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_辰砂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销声匿迹)分享简介:疏风五苓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疏风五苓散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处方】防风5克,泔浸苍术6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辰砂五苓散,那么辰砂五苓散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处方】辰砂(研)、白术(去芦)、猪苓(去黑皮)、泽泻(洗)、赤茯...



疏风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五苓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疏风五苓散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
防风5克,泔浸苍术6克,肉桂3克,羌活3克,猪苓9克,泽泻9克,赤茯苓9克,土炒白术9克。

【功能主治】
疏风利湿。主风湿袭于下。

【用法用量】
加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怎么样?看完了上文对于疏风五苓散的简单介绍后是不是感叹中医的神奇?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



阿胶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阿胶五苓散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方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类人群都非常喜爱。今天就来看看阿胶五苓散的功效作用等。

【处方】
五苓散加阿胶。

【功能主治】
扶气养血,温脬利尿。主转胞。

【用法用量】
《中医妇科治疗学》本方用法:水煎,温服。

【摘录】
《金鉴》卷四十六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阿胶五苓散这种方剂的介绍了,现代人在物质水平提高了之后就开始关注养生了,这对于我们大家的身体还是非常好的。关于养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五苓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五苓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
茯苓180g 泽泻300g 猪苓180g 肉桂120g 白术(炒)180g

【性状】
淡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炮制】
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
密封,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处方】
泽泻(二钱半) 肉桂(一两) 赤茯苓(一两半) 猪苓(一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色,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不拘时服。

【备注】
一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泽泻(三钱),猪苓、茯苓、白术,各二钱。官桂(去皮.一钱)。

【功能主治】
治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渴欲饮水,脉浮,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泽泻二十五两,白术、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各十五两。肉桂(去粗皮)十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乱吐利,躁渴引饮。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
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处方】
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桂枝7克(去皮)

【制法】
上五味,捣为散。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议论文文摘集》1963:327~328,将五苓散(猪苓18克、会泽泻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术18克)研末,用50%酒精渗漉制成1:1的酊剂。另再将上述各药分别亦按上法制成1:1的酊剂,观察五苓散及其组成的单味药对大白鼠的利尿作用。结果证明:五苓散及其组成药物在给药后第1小时排尿率,与给药前对比有显着增强,其中以二苓及桂枝的作用最强。对照组药后2次的排尿率则无显着差别。第2小时各组的排尿率增加较少,第3小时则无明显的利尿作用。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用法用量】
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备注】
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摘录】
《伤寒论》

上文是对五苓散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五苓散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附子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是否知道附子五苓散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附子五苓散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附子五苓散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附子五苓散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
大附子1枚(挖空,入五苓散在内,炮熟)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阳气不足,水饮内停,翻胃吐食。

【用法用量】
用姜汤送下。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四

上面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附子五苓散的一些知识,作为一种中医方剂,既然它的养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养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体范围内,一旦超过了这个身体养生范围内,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大家要懂得适时适量。



导赤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中药方剂,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为何中药药剂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下面介绍一种导赤五苓散来为大家一一说明。

【处方】
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官桂、生地黄、木通、甘草各等分(一方无桂)。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一○五

相信大家看了导赤五苓散的介绍之后,肯定觉得导赤五苓散很神奇,导赤五苓散对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对人体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试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