛

  女性最讨厌的是月经时从下腹部痛至头痛、腰痛、呕吐等的症状都会一拥而至,女性在月经时,情绪很坏亦就是为此。若没有妨碍到日常生活,大部分的女性就不是很在意。但有时却痛的很强烈,焦躁不安,无法做家务或工作。还有些人非要服用止痛剂方能无碍,有些甚至痛得要躺在床上才行。虽说这是女性的生理现象,但若是能如此简单的认为,女性也不至无法忍受。

  治疗月经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此介绍对月经痛非常具有效果的两个穴位。

  一个称为“三阴交”是女性病症中不可欠缺的穴位,又叫“女三里”对妇女并颇有疗效。

  三阴交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往上四指压至最疼处。一面缓缓的吐气,每隔6秒钟用力按压一次,重复20次。

  其次,指压称为“内关”的穴位。内关是在手腕的内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2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如此,月经痛便会消失。

  5.法治疗怯寒症

  怯寒症,寒冷的部位因人而异。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与其他部位比较皮肤的温度甚低。这是因为该部位的血管收缩,血液的流动太细所致。另一种是皮肤的温度与其他部位的皮肤温度几乎相同的人,但总会有一冷就认为冻得不得了的感觉。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即使是血液流动的非常顺畅,但有错觉的想法的人还是不少。

  一般所言的怯寒症,因人而异,有种种的型态。有腰部发冷型,有脚发冷型,也有肩及手腕发冷型等等,以部位的怯寒症最多。但是因体质虚弱而消瘦及全身机能低下的人,全身都会冷,其痛苦很难忍受。有些人会抖个不停,有些甚至会局部发痛,以致无法动弹等。但是,这里介绍的穴道,不管是何种情况,治疗效果都很高。

  治疗怯寒症的穴位及指压法

  以下四个穴位指压时,请把大口吸的气缓慢吐出,每6秒钟按压一次。

  全身寒冷的情况,以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称为“气海”,做6次。

  治疗脚部寒冷的穴位称“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做20次。

  肩膀及手腕寒冷的情况,治疗上半身寒冷时的穴位,称为“申脉”。在脚踝根的凹洼处。做20次。

  腰部寒冷的情况。此穴位称为“腰之阳关”在第四腰椎与第五腰椎间的凹洼,做10次。

人体的健康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介绍几点措施之后相信大家也有所收获,所以在出现上半身消瘦的时候也要乐观坚强,为所有人做一个好榜样,配合做好所有疾病的预防措施。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的治疗方法

这种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对我们的伤害太严重了,具体的情况,看下面的文章介绍,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其实有时候,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寰枢关节脱位固定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寰横韧带部分撕裂还是完全横断。如果是部分撕裂,通常采取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重量1-3kg,牵引3周后即予头颈胸石膏固定。诊断明确的横韧带断裂,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如若拖延将对复位不利。通常采用在颅骨牵引下施行寰枢椎固定术,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Gallie法,该法即经后路将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用钢丝扎紧并植骨融合。

  2、Brook法,经寰椎后弓两侧各绕钢丝,并循经枢椎椎板下穿越,每侧各植一骨块扎紧钢丝。

我们人体有很多重要的器官,有的器官可能不怎么起眼,但是却关系到我们人的性命,是需要做好保护工作的,而且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时候,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需要做出应对的措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