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_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由网友(再回首我心依舊)分享简介: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是我们必须大问题,拥有好的身体个人的梦想。反之,身体差对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心房颤动离自己很远,话虽不错,但是如果你不注意保护自己,那么心房颤动立马就会来光顾你。那么极有可能就会一命呜呼了,大家一定要当心。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是我们必须大问题,拥有好的身体个人的梦想。反之,身体差对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因为想要睡眠好,有些食物晚餐是不能吃的。

  除对病因和诱因的治疗外,重点是尽量减轻病人的症状,减少和防止复发,预防血栓和栓塞的发生。减轻症状是有效控制发作时的心室率,首选西地兰0.2-0.4mg稀释后缓慢静推,低血钾和药物中毒时禁用。亦可选用胺碘酮150mg或心律平70mg稀释后缓慢静推。慢性房扑或房颤时可口服地高辛0.125-0.25mg/d,或胺碘酮200-600mg/d,控制心室率在70-90次/分。新近发生的房扑或房颤(

我们的身体健康,与自己每天的饮食都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更需要健康的饮食,平常的时候千万不要挑食、偏食,做到健康饮食,才是防病最关键的方法。



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心房颤动离自己很远,话虽不错,但是如果你不注意保护自己,那么心房颤动立马就会来光顾你。那么极有可能就会一命呜呼了,大家一定要当心。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西医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点治疗手段:

  1、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率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450mg~600mg)或氟卡胺(300mg)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2、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

  (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

  (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3)洋地黄:一直被认为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

  (4)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以上的五类的介绍,你们的心房颤动已经被严重的破坏了,如果不及时关注保养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失去它了,所以我们平常的时候一定要爱护自己,身体的健康才能让你更加的美丽。



老年心室扑动与颤动的治疗方法

老年心室扑动与颤动的患者,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的。都是因为养成了下面说到的这几种坏习惯,赶紧来看看。

  老年患者一旦发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即有效循环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其抢救基本步骤如下:

  一、立即实施基础生命支持采用ABC方法。A: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B:进行人工呼吸,16~20次/min,建立有效呼吸;C:进行心前区拳击,按压心脏100次/min,建立有效循环。ABC应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发生后1~4min内开始,如5min后才实施,则脑复苏的可能性很小。

  二、尽早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在8min内开始,其复苏成功率可达40%左右。方法如下:

  1、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复律:每延迟1min除颤,复苏的生存率即下降7%~10%。初次复律采用200J,争取一次成功。如未能复律,重复电击可增至300~360J,两次间隔一般为30~60s。但也有主张连续3次电击200J,300J,360J。

  2、尽早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3、开通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

  4、药物复律:对电击复律疗效不佳者,或心室颤动为细颤波型,应用以肾上腺素为主的复苏药物。肾上腺素以1mg静脉推注开始(必须要以弹丸式推注),必要时每3~5分钟重复1次,剂量可逐渐加大。其他常用复苏药物有利多卡因、胺碘酮、托西溴苄铵(溴苄胺)、硫酸镁、普鲁卡因胺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心室肥大而发生的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的患者宜首选胺碘酮和早期补钾、补镁,使血钾维持在4.5mmol/L,血镁维持在1.2mmol/L左右,以提高复律成功率。复苏药常与直流电复律交替使用,如电击(360J)→药物→电击→药物.

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老年心室扑动与颤动的到来,如果想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的困扰。



心房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心房心肌梗死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对于人体都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伤害的。当然很多时候疾病来时都悄然无声,所以及时发现自身的征兆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学习一下吧。

  一、治疗

  1、对于单纯心房心肌梗死患者,无论有无心室受累表现,都应得到同合并心室心肌梗死一样的处理。由于心房心肌梗死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类似右室梗死,因此,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补充血容量可得到有益效果

  2、对于心房心肌梗死的常见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预防。而维拉帕米、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等亦可用于减慢心率。由于患者的栓塞发生率高,对心房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应争取及早诊断,并行外科修补术。

