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烦宁燥汤的功效与作用_菊花清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男妞。)分享简介:众所周知除烦宁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除烦宁燥汤的功效了解多少呢?除烦宁燥汤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对于菊花清燥汤,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菊花清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菊花清燥汤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处方】甘菊花6克 当归 生地 白芍(酒炒)川芎 知...



除烦宁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除烦宁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除烦宁燥汤的功效了解多少呢?除烦宁燥汤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生地2钱,麦冬3钱,枣仁2钱,人参1钱,茯神1钱,知母1钱5分,五味子3分。

【功能主治】
劳烦过度,忧虑伤神,血少液枯,肾衰水涸,而致虚劳烦热,内热口渴,神昏躁妄,脉虚数无力。

【各家论述】
麦冬、五味、人参、生脉散也,生津液而补接元气,同知母以清金水之化源;烦热者则神不宁,心血必亏,以生地、麦冬、枣仁、茯神补血安神。

【摘录】
《不居集》上集卷十六

看完了上文对除烦宁燥汤的介绍,是不是对除烦宁燥汤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



导气除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很多人会侃侃而谈,由此可知,大家对于养生的关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药方剂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药方剂导气除燥汤的有关介绍。

【处方】
知母(酒制)、泽泻(为末),各三钱。茯苓(去皮)、滑石末(炒黄色),各二钱。黄蘖(酒制.四钱)。

【功能主治】
治小便闭涩不通,乃血涩致气不通,而窍涩也。

【用法用量】
和匀作一服,用水二钟,煎至一钟,空心稍热服,如急闭,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茯苓(去皮)滑石(炒黄)各6克 知母(细锉,酒洗)泽泻各9克 黄柏(去皮,酒洗)12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利水通淋。主阴虚气滞,小便闭塞不通,或小便短少,淋沥不畅,茎中涩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虽然说导气除燥汤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加减润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加减润燥汤的制作方法。

【处方】
当归3.6克 川芎3克 白芍(酒炒)6克 生地黄(酒炒)2.4克 熟地黄(姜汁炒)2.4克 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南星(姜汁炒)3克 半夏(姜汁炒)3克 陈皮(盐水洗)2.4克 桃仁(去皮)1.8克 红花(酒洗)1.2克 天麻3克 羌活1.8克 防风1.8克 黄芩(酒炒)2.4克 酸枣仁(炒)2.4克 黄柏(去皮,酒炒)0.9克 薄桂1.8克 甘草(炙)1.2克 牛膝(去芦,酒洗)2.4克

【制法】
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
治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语宫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歪斜宽弛,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

【用法用量】
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温服。

【摘录】
《万病回春》卷二

【别名】
愈风润燥汤

【处方】
当归1钱2分,川芎1钱,白芍(酒炒)2钱,生地黄(酒炒)8分,熟地黄(姜汁炒)8分,白术(去芦)1钱,白茯苓(去皮)1钱,南星(姜汁炒)1钱,半夏(姜汁炒)1钱,陈皮(盐水洗)8分,桃仁(去皮)6分,红花(酒洗)4分,天麻1钱,羌活6分,防风6分,黄芩(酒炒)8分,酸枣仁(炒)8分,黄柏(去皮,酒炒)3分,薄桂6分,甘草(炙)4分,牛膝(去芦,酒洗)8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㖞斜宽驰,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

【用法用量】
愈风润燥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二)。

【摘录】
《回春》卷二

通过上文对加减润燥汤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养生方剂有许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还有对食用者的功效与作用。不过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这样的养生方剂,只有学会这样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当归润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当归润燥汤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实了解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当归、熟地黄、生地黄、大黄、桃仁泥、麻仁、甘草,各一钱。升麻,二钱。红花,半钱。

【功能主治】
润燥。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空心热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细辛0.3克 生甘草 炙甘草 熟地黄各0.9克 柴胡2.1克 黄柏 知母 石膏 桃仁泥 当归身 麻子仁 防风 荆芥穗各3克 升麻4.5克 红花少许 杏仁6个 小椒3个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消渴,大便闭涩,干燥结硬,渴喜温饮,舌爆口干,眼涩难开。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津,空腹时温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辛热物。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
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熟地、生地、麻仁。

【功能主治】
肠胃燥,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三

【处方】
归身2钱,白芍1钱5分,红花5分,木瓜1钱,秦艽1钱,丹参2钱,牛膝2钱,川断2钱,独活1钱,橘饼4钱,红枣10个。

【功能主治】
肝受燥凉,血涩不行,筋短胁痛。

【摘录】
《医醇剩义》卷二

以上就是当归润燥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滋阴润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滋阴润燥汤的做法你知道了吗?积累点点滴滴健康知识会给您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收获哦。

【处方】
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何首乌30克,枸杞子15克,巴戟15克,麦冬12克,山萸肉12克,陈皮3克。

【功能主治】
滋润肾精,化气润窍。主肾精不足。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6天为1疗程。

【摘录】
《广西中医》

上面就是关于滋阴润燥汤的一个功效介绍,从这些介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滋阴润燥汤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够盲目服用。



止消润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会这样那样的疾病,那么选择什么药物好呢?中药方剂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剂止消润燥汤。

【处方】
升麻4.5克 杏仁 桃仁 麻仁 当归身 荆芥 知母 黄柏 石膏各3克 熟地黄6克 柴胡2.1克 甘草1.5克 川椒 细辛各0.3克 红花0.75克

【功能主治】
治消渴便干,阴头短,舌白燥,口唇裂,眼涩而昏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止消润燥汤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导气抑留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所以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导气抑留汤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
香附子、萝卜子、乌药、苏子、厚朴、桔梗、羌活、防风、半夏(制)、茯苓、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瘰疬先从右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简明医彀》卷八

上文就是对导气抑留汤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润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今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在选择时最好不要随意进行,应该先对药物进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对润燥汤这种中药方剂有了解吗?

【别名】
润肠汤(《兰室秘藏》卷下)、当归润肠汤(《东垣试效方》卷七)。

【处方】
升麻 生地黄各6克 熟地黄 当归梢 生甘草 大黄(煨)桃仁泥 麻仁各3克 红花1.5克

【功能主治】
养血润肠。治阴虚血燥,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上药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锉碎,都作一服,水300毫升,入桃仁、麻仁泥,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润燥汤的做法了呢?养生从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对你有一些帮助!



增液润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增液润燥汤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起到的效果。

【处方】
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当归12克,知母15克,天冬12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玉竹2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
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主肺热邪毒,灼伤阴液,精气不能上荣,目失所养。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李纪源方

通过以上介绍,对增液润燥汤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对增液润燥汤这样药物的选择上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



滋阴清燥汤的功效与作用

滋阴清燥汤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在治愈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的机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它在服用时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滑石30克 甘草9克 生杭芍12克 生山药30克

【功能主治】
治温病,外表已解,其人或兼滑泻,或兼喘息,或兼咳嗽,频吐痰涎,确有外感实热,而脉象甚虚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山药滋阴退热,止滑泻;滑石清燥热,利水止泻,二药配合,相得益彰;又佐以芍药以滋阴血、利小便,甘草燮阴阳,和中宫,亦为清热止泻之要品。

【摘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滋阴清燥汤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起来,也不要忘了分享给朋友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