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附子的中医用途_中药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摒弃)分享简介:附子是中药的一种附子是名中药。明代张介宾推誉附子为药中之“四维”,指出附子、大黄为药之良将,人参、熟地黄为药之良相。更有中药附子是很常见的,这类药物对疾病治疗有很多,对中药附子的选择,也是需要根据疾病的需求进行,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很多人对中药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并不是很清楚,在选择这类药物的时候,需要对它的...



中药附子的中医用途

附子是中药的一种附子是名中药。明代张介宾推誉附子为药中之“四维”,指出附子、大黄为药之良将,人参、熟地黄为药之良相。更有古代医家云:保命之法,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推崇附子为续命起死之要药。现扶阳派也常以大剂附子为主药,近代名医李可老先生创“破格救心汤”,重用附子对重症患者有起死回生之效。

附子温阳益火,除寒湿,凡内伤外感证属虚寒者均可投之。金代医学家张洁古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黑附子性走而不守,善治肾中寒,为治寒湿之圣药。《药性赋》云附子作用有三,去脏腑沉寒,补阳气不足,温暖脾胃,非附子不能补下焦阳虚,附子通行十二经络,无所不到,补命门真火,去沉寒痼冷,无不奏效。《本草备要》称附子味甘气热,生用发散,熟用峻补元阳,阳微欲绝者,起死回生,非此不为功。

附子可通上达下,可升可降,可表可里,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追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热药达下焦,去在里之寒湿。

附子临床应用广泛,李时珍称其可治小儿慢惊、风湿麻痹、暴泻脱阳、久泻久痢、久病呕秽、肿满脚气、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历代医家应用附子多有经验,如人参配附子治虚脱休克,干姜配附子回阳以治心力衰竭,黄芪配附子加强固表之功治气虚自汗,白术配附子温中以治脾虚泄泻,地黄加附子加强补血之功治血虚低热,当归配附子加强温经作用以调月经,桂枝加附子通阳以治风湿体痛,石膏配附子有清热强心作用,附子加磁石重镇治阳气衰弱之失眠,附子加知母治心阳不振而有口渴等。

附子应用于临床,辨证配伍得当方可事半功倍,古人云: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肉桂则补命门,得生姜则发散。附子临床应用常入煎剂,久煮久煎可使其成分生物碱、乌头碱受到破坏,以去其毒性。

附子是一味很好的药品,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一起好好学习吧。



养胃的中药,老中医教你养胃

胃部是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胃部健康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日常生活中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都会伤害我们的胃部。在中医领域有几味中药对于胃部保养又疗效。

一: 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保健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二: 甘草

1: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三: 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四: 莲子

1: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五: 山药

1: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六: 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七: 养胃中药“怕”糯米。

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病人康复。胃肠功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这类食物,往往会导致肠胃不堪重负。



用中药就要遵循中医理论

  中药自古以来呗中国人所认可。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在遥远的古代,人们都是靠着中药来行医问药的。如果想用中药来治病就和遵循中医的理论,中药不可乱用否则适得其反,中医理论深奥而悠长具体来了解。

 

  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对中国人而言一直是受益匪浅的,西药治表中药治本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中药想要大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就要按着中医的理论是实践。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条主要是讲太阳病表证的治疗一误再误,不仅病证不愈,而且病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阳入阴,或损及脏腑,桂枝证已经不存在了,就不可再用桂枝汤来解表了。

 

  这里提出一个“坏病”的概念。何谓坏病?“坏病者,即变证也”(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坏病,就是指因误治而致病情恶化,证候复杂,变化多端,难以用六经证候称其名的“变证”。

 

  在《伤寒论》中,论述误治而致坏病的条文约有77条,其中仅太阳病篇就有66条之多。由此可见,张仲景对于因医术低劣,辨证不明,违背治疗原则而造成误治的变证,也就是坏病,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以此反复告诫我们,医术不精,医理不明,误治而成坏病,会贻祸无穷。

 


  但是,现在不少医生一见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不辨阴阳寒热虚实,一律给予清开灵,或热毒宁,或痰热清,或穿琥宁,或双黄连等针剂静脉点滴,或口服板蓝根制剂、清热解毒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等,并常联用各类抗生素。体温稍高一点儿,就再加上地塞米松,或强的松等,这么治疗之后,患者往往是大汗淋漓,浑身困乏,或烦躁不眠,或咳嗽加重等,热虽退了,正气也损伤了,特别是对于体质虚弱且伴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或体虚的小儿,会使他们的体质更虚,或引邪入里,加重病情,治成坏病。

