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瘵的治疗方法_暑湿的治疗方法

由网友(快来救救XX)分享简介:保护大身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运动、饮食等等。但是面对暑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那种方法最预防这种病。知道还有很多人不相信这种暑湿,它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的。后悔不已。因此,人也是需要做好护理的。  陈(六月)暑湿互扰阳明,又加瓜果伤脾,脾胃不和,肠鸣泄泻,次数甚多,脘闷腹胀,口苦溺赤,脉右弦滑,治宜和中导滞。...



暑瘵的治疗方法

保护大身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运动、饮食等等。但是面对暑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那种方法最预防这种病。知道还有很多人不相信,所以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治宜四物汤、黄连解毒、二陈汤三药内,去川芎、白芍、黄柏,以贝母易半夏,加桔梗以抑之,薄荷以散之,麦冬、五味以敛之,自愈。或加童便、藕汁,或黄连香薷饮一二剂亦可。静摄数日,忌酒煎炒自安,是名暑瘵,宜酌而善用焉,或用东垣参苓调中亦妙。

  霖按∶暑瘵乃阴气不生,阳气不潜,证见咳血吐血,日晡烦蒸,早间清爽,舌白口渴,头胀身疼、皆暑热之邪内袭,阴劫络伤,虽有宿恙,亦当先清络热。宜沙参、甜杏仁、川贝、蒌皮、连翘、麦冬、竹叶、鲜生地等味,鲜荷叶汁一杯和服,尤有奇功。俟血止后,再议育阴。若先后失序,或误用温补,则络中伏热不得外达,必成不治之证。

我们的身体健康,与自己每天的饮食都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暑瘵更需要健康的饮食,平常的时候千万不要挑食、偏食,做到健康饮食,才是防病最关键的方法。



暑湿的治疗方法

这种暑湿,它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的。后悔不已。因此,人也是需要做好护理的。

  陈(六月)暑湿互扰阳明,又加瓜果伤脾,脾胃不和,肠鸣泄泻,次数甚多,脘闷腹胀,口苦溺赤,脉右弦滑,治宜和中导滞。

  生米仁、扁豆衣、半夏、曲白、寇仁、车前草(制)、川朴(煨)、木香、左金丸(五分拌)、赤苓、焦六、曲广、藿香、新会、皮木、猪苓、泽泻或用胃苓汤原方亦可。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大部分的人都喜欢晚睡,这种暑湿,必须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而且不要躺在床上就会拿手机玩,其实我们应该要小心,长时间的玩手机会对身体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肌肤甲错的治疗方法

应该说健康是我们最为珍贵的东西,可惜的是,很多人却因为追求更多的物质上的享受而舍弃了健康,结果使得肌肤甲错疾病找上门来,此时不应忽视,及时找出病因,采取针对性的肌肤甲错的治疗方法,才可以让自己早日康复。

    内伤总括

  内伤劳役伤脾气,饮食伤胃伤其形,伤形失节温凉过,气湿热暑火寒中。

  【注】劳役伤气,伤元气也。饮食伤形,伤胃府也。伤气宜补,有热中、湿热、暑热、火郁、寒中之不同。伤形宜消,有饮食失节、过于温凉之不一也。

  内伤外感辨似

  内伤脉大见气口,外感脉大见人迎,头痛时痛与常痛,恶寒温解烈火仍,热在肌肉从内泛,热在皮肤扪自轻,自汗气乏声怯弱,虽汗气壮语高声,手心热兮手背热,鼻息气短鼻促鸣,不食恶食内外辨,初渴后渴少多明。

  【注】内伤外感脉皆大,内伤之脉、气口大于人迎,不似外感之脉、人迎大于气口也。内伤外感皆头痛,内伤之头痛有时而痛,有时不痛,不似外感之头痛,常常痛而不休也。内伤外感皆恶寒,内伤之恶寒得就温衣而即解,不似外感之恶寒,虽近烈火而仍恶也。内伤外感皆发热,内伤之发热,热在肌肉,以手扪之,热从内泛,不似外感之发热,热在皮肤,以手扪之,热自内轻也。内伤外感皆自汗,气短乏声怯弱,不似外感之自汗,气壮促语声高也。内伤外感手皆热,内伤之热手心热,不似外感之热,手背热也。内伤外感皆鼻不和,内伤之鼻息气短而喘,不似外感之鼻息,气促而鸣也。内伤外感皆不食,内伤之不食口中无味,不似外感之不食,闻食则恶也。内伤外感皆渴,内伤之渴初病即渴,其饮甚少,不似外感之渴,三日后始渴,其饮甚多也。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升阳请,热伤气陷大虚洪,头痛表热自汗出,心烦口渴畏寒风,困倦懒言无气动,动则气高喘促声,保元甘温除大热,血归气术补脾经,佐橘降浊散滞气,升柴从胃引阳升,阴火肾燥加地柏,阳热心烦安神宁。

  【注】补中益气汤治内伤,清阳下陷,因劳役过度,热伤元气,故脉虚大而洪也。内伤头痛,时作时止也。内伤表热,尝自汗出也。心烦,气虚恶烦劳也。口渴,气陷不蒸化也。畏寒畏风,表气虚失卫也。困倦懒言,中气乏不周也。动则气喘上气,不足息也。保元,谓人参、黄芪、甘草,名保元汤也。臣当归和脾血,白术益脾气,佐橘皮降浊、散胸中滞气,升柴升清,从胃中引阳也。阴火时显燥热,加黄柏、生地,补水救阴。阳热昼夜心烦,合朱砂安神丸,泻火安神。

  调中益气汤

  调中弦洪缓沉涩,湿热体倦骨酸疼,气少心烦忽肥瘦,口沫食出耳鸣聋,胸膈不快食无味,二便失调飧血脓,保元升柴苍橘柏,去柏加木亦同名。

  【注】调中益气汤亦治内伤。清气下陷,浊气上乘,清浊相干而兼湿热者,故二便不调,飧泻脓血也。此汤与补中益气汤,虽互相发明,然其证脉则不可不分别也。内伤之病,脾胃元气一虚,四藏失其调和,所以五脏之脉,交相混见,故肝弦、心洪、脾缓之脉反见于上。按之沉涩,肺脉而反见于下也。身肢重倦,气不周也。骨节酸疼,血不荣也。气少,中气乏也。心烦,心血少也。忽肥忽瘦者,火乘土位,上并阳分,则血脉上行而上盛,故面赤红而肥;下并阴分,则血脉下行而上虚,故面青白而瘦。即今之虚损病人,早则面青白瘦而恶寒,午后则面红赤肥而发热者是也。口沫,谓口中沃沫,脾不散精也。食出,谓食入反出,胃虚不纳也。耳鸣聋,谓耳鸣、耳聋,阴火上冲也。胸膈不快,浊气滞也。饮食无味,胃气伤也。二便不调,谓大便时泻不泻,小便时利不利,脾湿不分也。飧,谓完谷不化之飧泻,脾虚湿不化也。血脓,谓大便后或见脓见血,脾湿热酿成也。保元,谓保元汤,即人参、黄芪、炙草、升麻、柴胡、苍术、橘皮、黄柏也。去黄柏加木香,亦名调中益气汤,以热少气不和者宜之也。

