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8句话,男人爱死你_常说5句话男人更爱你!

由网友(伪痞)分享简介:男人也不完全是视觉动物,除了你的打扮会让他赏心悦目外,他也喜欢听你的甜言蜜语,下面是行家验证过的8条最有效的情话。你不妨你常常埋怨男友木讷,笨笨的,连句甜言蜜语都不会说,太不浪漫了。女人,你经常要求男人对你说情话,你又是否对他有所感情交流呢?五句话常说,让你的他也对你刮目相看,好好疼爱你。1、“我会支持你所作的任何努力...



只需8句话,男人爱死你

男人也不完全是视觉动物,除了你的打扮会让他赏心悦目外,他也喜欢听你的甜言蜜语,下面是行家验证过的8条最有效的情话。你不妨试试!千万不要怕宠坏了男人,按照行为心理学家的理论,你越夸他,他越会让你的夸奖实现。

第一句:我喜欢你的头发,你的头发光泽(手感、颜色、味道)……

根据你男友头发的特点来挑一样说,他有白发,你可以说,看起来很性感。即使他没有几根头发,你也可以说很干净,闻起来味道很好啊!

第二句:你的鼻子真挺!

有着高挺鼻梁的男人总是带点洋洋得意,大鼻子也不错,除了憨厚可爱,还有你暧昧的暗示。

第三句:你的声音真好听!

声音是男人第二性征的副产品,是迷倒女人的秘密武器。所以这是一句经久不衰的好话。

第四句:你的胸膛真厚实!真想抱着你。

男人没有a、b、c、d的衡量标准哦,但听到你这句话,他的第一反应是荷尔蒙指数极速攀升。

第五句:你真聪明!

如果一个男人夸女人聪明,意味着她的长相有待商榷,但相反,男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全面的打分。

第六句:你真幽默!

有幽默感的男人总是吃香的,因为幽默感是天生的,有此禀赋的人非常愿意听到这样的赞美。

第七句:你这个人真慷慨,真大方!

在我们这个物质生活还没有彻底丰富的社会里,慷慨的男人还是缺货的,需要大力鼓励。

第八句:你真像个孩子!

孩子是需要宠爱的,说这样的话,他知道他即使犯些小错,他还是被你宠爱着。怎么会不幸福呢?



降夫杀手锏让男人爱死你

男人说:“幸福的婚姻有一个共同点,妻子都特别‘好’”。而聪明女人都有一套。

女人的善良、温柔、勤勉、细心、体贴最能打动男人的心。

婚姻中的女人有了这些好品行,就可以带着男人走基本步了。寒冷的冬天,给爱人熬一锅热汤;温暖的阳光下,给爱人缝一粒钮扣——不要小看这些小事!你在这些小事上具有的能力和表达出的爱意会提升家庭的温暖度。即使你有钱请保姆,但你对丈夫的爱心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别管恋爱时男友怎么说,结了婚,丈夫心里想的都一样:好妻子就得有这样的品行和功底。

聪明的女人 要适时展示知性的一面

婚姻生活中,光付出好品行是不够的。有些妻子抱怨,自己在家任劳任怨,可为什么总不讨丈夫的好呢?男人的个性、脾气、修养各个不同,对女孩来说,当你选择婚姻时,起码对所嫁的丈夫要有一个了解,并有一种符合你丈夫要求的做妻子的心理和能力。做到这些,你必须是一个聪明、知性的女孩。

聪明的女人 需偶尔附和一下他的小兴趣

说到浪漫和情趣,女孩会说:行啊!这是我最擅长的呀!哪个女孩不希望在婚姻生活中继续保持浪漫,但我想告诉女孩,千万不要把你恋爱中的浪漫版本搬到婚姻中来,不信你可以去让婚姻中的男人答个问卷,把女孩恋爱中做过的事都写进去,比如:有事没事给他打电话;牵着手在风中、雨中散步;在他生病需要休息时,一个劲地给他朗读爱情诗;再比如,一天一套新时装;没隔几天就换发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恋爱中的女孩可以仙得不沾人气,婚姻中的女人,就连浪漫也要给人一种‘实’、一种深扎入骨子里的感觉。比如一个浪漫的妻子会在把家收拾整洁的同时,再去追求一份摆设的美感。平常,她不必天天去美容院,不必在家也精心着装,但外出时,尤其是在丈夫的朋友、同事面前,她一定是最优雅、最美丽的。”

