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识有哪些内容_糖尿病胰岛素

由网友(本仙女超甜)分享简介:现在得糖尿病的人比较多,糖尿病是百病之源,对身体的危害特别严重,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注意,要了解一下糖尿病的一些糖尿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困扰实在是太大了,但是不同的人所接受的治疗方法不一样,所收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一些病人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爱护哦的情况下,很多医生会建议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方式,因为糖尿病胰岛素...



糖尿病常识有哪些内容

现在得糖尿病的人比较多,糖尿病是百病之源,对身体的危害特别严重,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注意,要了解一下糖尿病的一些常识,通过了解糖尿病的常识,就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的常识有哪些内容?就来看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糖尿病,谁都知道,他们的伤口容易溃烂。尤其是不可以直接抓痒。所以,护肤也变成了,糖尿病护理中的一项。除此之外,还要合理休息。糖尿病人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同时,避免过度,焦虑和运动。保持,皮肤清洁。秋冬季,洗浴宜每周2次。选择中性护肤皂。浴后适量涂抹,润肤霜。糖尿病人呢护肤要忌饮酒,及吃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糖尿病治疗之时,别忘了护肤。春季,糖尿病,尽量让皮肤中,水分充足。可以吃一些,水分大,糖分低的水果。出门时,要戴手套。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时间。糖尿病的护肤,夏季可以涂一些,比较温和的润肤乳。

另外,对于糖尿病人的护肤,不得不提一下起居护理。要注意皮肤卫生、勤剪指甲,避免。搔抓及肥皂,以及热水烫洗。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肾衰竭的糖尿病人呢,更应做好皮肤护理。  糖尿病治疗之时,别忘了护肤。糖尿病患者的护肤工作,就跟控糖是一样的。这都是一个终生都要进行的长期性工作。

糖尿病的常识,以上就做了全面的介绍,如果你得了糖尿病,或者是自己的血糖很高,可以对照以上介绍的内容,相信就能对糖尿病的一些常识,有一些具体的认识,才能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做好各方面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才能让自己的糖尿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糖尿病胰岛素

  糖尿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困扰实在是太大了,但是不同的人所接受的治疗方法不一样,所收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一些病人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爱护哦的情况下,很多医生会建议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方式,因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到底是怎样的,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呢?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虽然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但是,也并非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适合注射胰岛素,还是有的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关于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具体内容,患者及其家人还是要详细的了解。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临床包括补充治疗、替代治疗和强化治疗。对急性并发症、病人某些应激情况,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血糖>13.9mmol/L用生理盐水500ml加普通胰岛素20单位静滴,平均每小时6。当血糖降至

  1型糖尿病开始胰岛素治疗剂量0.5~1/公斤体重。每3~4天调整2~4,直到满意的血糖控制。可采取基础加餐前加强治疗,即三餐前分别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一日总量大致分30%、20%、20%、30%)。

  也可采用预混胰岛素注射,早餐前30分钟用诺和灵30R或50R全天量2/3,晚餐前30分钟用诺和灵30R或50R全天量1/3,皮下注射。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剂量可按公斤体重、生理需要和空腹血糖估算。每日生理需要量40~48,其中大概一半为基础分泌量。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如果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则需使用胰岛素。可采取补充和替代治疗。

  补充治疗:继续口服降糖药。于早餐前或晚餐前加用0.1-0.2/kg体重的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据测血糖结果,每3-4天增减2-4。

  替代治疗:服用口服药。于早餐前或晚餐前注射0.2/公斤体重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或诺和灵N或预混胰岛素,每3-4天增减2-4。如果每日总量>30,则分早2/3、晚1/3皮下注射。餐后血糖过高于餐前加用速效胰岛素。开始用动物胰岛素的患者转用人胰岛素应减量10-30%。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

  胰岛素治疗是目前国际上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它存在诸多问题。如严重低血糖反应、高胰岛素血症、病人的顺从性,医疗花费高等等。而最主要的问题是胰岛素并不改善胰岛功能、对一些并发症特别是慢性并发症无治疗作用。现在治疗糖尿病都提倡早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人也都知道早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好处,可是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常年治疗,如果您经常打胰岛素有没有坏处或是副作用,请听专家的解答。

  1、胰岛素治疗可引发局部脂肪萎缩。如果患者经常在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容易导致局部脂肪萎缩,因此,患者应尝试改变制剂或更换注射部位以防止脂肪萎缩。

