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中心:需要更好的抗生素来与“噩梦细菌”抗争_我国出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防控方案

由网友(想变得更好然后去拥抱你)分享简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今天宣布了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正确而明智的新举措。星期二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处方抗生素的使用在各个文章导读:工作组,共同研究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及时控制疫情。其二,在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和肾病科开展主动监测,启动疑似病例日报或零报告、腹泻病疫情动态报告等报告机制。将食品中EHEC-O104H4纳入地方...



疾病防控中心:需要更好的抗生素来与“噩梦细菌”抗争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今天宣布了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正确而明智的新举措。

星期二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处方抗生素的使用在各个国家大不相同。由于过量开处,抗生素的耐药性在过去一年里已成为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关心的首要问题。

报告发现,在病人同等需求的情况下,个别医院医生开出高达三倍的抗生素。此外,像给常规尿路感染患者开万古霉素这样的误诊占1/3,这是一种常见疾病和关键抗生素。这些错误包括筛选细菌错误和抗生素施用的时间过长。

研究人员还发现,医院已减少30%与艰难梭菌腹泻感染相关的抗生素的使用,这使得艰难梭菌的感染率下降了25%。

“改善抗生素处方可以拯救患者,使他们免受致命感染的威胁,并保护抗生素还能在日后继续发挥作用从而拯救更多的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汤姆斯.弗里登博士告诉记者。“卫生保健设施是解决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全国每个医院都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抗生素管理计划。”

滥开处方的问题

在国家各个医院不断出现的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这使得细菌菌株的防护作用得到进化,从而使一些抗生素对细菌不起作用。这些菌株包括艰难梭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被弗里登称为“噩梦细菌”的CRE。

在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因在家畜和人类身上滥用抗生素逐渐受到重视而将此视为一个问题。

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南要求医院承担抗生素管理、专业知识、行为、教育的义务,并追踪处方的开取和记录医院的感染率。

从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和48小时密切监测治疗后开始,弗里登说,医院给患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并防止其他人感染细菌是完全有可能的。

每个父母应该了解的抗生素和超级细菌

“这里没有特殊病人和一般病人的利益冲突,”他说。

帮助推进这个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他们已经收到了3000万美元的预算用于建立防止感染爆发和保护抗生素效果的基础设施。

美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协会主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副教授萨拉.克谷威博士说,抗生素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以及医院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导致了许多问题。

“抗菌药物的管理是阻止抗生素抗药性潮流、确保患者在正确时间使用正确剂量抗生素的关键一步,”她说。

研究:实验室的政策变化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使用量,多伦多西奈山医院尝试了一个简单的新方法:不要经常在尿路感染低风险的患者报告中写阳性尿道感染。

具体地说,这个结果不会自动转发到内科医师那里,但消息会出现在病人的电子记录中,并通知实验室应就感染症状而做出进一步诊断。

通常,尿路感染容易与无症状性菌尿混淆,后者并不需要抗生素,除非它出现在一个孕妇身上。

在这一年中,用于无症状性菌尿的抗生素治疗从48%降到12%。在研究小组中只有4例尿路感染患者,并通过他们各自的症状来开抗生素处方,而不是仅仅根据实验室的结果。

主要研究者、多伦多健康科学中心的杰罗姆.雷斯教授说,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不经常处理或报告的检查有潜在危害。

“从医学和外科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大多发生在没有症状的患者被判定为良性尿路感染,这会导致不必要的抗生素疗法,并导致潜在的危害,”雷斯在一份声明中说。



我国出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防控方案

文章导读:工作组,共同研究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及时控制疫情。其二,在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和肾病科开展主动监测,启动疑似病例日报或零报告、腹泻病疫情动态报告等报告机制。将食品中EHEC-O104H4纳入地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其三,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加强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该方案明确要求,疫情控制期间,应及时组织对疫情发展趋势和控制效果评估。最后一例确诊病例发生后10天内无新发病例时,经专家组评估同意,可将防治工作转入常规监测与防治

导语:德国的毒黄瓜事件并未结束,虽然目前我国没有出现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但是我们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发布的消息,我国已经发布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防控方案(试行)》方案。

