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推拿手法是什么?腰椎推拿怎么做?_治疗小儿感冒的推拿手法(视频)

由网友(沦落陪衬i)分享简介:现在很多人都有腰椎和颈椎疼痛的毛病,而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腰椎病和职业性有很大的关系,临床上发现,坐办公室的人群,长小儿感冒用什么方法治疗呢?合适的推拿手法可以缓解头疼、鼻塞等感冒的症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推拿手法。第一步、从印堂推至上星穴第二步、揉太阳穴 分推额前第三步、点揉合谷穴 曲池穴第四步、点揉承山穴第五步、...



腰椎推拿手法是什么?腰椎推拿怎么做?

现在很多人都有腰椎和颈椎疼痛的毛病,而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腰椎病和职业性有很大的关系,临床上发现,坐办公室的人群,长期体力劳动的人群和坐姿不良的人群最易得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血管,导致腰椎疼痛。在腰椎病早期,通过按摩是能够缓解病情的。

三种推拿方法推走腰椎痛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三种推拿方法,经常下班后回家推拿一下,可以有效改善腰腿痛:

第一种:患者取仰卧位,双髋膝屈曲,操作者双手按于双膝关节,用力使患者髋膝屈曲,尽量使大腿向腹部靠拢。有时,为了加强腰部的屈曲度,操作者可一手前臂横架于患者双膝关节,用力向下按压,另一手托住患者尾骶部并向上提拉,从而使腰部被动屈曲,以改变腰部的功能障碍,此法可反复操作3~5次。

第二种: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站其旁边。首先,在患者的腰部及下肢部位可运用滚法放松腰臀部肌肉,对于初期急性期患者,操作时间可适当长些,手法由轻到重。其次,在患者腰部用掌根揉按、揉压痛点及用拿法放松患肢以充分放松肌肉,患者的腰部及下肢肌肉,疼痛可明显减轻。

第三种:患者取左侧卧位(以左侧患病为例),屈曲左髋左膝,操作者面对患者而立,将患者右下肢处于充分屈曲位,使受力的椎间关节处于屈曲位,以使受力的椎间关节处于屈伸幅度的中间位置上。操作者旋动患者左肩,其右前臂置于患者左髋之后,左手拇指向下按住将施力的椎间关节的上一棘突上。

同时右手中指向上牵拉下一节棘突。操作者两侧前臂以腰部为中心向前、向后相对用力摇动患者腰部,直至其腰部达到最大屈伸位。同时两侧手指在棘突上的压力也逐渐加大,直至感到该关节绷紧。通过两前臂在腰部牵拉力同时,突然加大在两节棘突上的压力来达到整复效果。



治疗小儿感冒的推拿手法(视频)

小儿感冒用什么方法治疗呢?合适的推拿手法可以缓解头疼、鼻塞等感冒的症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推拿手法。

第一步、从印堂推至上星穴

第二步、揉太阳穴 分推额前

第三步、点揉合谷穴 曲池穴

第四步、点揉承山穴

第五步、提拿肩井穴 揉风池穴



面瘫推拿手法有哪些

很多的疾病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脸部创伤造成的,面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很多人在出现这种症状以后不仅脸部不能正常的活动,同时对于自身外观形象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很多人都想要使用推拿的方法来治疗面瘫,那么面瘫推拿手法有哪些?

1.准备工作。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 克,防风9 克,苏叶9

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

2.轮刮眼睑。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 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 转。

3.指擦鼻翼。以两手食指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相穴50 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 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

公分)。指端按压由轻渐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点捻四白穴。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为术端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 分钟。

5.掌揉颊车、地仓穴。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 公分),往返50 次。

我们在使用西药治疗面瘫的时候还可以食用中医的方法来对于面瘫进行辅助的治疗,推拿治疗面瘫需要长时间的来进行治疗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面瘫治疗期间还需要多注意面部的运动,但是不能过度的进行面部的运动。



小儿咳嗽推拿手法是什么

 每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宝宝,那么平时宝宝的健康也是牵动着家长们的心绪的,如果孩子生病了,整个家庭都跟着担心的,孩子是希望啊,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问题,如果孩子感冒咳嗽了应该怎么办呢,小儿咳嗽推拿手法是什么呢,一起来学习一下。