  升阳益胃汤

  内伤升阳益胃汤,湿多热少抑清阳,倦怠懒食身重痛,口苦舌干便不常,洒洒恶寒属肺病,惨惨不乐乃阳伤,六君白芍连泽泻,羌独黄芪柴与防。

  【注】内伤气虚,湿多热少,遏抑春生清气,不得上升,脾胃之证,宜服此汤。其证倦怠懒食,身重而痛,口苦舌干。便不常,谓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如常也。洒洒恶寒,卫气不足,属肺皮毛之病也。惨惨不乐,面色不和,乃阳气伤而不伸也。六君,谓人参、白术、茯苓、炙草、橘皮、半夏也。加白芍、黄连、泽泻、黄芪、羌活、独活、柴胡、防风,即是升阳益胃也。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补中升阳泻阴火,火多湿少困脾阳,虽同升阳益胃证,然无泻数肺阳伤。补脾胃气参芪草,升阳柴胡升与羌,石膏芩连泻阴火,长夏湿令故加苍。

  【注】内伤气虚,热多湿少,阴火困脾,阳气不得上升,脾胃之证,宜服此方。此方所治,虽同升阳益胃之证,然无大便不调,小便频数,洒洒恶寒肺病,惨惨不乐阳伤之证也。

  内伤补中、调中、益胃等汤加减法:

  冬加姜桂草蔻益,秋芍白蔻缩槟榔,夏月气冲芩连柏,春加风药鼓清阳,长夏沉困精神少,人参麦味泽苓苍。肺热咳嗽减参去,春加金沸款冬芳,夏加麦冬五味子,秋冬连根节麻黄。头痛蔓荆甚芎入,巅顶藁本苦细嚐。沉重懒倦或呕逆,痰厥头痛半夏姜。口干咽干或表热,加葛生津清胃阳。大便燥涩元明粉,血燥归桃熟大黄。痞胀香砂连枳朴,寒减黄连加炒姜。胃痛草寇寒益智,气滞青皮白蔻香。腹痛芍草芩桂审,脐下痛桂熟地黄。内外烦痛归和血,胁下痛急草柴良。身重脚软已苍柏,身疼发热藁防羌。

  【注】冬加干姜、官桂、草豆蔻、益智,助阳气也。秋加白芍、白豆蔻、缩砂仁、槟榔,助燥收也。夏月加黄连、黄芩、黄柏,降阴火也。或腹中气上冲逆,属阴火冲上,虽非夏月亦加之。春加风药,谓羌活、独活、藁本之类,佐参芪之品;能鼓清阳之气上升也。长夏身肢沉困,精神短少,加人参、麦冬、五味子,恐暑伤气也。加泽泻、茯苓、苍术,去脾湿也。肺中有热咳嗽,减人参,远肺热也。春加金沸草、款冬花,散肺风也。夏加麦冬、五味子,保肺气也。冬加连根节麻黄,散肺寒也。头痛加蔓荆子,引太阳也。痛甚加川芎,上行捷也。巅痛脑痛加藁本,入督脉也。苦头痛加细心,走少阴也。痰厥头痛,沉重懒倦,或呕逆痰涎,加半夏、生姜,治痰逆也。口干咽干,或表发热,加葛根,生津解肌也。大便燥涩加元明粉,血虚燥加当归,血实燥加桃仁,热实燥加大黄,心下痞胀气不快加木香,食不消加砂仁,心下结热加黄连,心下结气加枳实,胃气壅塞加厚朴。如胃中寒,或冬月,减去黄连,加炒干姜。胃痛加草豆蔻,胃寒或唾沫加益智,气满不快加白豆蔻、青皮,腹痛加白芍、甘草。审其有热加黄芩,有寒加官桂。脐下痛加肉桂、熟地黄。腹内身外刺痛,此属血涩不足,加当归以活血也。胁下痛或急缩,加甘草、柴胡,以和肝也。身重脚软,加防己、苍术、黄柏,去湿热在内也。身痛发热,加藁本、防风、羌活,疏风在表也。

  清暑益气汤 清燥汤

  长夏湿暑交相病,暑多清暑益气功,汗热烦渴倦少气,恶实尿涩便溏行,补中去柴加柏泽,麦味苍曲甘葛青,湿多痿厥清燥地,猪茯柴连减葛青。

  【注】长夏之令,暑湿炎蒸,交相为病。暑多湿少为病,其证则自汗身热,心烦口渴,倦困少气恶食,小便涩少,大便稀溏,宜清暑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黄柏、泽泻、麦冬、五味子、苍术、神曲、甘葛、青皮也。若湿多暑少为病,则成痿厥之证。腰以下痿软,难于转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宜清燥汤。即本方更加生地、猪苓、茯苓、柴胡、黄连,减去甘葛、青皮也。

  升阳散火汤 火郁汤

  血虚胃热过食凉,阳郁于脾散火汤,肌肤筋骨肢困热,扪之烙手热非常,羌独芍防升柴葛,人参二草枣生姜,火郁加葱减参独,恶寒沉数发之方。

  【注】二草,炙甘草、生甘草。恶寒,为身虽有如是烙手之热而反恶寒。脉来沉数,则可知火郁肌里,宜以此方发之。

  白术附子汤 加味理中汤

  内伤水来侮土病,寒湿白术附子汤,涎涕腹胀时多尿,足软无力痛为殃,腰背胛眼脊背痛,丸冷阴阴痛不常,苍附五苓陈半朴,虚宜理中附苓苍。

  【注】东垣内伤热中之病,用补中益气汤;寒中之病,用白术附子汤。寒中为水来侮土,寒湿之病,其证内则腹胀多尿涎涕,外则足软胛脊腰背睾丸痛。脾胃寒湿而气不虚者,宜用是方,即五苓散加苍术、附子、陈皮、半夏、厚朴也。若脾胃寒湿而气虚者,则宜用理中汤加附子、茯苓、苍术是也。

  人参资生汤

  资生脾胃俱虚病,不寒不热平补方,食少难消倒饱胀,面黄肌瘦倦难当。

  【注】缪仲醇制资生丸方,为脾胃俱虚,不寒不热平补之药。其所治之证,乃饮食减少,过时不化,倒饱胀闷,面色萎黄,鸡肉渐瘦,困倦无力也。方见诸书,故不录药味。

  清胃理脾汤

  清胃理脾治湿热,伤食平胃酌三黄,大便粘秽小便赤,饮食爱冷口舌疮。

  【注】清胃理脾汤,即脾胃散加黄连、黄芩、大黄也。酌三黄者,谓有热滞而不实者,不可入大黄也。伤食,谓伤食病证,如痞胀、哕呕、不食、吞酸、恶心、噫气之类。更兼大便粘臭,小便赤涩,饮食爱冷,口舌生疮,皆伤醇酒厚味,湿热为病之证也。

  理中汤

  理中治虚寒湿伤,食少喜热面青黄,腹痛肠鸣土冷沫,大便腥秽似鸭溏。

  【注】白术附子汤,治脾胃寒湿形气实者也。理中汤,治脾胃寒湿形气虚者也。虚者,其证实少,喜食热物,面色青黄,腹痛肠鸣,吐冷涎沫,大便腥秽不臭,似鸭粪澄澈清溏也,故宜此汤。