  值得注意的是,经右锁骨下静脉放置起搏电极易致心房破裂,且心房梗死多发生于右侧,故该侧导管术应视为相对禁忌。

  二、预后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很多的人因为每天要面对的事情很多,所以经常的会出现心房心肌梗死,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左心房心律的治疗方法

人到中年的时候,随着免疫力的下降,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变大。很多疾病都找上门了,尤其是左心房心律最容易被感染,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和治疗。

  一、治疗

  1、左心房心律无特殊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

  2、有时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左心房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左心房心律似与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苯妥英钠等无关。左心房心律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左心房心律常不稳定。经常自然地移行到窦性心律。有报告用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托品等治疗后,左房心律可转为窦性心律。

  二、预后

  左心房心律可转为窦性心律,其预后良好。

看完对此左心房心律的介绍,希望你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平时在生活中多注意细节,照顾好自己。记住好的生活习惯,会让你减少很多疾病的侵袭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是人生最虚弱的时候。身边的人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怀,让患者早点康复过来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案有:

  1、无症状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因阻滞的位置不同而不同。阻滞区位于房室结者(如绝大多数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需治疗,但需定期随访;阻滞区位于希-浦系统内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尽管无症状,也应紧密观察。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对症处理,并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因为这种心律是很不稳定的,可以突然发生心脏停搏或发展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有症状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不论其阻滞区的位置,都应积极治疗。如系房室结内阻滞者,心率过慢,可用阿托品口服,或阿托品皮下注射,有直接改善房室的传导、减轻房室结与房室束上部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功能。

  3、儿童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儿童不应当认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是良性表现,因为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患者约有50%日后可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部分患儿可有晕厥发作,对这类患儿应加强随访观察。

  4、急性心肌梗死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不常发生于前间壁心肌梗死,一旦发生,表明是广泛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损伤,易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下壁心肌梗死者,大多系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多为良性,通常不需处理。如心率明显减慢或有症状者,可用阿托品口服或皮下注射,或用氨茶碱口服。
 
  5、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房性心律失常 例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也应积极处理,尽快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对有心动过速者不能用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普鲁卡因胺等有抑制房室传导系统的药物。

  6、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可不予以处理,如果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常为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先兆,可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利多卡因,使其消失。利多卡因对房室传导阻滞有影响(虽然其半衰期非常短),故应密切观察。

  7、洋地黄中毒所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应立即停用洋地黄,严密观察。如心室率很慢,可考虑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

  

以上的五类的介绍,你们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已经被严重的破坏了,如果不及时关注保养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失去它了,所以我们平常的时候一定要爱护自己,身体的健康才能让你更加的美丽。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治疗有对策

房颤中常见的有阵发性房颤,情绪激动,运动等都会诱发房颤,发作时会有心悸,胸闷,心慌,气短,乏力的症状,治疗房颤最主要的就是找到对策,消除诱因,预防疾病的复发。

一、主要原则:①消除易患因素;②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③预防复发;④控制心室率;⑤预防栓塞并发症。

(2)3P心房颤动的治疗对策

二、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心律;非发作期(窦性心律时)的治疗目标是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

阵发性心房颤动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时:休息、镇静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均可转复为窦性心律仅少数需用电复律。反复发作者应考虑射频消融局灶起源点以达到根治目的。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伴有心脏病时,也可采用上述原则。但是如发生了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需要立即转复为窦性心律。当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时,必须立即给予复律以防止或逆转肺水肿的发生。可选择同步直流电复律,首次电击给予100J,第二次和以后的电击给予200J。

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可静脉使用毛花苷C(西地兰)、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来控制心室率。既往主张首选洋地黄,它对休息状态下心室率的控制有效,但对运动时的心室率不能良好控制,起效作用慢。现主张选用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因为它们起效快,并能较好地控制运动时心室率。普鲁卡因胺、奎尼丁、丙吡胺对转复窦性心律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明显,故已很少应用。伊布利特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占31%,但必须在严密监测下应用,它可以急性延长Q-T间期,增加近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索他洛尔也有明显的转复疗效。胺碘酮是目前公认的对复律及防止复发有明显疗效的药物。既往胺碘酮的使用受到限制主要在于它的副作用和过长的半衰期,后者限制了治疗更改的灵活性。现已证实小剂量的胺碘酮(200~300mg/d)可以明显地减少不良反应。为达根治可行射频消融术。