 肺枢的位置就在前胸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稍微抹一点痱子粉,爽身粉作为推拿的介质,或者稍微抹点鸡蛋清,有一定润滑作用的就可以,为了方便好操作,用手掌的外侧缘,就是小鱼际的这个部分,把这个部分放在檀中穴上,左右或者上下快速的摩擦。多擦一会儿,一定要把他擦热,这有很好的止咳作用。第二个穴位对咳嗽比较有效的是天突穴,天突穴大家要注意不要向里面按,这么按小孩会有一种很不舒适的感觉,怎么办呢?我们就用这几个手指轻轻的掐,一下一下的掐,不要重了,重了小孩会被掐得很痛的,反复的轻轻的掐,掐一会儿以后就有点淤血了,这我们就达到目的了,要把它掐到皮下轻度淤血。

 (1)开天门10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100次;拿风池5次,拿肩井10次,拿合谷5次;掐揉二扇门3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天突100次,擦(抹)膻中,以透热为度。

 (2)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揉小天心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突100次,开璇玑各100次;分背阴阳和腹阴阳各100次。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于小儿呼吸道生理解剖特点、过敏因素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常易诱发咳嗽,治疗时应注意排除诱因。中医推拿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若症状加重,需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若伴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等应合理喂养,积极防治原发病。

 (2)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前提是应排除结核、肿瘤引起的咳嗽。

 (3)积极治疗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油气等刺激。

  上面这些就是关于小儿咳嗽推拿手法了,也希望所有的家长朋友们可以来学习一下,不要小看推拿哦,他可以有效的治疗很多的疾病,对于不想给孩子打针吃药的,可以坚持使用推拿的方法,这样的话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咳嗽的症状的。家长朋友们都来试试吧,其实很管用的、



背部推拿手法按摩的操作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愿意采取推拿的方法让自己背部更健康,而且通过这种方法,也能更好缓解自己的疲劳,所以很多人想具体了解一下背部推拿手法按摩的操作,为了你能尽快的了解,就来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希望通过详细介绍后,你能对这个方法尽快的了解。

背部推拿按摩

搓热手掌,将掌根贴在脊柱两侧,快速摩擦下移,再摩擦上移回到肩颈部。

来回反复一分钟左右。

接下来轮流拍打左右两侧肩胛放松。

1.手法操作

(1)拇指直推法

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单方向推动,是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

(2)全掌直推法

术者以全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3)掌根直推法

术者手腕上跷,适度背屈,五指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如需加力可双掌重叠。

(4)鱼际直推法

术者五指并拢,手腕伸直,以大鱼际小鱼际为中心,肘部灵活屈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

(5)肘直推法

术者屈曲肘关节,以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或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进行直线单方向推动。此法是直推法中刺激性最强的手法。

2.手法要领

术者手指、掌或鱼际部位要紧贴施术部位皮肤,用力着实,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推进速度和力度要均匀,持续,动作要协调,保持一定的与皮肤垂直的力度,做单方向直线推法,不可偏斜。用于胸、背、腹部时,要配合呼吸,间歇有序。

背部推拿方法按摩的操作,以上内容就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想尽快通过背部推拿按摩的人,可以对以上的一些推拿的方法的操作,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然后再通过背部推拿按摩,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这样才能让自己生活的质量更高。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

婴儿是一个脆弱的小生命,很容易被微小的的病毒细菌所打倒,感冒发烧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面对的问题,宝宝感冒发烧不像大人那样能够轻松的治疗康复,宝宝没有完善的免疫力,治疗发烧非常的困难。现在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是比较流行的一种为宝宝治疗发烧感冒的方法,下面来看看介绍吧。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宝宝的身体需要大人精心的呵护,希望家长们平时要多注意给宝宝添加衣物,防止宝宝感冒发烧,有时间的家长可以用宝宝发烧推拿手法给宝宝增强体质,让宝宝的抵抗力快速上升,也让家长们可以安心的看着宝宝快乐的成长起来。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总结

小儿发烧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而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影响孩子的发育,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一定当孩子发烧以后,要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小儿发烧的推拿方法有哪些?为了你能通过这种方法治疗孩子的发烧,就来看看下面介绍。

小儿发热多半因外感六淫和饮食内伤所致。小儿形气未充,腠理疏薄,邪气从口鼻皮毛侵入,郁闭肺气,人体卫气被扼于里,正邪相争而发热,使用"打马过天河"和"推六腑"配合共同达到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之功;小儿脾胃功能弱,平时应当“留得三分饥”,适时适量喂养,食积发热的小儿一般有以下前兆:舌苔白厚腻、口臭、烦躁、手足心热、腹部发热、大便干结,若出现食积端倪,家长应尽快选择"揉板门"、"揉天枢"配合"推六腑"进行化积导滞、通腑泄热,小儿发热时注意饮食清淡,进食粥水为宜,忌腥荤、生冷之品。