  消食健脾丸

  胃强脾弱脾胃病,能食不化用消食,平胃炒盐胡椒共,麦柏楂曲白蒺藜。

  【注】脾胃病中,有胃强脾弱一证,胃强所以能食,脾弱不能消化。宜服消食健脾丸,助其消化。用苍术、陈皮、厚朴、甘草、炒盐、胡椒、山楂、神曲、麦芽、白蒺藜,末,蜜丸服之。更节其饮食,自然脾胃和而能健运矣。

  开胃进食汤

  开胃进食治不食,少食难化胃脾虚,丁木藿香莲子朴,六君砂麦与神曲。

  【注】此方治不思饮食,少食不能消化,脾胃两虚之证。方即六君子汤,加丁香、木香、藿香、莲子、厚朴、缩砂、麦芽、神曲也。

  平胃散

  一切伤食脾胃病,痞胀哕呕不能食,吞酸恶心并噫气,平胃苍朴草陈皮,快膈枳术痰苓半,伤谷二芽缩神曲,肉滞山楂面莱菔,滞热芩连柏大宜。

  【注】伤食等证,宜用平胃散,即苍术、厚朴、甘草、陈皮也。快膈加枳实、白术,有痰加半夏茯苓。伤谷滞者,加麦芽谷芽、缩砂神曲。伤肉滞者,加山楂。伤面滞者,加莱菔。有热者,加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酌而用之。

  葛花解酒汤

  葛花解酒发酒汗,懒食热倦呕头疼,参葛四苓白蔻缩,神曲干姜陈木青。

  【注】伤酒宜用葛根解酒汤汗之,汗出立愈。其证头痛懒食,呕吐身热,倦怠而烦,似乎外感而实非外感,皆因酒所致也。方即人参、葛花、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白蔻、缩砂、神曲、干姜、陈皮、木香、青皮。

  秘方化滞丸

  秘方化滞寒热滞,一切气积痛攻方,巴豆醋制棱莪术,青陈连半木丁香。

  【注】秘方化滞丸,治不论寒热一切气滞积痛,攻下之妙药也。即巴豆、三棱、莪术、青皮、陈皮、黄连、半夏、木香、丁香也。此方出《丹溪心法》附余书中,屡试屡验,按证随引,量其老少虚实增损进退,以意用之,久久自得奇效。

  虚劳总括

  虚损成劳因复感,阳虚外感损肺经,阴虚内热从肾损,饮食劳倦自脾成,肺损皮毛洒寒嗽,心损血少月经凝,皮损食少肌消泻,肝损胁痛懒于行。肾损骨痿难久立,午热夜汗骨蒸蒸,从下皮聚毛落死,从上骨痿不起终。恐惧不解则伤精,怵惕思虑则伤神,喜乐无极则伤魄,悲哀动中则伤魂,忧愁不已则伤意,盛怒不止则伤志,劳倦过度则伤气,气血骨肉筋精极。

  【注】虚者,阴阳、气血、荣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损者,外而皮、脉、肉、筋、骨,内而肺心脾肝肾消损是也。成劳者,谓虚损日久,留连不愈,而成五劳、七伤、六极也。因复感者,谓不足之人,阳虚复感外寒,则损从皮毛肺始;阴虚更生内热,则损从骨髓肾始;内伤饮食劳倦,则损从鸡肉脾始。此虚损成劳之因。然其证有五:一损皮聚毛落,洒淅恶寒咳嗽,肺劳也。二损血脉虚少,男子面无血色,女子月经不通,心劳也。三孙饮食减少,肌肉消瘦,大便溏泄,脾劳也。四损两胁引胸而痛,筋缓不能行,肝劳也。五损骨痿不能久立,午后发热,盗汗骨蒸,肾劳也。从下肾藏损起者,损至皮聚毛落则死也。从下肺藏损起者,损至骨痿不能起于床则终也。从脾藏损起者,或至皮聚毛落,或至骨痿不起,皆死也。

  虚损为七伤之证:一、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盖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一、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困(此二者合为一字)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也。一、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则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也。一、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阴缩而筋挛,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也。一、忧愁不已则伤意,意伤则俛(树心旁)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也。一、盛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也。一、劳倦过度则伤气, 气伤则火愈壮,壮火则食气,故无气以动,喘乏汗出,内外皆越,则气日耗,气日耗则死矣。

  虚损为六极之证:一、数转筋,十指爪甲痛,筋极也。一、牙齿动,手足痛,不能久立,骨极也。一、面无血色,头发坠落,血极也。一、身上往往如鼠走,消瘦干黑,肉极也。一、气少无力,身无膏泽,翕翕羸瘦,眼无精光,立不能定,身体苦痒,搔之生疮,精极也。一、胸胁逆满,恒欲大怒,气少不能言,气极也。

  【按】前人分七伤之证。似不多经。依《内经》改之。庶后学易明。

  虚劳死证

  阴劳细数形尽死,阳劳微革气脱终,枯白全红一侧卧,嗽哑咽痛咯星红。五藏无胃为真脏,形肉虽存不久停,一息二至名曰损,一息一至行尸名。大骨枯槁大肉陷,动作益衰精髓空,真藏未见一岁死,若见真藏克期凶。喘满动形六月死,一月内痛引肩胸,身热破棞肉尽脱,十日之内不能生。真脏脉见目眶陷,目不见人顷刻倾,若能见人神犹持,至所不胜日时终。

  【注】阴虚之劳脉细数,则必形消著骨而后死者,阴主形也。阳虚之劳脉微革,则不待痿尽忽然而脱者,阳主气也。五藏之脉无和缓象,为无胃之真藏脉,即形肉虽存,亦必不久于人世也。一息二至,损病之脉也。一息一至,行尸之脉也。大骨、颧、肩、股、腰之大骨也。大肉,头项四肢之大肉也。枯槁者,骨痿不能支也。陷下者,肉消陷成坑也。动作精神渐衰,真藏脉不见,期一岁死,若真脏脉见,遇所不胜之时日凶可期也。若真藏脉不见,有是证者,喘满动形,六月而死;有是证者,五藏内损,痛引肩胸者,一月而死;有是证者,肉尽之处,皆枯燥破裂,谓之破棞,身热不已,十日内死。真脏脉见,目眶下陷,视不见人,则神尚未去,至所不胜之日而死也。

  虚劳治法

  后天之治本血气,先天之治法阴阳,肾肝心肺之在后,脾损之法同内伤。

  【注】后天脾胃水谷生化荣卫,故治法本乎气血。先天肾藏精气生化之源。故治法本乎阴阳。五藏虚损治法,俱在于后,而脾脏虚损治法已载内伤,故曰同内伤也。

  拯阴理劳汤

  阴虚火动用拯阴,皮寒骨蒸咳嗽侵,食少痰多烦少气,生脉归芍地板贞。薏苡橘丹连合草,汗多不寐加枣仁,燥痰桑贝湿苓半,阿胶咳血骨热深。

  【注】此方即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生地、龟板、女贞、薏苡、丹皮、莲子、百合、炙草也。汗多不寐,俱加枣仁。咳而嗽痰,加茯苓半夏。咳嗽、咯血,加阿胶。骨蒸热深,加地骨皮也。

