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枇杷的功效与作用_五指牛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由网友(谎言誓言1样缠绵。)分享简介: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药的,而作为中药材一种的野枇杷也是被经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野枇杷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五指牛奶这种食材相信很多朋友都没有见过吧,因为五指牛奶这种食材主要是野生的,我们掰开它会出现流牛奶的症状。而且五指牛奶可以用于制作多种我们喜欢吃的食材,比如五指毛桃鸡,这种东西是河源的特产来的,味道相...



野枇杷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药的,而作为中药材一种的野枇杷也是被经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野枇杷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别名】
山枇杷

【来源】
为樟科植物

绒毛桢楠









。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
绒毛桢楠,又名:猴高铁、香胶木。

【生境分布】
分布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消肿止痛。

【附方】
①治支气管炎:野枇杷叶(去毛)、桑叶、野菊花叶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摘录】
《*辞典》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野枇杷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药材,但它的药性和作用还有很多,因此希望大家在与自身情况结合的基础上再食用。



长叶紫珠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养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最受人欢迎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老中医,还有经过上千年检验的中药。比如说长叶紫珠,那么长叶紫珠究竟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下。

【别名】
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 黄毛紫珠

【原形态】
灌木,高约3米。小枝及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柔毛。叶对生;长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2~22厘米,宽4~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钝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脉上常有毛,下面密被黄褐色茸毛,侧脉10~14对;叶树粗,长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柄长1~2厘米,密被长茸毛;花无柄,密集于花序之顶;萼锥状,被柔毛,有4尖齿;花冠筒状,4裂,紫红色,被茸毛;雄蕊4,突出,花药纵裂;子房4室。核果球形,径约1.5毫米,淡紫色,藏于宿萼内。花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布】
生于平地或山麓。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性味】
《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治风湿痛,风寒咳嗽,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

【附方】
①治上肢风湿痛:长叶紫珠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或调酒服。

【摘录】
《*辞典》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长叶紫珠在一些疾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长叶紫珠的食用也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决定,切记不要盲目用药。



山枇杷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在对草药选择的时候可以放心进行,山枇杷是一种对于我们不陌生的药材,它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
野枇杷、川鄂冬青

【来源】
冬青科

山枇杷

Ilex franchetiana Loes.,以



入药。

【生境分布】
湖北、四川、云南。

【性味】
涩,平。

【功能主治】
降气平喘,敛肺止咳。主治久咳气喘,咳痰带血。

【用法用量】
1~2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分类草药性》

上文我们分析了山枇杷,知道山枇杷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广泛,只要我们多掌握一些中药的药性,那么遇到疾病时我们才不会慌张。



笔罗子[图]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虽然西医和西药比较普遍,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认为要吃中药病才能好,这是因为中药能够治本。笔罗子[图]就是中药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笔罗子[图]的小常识吧。

【别名】
野枇杷、粗糠柴

【来源】
清风藤科

笔罗子

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以

根皮

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性味】
酸,平。

【功能主治】
解毒,利水,消肿。主治水肿腹胀,无名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鲜根皮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湖南民间药物资料》

以上就是的笔罗子[图]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在看过之后就能够有所了解了。在知道笔罗子[图]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来调理了。



长叶山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长叶山芝麻是一种对大家来说还算比较熟悉的中药,对我们身体的有很多的好处,我们想要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它,需要对长叶山芝麻有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别名】
野芝麻、野芝麻棵(《云南中草药》),山芝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呼领(傣名)。

【来源】
为梧桐科植物 长叶山芝麻 全株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长叶山芝麻,又名:长角山芝麻。

【生境分布】
生于山间疏林下坡地。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
①《云南中草药》:"苦微甘,寒。"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截疟。治恶性疟疾,感冒,高热,扁桃体炎,腮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附方】
治疟疾:山芝麻、草果,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
《*辞典》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长叶山芝麻的作用,希望对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乱的和其他食物搭配,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后再决定。



黎辣根的功效与作用

黎辣根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东西,黎辣根给我们带来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备的。那么黎辣根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别名】
梨罗根(《中国树木分类学》),红点秤、一扫光、铁包金(《南宁市药物志》),黎头根、琉璃根、土黄柏(《湖南药物志》),马灵仙(《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癞痢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拿蒟(广东《医药科技动态》(3):10,1972)。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

长叶冻绿







根皮

【原形态】
长叶冻绿,又名:水冻绿、山黑子、黄药、山绿篱、长叶鼠李。

【生境分布】
分布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山东、河北等地。

【化学成份】
根、茎、叶含柯桠素、大黄酚等多种蒽醌类。另报道在黎辣根中提得两种色素体,定名为鼠李宁A、鼠李宁B。

【药理作用】
柯桠素无抗菌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能治疗牛皮癣;对皮肤的炎症反应与治疗效果是相平行的。其油膏用于皮肤科,治其他慢性皮肤病或瘙痒等。有人认为基质如用凡士林要比羊毛脂好。对面部,特别是眼有刺激性,应避免触及。其作用据云与其对皮肤角蛋白有化学亲和力,能摄取其中的氧,而使其本身氧化(变成氧化柯桠素)有关。口服能引起胃肠刺激。口服0.18克即可引起吐、泻。皮肤、粘膜皆可吸收,吸收后能刺激肾脏,发生腰痛、血尿、蛋白尿、管型等。如尿呈碱性,并可使尿呈红色(大黄酸)。如用其油膏,也可使皮肤或衣服染成棕紫色。另有人报道,如用犬的肝匀浆作试验,柯桠素能增强酸性磷酸蛋酯酶的活性。

