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甘草白豆蔻散的功效与作用_加减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哥丶傲视群雄)分享简介: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减甘草白豆蔻散。【处方】白豆蔻仁、厚朴(生姜制加减顺气散是什么你知道吗?加减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处方】天台乌药5两,桔梗(去芦)2两半,川白芷2两半,川芎2两半,甘草(炙)2两半,陈皮(去白)...



减甘草白豆蔻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减甘草白豆蔻散。

【处方】
白豆蔻仁、厚朴(生姜制)、白术、沉香、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气痞胸膈,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上药各(口父)咀。每服1两,以水2大盏,加生姜10片,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御药院方》卷四

关于减甘草白豆蔻散的相关知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在现在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养生方剂层出不穷,而且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了。



甘草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甘草滑石散,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甘草滑石散吗?甘草滑石散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甘草半两,大黄半两,黄耆半两,滑石1两,山栀子半两,乳香1钱,地椒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行下焦滞热。主阴中疼痛,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乳香酒调下。未愈再服。

【摘录】
《鸡峰》卷十八

通过文章我们对甘草滑石散有了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甘草滑石散时一定要经过中医师的指导,无论它有无副作用我们都不应该胡乱服用。



补脾白豆蔻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补脾白豆蔻散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补脾白豆蔻散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白豆蔻3分(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1分(炙微赤,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气虚,食饮难消,腹胁气胀,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五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补脾白豆蔻散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槟榔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槟榔滑石散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槟榔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槟榔滑石散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
苍术2两,防风1两,槟榔6钱,香附8钱,川芎6钱,条芩4钱,滑石1两2钱,甘草3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湿痰脚气,大便滑泄。

【用法用量】
或丸或散皆可服。

【摘录】
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医统》卷五十九

通过本文,相信你学到更多的槟榔滑石散食用方法了吧!槟榔滑石散可以增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力,调理各个系统的机能,了解了槟榔滑石散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试一试。



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滑石散的作用。

【处方】
滑石60克 栝楼90克 石韦15克(去毛)

【制法】
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利水通淋。治热淋,膀胱中热,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
以大麦粥清调服1克,每日二次。

【摘录】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
滑石15克 通草 车前子 葵子各12克

【制法】
上四味,捣为细末,过筛。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治产后淋病。

【用法用量】
用酢浆水送服3克,渐加至6克。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
滑石45克 白矾30克(烧令汁尽)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女劳疸,身目俱黄,恶寒发热,小腹满急,小便艰难者。

【用法用量】
每服,不计时,用大麦粥饮调下6克。以小便出黄水为度。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处方】
寒水石12克 白滑石6克 葵子6克 乱发灰 车前子 木通(去皮、节)各6克

【制法】
上药锉为散剂。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治膀胱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以致小便不通,少腹急痛者。

【用法用量】
用水2升,煮取1升,每服200毫升,即利。

【摘录】
《世医得效方》卷六

【处方】
滑石(研)、发灰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产后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生地黄汁调下。

【摘录】
《济阴纲目》卷十四

【处方】
滑石、黄柏。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天泡疮。

【用法用量】
敷之。仍内服荆防败毒散或金银花散;热甚者,宜服大连翘饮。

【摘录】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处方】
滑石2两,栝楼3两,石韦2分(去毛)。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便利多或白精从溺后出。热淋,小便数病,膀胱中热。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大麦粥清下,1日2次。

【摘录】
方出《医心方》卷十二引《范汪方》,名见《外台》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
滑石30g,通草15g,石韦30g。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淋。胞满,不得小便。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下,1日3次。

【摘录】
《医心方》卷十二引《令李方》

【处方】
滑石、木通(锉)、冬葵子(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子淋,小便涩痛;热淋,小肠不利,茎中急痛。小便不利,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
葵子2合,滑石末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横生、逆生危急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至1两,煎蚕退灰汤调下。

【摘录】
《普济方》三五七

【处方】
瞿麦1两,滑石1两,黑豆黄2两,牛乳2两,酥2两,冬葵子1合,蜜2合。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难产多时不下,垂困。

【用法用量】
与酥、乳等煎成膏,热酒调下1匙,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十六

【处方】
软滑石(炒,细研)、白芍、珍珠(研)。

【功能主治】
痘臭烂,脓血淋沥。

【用法用量】
滑石、白芍同煎一伏时,去白芍,将滑石飞过,加珍珠再研,敷烂痘,但不可敷厚,恐厚则闭气。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
滑石、当归、生地黄、黄芩、苍术、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统》卷四十二

【处方】
王不留行5分,滑石5分,甘遂3分,石韦4分,葵子6分,通草10分,车前子6分,芍药(赤者)6分,蒲黄6分,桂6分,当归6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石淋,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茶汤送下。