  拯阳理劳汤

  阳虚气弱用拯阳,倦怠恶烦劳则张,表热自汗身酸痛,减去升柴补中方,更添桂味寒加附,泻入升柴诃蔻香,夏咳减桂加麦味,冬咳不减味干姜。

  【注】此汤即人参、黄芪、炙草、白术、陈皮、肉桂、当归、五味子也。倦怠,懒于动也,恶烦劳动,则气张而喘乏也。恶寒加附子,泄泻仍入升麻、柴胡,更加诃子、肉蔻、木香也。夏月咳嗽,减肉桂加麦冬、五味子,冬月咳嗽,不减肉桂,更加五味子、干姜也。

  六味地黄汤 都气丸 七味地黄汤

  生脉地黄汤 桂附地黄汤 知柏地黄汤 金匮肾气丸

  肾虚午热形消瘦,水泛为痰津液伤,咳嗽盗汗失精血,消渴淋浊口咽疮,熟地药萸丹苓泽,加味劳嗽都气汤,引火归元加肉桂,火妄刑金生脉良。桂附益火消阴翳,知柏壮水制阳光,车牛桂附名肾气,阳虚水肿淋浊方。

  【注】午热,午后发热也。水泛为痰也。盗汗,为睡而汗出,觉而即止之者。失精,遗精也。消渴,谓饮水而即消,渴仍不止也。淋者,尿淋漓不利也。浊者,尿之前后有浊液也。口咽生疮,虚火炎也。均以六味地黄汤治之。劳嗽加味,为加五味子,名都气汤也。引火归元加肉桂,名七味地黄汤。火旺刑金加生脉饮,名生脉地黄汤也。桂附,为加肉桂、附子。知柏,谓加知母黄柏,名桂附、知柏肾气等汤也。

  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汤

  大补阴丸治壮火,滋阴降火救伤金,龟板知柏地髓剂,二冬归芍草砂仁,咳加百味汗地骨,血痰金贝虚芪参,虚热无汗宜散火,有汗骨蒸宜补阴。

  【注】阴虚火旺,无水治火,宜用大补阴丸滋水治火。方即龟板、知母、黄柏、生地为末,猪脊髓炼蜜为丸。若火旺无制,妄行伤金,肺痿咳嗽,宜用滋阴降火汤救其伤金。方即大补阴丸加麦冬、天冬,当归、白芍、炙草、缩砂。咳甚加百合、五味子,盗汗加地骨皮,咯血加郁金,痰多加川贝母,气虚加人参、黄芪。凡虚热如火烙手,无汗者为火郁,宜升阳散火汤,有汗者为骨蒸,亦宜大补阴丸及滋阴六黄等汤也。

  保元汤

  一切气虚保元汤,芪外参内草中央,加桂能生命门气,痘疮灰陷与清浆。

  【注】保元汤,即人参、黄芪、炙草也。黄芪补表气,人参补里气,炙草补中气,加肉桂能生命门真气,且能治小儿痘疮灰白、顶陷、清浆。

  四君子汤 五味异功汤 六君子汤

  七味白术散 四兽饮

  脾胃气虚四君子,脉软形衰面白黄,倦怠懒言食少气,参苓术草枣姜强。气滞加陈异功散,有痰橘半六君汤,肌热泻渴藿木香,虚疟六君果梅姜。

  【注】治气虚兼气滞不快,依四君加陈皮,名五味异功散。治气虚兼有痰饮,依四君加橘红、半夏,名六君子汤。治气虚肌热渴泻,依本方加霍香、木香、葛根,名七位白术散。治气虚久疟留连不愈,依六君子汤,加草果、乌梅、生姜,名四兽饮。

  芎归汤 开骨散

  一切血病芎归汤,产后胎前必用方,气虚难产参倍入,交骨难开龟发良。

  【注】芎归汤,即川芎、当归,又名佛手散。气虚产难或时久伤气,依本方倍加人参。临产交骨难开,依本方加整龟板一具,本人疏下乱发一团,他人疏下之发亦可,名开骨散。

  四物汤 圣愈汤 六物汤

  加味四物汤 地骨皮饮

  调肝养血宜四物,归芎芍地酌相应,气虚血少参芪补,气燥血热知柏清。寒热柴丹炒栀子,但热无寒丹骨平,热甚芩连寒桂附,止血茅蒲破桃红。

  【注】调肝养血以四物汤,即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酌相应,谓补血用白芍、熟地,破血用赤芍,凉血用生地。气虚血少,宜加参芪,名圣愈汤。气燥血热,宜加知柏,名六物汤。血虚寒热往来,宜加味四物汤,即本方加柴胡、丹皮、炒栀子也。血虚惟发热不恶寒,宜地骨皮饮,即本方加地骨皮、牡丹皮也。血分热甚,依本方加黄芩、黄连。寒甚加肉桂、附子,破血加桃仁、红花,止血加茅根、蒲黄炒黑。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人参养荣汤

  一切气血两虚证,八珍四物与四君,气乏色枯毛发落,自汗盗汗悸忘臻,发热咳嗽吐衄血,食少肌瘦泄泻频,十全大补加芪桂,荣去芎加远味陈。

  【注】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物汤。气血两虚,八珍汤。八珍者,即四君四物也。若有气乏色枯,毛发脱落,自汗盗汗,心悸健忘,发热咳嗽,吐血、衄血,食少肌瘦,泄泻等证,则宜十全大补汤,即八珍汤加黄芪、肉桂也。人参养荣汤,即十全大补减去川芎,更加远志、五味子、陈皮也。

  小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当归建中汤 双和饮

  虚劳腹痛小建中,悸衄之血梦失精,手足烦热肢酸痛,芍草饴桂姜枣同,卫虚加芪黄芪建,荣虚当归建中名,温养气血双和饮,三方减饴加地芎。

  【注】诸虚劳极,夜梦失精,宜以小建中汤温和脾胃。并治里虚心悸,衄下亡血,夜梦失精,手足烦热,四肢酸痛,血液亏损等证。是方白芍药、甘草、饴糖、中桂,大枣、生姜也。若卫气虚者,加黄芪,名曰黄芪建中汤。若里不急,腹不痛有是证者,则以温养气血,用双和饮,即此方减去饴糖,加入熟地、川芎,乃八珍汤减人参、白术、茯苓,加黄芪、中桂,盖以补阴血为主也。

  补肝汤

  补肝汤治肝虚损,筋缓不能自收持,目暗梳梳(应为目字旁)无所见,四物酸枣草瓜宜。

  【注】补肝汤,即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酸枣仁、炙草、木瓜也。

  加味救肺饮

  加味救肺治肺损,嗽血金家被火刑,归芍麦味参芪草,百花紫苑马兜铃。

  【注】加味救肺饮,即当归、白芍、麦冬、五味子、人参、黄芪、炙草、百合、款冬花、紫苑、马兜铃也。

  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心虚损,健忘神虚烦不眠,柏子味苓归地桔,三参天麦远朱酸。