日前,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防控方案(试行)》,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04H4规定了严格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根据方案要求,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均应及时予以报告,并原则上要求其住院治疗。

明确3种病例诊断标准

各地首例确诊病例须经复核

根据中国CDC确定的定义,EHEC-O104H4疑似病例为,发病前10天内曾在该病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或发病前10天内与该病临床诊断/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有血性腹泻或腹部痉挛性疼痛等症状,无实验室证据诊断为其他非EHEC-O104H4感染者;(2)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2%)、血小板减少、肾脏受累(血尿、蛋白尿、急性肾损伤)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临床表现者。确诊病例为,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到EHEC-O104H4菌株,stx1和/ 或stx2基因检测阳性;从粪便标本中检测到stx1和/或stx2基因阳性,同时aggR、wzy(O104)和fliC (H4)基因检测全部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为,在同一起暴发疫情中,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密切相关,并排除其他疾病的疑似病例。

根据该方案,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按照感染性腹泻报告要求上报,并在传染病报告卡中注明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EHEC-O104H4感染;及时采集粪便和其他相关标本,以备检测。

该方案要求, 各省(区、市)首例确诊病例须经中国CDC复核。

疑似病例也应住院治疗

如暴发疫情将实行零报告制度

该方案规定,出现散发病例时应采取4项防控措施。其一,发现疑似病例,原则上应要求其住院治疗。其二,医疗机构对住院病例应按照相关诊疗指导原则,预防和控制该病医院感染。其三,社区卫生机构对居家治疗的轻症病例应定期随访并提供必要指导;对密切接触者要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疾控机构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指导患者家属或相关人员做好排泄物和被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

发生暴发疫情时应采取3项防控措施。其一,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卫生、教育、宣传、农业、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共同研究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及时控制疫情。其二,在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和肾病科开展主动监测,启动疑似病例日报或零报告、腹泻病疫情动态报告等报告机制。将食品中EHEC-O104H4纳入地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其三,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加强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该方案明确要求,疫情控制期间,应及时组织对疫情发展趋势和控制效果评估。最后一例确诊病例发生后10天内无新发病例时,经专家组评估同意,可将防治工作转入常规监测与防治



中国生物工程最新突破 糖尿病进入精准防控时代

糖尿病精准防控 爱身谱:emoji:基因检测再添新品" alt="博奥生物力推糖尿病精准防控 爱身谱:emoji:基因检测再添新品">

糖尿病精准防控暨爱身谱®糖尿病基因检测产品发布会现场

1月11日,由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博奥生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联合主办,博奥颐和健康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颐和)承办的糖尿病精准防控暨爱身谱®糖尿病基因检测产品发布会,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以“糖尿病精准防控”项目推广为目标,以糖尿病基因检测为入口,推进糖尿病精准防控工作,使我国糖尿病风险评估、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迈向新台阶。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院士,中关村管委会宣鸿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孔灵芝副会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长,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张利总裁,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武留信主委,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委、301医院健康研究院曾强主任,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管委会张劲柏常务副主任,王晨光副主任,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王文礼总经理与众多业界资深专家领导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

发布会在业界专家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下,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孔灵芝副会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长,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总裁程京院士分别发表致辞。

中华预防医学会孔灵芝副会长致辞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长致辞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院士致辞

会上,程京院士对糖尿病精准防控的必要性进行解读:“糖尿病被称作“万病之源”,由糖尿病可引发冠心病、中风、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所以,从源头入手预防疾病发生,成为当势所需,而调动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全方位资源,推动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病防控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快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疾病未病先防、早诊早治、降低疾病社会经济负担,成为业界同仁的共同使命。”

