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急救常识有哪些呢_户外运动的急救常识有哪些

由网友(半世浮华一场梦)分享简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周末或是节假日期间都会选择到户外去运动或是游玩。可以放松心情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那么有的年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大,就因为这些压力所以我们在平时没办法解压,所以有了很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这些人经常性的出去游玩,特别的刺激和惊险,有的回到深山里,自己去探险,还有的会到很远的偏远地方,当...



出血急救常识有哪些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周末或是节假日期间都会选择到户外去运动或是游玩。可以放松心情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那么有的年轻人就会选择到一些野外进行极限运动或是拓展活动。在游玩或是运动时都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受伤出血等。那么对于出血急救常识,相信多数人并不是很了解。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两种简单有效的出血急救方法吧。

   1、指压法

    将纱布、手帕或布带等物品放在伤口上用力按压直至伤口停止出血如果条件允许将按压的物品加热消毒效果更好当然如果情况紧急没有任何辅助物品可直接用手指进行压迫止血。伤口处在高于心脏的位置再按压伤口可有效止血。在纱布上包扎绷带用力过度会使血液停止流动所以包扎的力度不要过大适可而止。注意,当血被止住后,不要立即打开绷带,如果伤口较大,应该尽早就医。当上面提及的方法均不管用时,就要考虑用包扎止血法了。

   2、包扎止血法

    把能够找到的布带(丝巾、围巾、毛巾等)叠成5厘米宽,做成止血带如手部受伤出血就将其扎在上臂处,如果脚部出血应将其扎在大腿上也就是说止血带。必须扎在受伤肢体的近心端将止血带紧紧绕两圈后打结。再将不易折断的木棒橡皮管等物品插入打结处系紧,转动木棒直至止血再用其他布条将木棒固定最后将止血时间写在止血带上即可。注意,宽度在3厘米以下的绳索类物品会损伤神经和皮下组织不能作为止血带。止血带的包扎时间如达1小时以上会造成末梢组织血液停顿引起组织坏死所以应在避免大量出血的情况下每隔30分钟松开一次止血带放松一下后再系紧。

   通过以上对于出血急救常识的祥细介绍。对于平时有经常在户外运动的人来说,相信对于出血急救的方法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游玩还是去户外运动,人们平时都应该要有安全方面的常识,这样才能够应对突发的一些事件



户外运动的急救常识有哪些

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大,就因为这些压力所以我们在平时没办法解压,所以有了很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这些人经常性的出去游玩,特别的刺激和惊险,有的回到深山里,自己去探险,还有的会到很远的偏远地方,当然我们在这鞋户外运动中,少不了的就是急救的知识,那么户外运动急救常识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

   1、创伤的急救处理:创伤主要分闭合性创伤(挫伤、扭伤等)、开放性创伤(擦伤、刺伤、切割伤、裂伤等)。处理:闭合性挫伤、扭伤可用云南白药喷剂等,进行热敷、理疗、推拿、按摩,还可内服或外搽跌打筋骨药水、药酒、药粉、药丸。较大的开放性创伤必须请医生进行外科清创术和全面检查。较小的开放性创伤要先用无菌盐水(或就地清水)冲洗,将伤口中的异物除去,然后在伤口处涂上红汞,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若有外出血和皮下出血,可用手指或敷料压迫包扎止血,并以绷带固定;疼痛可服消炎痛,扑炎痛等。

   2、中暑的急救处理:夏天户外活动排汗多,体内的水分盐分消耗的也很多,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导致中暑或者虚脱。中暑的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痉挛,呼吸及心脏功能障碍。发生中暑时,应迅速让病人立即停止运动,移至阴凉、通风处,垫高头部,解开衣裤;可喝些冷饮、盐糖水并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有条件的可将病人置于4℃到18℃的水中,并用毛巾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严重者及时送医院。

   3、溺水的急救处理:仔细观察呼吸和心跳情况,对呼吸、心跳停止者,马上做人工呼吸抢救,并及时叫救护车。

   现在我们了解了户外运动急救常识,就可以放心的在外面游玩,这样的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并且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的锻炼,不管是我们的毅力还是耐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并且会让我们的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安全是最重要的。



我们必知的家中急救常识

我们平时生活中难免少不了出现一下意外,磕磕碰碰的。家中有老人的朋友要注意一下了!以下要给您介绍一下家中老人常见疾病的急救常识!无论是儿女还是老人自己都要好好学学哦!

老人突然倒地先不要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人摔倒常见的原因是:中风引起脑内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发生昏迷、偏瘫等;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引起眩晕,一般无意识障碍;大脑临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心绞痛急性发作;不慎摔跤导致骨折及癫痫等。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一般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反而使病情急转直下;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此时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如发生骨折和脱臼,搀扶又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椎骨折的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如果脑血管破裂,病人最怕慌乱下的挪动,一旦扶起可能加重病情。所以学习一些急救常识还是很有作用的!

