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秘密-抗衰老灸法_[分享]黄豆灸法

由网友(小吵小鬧小幸福)分享简介:衰老(Senescence),在文献中亦常称为Ageing,是指生物体在其生命的后期阶段所进行的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十分给身体排毒通络养生。《黄帝内经。灵枢》提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也就是说,在人体非常虚弱的时候(阴阳俱虚),灸法是首选之一。宋代灸法专论《扁鹊心书》...



不老的秘密-抗衰老灸法

  衰老(Senescence),在文献中亦常称为Ageing,是指生物体在其生命的后期阶段所进行的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十分复杂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通常所讲的衰老是指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到达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的变化。

  中医针灸学在延缓衰老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保健灸在保健延年中的作用更是广泛流传。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记载“凡人自觉十日以上康健,即须灸三数穴以泻风气。”“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疠温毒,不能着人。”强调了灸法在强身保健、益寿延年中的作用。《医说》则提出了“若要安,丹田、三里常不干”的谚语。应用灸法保健延寿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受性等优点,应用于延缓衰老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方法:

(1)隔姜灸:鲜姜切成片,厚约0.2~0.3cm,中央穿数孔置穴位上。蚕豆大小艾炷放置姜片上施灸,如每穴灸5壮,灸时以皮肤潮红为度。每天1次,每灸10次后休息3~5天。

(2)隔附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每个附子饼以附子粉2.5g配以黄酒2.5g调成厚糊壮,用药饼模具压制成直径2.5cm,厚度0.5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艾绒制成底径2cm,高1.8cm的艾炷。把附饼放置于穴位之上,上置艾炷进行施灸。每天每穴施灸3壮,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3)隔药饼灸: 将补骨脂、当归、黄芪、生地、仙茅、仙灵脾、肉桂等健脾补肾、活血通络药物研成粉末,再以80%酒精调匀,用药饼模具压制成直径3cm,厚度0.8cm的药饼。艾绒制成重约1.2g的艾炷。将药饼置于穴位之上,上置艾炷进行施灸。每穴每次施灸5壮,隔日施灸,每人每年每穴灸量当在480壮以上。

(4)电热隔药灸: 将以黄芪、丹参、当归为主的调补气血药提炼加工,并辅以助渗剂制成直径2.5cm,厚度0.5cm的药贴。

 



善用灸法保健-强身健体

导语:灸法是通过对体表的腧穴进行艾熏、温熨达到经络畅通,通调气血,从而达到强身保健的方法。

灸法可以养生保健

灸法是养生保健的有效疗法。晋代《范东阳杂病方》中有灸法防霍乱使人“终无死 忧”的记载,并首次提出“逆灸”的概念,即指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的预防性灸疗。明代的《针灸聚英》也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意指病未至 灸之。“逆灸”重视机体自身潜能的激发与调动,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日本民间普遍运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并流行“勿 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即十八岁时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岁灸三阴交,旨在增强生殖能 力;四十岁灸足三里,以促进脾胃功能、预防疾病;至老年多灸足三里和曲池以防止视力衰退,灸曲池可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

灸法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又云:“余(窦材)五十时,常灸关元百余壮,……渐至 身体轻健,羡进饮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外台秘要》:“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唐代孙思邈是艾灸“治未 病”的积极倡导者,他指出“膏肓灸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在日本民间提倡婴儿期灸身柱,即婴儿出生后不久,用小麦粒大的艾炷灸身柱穴,3 壮左右,连续灸三日至十数日不等,可以促进健康发育。

#p#副标题#e#

灸法养生保健的前景广阔

“治未病”是让人不生病,如今,医学的重点是防患于未然。在机体尚处在 “未病”状态时及时介入一些安全简便的方法,不仅疗效好、痛苦小,而且费用低。灸法“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被延用两千余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今 天,灸法仍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更广泛 的作用。

艾灸穴位:阿是穴、三阴交穴

位置:腹部压痛明显处、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方法:艾灸条每次1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分钟~30分钟,7天为1疗程,休息2天后,再进行第2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

作用:灸局部疼痛处的阿是穴,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与消散,通则不痛;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又因三阴经走少腹,故灸三阴交穴也可直达病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