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药膏的功效与作用_苤蓝叶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Birty。)分享简介:蓝药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蓝药膏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蓝药膏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苤蓝叶的作用有哪些?苤蓝叶作为传统的一味中药,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平时可以和一些其他药材相搭配,做成药膳,对于调理人体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苤蓝叶。【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



蓝药膏的功效与作用

蓝药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蓝药膏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蓝药膏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
青黛15g,海螵蛸68g,石膏末125g,冰片3g,凡士林936g。

【制法】
调膏。

【功能主治】
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

【用法用量】
外用。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以上就是关于蓝药膏的功效与作用为大家做的介绍,希望这些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蓝药膏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黑布药膏的功效与作用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黑布药膏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
老黑醋250克 五倍子100克 蜈蚣1条 蜂蜜100克

【制法】
将药和蜂蜜、黑醋放入砂锅内,置于炭火上煎,熬成黑色稠膏,并在熬膏时,须用棒搅匀,不可放于金属器具内。

【功能主治】
收敛,止痒,止痛。治疮疡、创伤等形成瘢痕疙瘩者。

【用法用量】
临用时先将损害疮面用茶水洗净,将药涂于高突损害面的范围内,每日换一次,或加热烘疗法,烘后勿将药膏擦去。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对于黑布药膏的功效和性质您现在了解了吗?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病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



接骨药膏的功效与作用

接骨药膏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接骨药膏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接骨药膏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
马钱子3钱,枳壳粉3钱,生草乌1钱。

【制法】
上为细末,加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闭合性骨折,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

【用法用量】
先将骨折复位,小夹板固定,外敷药膏,包扎。3-5天换药1次。

【摘录】
《中药制剂汇编》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接骨药膏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黑布膏的功效与作用

黑布膏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治疗效果,也要知道黑布膏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处方】
黑醋半斤,五倍子末2两8钱,蜈蚣1条,蜂蜜6钱。

【功能主治】
收敛,止痒,止痛。主

【用法用量】
先将损害面用茶水洗净,将药涂于范围内,每日换1次。

【摘录】
《中医外科学讲义》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对黑布膏的功效与作用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黑布膏一定要注意这些,这样才会保证身体能更加健康。



黑鹅脚板[图]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黑鹅脚板[图]吗,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对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帮助。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

直刺变豆菜



全草

。春、夏采收,晒干。

【原形态】
直刺变豆菜,又名:直刺山芹菜。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溪边。我国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苦,温。"

【功能主治】
《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治麻疹后热毒未尽,耳热瘙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从上文的阐述中我们对于黑鹅脚板[图]的功效与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体出现了什么不适的症状,可以用中药的方法去调理,中医治病的历史久远,可以放心食用。



芙蓉膏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芙蓉膏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芙蓉膏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芙蓉叶(秋采)18克 榆面60克 生大黄15克 皮消30克

【制法】
上药研细。

【功能主治】
束毒消肿。治阳证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

【用法用量】
葱汁、童便调敷,留顶。

【摘录】
《疡医大全》卷八

【处方】
木芙蓉(叶、花)。

【制法】
晒干,为末,加凡士林调成1:4软膏。

【功能主治】
外科感染。

【用法用量】
外敷。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
蓖麻子1两,冰片3分。

【制法】
共捣为膏。

【功能主治】
中风口眼㖞斜。

【用法用量】
㖞在左,以此涂右;在右,以此涂左。

【摘录】
《嵩崖尊生》卷十

【处方】
芙蓉叶8两,大黄8两,泽兰叶8两,黄柏8两,黄芩6两,黄连6两,冰片2钱。

【制法】
上为细末,按7份凡土林3份药的比例调成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主急腹症手术后并发腮腺炎,软组织感染初期,有红肿热痛而脓未形成者。丹毒、蜂窝织炎、疖、痈、乳腺炎初起。

【用法用量】
外敷。

【摘录】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别名】
芙蓉菊花膏

【处方】
赤小豆4两,芙蓉叶4两,香附4两,菊花叶4两,白及4两。

【制法】
上为细末,每末1两,加麝香1分,米醋调。

【功能主治】
发背,肿势蔓延。

【用法用量】
芙蓉菊花膏(《疡医大全》卷八)。

【摘录】
《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
芙蓉叶10g,大黄10g,番泻叶10g,黄连10g,黄柏10g,冰片3g。

