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蛔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_胶姜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花静幽然)分享简介:安蛔理中汤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蛔理中汤的具体的功效。【处方】参、术、乌梅胶姜理中汤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胶姜理中汤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处方】理中汤加黄耆、阿胶、艾、当归。【功能主治】腹虚便血。【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魏...



安蛔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安蛔理中汤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蛔理中汤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
参、术、乌梅、川椒、炮姜、白茯苓、生姜。

【功能主治】
蛔厥,手足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宗说约》卷四

【处方】
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干姜1钱半,茯苓1钱半,乌梅3个。

【功能主治】
蛔厥。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
花椒3分,干姜1钱,白术1钱,人参1钱,附子(炮)1钱,炙草1钱,丁香2分,1方有乌梅,砂仁(炒半),无丁香。

【功能主治】
小儿吐蛔,虫死不能动者,脾败不能养虫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钞类编》卷九

以上就是本文对安蛔理中汤的一些介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多积累这方面的信息,一定会对周围的人有所帮助的。



肉果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常见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下面就来介绍一种:肉果理中汤。

【处方】
人参45克 白术90克(炒)干姜45克(炒)肉果45克(面包煨)炙草24克

【制法】
上药研末为散。

【功能主治】
治泄泻,脉虚缓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乌梅汤煎服。

【摘录】
《医略六书》卷三十

肉果理中汤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广泛,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良药。大家有需要时不妨试一试,因为它几乎没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安冲调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安冲调经汤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起到的效果。

【处方】
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肉9克,川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功能主治】
平补脾肾,调经固冲。主肾气不固。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刘奉五妇科经验》

有关安冲调经汤的功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有帮助。虽然安冲调经汤的价值非常高,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谨慎服用。



加减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理中汤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加减理中汤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
人参、干姜、白术(土炒)、川椒。

【功能主治】
胃寒虫扰作吐,唇色或红或白,胃口时痛时止,频呕清涎者。

【用法用量】
引用乌梅1个,水煎服。

【摘录】
《金鉴》卷五十二

【处方】
人参、白术、黄耆、甘草、木香、肉桂、茯苓、半夏、陈皮。

【功能主治】
小儿痘疹,吐泻里虚。不能出快。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痘疹一贯》卷二

【处方】
白术1两,人参1两,甘草1两,干姜1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生养诸气,大益脾胃。主脾胃不和,三焦壅滞,胸膈痞闷,胁肋胀痛,呕吐恶心,口淡无味,呼吸寒冷,心腹暴痛,饮酒过伤,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加减理中丸”,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引《十便良方》改。

【摘录】
《鸡峰》卷十二

虽然说加减理中汤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丁香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理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调理机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丁香理中汤要用到哪些药材原料吗?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人参、白术(炒)、黑姜、炙草、丁香。

【功能主治】
中脘停寒,喜食辛物,入口即吐哕。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医钞类编》卷十

丁香理中汤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丁香理中汤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小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理中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小理中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小理中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
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

【炮制】
上碎同碾,淹一宿,焙干,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饮酒过度,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虚胀,隔塞不通,饮食减少,短气羸困,温中逐水去湿。

【用法用量】
每一钱,沸汤点,空心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面介绍了小理中汤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逍遥调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逍遥调经汤这款方剂。

【处方】
当归 生地 白芍 陈皮 丹皮 川芎 熟地 香附 甘草 泽兰 乌药 青皮 玄胡 黄芩 枳壳 柴胡

【功能主治】
治妇女奶疬。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上文所说的关于逍遥调经汤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经验调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经验调经汤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大家应该都知道经验调经汤功效是挺多的,对于具体的经验调经汤的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处方】
当归(酒洗)1钱,阿胶(炒成珠)7分,半夏(制)7分,白芍药(酒炒)7分,人参7分,牡丹皮7分,川芎7分,麦门冬7分,甘草7分,桂心2分,吴茱萸(泡)2分。

【功能主治】
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来多来少,或逾月不来,或一月两至。

【用法用量】
上以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8分,空心稍热服。

【摘录】
《医统》卷八十四

【处方】
当归1钱2分,熟地黄1钱2分,香附1钱2分,白芍(酒炒)1钱,吴茱萸(炒)1钱,大腹皮1钱,紫荆皮1钱,肉苁蓉1钱,川芎7分,条芩7分,粉草5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妇人经水或前或后,或多或少。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待经至之日服起,每日1剂。至4剂而止,即经对期。

【摘录】
《回春》卷六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经验调经汤为传统中药方剂。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化气调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化气调经汤怎么吃?化气调经汤虽为中医的一味方剂,但对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疗效果的,那么根据不同的疾病,化气调经汤应该怎么吃呢?下面为大家揭晓答案。

【处方】
香附米(酒浸一宿,晒干)30克 橘皮60克 羌活30克 白芷30克 甘草 牡蛎(煅)天花粉 皂角刺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流注疬。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清汤送下,不拘时候,一日三次。与神应丸间服。

【摘录】
《医学纲目》卷十九

化气调经汤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柴胡调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柴胡调经汤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柴胡调经汤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别名】
升阳调经汤

【处方】
炙甘草3分,当归身3分,葛根3分,独活5分,藁本5分,升麻5分,柴胡7分,羌活1钱,苍术1钱,红花少许。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
经水不止,鲜红,项筋急,脑痛,脊骨强痛。

【用法用量】
升阳调经汤(《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羌活、藁本散太阳巅顶之邪;独活、葛根散少阳阳明之邪;升麻、柴胡升阳散郁以通肌;苍术、甘草燥湿强脾以和胃;当归、红花引入血分也。水煎服,使邪从汗解,则经气清和而血自归经,何有崩下如筛之患?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看完了上文对于柴胡调经汤这种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茶品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