爱身谱®糖尿病基因检测产品发布仪式

随后,博奥生物旗下布局大健康领域的健康管理旗舰公司博奥颐和新产品“爱身谱®糖尿病基因检测”正式发布,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爱身谱®糖尿病基因检测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进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患病风险和药物敏感性评估,继而从运动、饮食等方面建立一套糖尿病个性化健康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融入其中: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土壤,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糖尿病易患体质,结合基因检测技术预测糖尿病易感性,同时综合生活中的危险因素、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多因素评估结果,建立以个体为中心的身心健康大数据信息,帮助准确评估受检人群的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膳食处方、运动处方、用药指导、中医调理、体质调理、血糖血脂调理等方面的糖尿病个性化健康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健康管理的同时,配合现代智能移动设备,实时监控健康数据,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可以分析糖尿病精准防控效果,并适时调整干预方案。

这些落地的产品和方案可以真正进入到消费者市场,形成了一个贯穿糖尿病健康管理全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独特、有效体系。

此次发布会,来自全国的代理商对于爱身谱®糖尿病基因检测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多家代理商现场签约。随后,爱身谱®糖尿病基因检测产品将通过各种渠道与消费者见面。

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与博奥生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发布会另一亮点是国内信息技术领域的旗舰企业中金数据和国内生物技术领域的旗舰企业博奥生物强强联合,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未来将在大数据平台基础设施、公民健康信息安全、隐私保障、健康大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健康大数据业务拓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共同研发面向健康大数据和健康管理的创新技术和系列产品,也将为糖尿病精准防控提供最有利的信息技术保障。

此次会议的圆满举行,印证了博奥生物作为基因检测领域龙头企业的强大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度,也为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形象提供了新助力,这正是博奥生物布局大健康产业的实质性一步。伴随博奥生物围绕生物芯片等智能医疗的推进,博奥颐和大健康战略将得到进一步践行。

参会者现场体验-孝欣A-1型老年起身多功能椅

参会者现场体验-体质宝TM植物饮料

参会者现场体验-九叶堂TM遵生养心茶

参会者现场体验-目诊仪

参会者现场运动处方体验

与会嘉宾合影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第四届中国出生缺陷防控论坛在京举行

2015年9月10-11日,第四届中国出生缺陷防控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部门领导和国内外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国内外出生缺陷防治进展、孕期叶酸营养补充、产前筛查与诊断、孕前优生检查服务等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和新技术进行专题授课和学术交流。

会议当天,叶酸研究分会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集中学术交流和深入讨论。来自美国CDC的Margaret A.
Honein教授强调全球每年有4800000名婴儿出生,每33个婴儿中就有1个是出生缺陷,每年约有600000名婴儿因出生缺陷死亡。育龄妇女在孕前和孕早期服用0.4mg斯利安叶酸,可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及其他出生缺陷。会议讨论环节中肯定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期补充叶酸可使神经管畸形(NTD)发生率下降,但仍不能全面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证明,维生素B12缺乏是独立于叶酸之外的NTD风险增加因素。因此,合并国内外专家研究结论,叶酸添加维生素B12更能全面预防出生缺陷,从而起到“双重预防作用”。

随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平教授指出在中国乃至全球,卒中都是患者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发生率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密切相关。叶酸是迄今已知降低Hcy水平最有效的药物,长期服用叶酸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

出生缺陷预防专家唐仪教授在接受提问时谈到,目前孕期妇女通过多年宣传教育已逐渐普及补充叶酸及其他维生素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其他维生素补充并没有科学的专业指导,然而某些维族盲目补充反而增加危害,如维生素A的摄入容易过量。唐仪教授指出维生素A通过食用胡萝卜、动物肝脏以及橙黄色的蔬果即可以得到补充,单独补服目前国内获得食药监局审批的多维产品一般不会过量,但个别进口产品可能存在过量问题。强调维生素A
服用标准不超过800μg,孕产妇女应当对此引起重视。

通过此次国家级学术交流会议明确,叶酸做为水溶性维生素,不仅对育龄夫妇可以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增加孕期营养,对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也有非常显著的预防作用。与此同时,叶酸越来越多的营养保健功能正被国内外顶尖专家所开发认可。因此,叶酸的应用推广刻不容缓。斯利安作为国内最权威的叶酸品牌,多年来持续推广普及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将0.4mg斯利安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推广至千家万户。同时,做为叶酸全营养专家,斯利安已研发出针对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叶酸预防用药,将惠及更广泛人群。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15中国近视眼防治专家巡诊 特邀上海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张河主任莅临坐诊

近视眼防治专家巡诊 特邀上海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张河主任莅临坐诊" alt="2015中国近视眼防治专家巡诊 特邀上海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张河主任莅临坐诊">

据调查显示,我国少年儿童近视发病率持续增高,怎样有效防控近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每年暑期,是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加强对孩子近视防控的干预和科学用眼调节,对孩子将来的视力发展有很大意义!

