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_治痰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那与爱无关″)分享简介: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辰砂茯苓丸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治痰茯苓丸的功效和作用吧。【别名】茯苓丸(《妇人大全良方》卷三)、《指迷》茯苓丸(《证治准绳...



辰砂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辰砂茯苓丸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茯苓5钱,石菖蒲(竹沥拌晒3次)5钱,白附子(黑狗胆拌晒3次)5钱,辰砂5钱。

【制法】
上为细末,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
七情太过而癫者。

【用法用量】
初服3钱,次服4钱,淡姜汤送下。

【摘录】
《证治宝鉴》卷二

上面给我们介绍了辰砂茯苓丸到底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怎么样?现在了解了吗?其实中药方剂还有很多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我相信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它一定会实现的。



治痰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治痰茯苓丸的功效和作用吧。

【别名】
茯苓丸(《妇人大全良方》卷三)、《指迷》茯苓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
茯苓30克 枳壳(麸炒,去瓤)15克 半夏60克 风化朴消7.5克

【制法】
上药四味,共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祛痰化湿。治中脘停痰,臂痛难举,或四肢浮肿,脉沉细。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姜汤下。

【注意】
便溏者勿服。

【摘录】
《百一选方》卷五引《全生指迷方》

对于治痰茯苓丸等很多中药方剂来说,如果改变各个中药材的数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将会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巨胜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巨胜茯苓丸,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巨胜茯苓丸吗?巨胜茯苓丸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巨胜1石(9蒸9曝,去黑皮,熬之令香,蒸熟,于臼中急捣为末,仍以疏马尾罗之),白茯苓3斤(去黑皮,锉如鸡头大,用水煮10余沸,漉出令干)。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大。

【功能主治】
延年轻身。主

【用法用量】
每服以温水化破1丸,1日3服为准。

【摘录】
《圣惠》卷九十四引陶隐居方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巨胜茯苓丸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白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养生呢,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到困扰的问题,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方剂养生。下面来介绍一下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30克 覆盆子30克 黄连30克(去须)人参30克(去芦头)栝楼根30克 熟干地黄30克 鸡膍胵50枚(微炒)萆薢30克(锉)玄参30克 石斛22克(去根,锉)蛇床子90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益肾润燥。肾消。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
每于空腹时煎磁石汤下30丸。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处方】
白茯苓半两,黄连2两半,黄柏1两半,羚羊角1两半。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休息痢,日夜频并。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
白茯苓1两,白龙骨1两,远志1两(去心),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柏子仁1两,牡蛎2两(烧为粉),犀角屑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末,加枣肉2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劳热,恐畏不安,精神闷怒,不能独卧,志气错乱。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以粥饮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
白茯苓1两,黄柏1两(微炙,锉),干姜1两(炮裂,锉),木瓜1两半(干者),白石脂2两。

【制法】
上为末,煮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霍乱后水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
白茯苓1两,覆盆子1两,黄连1两(去须),人参1两(去芦头),栝蒌根1两,熟干地黄1两,鸡肶胵50枚(微炒),萆薢1两(锉),玄参1两,石斛3分(去根,锉),蛇床子3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因消中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消肾,即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煎磁石汤送下。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茯苓降心火而交肾,黄连清脾火而泻心,石斛平胃热而涩肾,熟地、玄参生肾水,覆盆、蛇床固肾精,人参补气,花粉生津,萆薢清热利湿,肶胵能消水谷,通小肠、膀胱而止便数,善治膈消,磁石色黑入肾,补肾益精,故假之为使也。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
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琥珀半两,桂心半两,远志(去心)半两,菖蒲半两,柏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心虚惊悸,神不安定。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3两,黄柏(去粗皮)3两,干姜(炮裂)3两,木瓜(干者,去瓤)1枚(切,焙)。

【制法】
上为末,以粳米或粟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
霍乱后,水利不止;亦治诸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术饮送下,1日2次。老小加减。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
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焙)1两,酸枣仁1两(微炒),甘草3分(微炙黄,锉),朱砂3分(别研),生龙脑1分(别研)。

【制法】
上7味,除别研药外,同捣为细末,入研了药,再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化痰、镇心安神。主肝脏实热上攻,头目昏眩;兼治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乳香汤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酸枣仁(炒)1两半,五味子(炒)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续断1两半,泽泻(锉)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白蒺藜(炒)1两,人参1两,羚羊角(镑)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炙,锉)1两,五加皮(锉)1两,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炒)1两,独活(去芦头)1两,杜仲(去粗皮,酥炙)1两,甘草(锉,炙)1两,熟干地黄(焙)2两,白槟榔(生用)2两,鹿角胶(炙令燥)2两,云母粉(别研)2两,菟丝子(酒浸软,别研)3两。

