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膝盖疼痛呢_针灸怎么治疗膝盖疼痛

由网友(对她来说)分享简介:现在的人们多数工作在办公室里,下班以后也坐车回家,所以说对于体育锻炼方面进行的很少,如果突然地进行运动的话很容易导致膝盖天气一转冷一些有着关节炎或者年轻的时候没有注意身体的老人们,就会出现膝盖疼痛的情况。尤其是冬季更是膝盖疼痛的高发期,只要稍微不注意保暖或者下雨天就会疼痛难忍。真的是让一家人担心不已,一般的治疗方式也是...



怎样治疗膝盖疼痛呢

现在的人们多数工作在办公室里,下班以后也坐车回家,所以说对于体育锻炼方面进行的很少,如果突然地进行运动的话很容易导致膝盖疼痛。当我们现在感到不舒服时我们应该怎么治疗膝盖疼痛呢?首先应该感知膝盖疼痛的程度,如果说膝盖疼痛的程度比较剧烈时,则必须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和检查,如果疼痛的时间较为短而且比较缓慢的话,自己进行这方面的解决问题就行了。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春季正是万物萌发之际,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疼痛,受累关节多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本病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怎样治疗膝盖疼痛呢?对于这方面的解答,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不可以邯郸学步,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感觉到膝盖疼痛的话那就少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不要再去进行一些过激的运动了,激烈的运动只会导致自己更加严重,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效果,但是这里并不是说不进行体育运动,进行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也是可以的。



治疗膝盖疼痛的方法

膝盖疼痛的比较厉害会影响到患者的活动能力。治疗膝盖疼痛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去外科做一下详细的检查,有可能是风湿、痛风、关节炎等病症造成的,如不及时的治疗,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麻烦,可能会导致身体残疾或是以后都无法走路了。患者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的话是要及时的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的,因为要是心态不好的话,也是有可能会对这个疾病有一些影响的,膝盖不疼痛时可以多去户外进行一些运动的,有助于康复。

1、当前有不少年轻人或者老人膝盖都经常会疼痛,那当膝盖疼痛该如何治疗和缓解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个人经验和方法。首先在夏天要学会保持膝盖干燥,不要经常弄湿润膝盖,长时间弄湿润膝盖容易得风湿等等,所以要保持膝盖干燥。

2、冬天要让膝盖保暖,不要让膝盖手冷,平时可以再膝盖位置增加棉布,增加保暖,以免得痛风,同时不要用电吹风经常热风吹膝盖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样是最容易得疼风的。

3、如果膝盖疼痛可以用虎头糕查查缓解疼痛,用虎头糕涂涂是很有效果的,同时平时多做一些其关节运动,多活动,但不要让膝盖碰到其他物体,这样会使膝盖骨头移动位置,也会引起疼风。

治疗膝盖疼痛的时候自己的心态要放松、平静,这也是一种治疗疾病最关键的方法。患者在饮食上要多吃绿色健康的食品,食物要卫生、清淡,无辛辣刺激的调味料,也要避免吃生食和冷食,否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也要充分的休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锻炼。



膝盖疼痛的中医治疗法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医学治疗是中医治疗法,虽然西医治疗在中国占据了老大地位,但是中医治疗在中国永远不会过时。西医讲究治疗疾病的症状,没能连根拔出疾病。而中医恰好填补了西医的这个缺陷,从根本上去除疾病,并且副作用很小,不会对人体产生大危害。那么膝盖疼痛的中医治疗法是什么?

内服法:中药神凤丹和通痹丹或消痹汤,药用丹参30g,杜仲、地龙、桑寄生各15g;威灵仙、当归、海桐皮、川牛膝各10g,细辛3g等。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方中当归、丹参、地龙养血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生精项髓以壮筋骨;川牛膝既有活血祛瘀又有补益肝肾之效,为膝之引经之药;丹参、当归还具有减缓和修复关节软骨退变、损伤作用。

外治法:在关节肿痛部位及相关穴位同时外敷磁药贴。这种经高科技低温萃取的磁药贴,其载药量为常规贴剂的16倍,再经磁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不仅具有显著的消炎镇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豁痰消肿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氧含量、增强骨代谢、激活骨细胞、促使炎症吸收,从而消除渗出、肿胀和疼痛,恢复、改善关节功能。

中药内外合治使药效殊路同归,药力叠加,疗效较单用内治或外治显著为优。迄今已治疗了诸多拟行手术甚至是膝关节置换的重症患者。这种方法对骨质增生引发的颈椎病、腰椎增生性关节炎和膝骨性关节炎同样有满意疗效。

好了,小编在这里已经详细介绍了膝盖疼痛的中医治疗法是什么。对我们来说,膝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天中要走很多的路,每一次都是靠膝盖的弯曲来实现。中医理论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有那么多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治疗膝盖疼痛。大家一定要主动去找寻哦。