8月23日,南宁爱尔眼科医院为南宁市中小学生带来前沿、权威的诊疗服务,特邀上海青少年防控专家张河主任莅临,与南宁爱尔眼科小儿眼科主任庞玉英教授联合会诊,为广大屈光不正的中小学生进行一对一现场会诊。

本次专家会诊活动仅限一天。即日起,存在屈光不正(远视眼、近视眼、散光眼)、斜视、弱视等的青少年均可报名参加,专家现场就“怎样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增加”、“青少年近视如何选择眼镜”等问题,面对面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制定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专家会诊统一安排在8月23日全天,限30个专家号,报满为止。

2015中国近视眼防治专家巡诊第一期

特邀上海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美国欧几里德角膜塑镜中国区首席专家张河主任授课坐诊

张 河 主任医师

青少年近视矫正专家

非手术视力矫正国家标准制定人

美国角膜塑形镜协会会员

中国区角膜塑形术(MCT)首席专家

1984在国内率先开展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和研究工作。

2000年和前辈汪芳润教授等共同创立上海科育儿童视光中心,任视光主任。

2006年和褚仁远教授,谢培英教授共同完成中国第一部角膜塑形镜专著。

2010年成为美国角膜塑形镜协会会员。目前任国际角膜塑形镜协会亚洲分会中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美国欧几里德视光中心中国区首席专家。

张河主任为近视孩子进行眼部检查

广西著名小儿眼科专家、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庞玉英主任联合坐诊

庞玉英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广西著名小儿眼科专家

南宁爱尔眼科医院斜视与弱视及小儿眼科主任

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多年,对眼科各种疾病诊治及手术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小儿眼疾病诊治、弱视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的防治、复杂性成人、儿童斜视矫正术、矫正眼部畸形术。

优惠与特权:

1、参加活动均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

2、当天活动免专家挂号费及五项眼健康体检

3、配框架镜8.5折,验配MCT角膜塑形镜预交500抵1000元

4、惊喜抽奖,有机会赢得50-100元配镜代金券及精美礼品

活动信息

邀请对象:6-18岁近视青少年儿童

时间:8月23日(周日)上午9:00

地点:南宁市西乡塘秀灵路126号,南宁爱尔眼科医院二楼会议室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人蓄共患疾病,这种疾病对于人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小朋友,危害更严重,所以对于很多家长,都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得手足口病,下面内容就详细介绍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有哪些?作为家长可以对这些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以上的内容就介绍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对于很多的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得了这种疾病,一定要对以上介绍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这种疾病的防控知识,就能在平时,让孩子在卫生方面,在其他方面都能做得更到位,才能远离手足口病。



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有什么

高血压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如果得了高血压以后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会对自己的脑血管造成严重危害,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想全面了解一下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有什么,下面内容就为很多的患者详细做了介绍,你可以全面的了解一下。

长期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加重肾的负担,对于肾功能欠佳或患肾炎的人,则会因超负荷地排泄而累及肾脏,加重病情。

高血压的营养治疗

1控制膳食的总能量:控制膳食总能量的目的是控制患者的体重,只要体重减轻了,高血压的发病率就会大大减小。每日的能量摄入量应比平时减少500~1000kcal。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多吃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鱼类,肉类。多吃植物蛋白含量多的食物,如大豆。

3减少钠盐:可根据病情给予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的钠的摄入量,建议食盐控制在2~5g/d,除食盐外,咸蛋、咸鱼、腊肉、酱菜、味精等含钠高的食物应限制食用。

注意事项:

注意补充钾、钙和镁,增加膳食纤维。不要饮酒。

得了高血压怎么调理?