 

  所以,临床治疗疾病谨遵《伤寒论》的理法来明辨六经阴阳寒热虚实,切实做到方证相应。对于中成药的应用,要明白不论是针剂还是口服剂,虽然是由中药经提炼而制成了现代制剂,但其性能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中药,中药的四气五味性能不变,应用时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思维来施治,而不能以西医的所谓抗菌消炎、抗病毒的思路来应用,也不能一看说明书上能治疗某某病,就不辨寒热虚实而盲目使用。

 

  中药的味道和西药不同,要遵循他们特有的特点。一个医术高明的中医能有效的把握好每一味中药的药性和药理,这样不论是男女老少都可以的到治病治本的效果。



了解中药地骨皮的日常用途

我们常听说中药地骨皮,那么中药地骨皮是什么呢?中药地骨皮是枸杞的根,枸杞我们非常熟悉,但是关于地骨皮我们又知道多少呢?中药地骨皮是一味可以用来治疗日常疾病的药物,了解中药地骨皮的药效药理和一些验方,有助于我们合理的利用中药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功能主治】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

吐血;衄血;尿血;消渴

【用法用量】9~15g。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调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15-30g。

【临床应用】

①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鲜枸杞根皮或全根2两(干品1两),水煎2次分服,连服30天为一疗程。观察1~3期患者36例,显效(按

1964年兰州心血管会议拟订标准)20例,有效5例,无效11例。其中I期3例全部有效;Ⅲ期疗效最低,有效率62%。疗效出现时间最快4小时,最慢7天。全部病例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体位性低血压及其它副作用。

②治疗青年扁平疣、掌跖疣、泛发性湿疹地骨皮制成10%注射液,每次用2~3毫升,加自血2毫升,肌肉注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如未痊愈亦可继续一疗程。曾治疗青年扁平疣7例,6例痊愈,

1例好转,皮疹大部消失;泛发性湿疹12例,痊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的经2~4次治疗即有明显好转,5~6次即愈。个别注射后不久感觉轻度头痛及面部潮红。

③治疗牙髓炎疼痛

取地骨皮1两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过滤后以小棉球蘸药液填入已清洁之窝洞内即可。经治11例,均有明显止痛效果。有的用药后1分钟即止痛。

我们可以看到,中药地骨皮对于Ⅰ期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且对低血压无不良影响,我们可以利用中药地骨皮的这种药性,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养生保健,同时也可用于治疗牙髓炎引起的疼痛。了解药物,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利用药物。



肺心病中药方子,中医良方推荐

肺心病的治疗肯定不能够忽视,因为这些疾病造成的伤害,都会对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但是也需要注意正确的用药,例如温肾救心汤、加味小青龙汤就能够有效的治疗。

一、温肾救心汤

【组成】炙附子7.5克,白术、茯苓各25克,白芍15克,生黄芪、五加皮各25克,细辛 5克,桂枝7.5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生姜15克。

【用法】先将药加水浸泡半小时后,水煎服。首煎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慢火煎20分钟,两煎汁混合一起,分4次服,每次服100毫升,早晚餐后1小时左右服用。

【功用】温阳益气,化湿利水。

【主治】阴盛于阳,水湿内停,上凌心肺引起心悸怔忡,尿少浮肿,喘不得卧,口唇发青之 水气病(肺心病、风心病)。

二、加味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各9克,细辛、干姜各6克,五味子、半夏各9克,生石膏30 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散水饮。

【主治】心肺停饮之肺心病,证见咳喘年久,痰稀量多,吐出甚爽,倚息不能平卧,心悸气 短,胸闷干呕,头面及四肢部有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弦。

三、纳气平喘饮

【组成】人参3~9克(另煎兑服),熟附子6克,熟地15克,胡桃肉(连衣)3个,山萸肉12克,生山药30克,五味子9克,紫石英(先煎),磁石(先煎)各15克,冬虫夏草9克,沉 香1.5~3克(冲服),胎盘粉9克(分两次用药汁送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肾培元,纳气平喘。

【主治】肺源性心脏病(肾不纳气型)。



脾胃不和怎么调理,老中医教你调理法

中医讲究阴阳调和,但是很多人由于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了脾胃失和的状况,脾胃不和会导致人体出现脾胃虚弱、脾胃不适等问题,对于人们的消化系统和生理平衡都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脾胃不和可以怎么调理呢?