【制法】
上药先将23味捣罗为末,入细研云母粉、菟丝子,揉拌令匀再罗,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脚气缓弱,腰脊急痛,臂髆酸疼,心胸痰壅,气逆胁满。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食前各服20丸,大枣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贝母(去心)、五味子、紫菀(去苗土)、白术、百部根、杜蘅、麦门冬(去心,焙)、人参、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熬)、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米饮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黄耆(炙,锉)1两半,薏苡仁1两半,萆薢1两半,山茱萸1两半,赤芍药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1分,白槟榔(炮,锉)2两,熟干地黄(焙)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2两半,当归(切,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涂酥捣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月水不调,或多或少,脐下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腹煎大枣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虽然说白茯苓丸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坠痰丸的功效与作用

坠痰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坠痰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坠痰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大黄(酒煨)30克 贝母(去心)胆星 青礞石(煅过)石菖蒲各30克 麝香3克 蛇含石(煅红,醋淬七次)15克

【制法】
上药为末,姜汁为丸。

【功能主治】
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癫狂,谵语妄言。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摘录】
《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
半夏2两(姜矾制净),乌梅肉2两(焙枯),广橘红2两,明矾2两(童便、姜汁3大茶杯,萝卜汁3饭碗煮枯,焙干),薄荷叶2钱5分,青礞石2钱5分(煅红)。

【制法】
上为极细末,姜汁调稀糊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浮痰积饮,灌注膈中,不惟食饮阻碍,白反胃而渐成噎膈,汤药不分补泻,并为隔塞,而难展其力者。

【用法用量】
每服3丸。

【摘录】
《活人方》卷五

看了上文对坠痰丸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导痰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导痰消风散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导痰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陈皮、半夏、甘草、白芷、全蝎、羌活、防风、荆芥、升麻、细辛、芦荟各等分。

【功能主治】
鹘眼凝睛。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上

看了上面对导痰消风散的介绍我们知道,养生是现在很多人喜爱做的一件事情,养生对身体的帮助比较大,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的体质状况来选择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巨胜汤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治疗疾病,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事实也证明中医调理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疗效非常好的中药方剂巨胜汤,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巨胜(炒)3两,甘草(炙,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芍药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补不足,宽中止痛,益气,利小便。主虚劳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地黄汁1合,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看了上文对于巨胜汤的介绍,我们对于巨胜汤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巨胜粥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巨胜粥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巨胜粥治疗呢?巨胜粥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
巨胜子不限多少(拣去杂,蒸曝各9遍)。

【功能主治】
益气力,坚筋骨。主五脏虚损,羸瘦。

【用法用量】
上药每取2合,用汤浸布裹,挼去皮,再研,水滤取汁,煎成饮,着粳米煮作粥食之,或煎浓饮,浇索饼食之,甚佳。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七

经过上面详细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巨胜粥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锻炼,增强抵抗力,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药物也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



巨胜丸的功效与作用

巨胜丸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巨胜丸的功效有哪些吗?吃巨胜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巨胜子、白茯苓、甘菊花各等分。

【制法】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返白发为黑。主风眩,白发。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清晨白汤送下。

【摘录】
《医灯续焰》卷十八

【处方】
金铃子半斤,知母半斤,小茴香4两(微炒),单枝甘草4两(去皮,炙),广木香2两,秋蚕沙2两(淘净,微妙),莲子心2两,好芽茶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无灰好酒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
诸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温酒送下,或牛、羊肉、瓜齑大补神效,送下后干物压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
巨胜子4两,覆盆子2两,巴戟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酸枣仁2两,甘菊花2两,白茯苓2两,薯蓣2两,桂心2两,天门冬3分(去心,焙),熟干地黄3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延年益寿。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以温酒送下,任意加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四

【处方】
巨胜2斤,杏仁4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1两,生地黄5斤(捣绞取汁,以慢火熬去1半),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续断1两,旋覆花1两,覆盆子2两,白芷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秦皮1两,桂心2两,青葙子2两,秦椒2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熟干地黄4两。

【制法】
上为末,入地黄汁中,以少蜜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变白发令黑,补益驻颜。主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驻颜巨胜丸”。

【注意】
忌生葱、萝卜、大蒜等。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一

没有想到吧,巨胜丸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巨胜丹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体,达到调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巨胜丹。

【别名】
巨胜丸

【处方】
巨胜1合(研),当归(洗,焙)1两,生地黄1两,芍药1两,胡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血气不足,不能荣,发不生,白秃。

【用法用量】
巨胜丸(《普济方》卷三六三引《全婴方》)。

【摘录】
《幼幼新书》卷六引张涣方

由上文可知巨胜丹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