【功能主治】
凉血清热,消肿止痛。主丹毒、蜂窝组织炎、疖痛初起及给节红斑。

【摘录】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处方】
芙蓉叶(或皮或根亦可)、黄荆子各等分。

【制法】
入石臼内捣极烂,用鸡子清调。

【功能主治】
痈疽发背诸毒。痈疽发背,肿痛如锥刺,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搽于疮上,留顶。

【摘录】
《回春》卷八

【处方】
山布瓜根、芙蓉叶、紫荆皮、凌霄根皮、天南星、天布瓜、鸡屎根(取皮)、背子蜈蚣。

【制法】
上砍烂,入些醋。

【功能主治】
手、臂、腕、臑、胕、掌等处结毒,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加温涂敷患处。

【摘录】
《准绳·疡医》卷三

【处方】
紫荆皮1两,南星1两,芙蓉叶2两,独活5钱,白芷5钱,赤芍药5钱。

【制法】
上为末,生姜汁、茶清调。

【功能主治】
打扑伤损,肿痛紫黑,色久不退者。

【用法用量】
加温贴敷。

【摘录】
《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
料炭灰半升,桑柴灰半升,荞麦秸灰半升(上灰用热汤淋取2升,熬至5分,又用:),独角仙1个(不用角),红娘子半钱(不去翅足),糯米49粒,石灰1两(风化者)。

【制法】
上为末,将前项灰汁调如面糊相似,在瓷盒子内于上底理5-7日,取出使用。

【功能主治】
大小诸靥子遍满头面或身体者。

【用法用量】
取瘢痕靥内刺破,用细竹签子点之放药,用湿纸揩药,再点至三上,见瘢痕时,冷水淋洗。

【注意】
忌姜、醋、鱼、马肉。

【摘录】
《宣明论》卷十五

通过小编介绍的芙蓉膏的详解,大家是不是对芙蓉膏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没有很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多看几遍哦,芙蓉膏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适量的服用还是挺好的,可以使身体更健康呢。



木贼[图]的功效与作用

木贼[图]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木贼[图]的功效与作用。

【英文名】
HERBA EQUISETI HIEMALIS

【别名】
锉草、笔头草、笔筒草、节骨草

【来源】
本品为木贼科植物

木贼

Equisetum hiemale L.的干燥

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性状】
本品呈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0.2~0.7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节明显,节间长2.5~9cm,节上着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空腔。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炮制】
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性味】
甘、苦,平。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散风热,退目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干燥处。

【摘录】
《中国药典》

【出处】
《嘉佑本草》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木贼[图]的作用,希望对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乱的和其他食物搭配,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后再决定。



艾虎[图]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药的种类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比如艾虎[图],所以在选择之前,需要对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艾虎[图]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吗?

【英文名】
Weasel

【别名】
地狗、艾鼬、两头乌、臭狗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

艾鼬





【原形态】
艾鼬,体形象黄鼬,身长30-45cm,尾长11-20cm。吻部钝,颈稍粗,足短。前肢间毛短,背中部毛最长,约45-50mm。尾基毛次之,略为拱曲形。尾毛稍蓬松。跖行性。脚掌被毛。掌垫发达,前足4枚,呈瓣状,腕垫2枚;爪粗壮而锐利,褐白色。体背毛棕黄色或沙黄色,腰、后背及臀部具较多的黑尖毛。体侧淡棕色。鼻周和下颌白色。鼻中部、眼周及眼间棕黑色。眼上前方具卵圆形白斑,额部灰棕色。颊部、耳基灰白色,耳背及外缘为白色。胸部、鼠鼷部和四肢黑褐色。具肛门腺,放出恶臭的气味。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

【性状】
其药材是将捕捉到艾虎除去内脏和皮骨药用其肉。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心;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镇痉;活血通络。主癫痫;瘫痪;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艾虎肉:有镇惊的功效。主治癫痫。

【摘录】
《中华本草》

上文就是对艾虎[图]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像艾虎[图]这类药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错,不过要注意的是,使用艾虎[图]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则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