【摘录】
《鸡峰》卷十八

【处方】
滑石1两,木通1两(锉),车前子1两,葵子3分,黄芩3分,麦门冬3分(去心)。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小便淋涩,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
滑石(研)半两,车前子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小便淋涩不通,及小便血。

【用法用量】
2-3岁儿每服半钱匕。空心、食前粥饮调下,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
白滑石2钱,鲤鱼胆(干者)5枚。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半字匕,倒流水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处方】
滑石1分,龙骨1分,手爪甲(烧)半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目卒生珠管。

【用法用量】
以新笔涂药,点珠管上,1日3-4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
滑石(细研)2两(分2贴),手足指甲(剪患人自身者,烧为灰,研细,分2贴)。

【功能主治】
大便不通,腹胀气急妨闷。

【用法用量】
滑石末1贴,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调爪甲灰1贴,空心服,至辰时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处方】
滑石2两,栀子仁(微炒)1两,木通(锉)1两,豉(微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热,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早、晚食前、夜卧煎葱白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
滑石(碎)半两,桑螵蛸(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3分,防己3分,瞿麦穗3分,木通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膀胱热,小便不通,舌干咽肿。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木通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
滑石(碎)、海金砂、木通(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便淋涩,疼痛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浓煎灯心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
滑石1两(研),甘草(炙,锉)半两,大黄(炒、锉)半两,黄耆(锉)半两,地椒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乳香1钱(研)。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下焦滞热,阴中疼痛,小便难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前乳香酒调下,未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
密陀僧半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滑石半两(细研),栝楼根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
消渴。吃水渐多,小便涩少,皮肤干燥,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用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六

【处方】
滑石1两,胆矾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每用1钱匕,以绵裹含,吐津。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
滑石1分,瞿麦1分,葵子(炒)1分,芸苔子1分,甘草(炙)1分,山栀仁1分,海金砂1分,郁金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淋。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灯心,葱汤调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宝鉴》

【处方】
白滑石、白善土(好者)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研匀。

【功能主治】
胃热,吐奶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葱白煎米饮调下。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
滑石(碎)1两,朴消(研)1两,木通(锉)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便卒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候。以通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
滑石4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淋,小便赤涩热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寒水石2两,白滑石1两,葵子1合,乱发灰1两,车前子1两,木通(去皮节)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转胞。胞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俱令水气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小腹急痛,不得小便,小腹胀。

【用法用量】
水1斗,煮取5升,时时服1升,即利。

【摘录】
《得效》卷六

【处方】
滑石2两,甜葶苈1合(隔纸炒令紫色),汉防己1两,木通半两(锉),猪苓1两(去黑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病、热毒气壅,心腹胀满,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八

【处方】
滑石2两,榆皮1两,葵子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煮麻子汁1升半,取2匕和服。即通。

【摘录】
方出《外台》卷二十七引《经心录》,名见《医心方》卷十二

【别名】
木通汤

【处方】
烂滑石1两,烂石膏1两,石韦(去尾)1钱,瞿麦穗1钱,木通(去节)1钱,蜀葵子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便不利,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半,用葱头2茎,灯心1握,新水1大盏,蜜2匙,煎汤调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五

【处方】
滑石2(1)两,车前子3分,遽麦3分,海蛤1两(细研),茅根3分,葵子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热淋。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灯心、葱白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二

【别名】
玉浆散

【处方】
滑石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疮疹出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鸡子清酒少许调下。

【摘录】
《普济方》卷四○三

【别名】
滑石汤

【处方】
滑石2两,寒水石2两,葵子1合。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人脬转,小便数日不通。

【用法用量】
滑石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二

【别名】
石韦汤、滑石石韦散

【处方】
滑石2两,石韦1两(去毛),榆白皮1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淋,小便涩痛,妊娠小便频数,涩少疼痛。

【用法用量】
石韦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六)、滑石石韦散(《鸡峰》卷十八)。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滑石1两,葵子1两,钟乳粉1两,桂心半两,木通半两(锉),王不留行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劳淋。涩,脬中痛,不得小便。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别名】
滑石汤

【处方】
滑石1两,葵子1两,瞿麦半两,石韦半两(去毛),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蒲黄半两,川芒消1两,紫芩半两,赤茯苓半两,赤芍药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气淋,腹胁胀满,脐下气结,小肠疼痛。乳石发动,患淋积年,或数日辄发。

【用法用量】
滑石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十味滑石散”。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葵子1升,滑石1两,通草2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淋病。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下,1日3次。

