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羊肉丹的功效与作用_沉香鳖甲丹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北风吹白舟)分享简介:您听说过中药方剂沉香羊肉丹吗?中药方剂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处方】羊相信听说过沉香鳖甲丹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沉香鳖甲丹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沉香鳖甲丹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沉香羊肉丹的功效与作用

您听说过中药方剂沉香羊肉丹吗?中药方剂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羊肉1斤(去筋膜),葱白1握,陈皮1两,青盐5钱,破故纸(炒)、远志、生地黄、花椒5钱(去目合口者,用好酒煮糊,加葱白等再煮羊肉),牛膝1两,干地黄1两,木香1两,韭子1两,菖蒲1两,沉香1两,覆盆子1两,木瓜1两,北五味子1两,麝香1钱,胡桃肉2两,鹿茸(酥炙)4两,苁蓉1两,枸杞子1两,山药1两,茴香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升降阴阳,调理三焦,通经络,生气血,壮元阳,补脏腑。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兰室秘藏》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沉香羊肉丹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沉香羊肉丹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沉香鳖甲丹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沉香鳖甲丹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沉香鳖甲丹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沉香鳖甲丹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别名】
沉香鳖甲丸、香甲丸

【处方】
鳖甲(童便浸,酥炙)1两,黄耆1两,草龙胆1两,当归1两,沉香1两,大黄(炮)半两,川黄连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潮热盗汗。

【用法用量】
沉香鳖甲丸(《卫生总微》卷十五)、香甲丸(《普济方》卷三九○)。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涣方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沉香鳖甲丹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



沉香鳖甲散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上一提到沉香鳖甲散,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对于沉香鳖甲散具体有哪些功效,它又该怎么吃等,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处方】
沉香(不见火)、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巴戟(去心)、牛膝(去芦.酒浸)、黄蓍(去芦)、白茯苓(焙)、柴胡、荆芥(去梗)、半夏(姜汁浸二宿.炒)、川当归(去芦)、秦艽(去芦),各半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鳖甲(醋浸.去裙.炙黄),各一两;羌活、熟干地黄(净洗.酒洒.蒸.焙),各七钱半;肉豆蔻四个。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气血虚损,腰背拘急,手足沉重,百节酸疼,面色黑黄,肢体倦怠,行动喘乏,胸膈不快,咳嗽痰涎,夜多异梦,盗汗失精,嗜卧少力,肌肉瘦瘁,不思饮食,日渐羸弱,一切劳伤,诸虚百损,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二寸,生姜三片,枣子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人参半两,黄耆半两,秦艽半两,熟附子半两,沉香半两,木香半两,柴胡半两,牛膝半两,当归半两,桂1钱,鳖甲(酒炙,去弦)5钱,全蝎3钱,羌活3钱,半夏(制)3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劳倦身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葱、生姜、大枣煎汤调下。

【摘录】
《医统》卷五十四

【别名】
沉香鳖甲汤

【处方】
木香1两,沉香3分,鳖甲(九肋者1枚,净去裙襕,醋炙令黄香)1两半,常山1两,当归(去土并苗)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去苗)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官桂(去粗皮)1两,青橘(去瓤)1两,陈橘(去瓤)1两,生地黄1两,半夏1两(以汤洗7遍去滑止),槟榔3分,甘草3分(炙)。

【制法】
上各制好,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
室女荣卫不调,经候凝滞,或时头目昏闷,上膈积涎,肢体不利,五心虚烦,饮食进退,多困少力。

【用法用量】
沉香鳖甲汤(《普济方》卷三三二)。

【摘录】
《博济》卷四

上文就是对沉香鳖甲散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沉香固元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沉香固元散,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于沉香固元散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处方】
沉香半两,茴香半两,丁香半两,乌药半两,木香半两,川芎半两,巴戟(酒煮,去心)半两,陈皮3钱,葫芦巴4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虚损。

【用法用量】
以盐汤调下。常服为妙。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八

上文介绍了沉香固元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沉香固元散可以保护人体,还有自己的适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沉香归附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沉香归附散。

【处方】
沉香(不见火)半两,白豆蔻半两,人参(去芦)、甘草3钱(炙黄),附子(炮,去皮脐,以黑豆相拌,同蒸3次,候冷,拣去黑豆,只用附子)1两,当归(去芦,洗净)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顺三焦,快脾气。主气不升降。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食前温服。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四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沉香归附散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沉香桃胶散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沉香桃胶散的作用。

【处方】
桃胶(瓦上焙干)、沉香、蒲黄(隔纸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产后痢下赤白,里结后重,(疒丂)刺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以陈米饮调下。

