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气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_化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xx是养猪的仙女)分享简介: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化气四物汤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化气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处方】...



化气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化气四物汤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化气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川芎、赤芍、青皮(去瓤)、陈皮、香附、槟榔、木香、乌药、莪术(醋炒)、川乌(火炮,去皮尖)、三棱(醋炒)、石菖蒲、良姜各等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气逆上攻,胸胁作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鲁府禁方》卷三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化气四物汤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化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化气丸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化气丸,因为化气丸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
官桂 陈皮 青皮 丁香 木香 缩砂仁各30克 三棱 莪术各60克 茯苓45克 人参(好者)30克 香附250克 甘草 厚朴 萝卜子 大黄各60克 枳壳(炮)槟榔各90克 黑牵牛120克(头末)

【制法】
上为末,用黑牵牛500克,取头末120克,以三份分之,生用二份、炒用一份,和匀打醋糊,入药搜匀,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远年日久,茶酒气食,过度成积。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生姜或茶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八

【处方】
紫苏子(炒,研)1两,干姜(炮)半两,槟榔(锉)半两,莱菔子(炒,研)半两,芜荑(炒)半两,青木香3分,诃黎勒(煨,去核)3分,甘草(炙,锉)3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草豆蔻(去皮)3分。

【制法】
上为末,以曲末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荣卫壅滞,流传脏腑,心腹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盐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
巴豆50枚(去皮心膜,出油,研如粉),黄连(去须)半两,白面2两半。

【制法】
上3味,先将黄连捣末,以水半升,煎10余沸,隔1宿,取白面并巴豆粉,用黄连水和。硬软得所,为丸如绿豆大,放干,以麸2升,于铫内慢火并药丸同炒,麸黄为度;以罗子筛去麸,取药,再于黄连水内略滤过,竹器内控干。

【功能主治】
支饮痞满,饮食迟化。

【用法用量】
每服3丸或2丸,食后、临卧熟水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
香附、青皮、陈皮、砂仁、木香、川芎、茴香。

【制法】
上为末,曲糊为丸服。

【功能主治】
妇女经行腹痛

【用法用量】
口服。

【摘录】
《女科切要》卷八

【处方】
木香(炮)2两,槟榔(生挫)2两,硇砂(别研)1两,大黄(炮)3分,丹砂(别研)半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膈气呕逆不下食,心胸痞闷,噎塞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至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对化气丸的一些介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多积累这方面的信息,一定会对周围的人有所帮助的。



九味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九味四物汤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九味四物汤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
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人参、柴胡、黄芩、黄连、甘草。

【功能主治】
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一月经再行者。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

【摘录】
《竹林女科》卷一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九味四物汤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



广茂化癖丸的功效与作用

广茂化癖丸在生活中是蛮常见的中药方剂,采用纯天然药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对广茂化癖丸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朱砂(研,水飞)半两,当归(炒)半两,代赭石(醋烧淬)半两,枳壳(麸炒)半两,广茂(炮)半两,京三棱(炮)半两,麝香(研)1分,巴豆霜1分,木香1分。

【制法】
上为末,入药研匀,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乳食不消,心腹胀满,壮热喘粗,呕吐痰涎,肠鸣泄利,米谷不化完出,下痢赤白,腹痛里重;及食癖、乳癖、痃气、痞气。

【用法用量】
1岁儿2丸,食后温米汤送下。量虚实大小加减。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九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广茂化癖丸的功效与作用了吧?广茂化癖丸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惊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惊气丸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惊气丸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处方】
紫苏子(炒)30克 干蝎(去尾针,微炒)7.5克 附子(去皮、脐,生用)花蛇(酒浸,炙,去皮、骨)白僵蚕(微炒)橘红 天麻(去苗)麻黄(去根、节)南木香 南星(洗浸,薄切,姜汁浸一宿)各15克 朱砂(研)12克(为衣)

【制法】
上为末,人脑、麝少许,同研极细,炼蜜杵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
治惊忧积气,心受风邪,发则牙关紧急,涎潮昏蒙,醒则精神若痴。

