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的危害有哪些?_为什么会隐睾?原因可能有这些!

由网友(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分享简介:男性的生殖器官是男性的重要标志,也是性生活的关键,所以生殖器官的健康需要男性朋友的重视,隐睾常见于出生的婴儿, 表现于睾有些人的睾丸会出现异位或者下降位置不全,于是就会出现隐睾,而据专业医生介绍,睾丸下降不全在临床上是最为常见的,隐睾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会导致不育,可能会出现恶变以及睾丸扭转等等,所以需要及时治疗,在...



​隐睾的危害有哪些?

男性的生殖器官是男性的重要标志,也是性生活的关键,所以生殖器官的健康需要男性朋友的重视,隐睾常见于出生的婴儿, 表现于睾丸下降异常,通常还会伴随着睾丸的萎缩,给男性带来严重的危害,需要及时治疗。

保留生育能力的理想年龄是在出生后12~24个月。睾丸的自发下降在出生后3个月内即可完成。睾丸未降的决定性治疗应在出生后6~12个月间完成,此时间是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最佳时间。

1.不育症

隐睾会导致生殖细胞受损,及早行外科处理使睾丸固定于阴囊,以减少生育能力降低的发生风险。隐睾症最早期的产后组织学异常是在出生后第1个月即可观察到的间质细胞发育不良。青春期后的单侧隐睾应予以摘除,因其在将来易发生恶变及扭转,绝大部分睾丸都丧失了生育能力。

2.恶性变

出生时睾丸未降的儿童有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风险。有过隐睾症的男性中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约40倍。睾丸未降的位置影响着睾丸发生肿瘤的相对危险度,位置越高,恶性变的风险越大。一半的腹腔内睾丸会发生恶性变。睾丸所致的睾丸肿瘤类型中最常见的是精原细胞瘤。隐睾患者中原位癌的发病率是1.7%。

3.疝气

90%的睾丸未降病人鞘状突未闭。鞘状突通常在睾丸下降后和出生后第1个月内闭合,鞘状突未闭伴有更高风险的附睾异常。鞘状突未闭的临床意义是其可以影响隐睾症的激素治疗效果。

4.睾丸扭转

隐睾可能有睾丸引带、提睾肌附着异常或睾丸鞘膜的附着异常,易于发生睾丸扭转。尽管未下降睾丸很少发生扭转,但在腹痛或腹股沟疼痛伴同侧阴囊空虚者应考虑睾丸扭转。

以上就是比较全面的隐睾危害,所以建议隐睾患者及时接受治疗,除了隐睾之外,如今也有许多的生殖器官问题在威胁着男性的健康,这就要求男性朋友们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到及时预防,洁身自爱。



为什么会隐睾?原因可能有这些!

有些人的睾丸会出现异位或者下降位置不全,于是就会出现隐睾,而据专业医生介绍,睾丸下降不全在临床上是最为常见的,隐睾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会导致不育,可能会出现恶变以及睾丸扭转等等,所以需要及时治疗,在此之前,先来了解隐睾的诸多因素。

一、为什么会隐睾?

隐睾是由睾丸下降异常造成,引起睾丸下降异常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

1.将睾丸引入阴囊的睾丸引带异常或缺如,至使睾丸不能由原来的位置降至阴囊。

2.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使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失去下降动力。

3.下丘脑产生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使脑垂体分泌的LH和卵泡刺激素FSH缺乏,也可影响睾丸下降的动力。由内分泌因素所致者多为双侧隐睾,由其他因素引起者多为单侧隐睾,有时隐睾可合并有腹股沟斜疝。

二、隐睾症病因

1.解剖因素

胚胎期牵引睾丸降入阴囊的索状引带退变或收缩障碍,睾丸不能由原位降入阴囊。或者,精索血管发育迟缓或终止发育,造成睾丸下降不全。

2.内分泌因素

胎儿生长过程中,母体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影响睾酮的产生,缺少睾丸下降的动力。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使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失去下降的动力。

3.局部因素

如机械性梗阻和腹膜粘连阻止睾丸正常下降等。

因内分泌因素所致的隐睾症多为双侧性,单侧性隐睾症往往与局部和解剖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

隐睾症患者的笫二性征为男性,患侧阴囊空虚、发育差,触诊阴囊内无睾丸,右侧多于左侧。单侧者阴囊发育不对称,双侧者可无明显阴囊。约80%的睾丸可在体表触及,多位于腹股沟区。触及到的患侧睾丸较健侧体积略小,质地偏软,弹性差,有时睾丸和附睾分离或者没有附睾,不能推入阴囊。隐睾常伴有腹股沟斜疝。并发嵌顿疝、睾丸扭转时,出现阴囊或腹股沟急性疼痛和肿胀。

查体时需要注意:应保持室温状态,检查者的手也必须温暖,以免寒冷刺激引起睾丸回缩。可采取平卧位检查,还可让小儿取坐位,两大腿外展外旋(crossleges位),或采取蹲踞位进行检查。检查者用双手触及阴囊,若在阴囊内触及不到,则仔细检查内环口及腹股沟区。除能否触及睾丸之外还需鉴别其他特殊情况,特别注意是否存在滑动性睾丸及回缩睾丸。



新生儿隐睾2岁内不治一辈子受害

小儿隐睾是儿童的一种多发病,表现为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很可能影响生育并导致癌变。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小儿外科顾问医生黄格元教授 提醒,婴儿出生后6个月如果睾丸仍未下降至阴囊,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最佳手术时间应在一岁左右,如果超过二岁,手术会对睾丸的生精功能产生影响。