  【注】是方,即柏子仁、五味子、茯苓、当归、生地、桔梗、丹参、人参、元参、天冬、麦冬、远志、朱砂、酸枣仁。

  归脾汤

  归脾思虑伤心脾,热烦盗汗悸惊俱,健忘怔忡时恍惚,四君酸远木归芪。

  【注】悸,心自跳动也。惊,目触物骇也。健忘,言事易忘也。怔忡,心冲动甚也。恍惚,心时不明也。方乃四君子,加酸枣仁、远志、木香、当归、黄芪。

  人参固本汤丸 保元生脉固本汤

  固本肺肾两虚病,肺痿咳血欲成劳,二冬二地人参共,保元生脉脾同调。

  【注】人参固本汤、丸,即人参、天冬、麦冬、生地、熟地也。依本方再加保元之黄芪、炙草,生脉之五味,三方合一,名保元生脉固本汤。同调,谓同调脾肺肾经虚也。

  逍遥散

  逍遥理脾而清肝,血虚骨蒸烦嗽痰,寒热頬赤胁不快,妇人经病脉虚弦,术苓归芍柴薄草,加味栀丹肝热添,肝气滞郁陈抚附,热加吴萸炒黄连。

  【注】是方,即白术、茯苓、当归、柴胡、薄荷、甘草也。肝气热,依本方加炒栀子、丹皮,名加味逍遥散。肝气滞加陈皮,肝气郁加抚芎、香附,肝气郁热,加吴茱萸、炒川黄连。惟薄荷只可少许为引,不宜多用。

  痨瘵总括

  痨瘵阴虚虫干血,积热骨蒸咳嗽痰,肌肤甲错目黯黑,始健不泻下为先。

  【注】久病痨疾而名曰瘵。瘵者,败也,气血两败之意也。有阴虚干血者,有阴虚积热者,当以诸补阴药治之。肌肤甲错,谓皮肤干涩也。目黯黑者,谓目黑无光也。始健,谓初病尚壮;不泻,谓久病不泻也,二者皆可以攻下为先治也。

  痨瘵治法

  痨瘵至泻则必死,不泻能食尚可痊,初取利后宜详审,次服柴胡清骨煎,虚用黄芪鳖甲散,热衰大补养荣参,皮热柴胡胡连入,骨蒸青蒿鳖甲添,阴虚补阴诸丸剂,阳虚补阳等汤圆,咳嗽自同咳嗽治,嗽血成方太平丸。

  【注】痨瘵之人,病至大便泄泻,则必死矣。若不泻能食,尚堪任药攻治,故可痊也。初取利后,审其热之微甚,人之强弱。若热甚人强,宜用柴胡清骨散;热不甚人弱,宜用黄芪鳖甲散;热微人弱,宜用十全大补、人参养荣等汤。若皮外发热,加柴胡黄连。骨内蒸热,加青蒿鳖甲。午后阴虚发热,宜用补阴诸丸汤药。阳虚恶寒清瘦,宜用补阳诸丸汤药。咳嗽不已,同咳门方参而治之。嗽血者,宜用成方太平丸可也。

  大黄蛰虫丸 大黄青蒿煎 传尸将军丸

  干血大荒蛰虫治,积热蒿黄胆便煎,癸亥腰眼灸七壮,后服传尸将军丸。

  【注】大黄蛰虫丸有成方。大黄青蒿煎,即青蒿、大黄、猪胆汁、童便煎。痨瘵日久,有生恶虫,身死之后,多遭传染,甚而灭门,名曰传尸痨,宜癸亥日灸两腰眼各七壮,后服传尸将军丸。此方载《丹溪心法》书中。

  柴胡清骨散

  清骨骨蒸久不痊,热甚秦知草胡连,鳖甲青蒿柴地骨,韭白髓胆童便煎。

  【注】此方乃秦艽、知母、炙草、胡连,鳖甲、青蒿、柴胡、地骨皮、韭白、猪脊髓、猪胆汁、童便也。

  黄芪鳖甲散

  黄芪鳖甲虚热劳,骨蒸晡热渴而烦,肌肉消瘦食减少,盗汗咳嗽出血痰,生地赤芍柴秦草,知芪菀骨半芩煎,人参桂桔俱减半,鳖甲天冬桑倍添。

  【注】此方即生地、赤芍、柴胡、秦艽、炙草、知母、黄芪、紫菀、地骨皮、半夏、茯苓、人参、桂枝、桔梗、鳖甲、天冬、桑白皮也。

  自汗盗汗总括

  自汗表阳虚恶冷,阳实蒸热汗津津,盗汗阴虚分心肾,心虚不固火伤阴。

  【注】无因汗出,谓之自汗。自汗谓表阳虚,汗出则恶寒冷,宜用后方。若蒸蒸发热,汗出不恶寒,则为里阳实,宜以调胃承气汤下之。睡则汗出,觉则汗止,谓之盗汗。盗汗为阴虚,当分心虚不固,心火伤阴也。

  黄芪六一汤 玉屏风散 黄芪建中汤

  自汗表虚黄芪草,玉屏风散术芪防,气虚加参阳虚附,血虚黄芪建中汤。

  【注】黄芪六一汤,即黄芪六钱,甘草一钱也。玉屏风散,即黄芪、白术、防风也。二方皆治表虚自汗,若气虚加人参,阳虚加附子可也。若不恶寒不气少,则为血虚,不可用参附,宜黄芪建中汤也。方在伤寒门。

  当归六黄汤 酸枣仁汤

  盗汗心火下伤阴,归芪二地柏连芩,心虚酸枣芍归地,知柏苓芪五味参。

  【注】当归六黄汤,治心火伤阴盗汗,即当归、黄芪、黄芩、黄连、黄柏、生熟地黄也。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即酸枣仁、当归、白芍、生地、知母、黄柏、茯苓、黄芪、五味子、人参也。

  失血总括

  九窍出血名大衄,鼻出鼻衄脑如泉,耳目出血耳目衄,肌出肌衄齿牙宣,内衄嗽涎脾唾肾,咯心咳肺呕属肝,精窍溺血膀胱淋,便血大肠吐胃间。

  【注】九窍一齐出血,名曰大衄。鼻出血名鼻衄,鼻出血如泉,曰脑衄。耳出血,名耳衄。目出血曰目衄。皮肤出血,曰肌衄。齿牙出血,曰赤衄,又名牙宣。此皆衄血随所患处而命名也。若从口出则为内衄,内衄出血,涎嗽出于脾,唾出于肾,咯出于心,咳出于肺,呕出于肝,吐出于胃,溺血从精窍而出,淋血从膀胱而出。呕吐之分,呕则有上逆漉漉之声,吐则无声也。

  失血死证

  失血身凉脉小顺,大疾身热卧难凶,口鼻涌出而不止,大下溃腐命多倾。

  【注】大疾,脉大疾也。卧难,不能卧也。打衄大下,血出如涌泉不止,内溃腐尸之气,则命倾也。

  失血治法

  阳乘阴热血妄行,血犯气分不归经,血病及府渗入浊,由来藏病溢出清。热伤失血宜清热,劳伤理损自然平,努即内伤初破逐,久与劳伤治法同。

  【注】凡失血之证,阳盛乘阴,则血为热迫,血不能安于脉中而妄行气分,不能回归经脉也。若血病伤及于府者,则血渗入肠胃浊道,上从咽出,下从二便出也。血病伤及于藏者,则血溢于胸中清道,上从喉出,下从精窍而出也。夫血藏于藏内,行于脉中,躯壳之中不可得而见也。非有损伤,不能为病。而损伤之道有三:一曰热伤,宜以理损为主;一曰努伤,初宜以破逐为主,久亦宜以理损为主也。

