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见愁的功效与作用_铁苋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番茄你个马铃薯゜)分享简介:说起血见愁我们都不陌生,血见愁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药用功效,经常吃血见愁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别我们知道中药材分很多种,铁苋也是其中的一种。要想铁苋能正确科学的发挥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为不同的药材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和功效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



血见愁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血见愁我们都不陌生,血见愁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药用功效,经常吃血见愁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别名】
大叶藜、杂配藜(《东北药植志》),杂灰藜,大叶灰菜(《黑龙江中药》),八角灰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藜科植物

大叶藜



全草

。6~8月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茎直立,具5条锐棱,秃净,绿色,有时具紫色条纹。叶互生,大形,柄长2~7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稍心形,边缘弯缺状,海边具1~4牙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序大,为疏散的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绿色,卵形,长约2毫米,钝头,被有粉粒,背面有肥厚的隆脊;雄蕊5;雌蕊1。胞果,扁豆形,果皮旗质。种子盘状,扁凸形,具显明小点,锐边,径约2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缘或荒地。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
止血,活血。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熬膏。

【附方】
①治月经不调:㈠鲜大叶藜二两,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㈡大叶藜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钱,早晚服。(《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
《*辞典》

上面就是血见愁的一个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血见愁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很多病症都可以有效的缓解,但切记不要胡乱服用。



大驳骨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大驳骨丹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大驳骨丹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别名】
鸭仔花、逼迫树(《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宁市药物志》),大驳骨、鸭公青,十月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白鹤脚,大骨节草、大驳骨泊(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大叶驳骨草,黑叶接骨草(《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
为爵床科植物

黑叶爵床



茎叶

。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
常绿灌木,寓可达2.5米,除花序稍被微毛外,均秃净,枝粗壮,圆柱形。叶对生,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4.5~6厘米,先端钝,全缘,基部渐狭而成短柄。穗状花序顶生,长7~10厘米;有多数阔卵形的苞片,长约1.2厘米,宽约10毫米,绿色,被微毛,内有花3~4朵;小苞片极小或狭;萼片5,长约4毫米;花冠2唇形,长1.4~1.6厘米,白色而有红色斑点,上唇2裂,下唇较大,短3裂,中裂较宽;雄蕊2,着生于花冠喉部,突出;花柱线形,短2裂。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8毫米,有毛。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多栽于庭园,或生于村旁、旷野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

【性状】
干燥枝叶,茎枝棒状,粗约0.5~1厘米,灰褐色或黄褐色,常有粉尘状细密斑点,平滑而稍有纵绉及点状突起皮孔,节部膨大;皮薄,木部乳白色,髓部甚大,海绵状,白色;幼枝稍压扁。叶对生,革质,稍脱落,灰绿色、茶褐色或绿黄色,长椭圆形,两面秃净。气微,味淡而稍带豆腥味。以枝不过粗,叶多为好。

【性味】
苦辛,平。

【功能主治】
活血,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痈,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注意】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内服慎用。"

【附方】
治跌打:大还魂、透骨消、泽兰、血见愁、金牛草。同煎服。(《广东中药》)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药大驳骨丹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白接骨的功效与作用

白接骨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白接骨可以用来药用也可以用来食用,而且白接骨的功效和作用是相当全面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
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换、橡皮草、白龙骨、六厘草、猢狲节根、血见愁[浙江]

【来源】
爵床科白接骨属植物

白接骨

Asystasiella chinensis (S. Moore) E. Hossain [Asystasia chinensis S. Moore],以

全草



根状茎

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用于肺结核,咽喉肿痛,糖尿病,腹水;外用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晒干研末撒伤口。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浙江民间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白接骨,我们知道白接骨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白接骨作为一种调理身体的手段 。



大叶藜[图]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大叶藜[图],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大叶藜[图]在调理身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
血见愁[东北]

【来源】
为藜科藜属植物

杂配藜

Chenopodium hybridum L.,以

地上部分

入药。夏季割取地上全草,切段,晒干备用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0.3~1.2米。茎直立,粗壮,单一或上部分枝,具5锐棱,无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柄长2~7厘米;叶片质薄,卵形、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5厘米,宽2~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近截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端尖,无毛。秋季开绿色小花,疏散的大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两性或雌性;花柱5裂,裂片卵形,先端圆钝,边缘膜质,背部有纵隆脊;雄蕊5个。胞果薄膜质,双凸镜形,具蜂窝状的四至六角形网脉。种子扁圆形,黑色,无光泽,有明显的凹点,直径约2毫米。

【生境分布】
生于村边、菜地及林缘草丛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山东、河南、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吐血,衄血,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看完了上面关于大叶藜[图]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大叶藜[图]的好处了。可见大叶藜[图]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漏斗菜的功效与作用

漏斗菜是中药的一种,在某些疾病上对人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这类药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较广泛,对漏斗菜选择的时候,需要对漏斗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认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别名】
血见愁(《东北药植志》)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

小花耧斗菜



尖萼耧斗菜



带根全草

。6~7月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
①小花耧斗菜

【功能主治】
《黑龙江中药》:"通经活血,治月经不调,妇女血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熬膏,1~2钱,开水冲服。

【摘录】
《*辞典》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中药漏斗菜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考虑将漏斗菜应用起来。



毛药的功效与作用

毛药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毛药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毛药都有哪些营养和功效。

【别名】
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茄科植物

十萼茄



全株

。秋后采收。

【原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高60~100厘米,基部木质化,全体密被柔毛,以幼枝为最多。单叶互生;有柄;叶片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突尖而下延至柄上,全缘,两面均疏被柔毛。花单1或2~6个聚生于叶腋,长4~8毫米,多少下弯,被毛;萼短,阔钟状,有线状裂齿10枚,被毛;花冠白色,直径约8毫米,5裂至中部;雄蕊5,花药顶裂;子房2室。浆果球形,直径6~8毫米,红色,光滑无毛。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
生于荒野。分布广东、贵州等地。

【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凉,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
①《植物名实图考》:"捣敷红肿。"

【附方】
①治火疔:鲜毛药果叶,捶绒敷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毛药的功效与作用了吧?毛药的药用价值极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这点希望大家注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