【性味】
苦,平,有毒。

【归经】
《闽东本草》:"入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杀虫,解毒。治疥疮,癣、癞,疔疮,麻风,蛔虫病。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饮。

【注意】
《湖南药物忐》:"本品有毒,内服宜注意。"

【附方】
①治疥疮:㈠黎辣根皮研末,加猪油捣烂,用纱布包裹,烘热,涂擦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㈡黎辣根皮二至四两。煎水洗或浸酒饮。(《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
治疗皮肤病:取拿药干根6两切碎,浸于45度白酒或醋1斤中,7~15天后滤取药液,局部涂布,每日3次;或用拿蒟干根2两切碎,加水煎取浓液供局部洗涤,每日1~2次。亦可制成注射液使用。临床外用治疗急性渗出性湿疹、脂溢性皮炎、渗出性皮炎等共61例,治愈46例,好转9例,无效6例。治愈时间轻者2~3天,较重者5~6天。对急性渗出性湿疹效果显着,对苔藓样增厚性慢性皮炎疗效较差。治愈病例经随访观察,仅1例脂溢性皮炎复发,再行治疗仍获痊愈。用药后未见副作用。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黎辣根,生长沙山冈,丛生小科,赭黑细茎,长叶光硬,本狭未宽有尖,面浓绿,背淡,有储纹,近茎黑根圆大,细尾长五、六寸。秋结实,生青熟黑;味甜可食。

以上就是的黎辣根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在看过之后就能够有所了解了。在知道黎辣根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来调理了。



牛抄藤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药的种类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比如牛抄藤,所以在选择之前,需要对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牛抄藤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吗?

【别名】
长叶海金沙(《广州植物志》),驳筋藤,介指藤,缠藤(《广西药植名录》),柳叶海金沙(《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海金沙科植物

曲轴海金沙



全草

。夏、秋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7米。羽片多数,对生,长圆状三角形,长16~25厘米,羽柄长约2.5厘米,单数2回羽状;1回小羽片3~5对,互生,柄长3~7毫米。最下1对三角状披针形,长8~10厘米,下部羽状,第2或第3对以上的1回小羽片披针形,不分裂,基部耳状,顶生的1回小羽片披针形,长6~10厘米,钝头,基部近圆形,有时有一汇合裂片;末回小羽片1~3对,近无柄,三角状卵形至阔披针形,长1.5~5厘米,基部深心形,缘有小锯齿;叶片草质,脉上略被刚毛;羽轴多少弯曲,有狭翅。孢子囊穗线形,长8~9毫米,褐色;孢子表面有疣状物。

【生境分布】
生疏林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甘微苦,寒。"

【功能主治】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痢疾,霍乱抽筋,止血,消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牛抄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时能按照医嘱,同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



红紫珠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本质就是治标也治本,比起西药来中药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药红紫珠也是同样如此的,下面就来介绍下中药红紫珠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野蓝靛(《广西中兽医药植》)。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 红紫珠

【原形态】
红紫珠,又名:对节树、小红米果、红叶紫珠、细米油珠。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溪边或疏林、丛草中。分布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功能主治】
《广西药植名录》:"接骨。治跌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两。外用:研末敷。

【注意】
①治吐血、尿血:红紫珠叶二至三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上述这些都是关于红紫珠的一些小知识,如果您感觉比较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话,不妨试一试,相信会对身体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石面枇杷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石面枇杷,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石面枇杷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英文名】
dictyoneura Paraboea

【别名】
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网脉旋蒴苣苔的全草。

【原形态】
网脉旋蒴苣苔,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粗壮,长1.5-2.5cm。叶基生;叶片长圆形、狭长圆形,长7-14cm,宽1.2-4.5cm,先端尖,基部渐下延成柄,边缘具不整齐的疏锯齿,上面被绵毛或近无毛,下面密被褐色毡毛,侧脉5-6对,细脉网结。花序3-5,从叶丝中抽出,每花序具多花;花序梗长14-17cm;苞片2,长约1cm,被白色绵毛;花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外面被白色绵毛;花冠淡紫色,长1.2-1.5cm,直径约1c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卵圆形,下唇3裂,裂片相等;雄蕊2,花丝着生于花冠近基部,退化雄蕊3;子房狭长圆形,长约6mm,花柱上部弯曲,柱头1,头状。蒴果线状长圆形,长2-3cm。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800m的石山林中或林边石上。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散瘀消肿。主跌打骨折;血瘀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或全草:味微苦、辛、性温,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能。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石面枇杷的功效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帮助,总得来说石面枇杷的养生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石面枇杷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



野山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野山芝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对天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吃野山芝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保健身体,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野山芝麻。

【别名】
山芝麻、野芝麻、野芝麻棵、香芝麻棵

【来源】
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 长角山芝麻 Helicteres elongata Wall.,以 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消炎解表,截疟,止泻。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喉炎,肠炎,疟疾,腹泻。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面就是野山芝麻的一个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野山芝麻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很多病症都可以有效的缓解,但切记不要胡乱服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