【摘录】
《医心方》卷十二引《范汪方》

【处方】
滑石1两半,白矾1两(烧令汁尽)。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女劳疸。身目俱黄,恶寒发热,小腹满急,小便艰难。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大麦粥饮调下,不拘时候。小便出黄水为度。

【摘录】
《圣惠》卷五十五

【别名】
滑石汤

【处方】
滑石末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葵子半两,川大黄半两(锉,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小便不通,心腹满闷,坐卧不安。小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滑石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
葵子半两,滑石1两半,石膏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胞转,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施园端效方》

【处方】
滑石1(2)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伤寒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水调下,不拘时候频服,以通为度。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处方】
滑石2两,木通1两(锉),石韦1两(去毛),遽麦2两,川芒消1两,冬葵子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茅根1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小便淋涩,小腹妨闷,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
滑石5两,通草4两,车前子4两,葵子4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产后淋。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稍加至3匕,酢浆水下。

【摘录】
《千金》卷三

【处方】
滑石1两,葵子1两,钟乳1两,桂心半两,通草半两,王不留行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淋。胞痛,不得小便。

【用法用量】
先食讫,每服方寸匕,以酒下,1日3次。

【注意】
忌生葱。

【摘录】
《外台》卷三十七引《古今录验》

【别名】
木通黄芩汤

【处方】
滑石1两,子芩半两,冬葵子3分,车前子半两,赤茯苓半两,木通6分(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热极,小便赤涩不通,尿辄大啼,水道中痛。

【用法用量】
木通黄芩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
滑石20分,石韦(去毛)2分,当归2分,通草2分,地胆(去足、熬)2分,钟乳(研)2分,车前子3分,瞿麦、蛇床子2分,细辛1分,蜂房(炙)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石淋。茎中疼痛沥沥,昼夜百余行,内出石及血。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葵汁麦粥下,1日3次。

【摘录】
《外台》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

上面介绍了滑石散的药用价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药物去治疗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使用,让它更好的发挥价值。



陈皮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陈皮滑石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陈皮滑石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陈皮滑石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
陈皮1两,滑石1两,川芒消1两,葵子1两,赤茯苓半两,赤芍药半两,子芩半两,瞿麦半两,石苇半两,蒲黄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气淋,腹胁胀满,脐下气结,小肠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米饮调下。

【摘录】
《鸡峰》卷十八

上面介绍了陈皮滑石散的药用价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药物去治疗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使用,让它更好的发挥价值。



百合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著地疗效。百合滑石散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处方】
百合30克(炙)滑石90克

【制法】
为散。

【功能主治】
滋阴润肺,清热利尿。治百合病,邪郁日久,发热,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
饮服9克,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
滑石散

【处方】
百合1两(炙),滑石3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百合病小便赤涩,脐下坚急。

【用法用量】
滑石散(《活人书》卷十八)。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百合病若变发热,乃血脉郁而成热,佐滑石以通利之。

【摘录】
《金匮》卷上

以上就是对百合滑石散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当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经验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经验滑石散这种方剂,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关于经验滑石散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处方】
滑石(飞过)1两,白蜜半盏,香油半盏。

【功能主治】
产难。凡水下胎干,胎滞不生者。

【用法用量】
上将油、蜜慢火熬熟三四沸,掠去沫,调滑石末顿服。外以油调,于产妇脐腹上下摩之。立效。

【摘录】
《医统》卷八十五

看了上面对于经验滑石散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补脾人参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每个人体内其实都有毒素,很多身体问题就是毒素引发的。面对排毒的风潮和疑问,中医方剂挺身而出,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对人身体非常有好处的方剂补脾人参散。

【别名】
补脾人参汤

【处方】
人参1两(去芦头),石斛2分(去根),黄耆3分(锉),桔梗3分(去芦头),白术3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去皮),白茯苓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丁香半两,草豆蔻半两(去皮)。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虚身重如石,四肢不举,食少无力,腹胀肠鸣,神思昏闷。

【用法用量】
补脾人参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人参汤”。

【注意】
忌生冷、油腻、湿面。

【摘录】
《圣惠》卷五

以上就是本文对补脾人参散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补脾人参散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补脾藿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更重视养生。很多人都知道补脾藿香散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补脾藿香散。

【处方】
藿香1分,丁香1分,羌活1分,红豆蔻1分,川芎1分,独活1分,木香1分,草豆蔻(去皮)1分,甘草(炙)1分,干姜3铢,陈皮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脾受水气,吃转药后便服此药以补之。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2-3沸,空心和滓服。

【摘录】
《奇效良方》卷四十

补脾藿香散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我们平时不仅可以自己试一试,还可以分享给朋友亲人,让他们的身体也多一份保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