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草的功效与作用_竹叶菜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画眉)分享简介: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大家知道竹叶菜是什么吗?如果知道的话,那么对与竹叶菜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竹叶菜作为一种传统的药材,对于我们的身体具有哪些调理作用呢?下文我们将一一分析给大家。【别名】马耳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竹菜...



马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马耳草这种药材。

【别名】
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竹叶菜、火柴头、千日晒、大号日头舅、大叶兰花竹仔草、粉节草、大叶兰花草、竹节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的全草。

【原形态】
饭包草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横生,茎上部直立,基部匍匐,多少被毛。叶互生,有柄;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形,长3-6.5cm,宽1.5-3.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渐狭而成阔柄状,全缘,边缘有毛,两面被短柔毛或疏长毛或近无毛;叶鞘近膜质,有数条脉纹;苍片漏斗状,长约1.2cm,宽约1.6cm,与上部叶对生或1-3个聚生,无柄或具极短柄。聚伞花序数朵,几不伸出苞片,花梗短;萼片3,膜质,其中2片基部常合生;花蓝色,花瓣3,直径约8mm;雄蕊6,能育雄蕊3,花丝丝状,无毛;子房长圆形,具棱,长约1.5mm,花柱线形。蒴果椭圆形,膜质,长约5mm。种子5颗,肾形,黑褐色,表面有窝孔及皱纹。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边、沟内或林下阴湿处。

【化学成份】
全草含正二十八醇(octacosanol),正三十醇(triacontanol),正三十一醇(dotriacontanol),见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以及苄基腺嘌呤(benzyladenine),并含飞燕草素-3-对-香豆酸葡萄糖甙(delphinidin-3-P-coumaric acid-glucoside)。 叶、花中含花色甙(anthocyanins),主要是矢车菊素3,3′,7′-三葡萄糖甙(cyanidin-3,3′,7′-triglucoside)、飞燕草素三葡萄糖甙(delphinidin triglucoside)及对-香豆酰基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P-coumaroyl-delphinidin-3,5-diglucoside)等。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现在知道马耳草的作用了吧。以前还不知道马耳草是这等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我们的见识还不够广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养生途径,其实想要养生,生活处处皆学问哦。



竹叶菜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知道竹叶菜是什么吗?如果知道的话,那么对与竹叶菜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竹叶菜作为一种传统的药材,对于我们的身体具有哪些调理作用呢?下文我们将一一分析给大家。

【别名】
马耳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福建民间草药》),火柴头(《苏南种子植物》),千日晒、大叶兰花竹仔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鸭跖草科植物

饭包草



全草

【原形态】
匍匐、多年生草本,或茎上部上举,多少被毛,节上生根。叶草质;椭圆状卵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急剧收缩而成一阔柄,鞘和叶柄被疏长毛。佛焰毡与上部叶对生,或2~4个聚生,有极短的柄,漏斗形而压扁,长和宽约8~14毫米,淡绿色,被疏毛;花蓝色,每一毡内数朵;萼片3,膜质;花瓣3,长3~4毫米。蒴果膜质,长4~5毫米,有种子5颗,粗糙。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地或林下。分布华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
《福建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小便不通,淋沥作痛:竹叶菜一至二两,酌加水煎,可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上面是关于竹叶菜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竹叶菜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大苞甲跖草的功效与作用

大苞甲跖草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材,我们需要重视起来。大苞甲跖草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药物,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的服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药大苞甲跖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别名】
七节风、竹叶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原形态】
大苞鸭跖草,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约80cm。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幼枝一侧被1条棕色柔毛,后变为无毛。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6cm,宽2-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两面被疏柔毛或短刚毛;叶鞘宽大,长2.5-3cm,宽0.8-1.5cm,边缘密被棕色长睫毛。总苞片数个在茎顶集成头状,下缘合生成扁的漏斗状,长约2cm;聚伞花序有花3-7,具短梗;萼片3,膜质,披针形,长约5mm;花瓣3,蓝色,薄膜质,匙形或倒卵圆形,长5-8mm,宽约4mm,内面2片具爪;雄蕊6,发育雄蕊3,花丝无毛;子房近椭圆形,3室。蒴果倒卵状三棱形,长约4mm,3瓣裂,每室有1颗种子。种子椭圆形。花期6-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一海拔(110-)1000-2000(-2700)m的溪边、山谷及山坡林下阴湿处。

【性味】
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热淋尿血;鼻衄;血崩;痢疾;咽喉肿痛;丹毒;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45g;或捣汁含咽。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大苞甲跖草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中药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更好的帮助身体解除烦恼。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