  2、不同原因的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有时在注射一段时间胰岛素后,发生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这时需要注意是否与胰岛素有关。

  3、胰岛素注射可引发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和医生要全面了解病情,了解疾病状部对胰岛素抑剂作用的影响,努力掌握所使用的胰岛素制剂的时间与作用的关系,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当发生低血糖时,应及时进食甜食或甜饮料。但要注意的是意识不清或晕迷要及时就医,不可让患者进食,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4、胰岛素的过敏反应。胰岛素制剂为多肽类生物技术药物,有些患者使用后可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痒等局部过敏反应,还能引发全身过敏反应,如出汗、淋巴水肿、呼吸困难、心悸、血压降低等反应。当患者出现过敏时,医生则需调整治疗方案,采用脱敏治疗。

  5、胰岛素可引发肥胖。体重增加是胰岛素治疗常见的一种情况。糖尿病患者应适量运动以减轻体重。同时恰到好处的运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利于血糖的控制。

  关于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内容,上面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否需要打胰岛素,还是应该听从正规医院的医生的建议,并且要根据病情来具体安排,所以,糖尿病病人不要盲目的打胰岛素,以免引起副作用,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糖尿病为什么消瘦?原来是这么回事!

众所周知,糖尿病人会出现身体消瘦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比较常见,造成身体消瘦的原因有多重,比如体内脂肪被大量消耗或者抵抗力下降都会导致最终身体偏瘦。

1、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这种病现在患上糖尿病的人也变多了,这对患者的伤害是很大的,很多人也都担心会患上这种病,常听人说,得了糖尿病,人就会变得多食、多饮、多尿,而且身体会变得越来越瘦。

2、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等引发胰岛素缺乏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病症。首先,因为缺少胰岛素就不能使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引起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上升,即:高血糖。同时,高血糖又具有高渗利尿的作用,就会使糖尿病人多尿。然后,尿量多、失水明显,体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才会出现口渴症状,导致多饮。这样,身体就会得不到充分的水分,而血糖过高,又不能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就造成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所以人体就会慢慢消瘦,抵抗力下降。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3、了解了以上糖尿病病因的相关内容,就不会再对糖尿病人身体急剧消瘦感到困惑了。随着医学的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一旦病情能够得到控制,患者身体消瘦的程度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黄芪的功效作用有什么

黄芪对人体的作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很多身体虚弱的人群都会选择黄芪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黄芪不仅对身体有补气固表的作用,还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也有一些人群会选择利用黄芪泡水喝,这样不止保健身体,还能够有效的改善身体的气虚现象,那么黄芪的功效作用都有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黄芪的功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芪的作用

1 增强免疫功能 2 对干扰素的作用 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4 促进机体代谢 5 改善心功能

6 降压作用 7 保肝作用 8 调节血糖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 激素样作用

黄芪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以上的内容就是针对黄芪的功效作用有什么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会有一定的帮助,虽然看上去黄芪的作用很多,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好,但是春季的时候是不适合用黄芪保健的,因为春季是一个生发的季节,这个时候人体是需要宣发的,所以不太适合吃黄芪。



糖尿病人食谱 糖尿病人吃这些好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糖尿病人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合理的饮食,科学安排生活,那么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呢,需要检查什么,最重要的是糖尿病人食谱有哪些,吃什么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人食谱

玉米须粥

15g玉米须和50g的粳米。

将玉米须洗净,加水两碗,煮20分钟,去渣取汁。粳米洗净,加入玉米须汁液中,煮成粥。

这道粥可以当做早餐或者晚餐,适合各类的糖尿病患者。

葛根白米粥

葛根粉30克,大米100克。

用白米煮粥,加入葛根粉,煮至米烂成粥即成。

这款粥适合形体消瘦的糖尿病人群。

芝麻黑豆粥

黑芝麻500克,黑豆1000克。

将两者一起加工成粉。每次取黑芝麻黑豆粉共100克,加面粉50克,调和均匀后煮成粥。

分成3顿,随餐食用。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

南瓜麦麸粥

青嫩南瓜250克,麦麸50克,粟米50克。

南瓜洗净切小块,入锅加水煮至六成熟,加入洗净的粟米,煮沸后加麦麸。充分拌匀,熬煮至粟米熟烂即成。

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

苦瓜粥

苦瓜150克,粳米50克。

苦瓜洗净去蒂、去籽、切片。粳米淘净,入锅加水煮成粥,加入苦瓜片,用小火煮10分钟即成。

早晚两次分食。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吃什么

1、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如 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