  犀角地黄汤

  热伤一切失血病,犀角地黄芍牡丹,胸膈满痛加桃大,热甚吐衄入芩连,因怒呕血柴栀炒,唾血元参知柏煎,咯加二冬嗽二母,涎壅促嗽郁金丸。

  【注】热伤一切失血之病,皆宜犀角地黄汤。若胸膈满痛,是为瘀血,加桃仁大黄。若吐血热甚,加黄芩黄连。因怒致吐血及呕血者,加柴胡炒栀。唾血加元参、黄柏、知母,咯血加天冬、麦冬,嗽血加知母、贝母。涎壅气促,阵阵急嗽带出血者,宜郁金丸,方在后。

  加味救肺饮加郁金汤

  劳伤吐血救肺饮,嗽血加调郁金汤。形衰无热气血弱,人参养荣加麦良。

  【注】救肺饮,即虚劳门之加味救肺饮加调郁金末也。若气血虚弱不见火象,宜用人参养荣汤加麦门冬也。

  芎归饮

  饱食用力或持重,努破脉络血归芎,呕血辘辘声上逆,跌扑堕打有瘀行。

  【注】饱食用力,或因持重努伤脉络,失血涌吐,宜用归芎饮,引血归经。及呕血跌扑堕打,伤其脉络,令人大吐者,亦皆宜之。其有瘀者,或加大黄以下之,或加桃仁、红花以破之,或加郁金、黄酒以行之。

  参地煎

  参地衄吐血不已,热随血减气随亡,气虚人身为君主,血热为君生地黄。

  【注】参地煎,即人参、生地黄也。凡因热伤衄、吐血不已者,则热已随血减,然气亦随血亡也。气虚甚者,当倍人参为君。血热者,宜倍生地为君。时时煎服自止也。

  泻肺丸

  嗽血壅逆虚苏子,积热痰黄泻肺丸,蒌仁半贝金葶杏,三黄惟大有除添。

  【注】嗽血痰壅气逆,形气虚者,苏子降气汤降之,方见诸气门。痰黄积热,形气实者,用泻肺丸下之,即瓜蒌仁、半夏、浙贝母、郁金、苦葶苈子、杏仁、黄连、黄芩、大黄也。惟大黄形实气者加之,若形虚气者,或大便溏泄,则减去不用。

  保肺汤

  保肺肺痈吐脓血,白芨薏苡贝金陈,苦梗苦葶甘草节,初加防风溃芪参。

  【注】保肺汤,即白芨、薏苡仁、贝母、金银花、陈皮、苦桔梗、苦葶苈、甘草节也。初起加防风,溃后加生黄芪、人参。

  牛膝四物汤

  尿血同出痛淋血,尿血分出溺血名,溺血精窍牛四物,淋血八正地金通。

  【注】淋血、溺血二证,若尿与血同出而痛,名曰淋血。尿与血分出,名曰溺血。溺血为精窍之病,用四物倍加牛膝。淋血为尿窍之病,用八正散,加木通、生地、郁金治之。

  珀珠散

  溺血诸药而不效,块血窍滞茎急疼,珀珠六一朱砂共,引煎一两整木通。

  【注】溺血一证,乃精窍为病,每因忍精不泄,提气采战,或因老年节欲而成。服诸药不效者,所溺之血成块,窍滞不利,茎中急疼欲死者,用珀珠散,日三服,每服三钱,引用整木通去粗皮色黄者,煎汤调服。其方即琥珀末一钱,珍珠末五分,朱砂末五分,飞滑石六钱,甘草末一钱,合均,分三服。若其人大便燥结不通,以八正散加牛膝、郁金下之。有热尿涩,以导赤散加牛膝、郁金清之。利后仍服此药,自有其功。

  槐花散

  便血内热伤阴络,风合肠风湿藏疡,槐花侧枳连炒穗,风加秦防湿楝苍。

  【注】便血二证,肠风、脏毒。其本皆热伤阴络,热与风合为肠风,下血多清;热与湿合为藏毒,下血多浊。均宜槐花散,即炒槐花、炒侧柏叶、醋炒枳壳,川黄连,炒荆芥穗,为末,乌梅汤调服。肠风,加秦艽、防风。脏毒,加炒苦楝,炒苍术。若大肿大痛,大便不通,当以脏毒未溃之疡治之,非脏毒下血之病也。

  升阳去湿和血汤

  便血日久,服凉药不应,亦升补,用升阳去湿和血汤。即升麻、黄芪、苍术、肉桂、秦艽、白芍、丹皮、陈皮、生地、熟地、生甘草、炙甘草也。有热,稍加吴茱萸炒川连。虚加人参可也。

  消渴总括

  试观年老多夜溺,休信三消尽热干,饮多尿少浑赤热,饮少尿多清白寒。

  【注】上消属肺,饮水多而小便如常;中消属胃,饮水多而小便短赤;下消属肾,饮水多而小便混浊,三消皆燥热病也。然试观年老好饮茶者,夜必多溺,则休信三消皆热,而亦有寒者矣。饮水多,小便少而浑赤者属热,是火盛耗水而浑也。饮水少,小便多而清白者属寒,是火虚不能耗水也。

  消渴生死

  三消便硬若能食,脉大实强尚可医,不食舌白传肿泻,热多舌紫发痈疽。

  【注】三消,饮水多不能食,若能食大便硬,脉大实强者,为胃热实,下之尚可医也。若不能食,湿多舌白滑者,病久则传变水肿泄泻。热多舌紫干者,病久则发痈疽而死也。

  消渴治法

  竹叶黄芪汤

  便硬能食脉大强,调胃金花斟酌当,不食渴泻白术散,竹叶黄芪不泻方,黄芪黄芩合四物,竹叶石膏减粳姜,气虚胃热参白虎,饮一溲二肾气汤。

  【注】调胃,谓调胃承气汤。金花,谓栀子金花汤。方俱在伤寒门,酌其所当用可也。不食而渴,已属胃虚,兼之泄泻,胃虚无热矣。故用七味白术散,方在虚损门。若不食而渴,亦不泻者,是虽虚而又有燥热也。宜用竹叶黄芪汤,即黄芪、黄芩、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竹叶、石膏、人参、炙草、麦冬、半夏也。若气虚胃热盛者,宜用人参白虎汤。若下焦虚寒,饮一溲二者,宜用肾气汤。

以上是关于肌肤甲错的治疗方法的介绍,得病本身并不是件可怕的事情,患者要及早找个正规医院治疗。



尿道口湿疣治疗方法

尖锐湿疣是性病中的一种,是一种传播性疾病,很多患者由于对于医学知识的欠缺而容易忽略。由于该病病毒传染率极高,大家若及时发现,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对于尿道口湿疣怎样治疗,想必这是大家很关心的。以下就是尿道口湿疣治疗的相关介绍,大家若发现就请及时就诊。