“有一个休息天,LG在正在电脑前做幻灯片,我擦地板,擦到他那儿,我让他挪挪位置,他露出一副紧张的样子说:‘别动,别动,我马上就要做好了。’因为知道他下午就要去给企业家们讲课了,这次快做好了,我也很来劲,二话没说,放下拖把就凑过去看,做幻灯片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我还和他共同讨论一起做起来。帮他出出好主意,很快就做好了。那一刻,他高兴地亲一下我。接着他一边兴奋地和我讨论如何把一个幻灯片做的更好更出色,一边又帮我拖地板,还提议晚上出去吃饭——我只在他感兴趣的事上附和了他一下,他竟然会这么喜出望外。那晚,坐在点着蜡烛的餐桌前,忽然想,如果下午我硬是让他挪位子而让他做的幻灯片自己都不满意,或许就没有这样一个浪漫的夜晚了。

还有一种聪明女人 温柔“杀死”他

现在美女好找,好脾气的美女却是不多见了。甚至有男人长叹:女人的温柔只肯献给刚谈恋爱时候的男人或献给怎么也套不牢的情人,如果你是她的老公,那就死了让她温柔待你的心吧。

单位上有一个人人称道的好男人出轨了。

最后,让他在老婆和情人中选择其一,他毫不犹豫地选了那个第三者。理由是,老婆如“母老虎”,情人如“温柔羔羊”,母老虎离了他还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而羔羊离了他,怎么存活下去?殊不知,离开他后的“母老虎”悲伤得一塌糊涂。没有一个男人纵容或惯着她,女人表面上的坚强和霸道能维持多久呢?

所以,聪明的女人,万万不要忽略了“温柔”也是一道驯夫的杀手锏。

婚姻城堡中的女人,你有多久没有温柔地跟他商量家事了?你是否也常常怀念自己从前“小鸟依人”的模样?当你“河东狮吼”地吩咐家里的男人做这做那,而他仍如聋子一样稳坐泰山时,你是否该反省一下了?不如,把你献给初恋情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也分些给你身边那个被你喝来吼去的男人?没准,他们也正渴望回到初相识时,那段柔情似水的甜蜜时光。

好男人是靠培养的,所以有‘好女人是一所学校’这句话。”聪明的女人总在失去前就懂得好好把握,不会给第三者留下任何可乘的机会!



女人两句话让男人死都不出轨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已婚男人对自己妻子有所抱怨,他们宁愿做赖班族,也不愿意选择回家。为什么曾经相爱的两个人结婚后,却没有了往昔的甜蜜呢?男人在社会上承担的压力比女人多,如果家里的女人再不善解人意,再不给他们温暖宽容,他们就会厌烦家庭。因此,学会做一个聪明的会说话的女人非常重要,这对你的婚姻,双方的心理健康都有帮助。

一 、我尊重你的决定

虽然这句话算不上什么甜言蜜语,但却是最贴心男人心的话语,男人非常希望亲耳听到你对他表达支持理解和信任,你一定要在关键时刻说出来,一定要让他感受到那种暖暖的爱意。

二 、我相信你

想要用这句话一定要找准时机,在你想要让他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在用,这句话真的很好用的,你这是把希望传递给了他力量。不过不要多说,要在最关键的时候说哦,小心说多了就不灵了。

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女人要做聪明的女人,更要做最会说话的女人,一个男人成功不成功也要看他的背后是否有一个好女人。可见一个女人影响着男人未来的路。所以作为女人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也许你的一句夸赞会让你的老公更加的有斗志,更加的爱你,让你们的婚姻家庭变得更温馨,使夫妻情感更甜蜜。



男人三句话“骗死”了女人

恋爱的女人的智商很低,男人说的情话她们很容易当真。殊不知,男人的一些情话是不能当真的,听听就可以了。如果放在心上,到头来发现和现实差距太大,你就会受不了。男人的甜言蜜语有时就很像麻醉剂,他能麻痹你的意志和情感,让你暂时沉浸在甜蜜的世界无法自拔,但女人也应该保持清醒。那么,男人的哪些情话最容易欺骗女人呢?