【摘录】
《产育宝庆》卷上

看了上面关于沉香桃胶散这种中药方剂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如果坚持运用方剂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有些疾病来说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试试看。



沉香郁金散的功效与作用

沉香郁金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沉香郁金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沉香郁金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别名】
十三号革象方、石五

【处方】
沉香1钱,木香1钱,郁金1钱,乌药3钱,降香2钱,细辛5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痧气寒凝;腹痛。

【用法用量】
十三号革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石五(《痧书》卷下)。

【摘录】
《痧胀玉衡》卷下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沉香郁金散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治病和调理身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沉香郁金散也是药,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鳖甲散的功效与作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鳖甲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
柴胡 鳖甲 知母 秦艽 当归 青蒿 乌梅 地骨皮

【功能主治】
主骨蒸劳热,肌瘦,舌红,颊赤。

【用法用量】
上为末,水煎,早晚服。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八

【处方】
鳖甲(去裙襕,醋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木香3分,白术3分,京三棱(煨,锉)3分,槟榔(半生半熟,锉)3分,大黄(微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高良姜(炒)半两,芎䓖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腹内痃癖积聚,心胸刺痛,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炒生姜汤或炒生姜酒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处方】
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桑根白皮2两(锉),诃黎勒皮1两半,赤茯苓1两半,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大腹皮1两半,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水症。心下痞坚,上气喘急,眠卧不安,大肠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如人行4-5里再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
鳖甲2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木香3分,槟榔3分,神曲2两(捣碎,微炒),京三棱1两(炮,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芎䓖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麦糵1两(炒微黄),当归半两,赤芍药1两,桂心3分,柴胡2两半(去苗)。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积聚,或心腹疼痛,四肢羸瘦,小便赤,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注意】
忌苋菜、生冷。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
甘草(炙)6分,鳖甲(炙)6分,柴胡6分,茯神6分,子芩6分,诃黎勒皮10分,槟榔(兼皮)3个(研),芍药3分,橘皮3分,生姜4分,当归4分,知母5分,大黄8分。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小儿肚胀,渐瘦不食,四肢热不调。

【用法用量】
以水1升半,煎取7合,分为数服,得泻病愈。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三

【处方】
鳖甲3分(涂醋炙黄,去裙襕),槟榔3个,沉香半两,漏芦半两,牛蒡子(微炒)半两,使君子半两,赤芍药半两,诃黎勒皮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无辜疳。项细肚大,毛发干竖作穗。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木香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枳实半两(麸炒微黄),桂心半两,白术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5分(锉,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腹内诸气胀满,两胁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后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
鳖甲2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赤芍药3分,桂心3分,汉防己3分,羚羊角屑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泽泻半两,赤茯苓3分,桑根白皮1两(锉),大麻仁1两,木通3分(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肾劳热。四肢肿满,小腹急痛,颜色黑黄,关格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
忌苋菜。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
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京三棱1两(炮裂),枳实3分(麸炒微黄),柴胡3分(去苗),桂心3分,槟榔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伏梁。气横在心下,坚硬妨闷,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
鳖甲3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久患劳疟、瘴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未发时以温酒调下,临发时再服。

【摘录】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

【处方】
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当归1两(锉,微炒),京三棱1两(炮,锉),诃黎勒皮1两,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肥气。在左胁下,按之坚,不能食,脉候弦而紧,肌体萎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
鳖甲3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2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痔。肛边生鼠乳,气壅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
《圣惠》卷六十

【处方】
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木香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京三棱1两(炮裂),当归1两,槟榔1两,草豆蔻3分(去壳),枳壳3分(麸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痞气。结聚在胃管,盘牢不动,食饮渐少,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人参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紫菀3分(洗去苗土),柴胡1两(去苗),露蜂房半两(微炙),槟榔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肺劳。发歇寒热,痰嗽喘促,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童便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猪肉、苋菜。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
鳖甲3分(涂醋,炙微黄,去裙襕),苍术1两(微炒),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甘草3分(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黄耆3分(锉),肉苁蓉3分(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熟干地黄3分,牛膝3分(去苗),柴胡3分(去苗),五味子3分,牡蛎1两(烧为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羸,盗汗不止,四肢无力,向晚憎寒。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四

【处方】
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天门冬1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石膏2两,黄耆1两(锉),乌梅肉1两(微炒),恒山1两,牛膝1两(去苗),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病7日,四肢疼痛,热毒不退,乍寒乍热,乍剧乍愈,发动如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3-7片,豉50粒,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七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赤茯苓3分,柴胡3分(去苗),桂心1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槟榔半两,京三棱半两(微煨,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症瘕。壮热头痛,呕吐腹痛,寒热,头发作穗,及食癖、乳癖、气癖。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赤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大青1两,知母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牵牛子1两(微炒),天灵盖1个(涂酥炙令黄,为末)。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间日疟。身体壮热,时发憎寒,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鳖甲汤”。