一: 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1: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2: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3: 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二: 运动养生方式帮你养胃护胃

1: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腿脚运动养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养胃护胃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放松站立,十趾紧抓地面。两分钟后慢慢放松,反复数次。这样能对足底、趾间穴位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还可以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2: 除了简单地活动脚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脚后自我按摩脚趾。同时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会更明显。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动脚锻炼,不用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宜,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

三: 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决问题

1: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脾病造成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2: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解决问题的所在。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四: 脾胃不和等脾胃病,如

日积月累不愈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导致胃病症状的衍生,脾胃不合等脾胃病的病因大多来自个体的饮食结构和滥用抗生素。



老人痛风治疗方法,老中医教你几个食疗方

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常常会出现关节红肿,胀痛等情况,这多是痛风的表现。痛风对于人体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障碍等问题。老年人患有痛风应该怎么治疗呢?

一: 老年痛风食疗

1: 红花苏木饮红花5克,苏木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去渣取汁加食糖适量调味,一日分3次食前温服。适用于关节肿胀,皮下有结节者。

2: 木瓜车前苡米饮木瓜30克,鲜车草60克(干车前草用30克),薏苡仁20克,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不拘时当茶饮于关节肿痛,小便黄热者。

3: 薏苡仁粥薏苡仁15克,配大米30克,加水适量煮粥。早晚各服1次,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血尿酸高而无明显症状者。

4: 百合粥以糯米之养胃特性,米粥之利尿作用及营养补充,将百合所含秋水仙碱的副作用明显减少,温和地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具体方法如下:鲜百合50克(干品25克),糯米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入锅(最好用砂锅)加水煮至米花汤稠,温热服用。日服3~4次,连服1个月左右可见效。

二: 老年人痛风的预防

1: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膳食,戒除烟酒,少吃盐。(2)控制体重,经常运动锻炼,防止肥胖。(3)有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可酌情使用尿酸合成抑制剂或促排泄剂。

三: 老年痛风保健方法

1: (1)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避免痛风发病。(2)及早发现病情并有效治疗痛风。(3)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防止痛风发展,使病情长期稳定,改善生活质量。

四: 老年痛风危害到老年人

身体健康,除了要接受正规医疗外,家人也可以从食疗下手帮助老男人预防、护理痛风疾病。



老中医教您听声音辨别咳嗽的证型

咳嗽一般分为有痰和无痰,中医上将咳嗽有痰无声称为嗽,咳嗽有声无痰称为咳,是由于呼吸道发生病变造成的气道反应,然而不同症状的咳嗽发出咳嗽的声音也不同,下面就来教您辨别不同声音的咳嗽分别预示着什么病症:

肺脏病变或其他脏腑疾病累及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上击喉部,均可出现咳嗽。有声无痰称为咳,由于肺气受损而不清造成的;有痰无声称之嗽,由于脾湿所致;有痰有声者,称为咳嗽,是由肺气、脾湿困所致。

新病咳嗽多属外感病;久病咳嗽多属内伤。咳声高亢有力者患实证;咳嗽无力而低微者一般患虚证。

(1)咳声无力,并且痰稠色黄,难以咳出,咽喉干痛,属于肺热病症。

(2)咳声有力而重浊,并且痰为黄色粘稠,多为外感风热;如果痰白清稀,流清涕者,则为外感风寒。

(3)干咳无痰或痰少且粘稠者,多属燥咳或火热咳嗽。

(4)咳声嘶哑,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表现为潮热、咽干,则为肺阴虚。

(5)咳嗽紧闷阻滞,而且痰白量多,容易咳出者,多属湿痰或痰饮病症。

(6)咳嗽低微无力,出现气短、自汗,痰清稀者,属于肺气虚病症;如果咳而无力,夜间咳更严重,出现气促、腰酸等,常常为肺肾两虚之病症。

(7)若咳声如狗叫,且喉间有白膜,不易剥去,称为白喉,此病多属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8)如果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一二十次之多,终止时喉间有一声长鸣,似鸟叫,病症称为百日咳。

懂得了这些判定咳嗽病症的方法,我们也成了半个医生了,接下去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病症来为自己挑选什么咳嗽吃什么药了!



