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胜湿汤的功效与作用_加味羌活胜湿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纯如小白花的少年)分享简介:羌活胜湿汤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在治愈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的机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它在服用时也是有一些注意事加味羌活胜湿汤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方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类人群都非常喜爱。今天就来看看加味羌活胜湿汤的功效作用等。【处方】羌活1钱,独活1钱,防风5分,藁本5分,...



羌活胜湿汤的功效与作用

羌活胜湿汤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在治愈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的机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它在服用时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羌活、独活,各二钱。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各一钱。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
如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及足太阳经不行。

【用法用量】
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温服。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加黄蘖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
通气防风汤(《医学发明》卷五)。

【处方】
羌活 独活各3克 藁本 防风 甘草(炙)川芎各1.5克 蔓荆子0.9克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治风湿在表,头痛项强,腰背重痛,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发热,脉浮。

【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大温服。

【备注】
方中羌活、独活祛风湿,利关节;防风、藁本祛风除湿,发汗止痛;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治头风疼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具有祛风胜湿之效。

【摘录】
《内外伤辨》卷中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羌活胜湿汤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羌活胜湿汤。



加味羌活胜湿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羌活胜湿汤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方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类人群都非常喜爱。今天就来看看加味羌活胜湿汤的功效作用等。

【处方】
羌活1钱,独活1钱,防风5分,藁本5分,蔓荆子5分,川芎5分,黄芩5分,桔梗5分,甘草5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咽痛,颊肿,面赤,脉洪大者。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一○○

看完了本文对加味羌活胜湿汤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加减羌活胜湿汤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加减羌活胜湿汤吗,相信有许多人都有接触过,因为加减羌活胜湿汤的用途是比较广泛的。加减羌活胜湿汤里面包含有几种不同类型的中药材,对人体的健康十分的有益处,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二术、二活、二防、木通、木瓜、南星、半夏、泽泻。

【功能主治】
体厚湿郁,自觉遍身沉重,难于转侧,两膝时痛肿,不红不硬,六脉濡弱,天阴更甚者。

【摘录】
《医学六要》卷五

上文所说的关于加减羌活胜湿汤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独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独活对于很多疾病都有调理功效,很多人不清楚独活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在中医上,独活对风湿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当然也要注意用量,避免产生副作用。

 1.独活治少阴头痛

该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

 2.独活与桑枝

独活搜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3.独活治风寒湿痹

该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

 4.独活治风寒挟湿表证。该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



千叶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药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材千叶独活。

【别名】
多裂独活、藏当归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全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有柔毛。根细长圆柱状,棕褐色,长约20cm,根颈部残留褐黄色叶鞘纤维。茎直立。基生叶叶柄长2-9cm,基部宽鞘状;叶片轮廓为披针形,长5-16cm,宽达2.5cm。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末回去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0.5-1cm,先端尖;茎生叶叶形与基生叶近似,但叶柄渐短缩成宽翅状。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20-25cm;总苞片4-5,披针形,长5-7mm;伞辐6-8,不等长;小总世片少数,线形,被毛;花白色,萼齿细小。分生果椭圆形,背部极扁,长5-6mm,宽约4mm,有柔毛,背棱较细,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1,油管长度为分生果长度的1/2或更多。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5000m的山坡、草地、山顶或沙砾、沟谷、草甸。

【性味】
味辛;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解毒。主外伤出血;箅衄;齿龈出血;皮肤瘀斑;尿血;麻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现在知道千叶独活的作用了吧。以前还不知道千叶独活是这等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我们的见识还不够广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养生途径,其实想要养生,生活处处皆学问哦。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环境恶化严重,各种疾病也是层出不穷。为了杜绝各种疾病的发生,保证身体的健康,很多人都选择从饮食上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中药材作为一种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各个机能的食材,受到广泛关注。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独活这种药材。

【英文名】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

【别名】
香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资丘独活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

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



。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性状】
本品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cm。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cm,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约占根的 1/2;油室较多,排成数轮,切向约至153μm,周围分泌细胞6~10 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1~2列细胞;导管稀少,直径约至84μm,常单个径向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
辛、苦,微温。

【归经】
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备注】
(1)祛风胜湿,通痹止痛,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摘录】
《中国药典》

【出处】
《本经》

独活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常常被使用,根据需要可以组成复方,也可单独使用,但独活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