因此,遇到老人摔倒,要先观察其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病人,让其服下急救药,再视情况送往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立即打急救电话。碰到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流人呼吸道引起窒息。搬动病人时,要一个托头、胸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小心谨慎,不可乱了方寸。

年轻朋友们、老年朋友们,这些急救常识您都学会了吗?如果有老人出现紧急病情,您可不要慌乱失措哦!掌握住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命安全加分!



交通事故急救常识

交通事故一旦发生的话,那么也就代表很多人会受到伤害,其中肯定也有少数伤势很严重或者是处于即将濒死的状态,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抢救,在现场就能给予及时并且正确的救护,这样就能减少事故带来的伤亡。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交通事故的急救常识吧。

1、心肺复苏:当发生突发的呼吸、心跳停止的时候,要及时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以挽救伤员的生命,如能在4分钟内开始,成活率最高,现场心肺复苏的程序为:

(1)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口腔气道通畅;

(2)其次是维持呼吸,检验伤员是否还有呼吸,若伤员已没有呼吸,可立即采取口对口的呼吸方法,每3-4秒吹气一次;

(3)其三是恢复血液循环,对心跳骤停的伤员,要立即采取心脏复苏术,抢救者应掌握胸外心脏按压双手配合的正确姿势及按压动作,有节奏地按压心脏。

2、控制严重出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其血液量为4000毫升,当失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便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员出现模糊、口渴、头晕、甚至昏迷现象。外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直接加压法。用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在伤口上,并保持压力15分钟以上。

(2)高举法。举起伤员出血的肢体,高于心脏部位,以减缓出血部位的血夜流动。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敷一块清毒纱布或垫干净的衣物包扎。

(3)压迫止血法。当四肢有严重出血时,可压迫肢体的重要动脉。

3、搬运伤员: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宜在对重伤员就地检查伤势和初步处理后再搬运。搬运方法根据伤员的伤势情况、伤员的体质和搬运的远近及道路情况而定,主要搬运方法有:单人背负法、抱持法、扶持法和四人双手椅托法。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交通事故急救常识了,知道了应该怎么进行急救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这样在事故来临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挽救一些人的性命,关键时刻还能救自己一次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常识

当今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成了我们生活中比较普遍的一种交通工具,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容易出现各种车祸的出现,这样会严重导致我们的生命安危受到威胁,如果我们掌握好一些急救的方法在出现意外的时候就能更好的自救,下面一起了解下交通事故现场急救常识。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常识

减速伤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如-脑损伤、颈椎损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以及"方向盘胸"等。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致。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同时发生于一体。因此,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将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1、现场组织: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根据分类,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骨折处进行固定。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2、正确搬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地上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3、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生活中总是会存在一些意外,上面就是对交通事故现场急救常识的介绍,多掌握一些常识能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能很好的减少意外的车祸或者受伤等。



地震急救常识有哪些

很多地方都发生过地震,之前地震少的时候人们不知道地震是什么,现在地震经常发生,很多人都特别的担心,担心地震会危害到生命,如果有地震的话,那么地震之后很快房屋全部都会坍塌,如果房子里面有人的话,那么就会引发生命危险,而地震中有很多急救常识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这样当我们面对地震来临的时候才可以自救,那么地震急救的常识有哪些呢?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当自己处于地震的时候也不要慌乱,如果自己还活着,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保持冷静,这样才是活下来的唯一希望,然后想到这样的急救措施给自己做好自保的能力,而当房屋坍塌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到处乱跑,如果房屋矮的话,可以很快的速度跑开,但是如果房屋很高的话,这个时候就不要想着逃跑了,而是找个房屋角落躲起来。



火场的急救常识有哪些

目前由于火灾发生伤亡的事故源源不断,很多人由于火灾丧失了生命,我们也知道在火灾场上比较容易出现的就是烫伤,那么在火场有哪些急救的小常识呢?针对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全面的普及一下这个方面的内容,希望下述的文章分享能够帮助到更多身陷火场的人员。

一、火烧伤急救 火场烧伤处理当务之急是尽快消除皮肤受热。

1、用清水或自来水充分冷却烧伤部位;

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等包裹伤面;[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

3、伤员发生休克时,可用针刺或使用止痛药止痛;对呼吸道烧伤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止异物堵塞;

4、伤员口渴时可饮少量淡盐水;紧急处理后可使用抗生药物,预防感染。

二、化学物品烧伤急救 当受到酸、碱、磷等化学物品烧伤时,最简单、最有效的处理办法是,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烧伤人员,一方面可冲洗掉化学物品,另一方面可使伤者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化学物品的吸收。