【摘录】
《圣惠》卷五十二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干姜半两(炮裂),当归1两(锉,微炒),桃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妊娠疟疾,寒热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发时用煎水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人参3分(去芦头),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黄耆1两(锉),赤茯苓半两,柴胡1两(去苗),白术半两,芎䓖半两,木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脾劳。四肢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
忌苋菜。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
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柴胡2两半(去苗),京三棱1两(炮,锉),当归1两半,赤芍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肩背疼闷,心腹胀痛,肠胃虚鸣,脐下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
鳖甲1两(锉作片子),蛤粉1两(鳖甲相和,于铫内炒香黄色),熟干地黄1两半(晒干)。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腊茶清调下。服药讫,可睡少时。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3分(去苗),赤茯苓半两,子芩半两,诃黎勒皮3分,槟榔3个,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知母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寒热往来,腹胀渐瘦,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
鳖甲3分(涂醋,炙微黄),淡竹茹1分,恒山1杏仁许大,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寒热往来,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葱白2寸,煎至5分,去滓,研入麝香1豆大,更煎1-2沸,温服,每日3次。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
鳖甲2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知母1两,黄芩1两,乌梅肉(微炒)1两,柴胡(去苗)1两,恒山1两,地骨皮1两,赤芍药1两,牛膝(去苗)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时气8-9日,肢节疼痛,热毒不退,乍寒乍热,乍剧乍愈,发动如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处方】
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露蜂房(微炙)1两,蛇蜕皮(烧灰)1两,猪后悬蹄甲(炙令黄)1两,猬皮(炙令黄)1两,麝香1钱(研入)。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五种痔漏。脓血淋漓,或肿痛,坚硬下坠。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干地黄汤调下;若肛门有窍肿痛,敷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二

【别名】
鳖甲汤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京三棱1两(炮裂),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赤芍药半两,木香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诃黎勒皮半两,槟榔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寒疝积聚,心腹结痛,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鳖甲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赤芍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芎䓖半两,赤茯苓3分,木香3两,京三棱3分(微炮,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血气壅滞,心腹胀满,攻背膊疼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
肉桂4两,川芎4两,白芷4两,秦艽4两,鳖甲4两(醋炙3次,令赤色),紫菀4两(净洗,焙干),麻黄4两(不去节),羌活4两(一云独活),当归4两(去尾),干姜4两,橘皮4两,苍术1斤(焙),天台乌药7两,紫苏4两(不过火),桔梗3斤半(焙),乌药7两,柴胡7两,川乌半个(炮)。

【制法】
上焙,为细末。

【功能主治】
五劳七伤,四时伤寒风疾,浑身憎寒壮热,骨节烦疼,咳嗽痰涎,酒色伤惫,四肢倦怠;及山岚瘴疟,一切积气,心腹膨胀,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
《医方类聚》有五味子七两。

【摘录】
《理伤续断方》

【处方】
升麻半两,前胡(去芦)半两,乌梅(去核)半两,枳实(麸炒,去白)半两,犀角(镑)半两,黄芩半两,生地黄(切)2合,甘草1分(炙),鳖甲(去裙,米醋炙赤黄,杵碎用)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8-9日不愈,名曰坏伤寒,诸药不能治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
《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1两,川大黄3分(锉碎,醋拌,炒干),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鬼箭羽1两,牛膝1两(去苗),当归1两(锉,微炒),庵(艹闾)子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小腹内恶血结聚成块,坚硬疼痛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酒各半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
鳖甲(去裙襕,醋浸,炙)半两,常山(锉)半两,蜀漆叶半两,乌贼鱼骨(去甲)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知母(切,焙)1分,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分,黄耆(锉)3分,柴胡(去苗)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劳疟。久作不已,日致憔悴,势渐危困。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酒1盏,渍1宿,平旦温服,未发前再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
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3分,甘草(炙)1两3分,常山1两,乌梅(去核,焙)1两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松罗3分,桂(去粗皮)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脾疟,无问新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未发前以酒调下,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处方】
鳖甲(醋炙,去裙襕)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吴茱萸(汤洗,炒)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留饮宿食成癖。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或生姜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羚羊角屑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白鲜皮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茵陈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病6日,热势弥固,大便秘涩,心腹痞满,食饮不下,精神昏乱,恍惚狂言,其脉洪数。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七