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病症因为它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危险。其实想想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影响到我们是否能够正常生活的关键,不管是患有什么样病情的病症多少都是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从而还使得我们要经受病魔的缠绕。所以只有想到治疗病症的方法才能够改善我们病情的发展从而使得我们身体健康。

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不同的疾病影响我们的生活的程度都是不同的,只有正握的掌握住这些疾病的发生原因,还有如何去改善这些疾病带来的痛苦。那么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1.监护和一般治疗

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

2.镇静止痛

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

3.调整血容量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对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

(1)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

(2)溶栓治疗

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5.药物治疗

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治疗心肌梗死,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但是目的都是相同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处理好心肌梗死这样的状况。上面介绍了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不管是通过止痛的治疗还是药物的治疗方法还要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的病情发展就是可以好好的运用。

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应用rt-PA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静脉注射3~5天。对无禁忌证的患者应给与?阻滞剂。对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对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证(如支气管痉挛)而患者持续有缺血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而无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失调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可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所有患者均应给与他汀类药物。



青年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现代人很多喜欢晨练,这是一种积极的运动方式,这是为了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但你知道吗?生活中还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替代晨练,而且也能够很好地预防住疾病的发生,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青年心肌梗死的治疗与一般心肌梗死相同。鉴于青年心肌梗死的近期(6%)和远期(12.7%)病死率均低,近期和远期预后均较老年心肌梗死好,除少数在急性期死亡外,在以后存活中,多数可以恢复工作,极少丧失劳动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当病人恢复后,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患者合理的工作建议,以防止出现其他意外情况。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我们都吃不到安全合格的食品,导致我们的身体都会出现很多上面说的这些症状、信号,这种青年心肌梗死,就是这样被感染的,所以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后悔。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让人们深受其害,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以下是这种病的具体介绍。

  因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于年龄较大、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心肌缺血史的病人,且发病时多无典型胸痛,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意识障碍等。故其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19~59岁组。因此认为年龄是决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无痛性心肌梗死治疗原则、程序和方法与一般心肌梗死大致相似。但老年患者机体各系统均有较大改变,治疗上有很多的特殊性,临床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吸氧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合并慢性肺部疾患,吸氧显得更为重要。但常规高流量吸氧,可使原有肺心病患者PO2升高、呼吸抑制,CO2进一步潴留。通常采用鼻导管法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必须确保吸氧鼻导管的通畅;对于呼吸频率快,而张口呼吸者,鼻导管法给氧不能保证氧气的有效吸入,此时可选用面罩法,氧浓度以40%为宜。合并脑血管意外者,常有呼吸功能障碍,单纯自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常难以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此时应考虑进行气管内插管,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2、镇静止痛药的应用对有呼吸功能障碍和意识不清的患者,尤其既往有慢性肺部疾患,或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吗啡、哌替啶(度冷丁)及强镇静剂(如巴比妥类药物,氯丙嗪)等应禁用。因为这些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加重低氧血症,使心肌、脑缺氧进一步加剧,甚至小剂量亦有诱发呼吸功能衰竭的可能。如病人极度恐惧、谵语、狂躁不安或出现精神症状,可在严密观察监护下,给小剂量地西泮(安定)2.5~5mg肌内注射。常选水合氯醛10~15ml加生理盐水20ml保留灌肠。一旦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给予呼吸兴奋剂并进行辅助呼吸。

  3、老年心肌梗死的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支多,梗死范围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较多,且常有肺、脑、肾等多系统病变,病死率较高。因此在选择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抗凝治疗及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时均应慎重考虑。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慎重选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心肌梗死急性期过后,且病人无确切静脉途径给药的指征,可将胰岛素改为分次皮下注射,三餐前应查尿糖,并做好记录,以利观察尿糖水平与所用胰岛素剂量的关系,根据血、尿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病程超过4~6周以后可改为精蛋白锌胰岛素皮下注射。

人都会有无痛性心肌梗死,所以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否则很容易招来一些疾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