尿道口湿疣治疗的相关介绍:

1、患者必须有个积极的治疗心态,避免消极心理。有些患者朋友在确认为患有尖锐湿疣后,都会表现出恐慌、焦虑、精神不振等状况,担心不能治愈,受人歧视等不良后果。这个我们是可以理解,但是得病是事实。只要我们积极治疗,早期治疗是可以彻底治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的。

2、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检查有没有其他的性疾病,有些患者是局部感染尖锐湿疣患者还要进行相关性病的检查,特别是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艾滋病等性病的检查。另外,尖锐湿疣患者有可能伴有某些如真菌感染、滴虫感染、细菌感染等局部感染,尤其是男性。若发现有相关疾病或感染应进行一起治疗进行相应治疗。

3、患者应该劳逸相结合,尖锐湿疣患者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休息,注意预防。特别是要注意精神放松,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避免劳累。另外尖锐湿疣患者在疣体未完全消退时应禁止性生活,损害消退后月余,尖锐湿疣无复发且无新发损害者性生活时应使用避孕套预防传染,并控制性生活频度。另外尖锐湿疣患者的生活用品,特别是内衣裤、毛巾、盆等应单独使用,并做好消毒处理,以防传染。

以上就是对尿道口湿疣治疗的相关介绍,想必大家有一定的了解了。所以大家在专业的治疗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做好防护措施,以便早日康复。同时在生活中大家也要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多加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湿疣治疗方法大全

湿疣是一种性病,湿疣的治疗主要依靠的是药物,常见的有口服药和注射药物,物理疗法和免疫疗法也在临床上有运用。湿疣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一定要根治。

1 药物全身治疗

1.1 口服药物

阿维A、阿昔洛韦、地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左旋咪唑等。

1.2 肌注药物

聚肌胞2mg,肌注,连用1月,治愈率53.8%;胸腺素20mg,肌注,连用2周,治愈率84.7%;10%次水杨酸铋油剂2mL,肌注;平阳霉素10mg,肌注或静注,6天为1疗程;阿糖胞苷或阿糖腺苷50~100mg,静注;抗病毒注射4mL,肌注,10天为l疗程;利巴韦林100mg,肌注,10天为1疗程;转移因子2mL(相当于0.5g自细胞提取物),共4~6次;白细胞介素-2(IL-2)20万U,肌注,共5天。

2 药物局部治疗

2.1 局部注射

聚肌胞2~6mg+2%利多卡因lmL基底注射;5-Fu 0.5~2mL(6~12mg)基底注射;IFN500万U基底注射,连续4周;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2mL基底注射;胸腺素40mg+0.9%NS2mL基底注射;利巴韦林0.1g+2%利多卡因1.5mL基底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5~10万U溶于0.9%NS 1mL基底注射。

2.2 局部外用

五妙水仙膏,2.5%5-Fu软膏,0.1%~5%肽丁安霜,5%咪喹莫特霜(商品名忧必青、明欣利迪),斑蝥素IFN阴道栓(奥平栓),0.1%维甲酸霜、20%硝酸银溶液、5-Fu注射液,20%~25%足叶草酯酊(鬼臼素酊、疣必治),0.5%足叶草酯素酊(鬼臼毒素酊、尤脱欣)。

3 物理治疗

3.1 微波组织凝固法

应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热辐射凝固,即将微波电极探头接触患处稍加压,至组织呈黄白色凝固变性。

3.2 液氮冷冻法

棉签接触法,治愈率90%~100%;液氮喷雾冷冻,治愈率96%;冷冻刀头直接接触加压,治愈率88.2%。

3.3 CO2激光

国外治愈率31%~94%,复发率3%~9.5%;国内治愈率78.6%~95%,复发率1.5%~7.1%。

3.4 多功能电离子治疗

采用电灼、电凝相结合,治愈率50%以上。

3.5 放射性90锶敷贴

采用90锶敷贴器,共4~6次,随访3~8年,无复发。

4 免疫疗法

4.1 外用法

用棉签蘸取2%二硝基氯苯丙酮液0.15mL,涂于前臂屈侧使致敏(12~14天),致敏后在睡前用0.05%~0.1%DNCB软膏涂于疣体上,次晨洗去,于顽固、多发者。

4.2 疣组织埋藏法

清除疣体后选取较大自身疣体1~2块,高压消毒,取其中央组织,埋于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或选自身疣组织放于硬膜外麻醉穿刺针前,将穿刺针刺人腹股沟下端皮肤脂肪层,将疣体推人后拔针。对少数疣体者可一次奏效。

5 外科治疗

5.1 电外科

电烙术、电灼术、高频电针、高频电刀;

5.2 外科刮除术

以刮匙或有齿直镊顺疣基底将疣依次刮除或推除至创面平整、手感粗糙或有沙沙声为宜,以表面渗血由鲜红至稀薄淡红色夹杂泡沫为止,然后以33%三氯化铁止血。术后外搽3%肽丁安霜直至痊愈;

5.3 外科手术切除

对于反复发作又疑有恶变倾向或肛门、外生殖器巨大疣体且对治疗抵抗者,均可酌情于局麻或全麻下施行外科手术切除,同时为预防复发,术后应配合其他疗法。

6 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治疗CA的机理为:

(1) 抗病毒作用,如板蓝根、大青叶、白花蛇舌草等;

(2) 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如黄芪、冬虫夏草、白术、白花蛇舌草等;

(3) 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如黄芪、白术、板蓝根等;

(4) 抗肿瘤作用,如苦参、青黛、莪术、鸦胆子等。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肝经湿热、热毒炽盛、脾虚湿阳、气虚湿热等,中医治疗尖锐湿疣包括中药外治、中药内外合治。

7 联合治疗法

尖锐湿疣用上述单一的方法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治愈率在30%~100%,但单一治疗复发率较高,复发的时间集中在3个月以后,联合治疗往往可以减少复发机会。

7.1 CO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霜

用CO2激光治疗后,待创面完全愈合外涂5%咪喹莫特霜,8周后观察复发率为0,而单纯CO2激光治疗的复发率为13.75%

7.2 微波联合干扰素、卡芥菌素多糖核酸

先用微波使疣体凝固发白,同时外用干扰素凝胶,肌注卡芥菌素多糖核酸,3个月以后观察疗效,联合比微波单一治疗复发机会减少一半。

7.3 中药外洗联合CO2激光、干扰素

先用CO2激光使疣体气化,创面结痂后,用中药大青叶、板蓝根、三棱、莪术、香附、木贼、生苡仁等,水煎外洗2个月。

7.4 液氮联合阿维A

用棉签接触法将液氮涂到疣体10余下,口服阿维A,每天20mg,顿服,10天为1疗程。

男女两性的外生殖器和肛门部位是易感部位,其他部位则少见。皮损初发时为小而柔软的淡红色疣状丘疹,约针尖、针尾、帽针头、粟粒等大小,以后逐渐增大增多,继续增生可形成乳头样、菜花样、珊瑚样甚至鸡冠样增生物,有的可相互融合或重叠成大的团块,由芝麻到黄豆大,发展为鸡蛋大甚至拳头大,根部常有蒂,表面粗糙、柔软,基底浸润,呈白色、红色或暗红色、污灰色。此为尖锐湿疣典型的表现。尖锐湿疣的治疗,几十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且方法也很多,其患病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对症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这种巨幼细胞性贫血困扰了不少朋友,吃了很多药,采取了很多种治疗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是太明显的。那么,怎么办呢?