宝贝我爱你,你是我今生的唯一:恋爱中的男女,总会说些甜言蜜语让对方开心。特别是男人最喜欢在心仪的女人面前,为了博得女人的开心,会表白自己一片赤诚,说得最多的就是“你是我今生的唯一”。在这里,古月想问问恋爱中的女人,这话你信吗?估计十之八九的女人会相信!因为恋爱中的女人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话。可你问问男人,让他手摸着胸口说,在他的心里真的永远只有一个你?老实说,假如女人当真了,恐怕没多久现实会将你一棒子打晕,我怎么找个这么没良心的男人?

宝贝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家一定还记得,十多年前杨臣刚在网络中唱红的《老鼠爱大米》这首歌吧?他用这种方式把青年男女那种对异性强烈的思恋,和对爱情的渴慕表达出来。如今很多年轻人在恋爱中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要知道,老鼠的最爱不是大米,是肉类和香油。同时,老鼠还是一个偷嘴的高手,喜欢躲在黑暗的角落,东嗅嗅、西闻闻,不管好不好吃都要啃上几口。哈哈,而男人呢?婚后出轨就很有点那么个意思。因此,在古月看来,这句甜言蜜语你千万别当真!

宝贝我爱你,海枯石烂不变心:恐怕恋爱中的女人都曾听过男人说:“我爱你,海枯石烂不变心!”这到让我想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随”这句千古绝句,让多少恋人陶醉其中,也让多少痴情人流泪满面。当然,笔者也知道,这是男人对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一种爱的表白,意思是爱你一生一世,直到永远。实话说,这是一个最没诚意的表白。你想!大海不会干枯,玩石不会腐烂,而当山盟海誓的美丽誓言化作出轨的现实,你就知道“海枯石烂”也是惨痛的表白。



两句话就能治好颈椎问题

颈椎病实在让人烦恼,头晕、视力模糊、脖子酸痛、耳鸣……有位长期用计算机有颈椎病的博士,发明了两句话体操,这个两句话体操,还真治好了他的颈椎病,背诵这两句话,治好颈椎病就这么简单!

1.治好颈椎病第一句话: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

就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能伸多远伸多远,一直拍到七十七次。这个动作,如果是年轻人,从后面拍更好。老人从前面拍也行。这样做,血液马上流畅。

2.治好颈椎病牛人第二句话:深呼吸,下蹲起,10点10分去看戏

深呼吸,一种叫胸式呼吸,一种叫腹式呼吸。我们平时呼吸,每一次吸入呼出空气500毫升,一次深呼吸就有2500毫升~3000毫升。这个深呼吸,一次就有7~8次平时呼吸的量。更重要的不仅是氧气多了7~8倍,而且横膈膜一下降,胃、肝、脾、肠等得到温和按摩,改善肠胃功能。

下蹲起就是站起来再下蹲,蹲下去再站起来,要做够5~10次,渐渐做够15~20次。 人在下蹲站起的时候,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是最好的锻炼。以后你突然一下站起来就没事了,头晕头疼脑袋发蒙也没有了。

什么是“10点10分”去看戏呢?双臂向身体两侧伸开,和地面平行,类似钟表9点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双臂同时向10点10分的位置抬起,再回落9点15分的位置。重复这个动作,连续做20~30次。腰肌、背肌、胸肌、颈部肌肉都得到锻炼。

什么是叫“去看戏”呢?小时候在农村,墙很矮,隔壁在演戏,你想看戏的话就得把脚踮起来,伸长脖子。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之后再反复去做,这样做以后肩部、上肘、颈部、脚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



女人别傻等说这五句话的男人

当女性认为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就会提出结婚的想法,当男性没有这方面的意愿时,就会选择各种借口,像年纪还轻、事业未成等都会成为男性不愿娶你的借口,当出现以下这些借口时,理智点,趁早甩了吧!

一、我父母反对咱们在一起,再给我点时间。

面对女友逼婚,男人若没做好娶你的心理准备,就会拿父母做挡箭牌。该类男人,通常和你恋爱半年之久,都不会带你见父母,也很少把你介绍给朋友认识。虽然他平日里对你很关心,只是怕你不在他身边,他会寂寞。你们的爱情就像秘密行动,显然无法见光。被你逼急了,他会告诉你,你的基本情况在你们刚建立恋爱关系时,他就对父母坦白了。只是他父母对你硬件条件不够满意,反对你们在一起。为这事,他没少和父母争吵。他会看似很耐心、很沮丧、很无辜的告诉你,亲爱的,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让父母接受你。敢问,他都不给你见他父母的机会,你觉得你们的爱情行得通吗?所以,当女人和一个男人磨蹭半年以上,他都不愿意带你见父母,这其中必然有诈。这时,甭管你舍与不舍,都要尝试放下。