2、多吃含糖低的蔬菜, 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

3、多吃含钙的食物,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

4、多吃富含硒的食物, 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们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

5、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

6、糖尿病一般合并高血压,使用天然石膏磨制而成的膏老庄石膏降压枕有降压降糖的作用,长期坚持使用可以将血糖降到正常水平。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饮食的相关内容,你了解了吗?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如何的健康的饮食,这样你才会更健康,血糖更稳定,另外小编推荐的这3款药膳你可以自己食用一下哦。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我们人体中的重要的激素,它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运行工作。一般出现糖尿病的患者的胰岛素都是除了问题的,所以治疗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直接方法。可能这方面的知识大家并没有过多的了解,但是如果有机会学习一些的话,还是对自己有些许的帮助的,至少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

胰岛素治疗也是可以分为多种的,简单的概括有补充治疗、替代治疗还有强化治疗。根据不同的人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这个是大家都应该要了解到的。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临床包括补充治疗、替代治疗和强化治疗。对急性并发症、病人某些应激情况,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血糖>13.9mmol/L用生理盐水500ml加普通胰岛素20单位静滴,平均每小时6。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用5%糖或糖盐水静滴,每克糖用1/3单位胰岛素。当病情稳定、酮体转阴、血糖<11.1mmol/L时可改皮下注射或原有治疗。

1.型糖尿病开始胰岛素治疗剂量0.5~1/公斤体重。每3~4天调整2~4,直到满意的血糖控制。可采取基础加餐前加强治疗,即三餐前分别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一日总量大致分30%、20%、20%、30%)。

也可采用预混胰岛素注射,早餐前30分钟用诺和灵30R或50R全天量2/3,晚餐前30分钟用诺和灵30R或50R全天量1/3,皮下注射。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剂量可按公斤体重、生理需要和空腹血糖估算。每日生理需要量40~48,其中大概一半为基础分泌量。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如果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则需使用胰岛素。可采取补充和替代治疗。

补充治疗:继续口服降糖药。于早餐前或晚餐前加用0.1-0.2/kg体重的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据测血糖结果,每3-4天增减2-4。

替代治疗:服用口服药。于早餐前或晚餐前注射0.2/公斤体重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或诺和灵N或预混胰岛素,每3-4天增减2-4。如果每日总量>30,则分早2/3、晚1/3皮下注射。餐后血糖过高于餐前加用速效胰岛素。开始用动物胰岛素的患者转用人胰岛素应减量10-30%。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胰岛素治疗的一些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会更加多了。大家要知道胰岛素对我们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市场会关注个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发现身体有什么不适的话,应该及时的进行检查治疗。



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方法

很多人总是不注意保护自己,那么胰岛素抵抗就会来光顾你。那么极有可能就会一命呜呼了,大家一定要当心。

  1.降血糖药物当空腹血糖>6.7毫摩尔/升时,血糖进一步升高对胰岛素分泌呈抑制作用,此时葡萄糖摄取也降低。所以,用来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和降糖药均有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近年来二甲双胍的抗胰岛素抵抗作用倍受青睐。二甲双胍在降低血糖作用同时,也有降血脂的作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可降低餐后血糖,同时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新药维格列波糖(商品名倍欣),治疗剂量比阿卡波糖小,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也降低。

  2.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和钒酸盐作为胰岛素增敏剂,最近研究较多。噻唑烷二酮类中曲格列酮通过多个复杂环节同时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物此类降压药物对糖尿病或非糖尿病高血压,均可起降压、减低胰岛素抵抗和减低心脏事件发生的作用。

  4.降脂药根据高血脂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最近,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小组(UKPDS)正着手进行评价降脂药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治疗意义的研究。

生病的时候精神状态不好,确实需要身边的人用心照顾。看到上面的介绍,知道胰岛素抵抗的患者,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身边的人要用心对待一下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我们都知道生病的时候,人是最需要的照顾的。尤其是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患者,这时候是最需要别人的热情关怀,

  TZD主要包括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现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是目前改善胰岛素抵抗最显著的一类药物,同时对B细胞也具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不仅可较好地改善糖代谢,且对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如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纤维蛋白原和炎症因子等也有有益的作用。