【处方】
鳖甲(去裙襕,醋炙黄)、柴胡(去苗)、秦艽(去苗土)、牡丹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虚劳。寒热,背肿劳倦,肢节酸疼,多困少力,饮食无味,面黄体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豮猪肾1个(去筋膜,切),葱白1寸,椒末少许,同研细,与药相和,别用童便半盏,水1盏,煎沸,搅令匀,盏子盖之,放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
鳖甲(去裙襕,醋炙焦)1两,诃黎勒(去核)1两,苍术(去皮,米泔浸,切,焙)1两,木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牵牛子(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无辜疳;或小儿疳气,腹胀泄痢,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半钱匕,食前熟水调下,每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
鳖甲1两半(去裙襕,生用),恒山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地骨皮1两,石膏2两半,麦门冬1两(去心),知母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发歇潮热,头痛烦渴,四肢无力,胸膈痰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小麦5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处方】
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知母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地骨皮3分,赤芍药半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3分,黄耆3分(锉),柴胡1两半(去芦头),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热劳。发歇壮热,四肢烦疼,渐渐黄瘦,心胸躁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5寸,豉50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处方】
鳖甲1两半(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桔梗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麦门冬半两(去心),黄耆1两(锉),白芍药半两,白术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寒热,四肢羸瘦,食少体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苋菜。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耆1两(锉),枳壳1两半(麸炒微黄,去瓤),当归1两(锉,微炒),桔梗3分(去芦头),赤芍药3分,槐子2两(微炒),桑木耳1两(微炒),生姜屑半两(焙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痔。下部生疮肿,下血不绝,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
《圣惠》卷六十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通3分(锉),赤茯苓1两,槟榔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脚气。心腹胀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桑螵蛸5个(微炒),狼毒2两(锉,醋拌,炒黄),(庶虫)虫5个(微炒),磁石3两(捣,细研,水飞过),雄黄1两(细研),雌黄1两(细研),麝香1钱(细研)。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药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
消死肉,散毒气,使痈子转动宽软。主瘰疬。出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粥饮调下,空心、日午、近夜各1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
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白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芍药1两,当归1两,五加皮1两,羌活1两,庵(艹闾)子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寒热,体瘦烦疼。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处方】
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赤茯苓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川朴消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寒热结实,胁下妨闷,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柴胡1两(去苗),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赤茯苓1两,川升麻半两,木通3分,前胡3分(去芦头),贝母半两(煨,炙微黄),大腹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子芩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骨蒸劳。烦热,胸背疼痛,咳嗽气促,小便赤黄,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
鳖甲1分(涂醋,炙微黄,去裙襕),赤茯苓1分,青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半两(锉,微炒),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川朴消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心腹气壅,胀满虚热,不能乳食,大小肠气滞。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方出《圣惠》卷八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三

【处方】
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当归2两(锉,微炒),防葵1两,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白术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1两,赤芍药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积聚气。心腹胀硬,或时疼痛,体瘦乏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
鳖甲1个(中者。以小便1中盏,涂炙令尽为度,去裙襕),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当归1两(锉,微炒),琥珀1两,桂心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疝瘕及血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
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五味子1两,槟榔1两,赤茯苓1两半,



恒山鳖甲散的功效与作用

恒山鳖甲散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恒山鳖甲散,因为恒山鳖甲散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
恒山8分,鳖甲8分,乌梅20个,甘草8分,犀角6分,桃仁3-7个,知母、石膏3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痰鬼瘴疟。

【用法用量】
方中知母用量原缺。

【摘录】
《鸡峰》卷十四

看了上面对于恒山鳖甲散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沉香煮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沉香煮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沉香煮散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沉香(锉)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胡椒1两,荜澄茄1两,楝实(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膈气呕逆,饮食不下,心胸痞满。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葱白5寸(拍破),酒并童子小便各半盏,同煎6分,放温,和滓服。重者不过3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别名】
沉香豆蔻散、沉香白豆蔻散

【处方】
沉香(锉)3分,桂(去粗皮)1两,白豆蔻仁半两,石斛(去根)半两,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木香1两,人参3分,芎䓖1两,五味子3分,白术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黄耆(细锉)半两,藿香叶3分,荜澄茄3两,肉豆蔻(去皮)3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肝元风虚上攻,头目昏眩,肩背拘急,及脾气不和。

【用法用量】
沉香豆蔻散(《鸡峰》卷十二)、沉香白豆蔻散(《普济方》卷十四)。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
沉香(锉)1两,木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1两,甘草(炙)1两,槟榔(锉)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补虚。主脾元不和,中焦痞闷,气滞噎塞,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通过本篇文章对沉香煮散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详细的了解到沉香煮散对疾病症状的缓解。如果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以及时的接受治疗并咨询医师的建议。在日常坚持锻炼也是能够缓解疾病的症状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