二、我想等房车有着落后再娶你,请相信我。

作为屌丝,在当前行情下,房与车或将耗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蓄,就算啃老,父母也最多帮忙完成买房首付。作为女子,假若你有婚后一起还房贷和车贷的承诺,他都不愿娶你,而是冠冕堂皇的说,亲爱的,房子和车子都是男人应该承担的事,我争取在最短的周期内,将车房全部搞定,到时候,再风风光光把你娶回家,请相信我。这时,女人千万别觉得这个男人很担当。他有多大能耐,你和他恋爱这么久,你应该最清楚。背后潜台词或是,我现在正因为没房、没车,才委屈在你身边,我若有房有车,能看上你?很显然,你并非他最理想的结婚对象,选择和你在一起,或因为他当下没遇到让他有结婚冲动的女子。所以,当女人遇到你甘愿和他同甘共苦,他都不愿意娶你的男子时,别逼他早结婚了,撒手去找愿意娶你的人。

三、我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再等我两年好吗?

还有一种男人,喜欢用工作搪塞女人的爱。甭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习惯无形之中将男人的事业凌驾于爱情之上。面对女人想结婚的暗示,男人会这样说,宝贝,现在领导很器重我,我不想因结婚而分散对工作的专注,我想趁领导赏识我之际,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给我两年时间,我一定能混个一官半职,到那时,你敬请跟我享清福。于是,女人就这样傻傻的等着。两年后,若该男混的和之前一样,或会考虑娶你;两年后,若该男真有一官半职,请相信,新娘绝对不是你。一个男人若真爱一个不嫌自己贫穷的女人,恨不得立马将其娶回家,生怕夜长梦多。男人这时的推脱,只有一种解释,他并没你想象的那么爱你。

四、现在提倡晚婚晚育,咱三十岁后再结婚。

女人过了二十五六岁,特别是看着身边众姐妹都婚了,就会产生恨嫁心理。逼男友娶自己是太能理解的事了。然,男友却来上一句,现在提倡晚婚晚育,咱能不能等到三十岁再考虑结婚。该类男人,或者还没有玩够,或者对父母过于依赖,不想断奶,或者就没把你视为结婚对象。甭管男人是处于怎样的考虑,他短期内都没有和你结婚的打算,即便你拿分手做要挟,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定。当有男人建议你晚婚时,请趁早离开他,因为你的青春在他身上耗费不起。在女子爱大叔的年代,男人只要不过四十岁,魅力与年龄成正比,而女人的爱情价却与年龄成反比,为此,不要用青春去堵住一份未知的明天。

五、反正你都是我的人了,干嘛那么急结婚?

有些男人就是嘴甜,恋爱没多久,就开始称你为老婆,不但带你见他父母,还介绍他朋友和你认识,和你恋爱很多年,就是不提结婚这等事。如果你耐不住性子问他何时结婚,他会说,反正你都是我的人了,干嘛那么急着结婚。这种男人,压根从恋爱开始就是让你陪他玩玩,给你一个正牌女友的身份,瞒着你不知道劈腿多少次。此类爱情的终结,没有前兆,玩的是突然死亡法。若你正经历一段看似马拉松的爱情,他又不给结婚承诺,那么,你还是早点离开他,别等到他想结婚了,找了其她女人做老婆,你再干瞪眼。到那时,他不会对你有一丝愧疚,最多假装仁慈的告诉你,经过多年的考验,发现你们并不合适,其实他心里是这么想的,祸害你傻逼的跟我这么多年。



抗击肿瘤路上,谨记院士三句话终身不得癌

长久以来,人们在抗击肿瘤的征途上举步维艰。近年来,医学家正在研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肿瘤防治方法———快乐。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那笑一笑能不能让“肿瘤君”滚蛋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程书钧教授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从科学视角告诉你,好情绪是如何打败肿瘤的。