  巨幼细胞性贫血本病一般可分为心脾两虚、气血两虚、脾肾两虚等三型,可分型治疗。具体的辨证疗法如下:

  1、心脾两虚型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方为:黄芪、党参、白术、炒枣仁、当归、龙眼肉、熟地,白芍、五味子、甘草。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甘温健脾益气:当归、白芍、熟地、龙眼肉滋阴养血;枣仁养血安神;五味子酸甘化阴。若阴虚火旺明显者,可加丹皮、白薇、生地,以凉血熄火;脾虚不运、食少便溏、腹胀明显者,可加砂仁、陈皮、木香、焦三仙,以健脾理气。

  2、气血两虚型
  治法:补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方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大枣、陈皮。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益气补脾;当归、熟地、白芍,补血养血;大枣健脾补血调和营卫。若血虚明显而现阴虚证者,加生地、枸杞子,以滋阴生血;气虚明显者,可加黄芪;肌肤甲错明显伴痒者,可加赤芍、浮萍、防风,以凉血活血驱风。

  3、脾肾两虚型
  治法:健脾益肾。
  方药:十四味建中汤加减。
  方为: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熟地、白芍、麦冬、肉桂、附片、肉苁蓉、制半夏、甘草。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麦冬健脾补中,益气生血;熟地、白芍、肉桂、肉苁蓉、附子补肾壮阳,填精生髓。腰痛下肢不仁者,可加川牛膝、鸡血藤,以活血通络;腹胀便溏者,可加补骨脂、吴茱萸以补阳温中。

以上就是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介绍,你一定对自己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认识,这时候也注意千万不要随便跟风。确实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水平都不一样,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性的治疗



尿道口粘连的治疗方法

当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尿道口粘连疾病的伤害和影响时,我们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否则,等到病情发展到严重地步了可就追悔莫及,临床上用于尿道口粘连的治疗方法比较多,患者可以选择使用。

 

  尿道综合征

  通关丸加减方

  方剂组成:黄柏30g,小茴香15g,知母30g,沙参30g,寄生50g,女贞子30g,石决明30g,郁李仁15g,赤芍50g,芦根30g,甘草10g。

  主治疾病: 尿道综合征

  出现症状:反复发作性无明显原因的尿频、尿急、尿痛,伴小腹胀痛,腰骶酸痛,潮热、汗出,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舌黯苔白少津,脉沉细。

  方剂用法: 日1剂,水煎服。

以上就是尿道口粘连的治疗方法介绍了,希望患者不要讳疾忌医,积极面对和治疗,治疗前需选择一个正规的医院。



尿道口疼的治疗方法

如果能够养成喝水的习惯,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出现,就比如尿道口疼这种疾病,即便是没有直接影响,也会有间接的影响。除了喝水的习惯之外,坚持运动健身也是预防各类疾病的好办法。

  尿道口疼痛是尿路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是由尿路疾病和尿路感染所致,通常伴有其他症状。要治疗尿道口疼痛,需要先了解具体原因,然后依据引起症状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即可。

上面是几种尿道口疼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该疾病时不可自作主张,应该去正规医院,让医生来指导。



尿道口湿疣如何治疗?

人们应该都知道尖锐湿疣是性疾病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传播类性疾病,尖锐湿疣的发病部位也有所不同,一些医学的知识人因为缺少对尿道口尖锐湿疣的认识,往往盲目的进行治疗,这样很容易使你的尿道口尖锐湿疣加重,希望今天在听完小编的解释之后你对于尿道口尖锐湿疣有多了解,下面是一些关于交那个尖锐湿疣的一些简介。

在尿道口尖锐湿疣发展过程中,根据尖锐湿疣损害数目多少、发生部位的不同可产生相应的症状。一般较为常见的是尖锐湿疣发病部位多湿润,局部分泌物会增多,细菌等感染机会也会增加.若发生细菌感染则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也可发生糜烂、溃疡、坏死、渗液或明显脓性液等。

损害发生在女性阴道或宫颈部可出现白带增多,并颜色改变,同时伴有恶臭味.若损害发生在女

性官颈、阴道壁、阴道口、尿道口或男性龟头、包皮、尿道口等部位.在性交后或其损害被磨擦后可引起出血,也可引起疼痛。

若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损害发生在尿道内,患者可有尿道不适感表现,可出现溢尿、肉眼血尿,有分泌物自尿道排除,尿道堵塞感,排

尿不畅或有排尿困难.这些症状在男性较女性明显.在男性可有射精带血。

尿道口尖锐湿疣发生在尿道内还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流曲线改变等。若尿道内病变严重累及膀胱者可发生双侧输尿管阻塞而造成肾积水、肾感染、肾功能不全.损害波及盆腔者可造成肠梗阻、下肢水肿。

综上所述,以上是关于尿道口尖锐湿疣的简介,希望通过小编的简单叙述,你对于尖锐湿疣有所了解,也希望男性患者如果发现在龟头或者包皮上出现一些不适的情况,还有女性患者在尿道口处出现一些不良情况,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可能患有了较大口尖锐湿疣。



治疗湿疣好方法有哪些

大家在平时往往还是比较注重自己的卫生的,但是有的时候稍微不小心,就可能 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导致出现皮肤的感染,其中比较让人头痛的疾病就是湿疣,会出现局部的组织 的增厚,还会伴有其他的不适症状,因此往往是引起重视的,那么,这样的情况该怎么治疗呢,下面就具 体的讲讲它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诱因:(白带过多,包皮过长、淋病)。

(二)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应用抗病药物。一般只要坚持规则的综合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但复发几率95%以上。

1、手术疗法 对于单发、面积小的湿疣,可手术切除;对巨大尖锐湿疣,可用Mohs氏手术切除,手术时用 冷冻切片检查损害是否切除干净,单一手术复发几率很高。

2、冷冻疗法利用-196℃低温的液体氮,采用压冻法治疗尖锐湿疣,促进疣组织坏死脱落,本法适用于数量 少,面积小的湿疣,可行2-3次治疗,间隔时间为一周,这种方法一般可以清除疣体,容易复发。

3、激光治疗 通常用CO2激光,采用烧灼法治疗尖锐湿疣,本疗法最适用女阴、阴茎或肛周的湿疣。对单发 或少量多发湿疣可行一次性治疗,对多发或面积大的湿疣可3-4次治疗,一般在复发周期20天-3个月。激光 治疗,有较高的复发率。

上面所讲的就是有关“治疗湿疣好方法有哪些”的知识的介绍,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治疗湿疣 好方法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了,看来,大家平时还是多注意自己的皮肤的卫生护理的,在出现湿疣的时候 ,能够及时配合医生进行上述的治疗措施,帮助自己尽快的恢复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