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也是中医的一种独特疗法。小儿推拿是中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小儿疾病,又自成体系的保健和治疗方法。早在明代,小儿推拿即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以上就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学会推拿,就能当孩子在发烧的时候,能通过推拿的这种方法,尽快的缓解自己孩子的发烧,所以作为家长,要对以上内容有一个了解,当孩子发烧的时候可以通过推拿,帮助孩子尽快治疗改善。



小儿咳嗽推拿的方法

咳嗽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了,我们成年人出现咳嗽的话只要注意休息并且多喝一些水就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如果咳嗽比较严重的话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西药或者中药来治疗,但是如果是小儿出现的咳嗽那处理起来就麻烦很多,因为我们知道小儿的身体免疫力没成年人那么强,随便用药可能出现副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小儿咳嗽推拿的方法

头面颈项:开天门、分阴阳各100~200次;按揉风池、风府、百会各30~50次;从眉头向太阳穴方向揉按眉毛5~10次;

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

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

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

上肢:清天河水300次。泻心经、肝经、肺经、补脾经、肾经各100~200次;

胸部:点按天突、膻中、乳旁、乳根各50~100次;

下肢:点按丰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各50~100次;

背部:向下搓背,开膀胱经,重点点按大椎、肺俞、脾俞、肝俞、心俞、哮喘穴;自上向下捏脊;向下推天柱骨至皮肤微红发热。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咳嗽带给儿童的困扰,小儿一旦出现了咳嗽,父母肯定非常担心,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才好,其实我们可以采用上文介绍的推拿方法来治疗小儿出现的咳嗽。



背部推拿有什么好处

我们都知道人的五脏六腑穴位其实都是相通的,所以说如果通过按摩或者推拿的方式帮助自己缓解一些病痛的话,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功效的,那么你知道背部推拿可以帮助我们带来哪些保健功效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通过背部推拿可以起到的一些神奇保健价值,

其实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去做一些背部推拿,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刺激背部的一些血液循环,缓解背部疼痛,所以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保健功效的。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系及其俞穴在于背,人的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通全身的膀胱经,几乎布满所有内脏的相关穴位和对应区。人体背部皮下统枢组织中蕴含有丰富的脊神经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乏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近似“休眠”状态。

对背部施加各种良好刺激,如:推拿、按摩、捏脊、推背、刮痧、拔罐、走罐、拍打等多种直接手法在背部施加刺激,可激活免疫细胞,并进入血液循环,发展成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主动消灭有害病菌以及隐藏在体内的癌细胞等,对身体起到疏通经络,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健康、长寿的目的。

上面就是关于背部推拿的一些好处介绍,

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之后,大家对于背部推拿应该知道它到底可以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作用了吧?看似非常简单,而又普通的一个推拿方法,其实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可以起到很多惊喜功效。



中医里的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么

很多人都觉中医推拿和按摩都是一个样的,效果都是一致的。其实对于这两者来说的话是不同的,可能大家觉得这两个都可以帮助去除人体的一些疲劳,所以就会认为这个推拿和按摩是一样的。中医里面的推拿是需要根据穴位来帮助治疗疾病的,按摩主要是帮助缓解一些劳损的情况,或者是帮助手脚活动的。

中医里的推拿是有很多要求的,因为推拿的作用是可以影响到一些内脏的工作的,可以说在短时间里面会对身体有一些刺激。而按摩的话和推拿的手法就是有不一样的手法,所以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推拿的手法有强有弱,“轻推、顺推皆为补”,即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能活跃脏腑的生理功能,为补法;急速、较重且时间较短的刺激,会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为泻法。针对具体的患者,手法轻重应以患者的耐受度而论,产生较强烈的酸麻胀痛感时为泻,感觉轻微时为补。手法的频率也与补泻有关,“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即频率低的为补法,频率快的为泻法。

中医里的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

手法方向不同,疗效各异。《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泄。”虽然说的是小儿按摩,但在成人身上也适用。腹部按摩时,以患者自身的方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此外,手法的补泻与按摩部位的特殊性也有关系。清代《小儿推拿广意》中说:“运太阳往耳转为泻,往眼转为补。”就是说按摩太阳穴时,向眼方向揉为补法,有壮筋补虚的作用;向耳方向揉为泻法,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功效。背部的脊柱穴,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培元气、通经络、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为补法;推脊柱穴从上至下,有清热的功效,为泻法。又如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自下向上直推为推上七节,能温阳止泻,用于治疗虚寒腹泻;自上向下直推为推下七节,能泻热通便,用于治疗肠热便秘。

这篇文章是和各位朋友介绍关于中医里的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可以更加明白这两者是有什么不同的。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生活中的知识,这样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对于按摩和推拿都是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