你生气,就给了癌细胞高兴的机会

“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人体宿主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更会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有重大影响。”程书钧解释说,癌细胞原本是体内的“好公民”,但由于种种原因诱发基因突变,不听从“组织”安排,肆意生长、掠夺资源、排挤正常细胞,进而演变为人体小社会里的一颗“毒瘤”。而人体就是癌细胞的宿主,情绪变化就是宿主因素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细胞》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将遗传背景相同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比较大的空间生活,里面有迷宫、玩具、房子、滑轮等玩具,小白鼠可以玩耍、交流,被称为“快乐小鼠”;另一群则放在固定的小空间内,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对两组小白鼠诱发肿瘤(黑色素瘤、胰腺癌等), 结果发现,“快乐小鼠”诱发出的肿瘤比对照组小很多。这证明,良性的精神刺激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提示了一条神奇的“抗癌通路”:大脑皮层良性刺激会使得海马区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多,进而影响自主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然后通过影响脂肪组织达到抑瘤效果。简言之,情绪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变肿瘤发生发展的进程。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在恶劣的心境下,对身体的危害更大。”程书钧向记者提供了一组科研数据:研究发现,一旦获知自己患有肿瘤,约有55%的患者会进入抑郁状态,而一般人群的抑郁比例约为17%;约半数肿瘤病人会进入焦虑状态,这一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倍。另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状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比心情舒畅的患者高22%。国外还有研究者对肿瘤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受干预组病人的存活时间为36个月,没有得到心理干预者仅为18个月。“可见,人的精神状态及整个宿主状态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同样是查出了肿瘤,有的人被吓倒了,天天待在家里胡思乱想;有的人想得开,每天去公园锻炼,四处旅游。后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远大于前者。”程书钧说,肿瘤细胞发展一般需要二三十年,在这段时间内叫癌前病变。如果心态好、饮食平衡、生活习惯健康,整个机体状态就能保持平衡,这些潜在的肿瘤就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遇到生活打击或者经常闷闷不乐,癌细胞可能就会迅速发生发展。

情绪好,就可能和肿瘤和平相处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35岁~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44岁年龄段几乎翻倍,达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80岁达到高峰。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50岁以后肿瘤发生风险大大提高。程书钧解释说,一般来说,50岁以后人体从强盛开始走向衰弱,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都在逐渐下降,使得肿瘤发生率迅速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肿瘤也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程书钧同时指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同,衰老的进程也不一样,对肿瘤的发生都有影响。

程书钧说:“以往治疗肿瘤就是开药、开刀,以期杀死肿瘤。这当然没错,但我们要从‘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有肿瘤的病人’,也就是要治疗人这个整体。如果人这个宿主垮了,那肿瘤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效果是有限的。”肿瘤治疗是综合性的,要对心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综合干预。

老百姓口中有个肿瘤的“1/3”说法:1/3病人死于癌症本身;1/3病人死于过度治疗;1/3病人是被吓死的。程书钧认为,这个说法虽无科学依据,但也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老百姓对肿瘤有一种特殊的惧怕心理———这会增加精神压力,不利于疾病控制。“没有人说得了心脏病或糖尿病被吓死了,却偏偏把肿瘤提出来。”程书钧说,很多人查出肿瘤后就特别恐惧,进入了焦虑抑郁状态。有时医生的一句话、家属的一声叹息,都可能严重影响病人的心情。而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抑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高22%。这不免让我们反思,人体和肿瘤之间必须要有个“你死我活”的决斗吗?

程书钧说,肿瘤与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一样,都属于老年衰退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长期吃降压药、降糖药,并没有一劳永逸的特效药,肿瘤也一样。如果能平和地看待肿瘤,将其看成一种普通慢病,人体和肿瘤就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加强抗病能力。这就是近年来受到肿瘤医学界普遍认可的“带瘤生存”理念。

肿瘤防治要从娃娃抓起

调查显示,中老年群体是最关注健康知识的,但目前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呈年轻化趋势。程书钧呼吁,预防癌症应战略前移,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相关教育和知识普及,教会孩子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好的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应是全生命过程的, 到了五六十岁再来做这件事就晚了。”

程书钧认为,首先,科学工作者要通过社区科普讲座、媒体传播等途径,不断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告诉老百姓。正确认识肿瘤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其次,医生要关注病人的精神状态,“见病不见人”是必须纠正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再次,病人自己要振作起来,不能仅仅依靠医生,而要积极配合治疗,认真生活,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出去游玩或者做公益事业。这些都是医生所不能替代的。