1做好预防。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会出现血压的突然增高,神经紧张,头晕、耳鸣。乏力等症状,定期的检测血压的状况

2通过合理的膳食习惯,调节血压。多食用一些雌激素和抗氧化的物质,例如:黑大豆,海产品,蔬菜牛奶等食物

3芹菜苦瓜汤。芹菜含有粗纤维,能够调节人体内油脂平衡,苦瓜清凉败火,能起到降压的做用

注意事项:

1、切勿情绪激动,患者要采取豁达态度,勿急勿躁,喜怒哀乐都要有"度"。 2、切勿做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比较适合太极拳这类的轻度运动。

以上就介绍了减盐防控高血压的知识有什么,很多高血压患者,通过以上全面的了解,了解了盐和高血压的知识关系,所以在全面了解以后,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一定要少吃盐,才能让自己的高血压不会升高,这样才有利于对高血压的防控。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传染率比较高的一种人蓄共患病,这种疾病虽然它的传染率比较高,但是只要做好防控的措施,就会远离这种疾病,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有哪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远离这种疾病,下面就做了具体解答,你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病毒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触传播,与患者接触或病毒携带者接触;

(2)口腔分泌物的传播,唾液、痰等

(3)空气传播

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2、不随地吐痰,用过的纸巾及时处理;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不吃、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激凌、沙拉、卤菜、凉拌的食物等,防止病从口入

4、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多喝水,喝开水;喝水的杯子常洗、保持洁净;

5、勤剪指甲,贴身衣物常换洗;勤晒被子,勤洗澡

6、经常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8、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在了解了手足口病防控措施以后,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为了远离这种疾病对我们身体的危害,一定要对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全面的了解,平时做好防控的措施,这样才能远离手足口病。



中国最高眼科学术会议专家发声:青少年近视防控已刻不容缓!!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亚非眼科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亚非地区的万余名眼科专家和医生代表与会,就眼科临床诊疗新的技术、新的防治措施以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为期五天的交流和研讨,为年度最盛大的眼科学学术会议。今年,近视防控再次成为学术研究和讨论的焦点议题,青少年近视受到眼科医学界的重视,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有望取得新进展。

开学季 学生近视患者猛增

9月份,中小学生陆续开学了。可是,细心的老师发现,过了一个暑假,班上又多了几个戴眼镜的孩子。暑假没有课业压力,眼睛视力却反而下降了!记者采访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开学前两天带孩子去测视力,发现又涨了100度”、“天天玩手机、看电视,一个暑假下来,好好的眼睛变成近视眼了”、“我看到同桌也戴上了眼镜,我们班上的近视眼都占到一半了”。

“7至18岁的青少年人群已经成为近视的“重灾区”,近视率约为80%,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上涨。”正在西安举行的“第十七届亚非眼科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眼科专家杨智宽教授在其《Treatments
of Children Myopia in China》的专题发言中用数据再次证明:青少年近视防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期。

近视防控 研究取得新进展

通过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我国在近视防控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眼科临床医师们通过研究角膜像差、眼球前表面曲率、视网膜超微结构及其周边屈光度、眼底变化等对近视的影响,探索青少年近视的综合防治方法。基础研究者们从源头上研究近视的发病机制,探究眼睛与神经学、物理光学、电磁辐射、生物力学等学科的关系,希望揭开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奥秘,为近视干预和治疗提供方向和路径。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副院长及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从事眼科临床及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在今年的眼科学术大会上,他主持了《眼视光学第八单元:视功能和视觉康复》的专题研讨,提出“应关注眼镜的使用对青少年近视眼的影响”。

正确使用眼镜 对控制近视尤为重要

“验光配镜绝对不是小事!许多人戴了不合适的眼镜,不但不能矫正视力,反而会伤害眼睛。”杨智宽教授介绍,配了度数过高或者过低的眼镜,都无法有效地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因此,科学的验光配镜是正确使用眼镜的第一步。

“一定要基于双眼视觉功能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制定有效的近视控制方案。”杨教授介绍,青少年儿童的眼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调节力,双眼视功能检查能查明孩子近视产生和加深的原因,对视力发展状况做准确预测,进而选择适合的矫正方案。

配了合适的眼镜,该如何正确使用呢?看近、看远的时候该戴着眼镜,还是该摘掉眼镜呢?