  1、TZD与胰岛素抵抗

  目前,已有充分的实验室和临床证据证实噻唑烷二酮药物是强效的胰岛素增敏剂。与安慰剂比较,TZD如罗格列酮可使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减轻33%(提高HOMA-IR指数评价),肌肉葡萄糖摄取率增加38%(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价),全身葡萄糖摄取增加44%。在联合治疗中,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药物联合罗格列酮后,胰岛素抵抗分别减轻21%和32%,而且其持续时间至少达24个月或更长。

  2、TZD与糖代谢异常

  TED类药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保护B细胞,对改善糖代谢有良好的作用。小样本的研究初步显示,TZD如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等,可显著降低IGT、向糖尿病转化的危险性达56%~88.9%,大范围多中心的前瞻性评价罗格列酮对糖尿病的预防研究正在进行中。目前大量的中-短期的临床研究已证实TED如罗格列酮等单药治疗或与磺酰脲类药物或双胍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UKPDS报告目前传统的抗糖尿病药物(如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或胰岛素等)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均不能阻止糖尿病病情的恶化和血糖的长期稳定控制,多数患者在2~3年后随着病程的延长,HbAlc渐升高。前瞻性的多中心的ADOPT(adiabetesoutcomeprogressiontrial)拟比较评价长期单一药物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优降糖)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和终点试验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3、TZD与高血压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55%~60%,伴有蛋白尿者(微量或大量白蛋白尿)可达80%~90%,高血压不仅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促进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学者前瞻性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组和格列本脲(优降糖)治疗组,52周后,罗格列酮组(8mg/d)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降低(与基线比较),格列本脲(优降糖)治疗组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而收缩压升高;在一项对24例非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显示,应用罗格列酮(8mg/d)可明显增加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且可使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向良性方面转化。为此,一些学者认为今后胰岛素增敏剂可能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50%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将占据一定位置。

  4、TZD与脂代谢紊乱

  一些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显示,罗格列酮(2~8mg/d)可使HDL-C升高10%~14%,甚至达20%,LDL-水平降低9%~19%(尤其是小而密的LDL降低,LDL中主要的致动脉硬化的成分)。多数研究报告罗格列酮对空腹TG无明显作用。

  5、TZD与血浆PAI-1水平

  在血管内,纤溶酶原在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纤溶酶,分解血管内的纤维蛋白-血小板凝块,而PAI-1是体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主要生理性抑制剂,以保持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PAI-1水平升高的人群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尤其伴有血管病变者血PAI-1明显升高。一些研究报告,与安慰剂或双胍类药物相比,罗格列酮单用或与其他降血糖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水平。

  6、TZD与抗炎症作用

  近年来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在血管病变,尤其是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血管发生病变时,炎症的全身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RP)和白介素-6(IL-6)等水平升高。一些前瞻性临床研究报告,CRP不仅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全身性的标志物,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血管损伤,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IL-6水平的高低与血管病变的后果有关,IL-6是CRP的重要调节因子,同时其尚可诱导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Haffner等研究显示,与安慰剂比较,罗格列酮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可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标志物如CRP和IL-6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降解基质,使单核细胞更容易浸润血管壁,使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趋于更不稳定或更容易受损或使斑块更容易破裂,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文献报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升高,而罗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可明显降低血清MMP-9水平,提示该药可能对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起一定的稳定作用,但现尚无确切的证据证明该药可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有待进一步观察。

  7.、ZD与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代谢综合征

  常伴随存在。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增加不仅反映糖尿病肾脏损害,且反映广泛的血管病变,与心血管病变和死亡的危险性增加密切相关,有效控制微量白蛋白尿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Bakris等报告,在为期52周的研究期间,与磺酰脲类药物相比,在血糖控制程度相似的情况下,罗格列酮更加显著地减少微量白蛋白尿,与基础值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减少54%。其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的机制不明,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或改善血脂谱等有关,也可能通过PPARs直接发挥作用。

  8、TZ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一些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报告TZD如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可诱发处于生育年龄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高雄激素水平降低,恢复排卵,恢复月经并可导致妊娠。