从国家层面来讲,程书钧呼吁,肿瘤的康复治疗要引起重视。三级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要看很多病人,还有科研任务,想做到关注每个病人的心态、生活方式还比较难。这需要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比如一些社区医院就可以从事康复工作,加强病人的精神和营养指导。另外,家庭是最好的康复环境,家属有责任为病人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三句话构建积极心态

程书钧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实事求是地讲,我的心理状态一般,并不比别人高明,我调整心态的方法,不外乎三句话———总结自己,学习人家,耐心调节未来。”

第一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现在的生活。遇到事情,先想想过去遇到类似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整理出来,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我特别爱运动,平时经常爬山。我以前住8楼,20年来坚持不乘电梯。常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注意保护关节,但我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关节没问题,结果最近关节开始不适了。”程书钧说,老了不能过分自信,还是要关爱身体。

第二句:通过看书、读报、交流等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再去实践。“我常看一些有科学道理的心理学科普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能帮助自己的书。”程书钧强调,人一定要多交流,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文娱、旅游等活动。老年人必须走出小环境,进入大自然,加强与环境和人的交流对健康极有好处。

第三句:自我改变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人的很多习惯是一辈子养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有距离,但要坚持下去。另外,凡事不可以要求过高,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要满足,别老觉得自己啥也不行。

程书钧提出,从精神状态来说,人最好永远不要退休。即使离开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也要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我并不是要求老年人都朝九晚五地上下班、挣工资,而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的本领,换一种方式去发挥余热,继续奉献给社会。与此同时,老人的身心也能保持在积极状态。”程书钧解释说,如果人在精神上退休了,就会失去价值感;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生命处于停滞状态,身心机能都会下降。

他建议,国家可以建立一些老年基地,给老有所为者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在这里,音乐家可以教人唱歌,画家可以教人画画,科学家可以做科普。知识层次不高的老人可以在社区发挥作用,比如身体好的大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做志愿者,照顾老弱病残;会修水电的、会理发的老人,可以义务帮忙。当然,这些都需要政府、社区来推进。



牢记院士三句话让你永不得癌

长久以来,人们在抗击肿瘤的征途上举步维艰。近年来,医学家正在研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肿瘤防治方法———快乐。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那笑一笑能不能让“肿瘤君”滚蛋呢?

你生气,就给了癌细胞高兴的机会

“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人体宿主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更会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有重大影响。”程书钧解释说,癌细胞原本是体内的“好公民”,但由于种种原因诱发基因突变,不听从“组织”安排,肆意生长、掠夺资源、排挤正常细胞,进而演变为人体小社会里的一颗“毒瘤”。而人体就是癌细胞的宿主,情绪变化就是宿主因素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细胞》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将遗传背景相同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比较大的空间生活,里面有迷宫、玩具、房子、滑轮等玩具,小白鼠可以玩耍、交流,被称为“快乐小鼠”;另一群则放在固定的小空间内,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对两组小白鼠诱发肿瘤(黑色素瘤、胰腺癌等),结果发现,“快乐小鼠”诱发出的肿瘤比对照组小很多。这证明,良性的精神刺激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提示了一条神奇的“抗癌通路”:大脑皮层良性刺激会使得海马区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多,进而影响自主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然后通过影响脂肪组织达到抑瘤效果。简言之,情绪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变肿瘤发生发展的进程。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在恶劣的心境下,对身体的危害更大。”程书钧向记者提供了一组科研数据:研究发现,一旦获知自己患有肿瘤,约有55%的患者会进入抑郁状态,而一般人群的抑郁比例约为17%;约半数肿瘤病人会进入焦虑状态,这一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倍。另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状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比心情舒畅的患者高22%。国外还有研究者对肿瘤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受干预组病人的存活时间为36个月,没有得到心理干预者仅为18个月。“可见,人的精神状态及整个宿主状态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同样是查出了肿瘤,有的人被吓倒了,天天待在家里胡思乱想;有的人想得开,每天去公园锻炼,四处旅游。后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远大于前者。”程书钧说,肿瘤细胞发展一般需要二三十年,在这段时间内叫癌前病变。如果心态好、饮食平衡、生活习惯健康,整个机体状态就能保持平衡,这些潜在的肿瘤就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遇到生活打击或者经常闷闷不乐,癌细胞可能就会迅速发生发展。