【用法用量】
每服1粒,用金银花、薄荷汤化下,温酒亦可。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
紫苏子(炒)1两,橘红半两,南木香半两,附子(生,去皮脐)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花蛇(酒浸,炙,去皮骨)半两,白僵蚕(微炒)半两,南星(洗,浸,薄切,姜汁1宿)半两,天麻(去苗)半两,朱砂(研)1分半(为衣),干蝎(去尾针,微炒)1分。

【制法】
上为末,入研脑、麝少许,同研极细,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
惊忧积气,心受风邪,发则牙关紧急,涎潮昏塞,醒则精神若痴。

【用法用量】
每服1粒,用金银薄荷汤化下,温酒亦得。

【临床应用】
1.惊气:戊申年军中一人犯法,褫衣将受刃,得释,神失如痴,与一粒服讫而寐,及觉,疾已失。

【摘录】
《局方》卷一(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对惊气丸的功效与作用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惊气丸一定要注意这些,这样才会保证身体能更加健康。



导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导气丸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导气丸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京三棱、青皮、萝卜子(炒)、皂角(不蛀者,酥炙)、黑牵牛(半生半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腹胀,气粗不食。

【用法用量】
3岁30丸,以米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三引《全婴方》

【处方】
姜黄4两,香附子4两,缩砂2两,甘草2两,广茂2两,丁皮1两,甘松1两,木香1两,荆三棱1两,白檀半两,藿香叶半两。

【制法】
上为末,入绿豆粉2两,用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宽膈进食。主心胸满闷,胁肋刺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书四库本作“逆气丸”。

【摘录】
《宣明论》卷七

【处方】
大黄4两(湿纸裹,煨),蝎梢(去毒,炒)1两,青橘皮(去白)1两,胡椒40粒,陈橘皮(去白)1两,黑牵牛(12两,取头末)4两,茴香1两(微炒),干姜1两(炮),甘草(炙)1两,阿魏半钱(用稀面少许,和作饼子,捏干,油煎黄色)。

【制法】
上为细末,蒸木瓜搜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宣壅导滞,除胀满,利大肠。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
木香、槟榔、火麻仁、枳壳。

【制法】
上将枳壳每个切作4片,用不蛀皂角3寸、生姜5片、巴豆3枚(略捶碎,不去壳油),用水1盏,将枳壳同煎熟,滤去3味,不用,只将枳壳锉细,焙干为末,入前3味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以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
半夏2两(用皂角5锭挼汁,浸1宿,控干,切作片子),南木香半两,赤茯苓1分,紫苏叶半两,白附子1分。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降气逐风。主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五引《卫生家宝》

【处方】
槟榔(生,锉)半两,牵牛子(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

【制法】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气盛实,腰脚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
槟榔1两(斑螫炒),厚朴1两(干姜炒),三棱1两半(干漆炒),蓬术1两半(虻虫炒),吴茱1两(牵牛炒),青皮1两(水蛙炒),黄芩1两(大黄炒),赤芍1两(川椒炒),楂肉2两(草果炒),菖蒲1两(桃仁炒)。

【制法】
炒熟,拣去拌药,为末,红酒为丸。

【功能主治】
攻坚破结。主积结于中,日久不能消化,腹胀坚塞,便闭形实,脉实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以紫苏汤送下。

【各家论述】
槟榔破结气,斑螫拌炒,以攻发坚垒;赤芍破血结,川椒拌炒,以驱逐寒积;厚朴散窒塞,干姜拌炒,以开发寒滞;青皮破肝气,水蛭拌炒,以消磨血积;楂肉消肉积,草果拌炒,以扫荡食积;吴茱平逆气,牵牛拌炒,以通利饮积;三棱攻坚积,干漆拌炒,以迅扫瘀结;蓬术破积坚,虻虫拌炒,以蠢动血结;黄芩清郁热,大黄拌炒,以推荡积热;菖蒲通窍门,桃仁拌炒,以润燥开结;酒丸紫苏汤下,使结散积消,则气化调和而诸结自解,大便无不通,腹胀坚塞无不退矣。此攻坚破结之剂,为腹胀坚塞之专方。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处方】
牵牛4两。