新生男婴隐睾发生率为3%-5%

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也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新生男婴发生隐睾 的机会是3%-5%,其中单侧隐睾患者多于双侧隐睾患者,尤以右侧隐睾多见,隐睾有25%位于腹腔内,70%停留在腹股沟,约5%停留于阴囊上方或其它部 位。据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小儿外科驻院医生戴康临介绍,隐睾约占该科门诊病例的1/8 ,与包茎等同属新生儿多发病、常见病。

戴康临说,隐睾是由睾丸下降异常造成的,引起睾丸下降异常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1、将睾丸引入阴囊的睾丸引带异常或缺如,致使睾丸不能由原来 的位置降至阴囊。2、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使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失去了下降的动力。3、下丘脑产生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使脑下垂体分泌的LH和卵泡刺 激素FSH缺乏,亦可影响睾丸下降的动力作用。事实证明,由内分泌因素所致者多为双侧隐睾,由其他因素引起者多为单侧隐睾,有时隐睾可合并有腹股沟斜疝。

隐睾可能影响生育并导致癌变

黄格林教授指出,隐睾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包括影响生育能力,引发恶性肿瘤,并令患者产生自卑心态。

首先,隐睾会影响生育能力。睾丸是人体精子生成的场所,而睾丸对温度比较敏感,睾丸产生精子的适宜温度为32—36℃,比正常人体温低2— 4℃,而阴囊位于躯体最下端,其皮肤皱折较多,散热能力较强,正是最适宜睾丸精子生长发育的场所,若睾丸因种种原因不能到达阴囊内而停留在其它部位,这些 部位的温度及生化环境都不利于睾丸的生长发育,就会使睾丸发育不全或根本就不发育,也就不能发挥生精功能而引起不育。

其次,隐睾容易发生恶变。隐睾由于生长环境改变以及发育上的障碍,使睾丸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恶性肿瘤,其发生癌变的可能是正常睾丸的35倍。

再次,隐睾容易发生损伤。由于睾丸隐在上方,位置浅表,稍有撞击或外伤,便容易发生损伤,产生疼痛。

另外,隐睾还容易让患者产生心理障碍。阴囊里没有睾丸,外生殖器形态的变化,会使患者自卑,如不敢去公共浴室洗澡,出现心理异常。

6个月大后隐睾仍在应手术治疗

发现隐睾了该怎么办?戴康临医生说,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就要立即到医院就诊。6个月以内的小儿有机会使睾丸降入阴 囊,到了一岁仍然不能下降入阴囊,则自行下降的机会极少,需要考虑手术治疗,资料显示,在二岁以后手术对睾丸的生精功能有影响,因此,隐睾下降固定术应在 一岁左右进行。其中,腹股沟可触及睾丸的可一次手术完成,高位隐睾小孩分期手术,即第一期腹腔镜下切断精索血管,第二期移下睾丸。

戴医生提醒,隐睾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伤口感染,出血,患侧睾丸萎缩,回缩,发育不良,极少有恶变可能。患者在术后6个月应复查彩超以评估患侧睾丸情况,然后每年检查一次睾丸生长情况。



男人少精由五大原因导致

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男性的精子在每毫升不低于2千万,如果低于2千万就归为少精子症,生育方面就会有很大影响。小于2千万,大于1千万之间,称为轻度少精症;小于1千万,大于500万,称为中度少精症;小于500万就称为重度少精症;如果说在高倍视野下也只能发现几个精子,或者离心后才能看见几个精子,称为严重的少精症。

近年来,人类精子的质量随环境、雌激素类毒物的污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呈不断下降趋势。导致少精症的因素有很多,炎症,药物影响;酒精中毒,吸烟过度,毒品均可抑制精子产生;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均可抑制精子产生。具体如下:

1内分泌异常

男性正常生精功能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正常,其中任何一环节障碍,都会影响生精功能,其它如甲状腺、肾上腺疾病也会影响生殖腺功能而致少精子症。

2隐睾

有研究报道,单侧隐睾患者约有30%~60%不育,双侧隐睾则有50%~100%发生不育,少精症中隐睾患者约占9%。隐睾本身除了曲细精管退化影响生精之外,另一侧下降完全的睾丸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原因可能是由于隐睾产生的抗精子抗体对正常睾丸的影响。

3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包括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这类患者在少精症中比例最多。泌尿生殖道的炎症可以直接影响睾丸生精功能,还可以使血液或者精液中产生抗精子抗体,影响精液的酸碱度,加上病原体对精子的直接杀伤作用,可造成精子减少。

4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的不育症占男性不育的30%~40%。由于睾丸温度升高及毒素淤积等原因使睾丸生精功能受到影响,引起少精症,严重的可造成无精症。精索静脉曲张初起症状不明显,病情重者可感觉阴囊部坠胀,上面突起如蚯蚓状血管团。精液检查可见,精子数量下降,活动度差,畸形精子数增多。

5阴囊温度过高

睾丸中专门用来制造精子的曲精管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这个部位适宜温度比人体体温要低2~3℃,温度过高容易抑制精子的生存和成熟,造成精液中精子数量减少或活动能力降低。因此,男性朋友应少穿紧身裤,少洗桑拿浴,避免电磁辐射和高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