情绪好,就可能和肿瘤和平相处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35岁~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44岁年龄段几乎翻倍,达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80岁达到高峰。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50岁以后肿瘤发生风险大大提高。程书钧解释说,一般来说,50岁以后人体从强盛开始走向衰弱,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都在逐渐下降,使得肿瘤发生率迅速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肿瘤也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程书钧同时指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同,衰老的进程也不一样,对肿瘤的发生都有影响。

程书钧说:“以往治疗肿瘤就是开药、开刀,以期杀死肿瘤。这当然没错,但我们要从‘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有肿瘤的病人’,也就是要治疗人这个整体。如果人这个宿主垮了,那肿瘤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效果是有限的。”肿瘤治疗是综合性的,要对心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综合干预。

老百姓口中有个肿瘤的“1/3”说法:1/3病人死于癌症本身;1/3病人死于过度治疗;1/3病人是被吓死的。程书钧认为,这个说法虽无科学依据,但也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老百姓对肿瘤有一种特殊的惧怕心理———这会增加精神压力,不利于疾病控制。“没有人说得了心脏病或糖尿病被吓死了,却偏偏把肿瘤提出来。”程书钧说,很多人查出肿瘤后就特别恐惧,进入了焦虑抑郁状态。有时医生的一句话、家属的一声叹息,都可能严重影响病人的心情。而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抑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高22%。这不免让我们反思,人体和肿瘤之间必须要有个“你死我活”的决斗吗?

程书钧说,肿瘤与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一样,都属于老年衰退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长期吃降压药、降糖药,并没有一劳永逸的特效药,肿瘤也一样。如果能平和地看待肿瘤,将其看成一种普通慢病,人体和肿瘤就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加强抗病能力。这就是近年来受到肿瘤医学界普遍认可的“带瘤生存”理念。


肿瘤防治要从娃娃抓起

调查显示,中老年群体是最关注健康知识的,但目前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呈年轻化趋势。程书钧呼吁,预防癌症应战略前移,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相关教育和知识普及,教会孩子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好的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应是全生命过程的,到了五六十岁再来做这件事就晚了。”

程书钧认为,首先,科学工作者要通过社区科普讲座、媒体传播等途径,不断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告诉老百姓。正确认识肿瘤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其次,医生要关注病人的精神状态,“见病不见人”是必须纠正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再次,病人自己要振作起来,不能仅仅依靠医生,而要积极配合治疗,认真生活,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出去游玩或者做公益事业。这些都是医生所不能替代的。

从国家层面来讲,程书钧呼吁,肿瘤的康复治疗要引起重视。三级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要看很多病人,还有科研任务,想做到关注每个病人的心态、生活方式还比较难。这需要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比如一些社区医院就可以从事康复工作,加强病人的精神和营养指导。另外,家庭是最好的康复环境,家属有责任为病人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三句话构建积极心态

程书钧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实事求是地讲,我的心理状态一般,并不比别人高明,我调整心态的方法,不外乎三句话———总结自己,学习人家,耐心调节未来。”

第一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现在的生活。遇到事情,先想想过去遇到类似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整理出来,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我特别爱运动,平时经常爬山。我以前住8楼,20年来坚持不乘电梯。常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注意保护关节,但我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关节没问题,结果最近关节开始不适了。”程书钧说,老了不能过分自信,还是要关爱身体。

第二句:通过看书、读报、交流等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再去实践。“我常看一些有科学道理的心理学科普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能帮助自己的书。”程书钧强调,人一定要多交流,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文娱、旅游等活动。老年人必须走出小环境,进入大自然,加强与环境和人的交流对健康极有好处。

第三句:自我改变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人的很多习惯是一辈子养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有距离,但要坚持下去。另外,凡事不可以要求过高,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要满足,别老觉得自己啥也不行。

程书钧提出,从精神状态来说,人最好永远不要退休。即使离开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也要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我并不是要求老年人都朝九晚五地上下班、挣工资,而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的本领,换一种方式去发挥余热,继续奉献给社会。与此同时,老人的身心也能保持在积极状态。”程书钧解释说,如果人在精神上退休了,就会失去价值感;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生命处于停滞状态,身心机能都会下降。

他建议,国家可以建立一些老年基地,给老有所为者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在这里,音乐家可以教人唱歌,画家可以教人画画,科学家可以做科普。知识层次不高的老人可以在社区发挥作用,比如身体好的大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做志愿者,照顾老弱病残;会修水电的、会理发的老人,可以义务帮忙。当然,这些都需要政府、社区来推进。