三、电烧伤急救 触电后,电流出入处发生烧伤,局部肌肉痉挛,且多为Ⅲ度烧伤。

1、迅速关闭电源,使伤者脱离电源; 2、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当伤者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施行胸外按压;并可注射可拉明等呼吸兴奋剂,促使自动恢复呼吸;

3、同时进行全身及胸部降温;

4、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对伤口用消毒纱布包裹,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药等包扎处理。

四、有毒气体急救

1、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躬身弯腰向与烟气相反方向的安全出口逃出;

2、中毒者抢救出来后,放在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实施抢救;

3、伤员停止呼吸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能时供给氧气,并迅速送往医院。

上述有关于火场的急救常识,大家在阅读完上述的文章之后是不是受益匪浅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意外情况是我们所预想不到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了解一些应急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灾难出现的时候减少灾难带来的危害。因此希望大家在平时多加关注这些方面的知识。



骨折急救常识有哪些

骨折是很容易遇到的情况,一旦碰到骨折的情况,千万不要着急心慌,也不要随便的活动患者,这样很容易造成患者的第二次损伤的,骨折虽然是很多见的,但是遇到了就需要进行急救,如果不知道急救的常识,很容易耽误疾病的治疗的,那么骨折有哪些常见的急救常识呢,下面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急救。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以上详细介绍了骨折的急救知识,对于这样的骨折意外来说,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的常识,尤其是要在第一时间之内进行急救,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不会造成很大的生命威胁的,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需要掌握一定的现场急救常识,才能够预防骨折的二次损害。



摔伤急救常识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摔伤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走路的时候可能会摔跤,运动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摔伤,所以很多情况的摔伤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能控制摔伤的出现,那么就要掌握好摔伤的急救常识,才能更好的第一时间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讲一下摔伤的急救常识,必要的时候是很有用处的。

-固定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目的:减少伤病患者的疼痛;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和肿胀;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便于搬动患者。

固定要点和注意事项:固定材料多用夹板,也可就便采用小木板、树枝、书籍杂志、硬纸板等。四肢固定须注意松紧适度,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或将受伤的上肢缚于胸廓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健肢,以防肢体旋转和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固定好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搬运 根据患者伤情进行

目的: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尽快使患者获得专业医疗救治;正确的搬运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防止损伤加重;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搬运护送的原则及方法:担架是运送患者最常用的工具,也可借用门板、木椅等物品,还可自制绳索担架、衣物担架等。搬运护送包括如何将伤病患者搬出脱离受伤现场以及现场救护后救护车等护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做好伤病患者现场的救护和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搬运中,须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并将患者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头部、脊柱和伤肢的扭动,以免损伤加重。

摔伤的程度不一样,摔伤的部位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是有所差别的,所以主要要了解到摔伤后的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急救,也能避免因为不清楚急救常识,造成伤者伤口的恶化。所以大家可以详细的了解一下文章中介绍的方法和常识。



运动受伤急救常识有哪些

在运动的时候我们想要自己的身体不受一点的影响,当然这只是我们想而已,在运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有一些意外会发生,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的影响和伤害,我们应该要好好的学习一些关于急救的知识,这样才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帮助,那么运动受伤急救常识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急救包扎法

   包扎有固定夹板或敷料,限制伤肢活动,避免加重伤情;保护创口,预防或减少感染;支持伤肢,使之保持舒适的位置,减轻疼痛和压迫止血,防止或减轻肿胀等多种作用。包扎时,动作要柔和、熟练、包扎的松紧度应适中,过紧会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包扎的作用;绷带包扎要从伤部远端开始,包扎结束时,绷带末端要用胶布粘合固定或将绷带末端留下了段,纵形剪开缚结固定,但缚结不要在伤口处。

  (二)止血法

   据研究,健康成人平均每kg体重约有血液75ml,总血量可达4000~5000ml。若急性大出血达到全身总血量的20%,即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口渴等急性盆血的症状;若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30%时,将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外出血的伤员,尤其是大动脉的出血,必须立即止血;对疑有内脏或颅内出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理。

  (三)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可以单独或同时发生。呼吸停止后则全身缺氧,随即可引起心跳停止;心跳停止后,延髓血流即停止,可迅速引起延髓缺氧及中枢性呼吸衰竭而导致呼吸停止。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较多,较常见的有电击伤,一氧化碳中毒或药物中毒、严重创伤和大出血、溺水和窒息等。

   现在我们明白了运动受伤急救常识有哪些,这些急救的知识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在运动中受的伤,也能够让我们在平时的时候给一些帮助,我们也许在运动中会受到很多损伤,当然有了这些急救的知识就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尽早的接受治疗,这样我们更好的得到锻炼。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