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导水汤的功效与作用_和解导水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那被甩了一耳光的梦)分享简介: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茯苓导水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和解导水汤,那么和解导水汤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处方】焦术、茯苓、泽泻、陈皮、腹皮、桑皮、麦冬、紫苏、槟榔、砂仁...



茯苓导水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茯苓导水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木香 木瓜 槟榔 大腹皮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桑皮 砂仁 苏叶 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

【处方】
茯苓、槟榔、猪苓、缩砂、木香、陈皮、泽泻、白术、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梗各等分。

【功能主治】
妊娠肿满与子气,喘而难卧,胀满难堪;产后浮肿,喘嗽,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临床应用】
子满:李某某,女,29岁。26岁结婚,婚后6个多月早产1次。现第二胎怀孕7个多月。从第4个月起,周身出现肿胀,腹部尤甚,先后延医数人,内服40余剂中药,未见好转。现腹胀异常,四肢均有浮肿,自觉气短心悸,饮食少进,腰痛腿沉,白带甚多,行走困难来诊。处方: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5g,榔片5g,砂仁7.5g,木香3.5g,陈皮10g,腹皮15g,苏梗10g,当归10g,白芍7.5g。服药后胸脘略适,饮食稍增,尿量略多,守原方稍加减继服,10余剂后诸症基本痊愈,肿消痛减,惟体质较弱,改用当归散以善其后。

【摘录】
《金鉴》卷四十六

对于茯苓导水汤等很多中药方剂来说,如果改变各个中药材的数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将会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和解导水汤的功效与作用

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和解导水汤,那么和解导水汤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处方】
焦术、茯苓、泽泻、陈皮、腹皮、桑皮、麦冬、紫苏、槟榔、砂仁、木瓜、木香。

【功能主治】
风湿两伤,通身水肿轻者。

【摘录】
《医学集成》卷三

上文介绍了和解导水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和解导水汤可以保护人体,还有自己的适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导痹汤的功效与作用

导痹汤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导痹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黄耆(锉)4两,当归(切,焙)3两,人参3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龙齿3两,远志(去心)3两,甘草(炙)3两,桂(去粗皮)5两,半夏(汤浸,洗7遍,焙)5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桔梗(去芦头,锉,炒)2两,茯神(去木)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脉痹,血道壅涩。

【用法用量】
每服先以水2盏,煮粳米半合,米熟去米,即入药5钱匕、生姜5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数沸,去滓,取1盏,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九

通过上文对导痹汤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养生方剂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养生方剂主要的不同点就是配方的问题。只要正确的掌握配方就可以体验到养生方剂带来的功效与作用了。



决水汤的功效与作用

决水汤大家吃过吗?决水汤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决水汤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车前子30克 茯苓60克 王不留行15克 肉桂0.9克 赤小豆9克

【功能主治】
治水肿日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五

以上就是关于决水汤的功效与作用为大家做的介绍,希望这些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决水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清肝导滞汤的功效与作用

所有的药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和适用人群后,才可以进行服用。对于中药方剂清肝导滞汤来说也是一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萹蓄12克 瞿麦9克 滑石6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
清肝利湿。治肝经湿热,玉茎肿痛,小便涩痛。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加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三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对清肝导滞汤的功效与作用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清肝导滞汤一定要注意这些,这样才会保证身体能更加健康。



通经导滞汤的功效与作用

通经导滞汤在生活中是蛮常见的中药方剂,采用纯天然药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对通经导滞汤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香附 赤芍 川芎 当归 熟地 陈皮 紫苏 牡丹皮 红花 牛膝 枳壳各3克 甘草节 独活各1.5克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络。治妇人产后,败血流注经络,结成肿块疼痛者。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酒适量,食前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三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通经导滞汤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通经导滞汤。



导水散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导水散这种中药方剂。

【别名】
导水汤

【处方】
王不留行5钱,泽泻3钱,白术3钱。

【功能主治】
逐水,利膀胱。主膀胱火旺,小肠不通,眼睛突出,面红耳热,口渴引饮,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
导水汤(《医学集成》卷三)。

【摘录】
《辨证录》卷九

【处方】
当归2钱,瞿麦3钱,车前子2钱,滑石3钱,赤茯苓3钱,泽泻2钱,猪苓2钱,木通2钱,石莲子(去壳)1钱,山栀子3钱,黄连6分,黄柏1钱5分(酒炒),知母1钱5分,甘草8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膀胱有热,小便闭而不通。

【用法用量】
灯心煎,空心温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
滑石、木通、泽泻、车前、朴消、大黄、通草、灯心。

【功能主治】
痔疮,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空心服。

【摘录】
《外科启玄》卷十二

以上导水散的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和血导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和血导瘀汤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治疗效果,也要知道和血导瘀汤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处方】
泽兰1钱5分,牡丹皮1钱,当归尾1钱,陈皮1钱,钩藤钩1钱,怀生地1钱,桃仁7粒(研),紫厚朴7分(姜制),炙甘草3分,红花5分。

【功能主治】
伤寒蓄血。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彻》卷一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和血导瘀汤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当归导滞汤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归导滞汤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处方】
大黄 当归各等分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跌扑损伤,瘀血内停,胸腹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喘咳吐血。

【用法用量】
每用15~30克,水煎服。

【摘录】
《玉机微义》卷十七

【处方】
大黄3克 当归9克 麝香少许 丹皮9克 桃仁9克 红花3克 白芍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生地9克 桂枝9克 柴胡6克 黄芩9克 枳壳3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
主跌打损伤,内外瘀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血证论》卷八

【处方】
当归1两,白芍1两,莱菔子4钱,车前子(炒,研)1钱,枳壳(麸炒)1钱,槟榔1钱,甘草(炙)1钱。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水煎,入蜜温服。

【各家论述】
此方之奇妙,全在当归、白芍。盖泄泻最忌当归之滑,而痢疾最喜其滑也;白芍味酸,入肝以和木,使木不侵脾土;枳壳、槟榔消逐湿热之邪;车前分利其水湿,而又不耗真阴之气;莱菔辛辣,除热去湿,又能上下通达,消食利气,使气行于血分之中,助归、芍以生新血而荡涤其瘀血也,加百草、蜂蜜以和中,则又无过烈之患,奏功之神奇,实有妙理耳。

【摘录】
《寒温条辨》卷五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当归导滞汤,我们知道当归导滞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缓解很多症状,怎么样,你了解了吗?



五痹汤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正确的了解它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那么你知道五痹汤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吗?

【处方】
附子、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一两。甘草(微炙)半两。

【炮制】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片姜黄(洗去灰土)羌活 白术 防己各30克 甘草(微炙)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风寒湿邪,客留肌肤,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五痹汤的功效与作用了吧?五痹汤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