三句话竟可确保一辈子不患癌

一权威医学专家说:“实事求是地讲,我的心理状态一般,并不比别人高明,我调整心态的方法,不外乎三句话———总结自己,学习人家,耐心调节未来。”

第一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现在的生活。遇到事情,先想想过去遇到类似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整理出来,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我特别爱运动,平时经常爬山。我以前住8楼,20年来坚持不乘电梯。常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注意保护关节,但我很自 信,觉得自己的关节没问题,结果最近关节开始不适了。”程书钧说,老了不能过分自信,还是要关爱身体。

第二句:通过看书、读报、交流等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再去实践。“我常看一些有科学道理的心理学科普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能帮助自己的书。”程书钧强调,人一定要多交流,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文娱、旅游等活动。老年人必须走出小环境,进入大自然,加强与环境和人的交流对健康极有好处。

第三句:自我改变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人的很多习惯是一辈子养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有距离,但要坚持下去。另外,凡事不可以要求过高,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要满足,别老觉得自己啥也不行。

专家提出,从精神状态来说,人最好永远不要退休。即使离开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也要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我并不是要求老年人都朝九晚五地上下班、 挣工资,而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的本领,换一种方式去发挥余热,继续奉献给社会。与此同时,老人的身心也能保持在积极状态。”程书钧解释说,如 果人在精神上退休了,就会失去价值感;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生命处于停滞状态,身心机能都会下降。

他建议,国家可以建立一些老年基地,给老有所为者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在这里,音乐家可以教人唱歌,画家可以教人画画,科学家可以做科普。知识层次 不高的老人可以在社区发挥作用,比如身体好的大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做志愿者,照顾老弱病残;会修水电的、会理发的老人,可以义务帮忙。当然,这些都需要政 府、社区来推进。



说这三句话可会引发婆媳大战

很多媳妇一说起自己的婆婆就会头疼,在她们心里,婆婆很难相处,即使自己很小心谨慎,可是还是会得罪婆婆。为此。婆媳争吵就难以避免。其实,有一些争吵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儿媳不要说这三句话,或巧妙的改变说辞,很多争吵都能避免于无形中。

“妈,您不懂……”

在处理家务事或者照顾小孩子时,年轻媳妇最常说的怕要数这句话了。但是,想要避免战争吗?那就快快打住,因为这种话最伤老人心,虽然说她可能确实不懂。

现代化的家电她不会使,现代化的育儿方法她没听说过,现代社会中的人情世故她弄不明白,但是,这一切并不代表她没能力、没见识,更不影响她拥有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而你的一句“您不懂”却完全把她排除在整个事件之外,不亚于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你什么都不知道就别掺和了。”所以不妨改称“妈,请您告诉我……”

“我儿子(我闺女)……”

很多疼爱宝宝的妈妈常会不由自主地当着婆婆的面说“我儿子如何如何”、“我的宝宝怎样怎样”,这边妈妈叫得甜蜜蜜的,可那边婆婆听了心里却会大大地不以为然,“什么我儿子我儿子的,宝宝还是我老李家的大孙子呢……”这类带有强烈归属感的“我儿子”的叫法本来是没有什么错的。

但是却很容易让婆婆感到危机感,仿佛孩子和爷爷奶奶家没关系,又好像带了这么久的孙子白带了。 在婆媳关系中,恰是这类有很强指代范围的词语会引发战争。所以不妨改称“您孙子(您孙女)……”

“你妈……”

比起自己妈妈无限宽容,在婆婆面前能撒娇吗?犯了错误,婆婆能说一句“真是一个傻孩子”吗?不能吧,所以对于大部分的媳妇来说,把婆婆当成亲妈那几乎不可能,而在跟老公说起婆婆时,“你妈如何如何”就成了口头语了。 但是,事情就是这样奇妙,尽管婆婆没把你当亲生女儿待,但当她一听到你在背后用“你妈”来称呼她,多少还是有些不痛快。

毕竟,这个“你妈”其实已经表明了你对她的态度——“这是你妈,不是我妈,别指望我把她当成亲妈来对待”。因此,不想莫名其妙地看到婆婆不悦的脸色,又想区分婆婆和亲妈,人前人后不妨多叫几声“咱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