【制法】
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乳石发,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
青木香4两,萝卜子4两,茴香4两,槟榔4两,牵牛(头末)4两。

【制法】
上为末,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

【摘录】
《医学纲目》卷四

【处方】
青皮(水蛭炒赤,去蛭)、莪术(虻虫炒,去虻)、三棱(干漆炒,去漆)、槟榔(斑螫炒,去螫)、干姜(硇砂炒,去砂)、茱萸(牵牛炒,去牛)、附子(盐炒,去盐)、赤芍(川椒炒,去椒)、胡椒(茴香炒,去茴香)、石草蒲(桃仁炒,去仁)。

【制法】
上各锉,与所注药炒熟,去水蛭等并不用,只以青皮等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诸痞气塞,关格不通,腹胀如鼓,大便虚秘;又治肾气、小肠气等。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心紫苏汤送下。

【各家论述】
《医方考》:青皮、莪术、三棱、菖蒲,气积药也,炒以水蛭、虻虫、干漆、桃仁,则逐败血矣;干姜、附子、胡椒、茱萸,温中药也,炒以硇砂、食盐、茴香、牵牛,则软坚而疏利矣;槟榔炒以斑螫,下气者得破气者而益悍;赤芍药炒以川椒,泻肝者得疏肝者而益利。制度之工如此,以之而治气实有余之证,斯其选矣。

【摘录】
《医方大成》卷六引《澹寮方》

以上导气丸的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趁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趁气丸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趁气丸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趁气丸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
胡椒(炒)100粒,木香3钱,槟榔1枚(锉),蝎梢(炒)2钱,阿魏(醋化,去砂入药)1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钱,肉豆蔻(去壳)2枚,莱菔子(炒)1分。

【制法】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脾虚冷气,腹胀虚鸣,腰腿肿刺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或陈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趁气丸,我们知道趁气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缓解很多症状,怎么样,你了解了吗?



九味香附丸的功效与作用

九味香附丸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九味香附丸,因为九味香附丸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别名】
调经香附丸

【处方】
香附子(童便浸一宿,再用醋煮,晒干,炒)4两,当归(酒洗)1两,芍药(酒炒)1两,川芎(酒洗)1两,生地黄(酒洗)1两,陈皮(去白)1两,白术2两,黄芩(酒炒)1两5钱,小茴香(炒)5钱。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百病。

【用法用量】
调经香附丸(《仙拈集》卷三引《汇编》)。

【摘录】
《济阴纲目》卷一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九味香附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



九味清心丸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九味清心丸,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九味清心丸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九味清心丸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
蒲黄2两半,犀角2两,黄芩1两半,牛黄1两2钱,羚羊角1两,麝香1两,龙脑1两,石雄黄8钱,金箔1200箔(内400箔为衣)。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30丸;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謇涩,心怔健忘,恍惚去来,头目眩冒,胸中烦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愦。心胸毒热。

【用法用量】
《续医说》引《癸辛杂志》:《和剂局方》牛黄清心丸,一方用药二十九味,药性寒热交错,殊不可晓。昔见老医云:此方只是黄芩、麝香、龙脑、羚羊角、牛黄、犀角、雄黄、蒲黄、金箔九味而已,自干山药以后二十一味,乃《局方》补虚门中山芋丸,不知何故,误作一方。

【摘录】
方出《续医说》卷一引《癸辛杂志》,名见《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三

以上就是对九味清心丸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当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九味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九味二陈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人参2钱,白术1钱,茯苓8分,炙甘草5分,陈皮1钱,青皮1钱,川芎7分,神曲6分,半夏8分。

【功能主治】
中气亏败,运动失常,郁成痰饮,杂血而出。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有关九味二陈汤的功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有帮助。虽然九味二陈汤的价值非常高,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谨慎服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