杨教授介绍,即使都是100度的近视,每一个孩子眼镜配戴的方式也都不会一样。比如有的孩子看远的时候戴,看近处的时候不需要戴;有的不管看远看近都得戴着眼镜。这也得通过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数值结果来判断。

长效机制 搭建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

据悉,杨智宽教授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的眼视光学科带头人。面对中小学生逐年增加的近视发病率,他所在的爱尔眼科医院深感责无旁贷,近年来一直专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搭建:在主管单位的领导与配合下,开展眼健康检查、档案建立、视力监控、行为干预等工作,从源头遏制青少年近视的发生趋势;对于已经初发近视的孩子,通过医学验光配镜、双眼视功能检查等方法找到孩子近视发生、发展的真正病因,从而“对症下药”,提供有效的近视防控技术与服务;打造“公益健康教育平台”、开办眼健康知识讲座,将科学的爱眼信息传播给有需要的家庭;为每一位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持续跟踪其近视防控的效果。

“爱尔眼科一直关注我国青少年近视的问题,每年承担超过100万人次的校园筛查及建档工作。”杨教授介绍,爱尔眼科眼视光服务的延伸和扩展对眼视光科研学术能力和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爱尔眼科成立了“爱尔眼视光研究所”,主办了近视眼研究国际会议,先后5次承办了国际角膜学会IAOA培训班,与中南大学、湖北科技大学联合创办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视光学院,以满足近视防控体系搭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基于社区、学校基础眼保健的创新服务模式也已起步,2013年相继在长沙、沈阳开办“爱尔视光诊所”,专项服务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建设。为加快建设步伐,2014年,爱尔眼科开启“合伙人”经营模式,将更多的医疗人才、社会资本引入到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搭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芽苗菜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元凶”

文章导读:芽苗菜的农场。但迄今,调查人员还没有从任何食物样本中找到病原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包括在这家农场以及饭馆、患者家的厨房获取的样 本。

布格尔说,尽管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还未结束,但新感染患者数量已经逐渐减少。他认为,这是被污染的食物已消耗完了的缘故。

这轮大肠杆菌疫情暴发之初,德国卫生部门曾怀疑产自西班牙的黄瓜是疫情源头。欧洲多国随即发布对西班牙蔬菜和水果的进口禁令,招致西班牙方面的强烈抗议。德国政府随后承认判断有误。

新华网柏林6月11日电(记者刘向)德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等多家机构10日在柏林表示,他们 已确认豆芽等芽苗菜是造成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的源头。当局同时宣布,生吃黄瓜、西红柿生菜是安全的。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布格尔 当天在德国疾病控制、卫生检疫等多个部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一结果基于100多名在某餐厅就餐的顾客的跟踪调查。他们发现,这些顾客中感染肠出 血性大肠杆菌的患者都吃了带有生芽苗菜的食物,食用芽苗菜者患病的几率是未食用者的9倍。

德国卫生部长巴尔和消费者保护部部长艾格纳当天对这一进展感到高兴,认为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巴尔说,可以不必再坚持此前发出的在德国北部不要生吃黄瓜、西红柿和生菜的建议。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下萨克森州比嫩比尔特的一家农场生产的芽苗菜是这次疫情传染源头。这家农场已经完全查封。有关机构表示,正在检查其他生产 芽苗菜的农场。但迄今,调查人员还没有从任何食物样本中找到病原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包括在这家农场以及饭馆、患者家的厨房获取的样 本。

布格尔说,尽管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还未结束,但新感染患者数量已经逐渐减少。他认为,这是被污染的食物已消耗完了的缘故。

这轮大肠杆菌疫情暴发之初,德国卫生部门曾怀疑产自西班牙的黄瓜是疫情源头。欧洲多国随即发布对西班牙蔬菜和水果的进口禁令,招致西班牙方面的强烈抗议。德国政府随后承认判断有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