老中医教你挑选好菊花

 

春季是饮用菊花茶的最好时机,不仅可以清肝明目,还可以润燥泻火。菊花的种类也比较多,光从产地来说,就包括杭菊花、滁菊花、亳菊花等。那么消费者该怎么挑选到性价比最高的菊花茶呢?

 

菊花容易发霉,长虫,市场上菊花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菊花加工有问题,用的是硫磺熏制,如何选菊花,她教了以下几招:

 

1.颜色太鲜艳、太漂亮的菊花不能选,可能是硫磺熏的。硫磺熏的菊花用滚水冲泡后,有硫磺味。要选有花萼,花萼偏绿色的新鲜菊花。

 

2.颜色发暗的菊花也不要选,这种菊花是陈年老菊花,且受潮了,可能还长了霉,这样的菊花吃了对身体有害。

 

3.用手摸一摸,松软的,顺滑的菊花比较好,花瓣不零乱,不脱落,即表明是刚开的菊花就采摘了。

 

4.菜市场上的菊花质量没有保证,大医院或大药店的菊花有独立包装,周转快,有药师把关,相对来说,质量有保障。

 

最后强调,胃寒的、脸色苍白的人不能吃菊花。其他健康人群,菊花一次吃三至五克,一天两次就够了。菊茶不能长期喝,连续喝菊花茶别超过两个月,如果期间出现大便变稀,脸色苍白,要停止。

 

菊花既是中药,也能当保健品食用,毒副作用小。但是菊花的种类也较为繁多,功效也有所差别,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不妨咨询下专家的建议。



芡实怎么吃补肾,老中医教你芡实补肾法

芡实是常用的中药,在中医领域中,芡实具有补肾固精、补脾除湿功能。并且芡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钙、磷、蛋白质等,这些元素对于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不过芡实在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它的食用方法。

一: 营养功效

1: 芡实性味甘平,无毒,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干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虚弱、遗尿、老年人尿频、妇女带多腰酸等。芡实种子鲜食可治咽炎。

2: 营养结构据科学测定,每100克芡实含:钙:37(毫克)、核黄素:0.09(毫克)、磷:56(毫克)、尼克酸:0.4(毫克)、钾:60(毫克)、灰分:0.4(克)、钠:2804(毫克)、水分:11.4(克)、镁:16(毫克)、热量:351(千卡)、铁:0.5(毫克)、能量:1469(千焦)、锌:1.24、蛋白质:8.3(克)、硒:6.03(微克)、脂肪:0.3(克)、铜:0.63(毫克)、碳水化合物:79.6(克)、锰:1
.51(毫克)、膳食纤维:0.9(克)、硫胺素:0.3(微克)

二: 食用方法

1: 芡实宜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芡实宜与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食物一同食用。

2: 山药薏米芡实粥【原料】山药、薏苡仁、芡实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适量,白糖少许。【制作】
山药切细,莲子去芯,红枣去核。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最后大功告成,可以空腹食用,每日2次。一个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祛湿、滋养强壮粥就熬好了。

3: 注意:1.小奶锅内加水适量,放火上,大火加热;2.水再次烧开后改用最小的火(以保持你的粥微微沸腾为前提)来煮,不要盖锅盖,否则容易溢出来。3.薏苡仁和芡实要先泡水里浸一晚才行,要不很难煮。先煮芡实和薏苡仁,然后再加入米来煮粥,最后再加入新鲜山药,加些瘦肉和猪肝的话粥会更好喝。

4: 宜忌芡实适宜妇女脾虚白带频多,肾亏腰奋酸痛者食用;适宜老年人尿频者食用;适宜体虚遗尿之儿童食用;适宜竖虚梦遗滑精、早泄、脾虚便澹、慢性腹泻者食用。芡实性涩滞气,一次忌食过多,否则难以消化。平素大便干结或腹胀者忌。

三: 中药在治疗上并不是单

的使用,多数情况下治疗一种疾病需要配合多种药材,这样治疗疾病的效果才会明显,此时要注意药量的控制,要按照医嘱按照时服用,还要注意服药期间的身体情况,有异常时可前往医院检查诊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