  理想控制血糖: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糖,长期高血糖通过其“糖毒性”进一步加重组织如肌肉、脂肪和肝脏组织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因此,临床工作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如通过合理的降血糖治疗,使血糖获得持续良好的控制均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近年不少临床研究报告对一些新诊断的血糖显著升高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稳定血糖控制,短期内可使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从而有助于其今后血糖的控制。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大部分的人都喜欢晚睡,这种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必须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而且不要躺在床上就会拿手机玩,其实我们应该要小心,长时间的玩手机会对身体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十一月:国家糖尿病宣传月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祖母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我已经害怕针头,担心地看着她刺破手指检查血糖。我记得我拘谨地在远处看着她,因为她监控血糖水平,并且从容面对了刺痛。随着我逐渐长大,我了解到家庭的两方都患有糖尿病。由于遗传的关系,我自己或我弟弟得到它的机会增加了。之后,我发誓要做任何事情可以帮助我对抗这个健康状况。

在美国许多人担心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或埃博拉爆发的可能,对异常对抗另一种疾病的战争在我们社会里越来越惹人注目。我有权利关心,就像我现在做着的事一样,现在我们社会面临的持续不断的一个最大健康问题的就是糖尿病。虽然糖尿病的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是它影响了我们大量的人口,而它在美国伴随着肥胖问题而日益增加。今天,在美国大约有3000万儿童和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就数字上来看,5%的人患有1型糖尿病,而近95%的人患有2型糖尿病。作为现在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不仅要明白糖尿病是怎样的和这两种主要的类型是怎样的,还要明白要小心某些警告的信号标志,这是十分重要的。早期发现和糖尿病的治疗可以进一步减少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多尿症,在医疗领域通常被称为糖尿病,是一种多样化的疾病,患糖尿病的人有很高的血糖(葡萄糖),要么是因为他们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是因为身体的细胞不应对自我创建的胰岛素,或两者兼而有之。胰岛素在体内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血糖水平会影响大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影响器官的激素和酶调控)。两个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是1型和2型。如果未经治疗或没有遵循适当的医生推荐的治疗,进一步的并发症会出现。这些并发症包括可能的脚的并发症,高血压,中风的几率增加,肾脏疾病,或者综合症。在某些情况下,缺乏治疗和适当的护理可能会导致截肢或死亡。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就会发展。1型通常被称为青少年糖尿病,在儿童或年轻人身上发现。1型糖尿病创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行为,身体攻击胰腺产生胰岛素β细胞和破坏他们。那些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为了维持正常的身体运作,必须采取外源胰岛素。如果你遵循健康的饮食计划,定期锻炼,并采取建议胰岛素,大多数患有1型糖尿病的个人可以过正常的生活。

在美国肥胖的人几乎增加了两倍。肥胖的孩子比以往要多。日后肥胖会带来健康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通常在体重超重的成年人身上诊断出来。那些患2型糖尿病的经受过糖尿病的先兆症状,如不受规律的血糖水平。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和变成超重的人会在晚年有患上2型糖尿病风险。患有2型糖尿病的个人需要日常锻炼,适当的药物治疗,过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调节血糖的水平。

在过去的几年中,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都集中在“让我们行动起来”的活动,来减少儿童肥胖的风险和生活改变的影响。肥胖影响着差不多40%的美国人口,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影响一个人的后期生活。两代人以前,,一普通人都过着一个更健康的生活。孩子们上学放学,他们每天都有课外的活动,和当地的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在外面玩耍,保持着活跃。晚餐很健康,很少用到添加剂。现在,电子电器,如平板电脑,手机,和视频游戏控制台让孩子不活跃。随着经济衰退和我们生活节奏的减慢,人们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做更多的或,对食品的质量也过少注重。与随着快餐公司提供更便宜的选择,吃零食和不健康的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选择少营养的食品。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轻微头痛,尿频,极度口渴、饥饿、疲劳、视力模糊,愈合伤痕缓慢。那些可能有1型糖尿病的人可能会看到体重的变化,而那些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可能会觉得他们的手或脚有刺痛或麻木的感觉。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症状,你告诉你的主治医师,并检测糖尿病,这是很重要的。虽然糖尿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你的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根据内科医生推荐而改变生活方式,许多糖尿病患者能够预防或延迟进一步的并发症。十一月是国家糖尿病宣传月,如果感觉上面类似的症状,一定去看医生。预防治疗能帮你远离进一步的疾病!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为你介绍全面原因

据权威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肥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有的糖尿病是遗传来的,还有可能是饮食不健康造成的。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