治疗膝盖关节痛的方法

很多老年人朋友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膝盖关节痛的情况,这种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长期的导致疼痛的困扰,还会衍生出多种其他的疾病,很多人对于治疗膝盖关节痛的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实自我治疗就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疗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膝盖关节痛的方法吧。

1建议最好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中医传统外科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地。

2.一旦损伤,很难自行愈合。服药、打针、贴膏药或理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根治效果。日久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症状更加严重。所以半月板损伤应引起重视,考虑手术治疗。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是目前所推举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创伤小,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判断破裂。

3.可以试试简单的物理疗法:食用盐一斤炒热炒干,加入姜丝50克,用棉布包好,热熨患部,会有不错的效果。另一种办法是用热淡盐水泡患部,浸泡20分钟,有利于消除组织细胞的电位问题。 如果症状较重,可用用下方外治:苏木15g,红花12g,艾叶30g,勾丁12g,伸筋草30g,牛膝12g,大戟15g,甘遂15g,甘草10g,每日1剂, 水煎,先熏洗后淋洗,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治疗膝盖关节痛的方法,相信大家就是都已经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自我治疗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既安全又快捷,我们膝盖关节痛患者都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进行尝试,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颈椎病中医治疗法有哪些

   颈椎病中医治疗法,是当前治疗颈椎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药物治疗对消化肠道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而且颈椎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服药,会让疾病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在最初的治疗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疾病还有反复发作的可能性,那么颈椎病中医治疗法有哪些?

体针

(一)取穴主穴:分2组。1、夹脊颈4~7;2、哑1~4、风池、天柱、大椎。配穴:神经根型加肩井、胛缝、曲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加百会、四神聪、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行间;交感型加百会、四神聪、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环跳。   哑1~4位置:哑1与哑2、哑4均位于督脉上,哑1为第2、3颈椎棘突间(哑门下1寸)、哑2为第3、4颈椎棘突间,哑4为第6、7颈椎棘突间(大椎上1寸)。哑3在哑2旁开05.寸(双侧)。胛缝穴位置:肩胛骨内缘压痛点。

(二)治法主穴每次选1组,可轮流选用。其中第1组穴,一般取夹脊颈5~6,如颈肩痛麻至腕指,可均取;第2组穴每次仅选哑(1~4)中之1穴,余穴选1~2穴。配穴据不同症型,取2~4穴。夹脊穴操作:取28~30号1.5~2寸之毫针,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旁开夹脊穴成45度角刺入,至针尖有抵触感即退针5分。采用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促使针感传导。疼痛重者紧提慢插,肢体麻凉甚者紧插慢提。一般则用平补平泻法。哑1、2、4穴,均为直刺1~2寸,反覆提插不捻转,哑3进针法同夹脊穴。要求取穴准确,得气后轻提插3~5分钟或捣针2~3分钟,要求哑3针感为上肢触电感余穴应达到四肢触电感。针感宜由弱到强,逐步获得,不可乱捣猛刺。如针感不满意,可调整方向,如仍无上述针感,则不必强求。缓慢出针,出针后揉按穴孔片刻。大椎穴,快速进针,缓慢送针至1.5寸深。进针时针尖略朝上,得气后针尖略朝下,然后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作快速小幅度捻转,使病人有酸麻感循督脉下行,继而改为自上而下有节奏捻转(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捻针),运针半分钟。退针至皮下,复将针尖指向患侧,提插捻转1分钟,使酸麻达到肩臂,不留针。风池向鼻尖方向进针1.5寸左右,使针感向头颈部放射,天柱穴略向脊椎斜刺,针感向颈部放散为宜,均用平补平泻之法。配穴,进针得气后亦用平补平泻法,其中,胛缝穴进针3~5分,有局部酸胀为宜;养老穴取穴时手掌朝胸前,针尖向内关方向刺入,针感应向肩、肘、腕放射。以上穴位,除不留针者外,均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活动度正常,但颈部X片显示退行性病变未见明显改善;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劳累后颈部稍有不适,余同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可做轻工作,余同上;无效:症状、体征均未见改善。 共治1991例。其中1741例,按上述标准评定,临床痊愈778例(44.7%),显效566例(29.6%),有效401例(23.1%),无效46例(2.6%),总有效率为97.4%。   另250例,颈肩部疼痛改善率为91.6%,指麻及颈肩关节活动障碍有效率分别为89.5%和94.2%。从总的治疗情况看,以神经根型针刺效果最好,而以脊髓型最差。

电针

(一)取穴主穴:夹脊颈2~7。配穴:养老、天柱、大椎、肾俞、大肠俞、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秩边。

   (二)治法主穴,根据增生部位,选择相应夹脊穴。配穴,每次取4~5穴。主穴以2寸毫针作45度角向脊椎方向刺入,运针至针感出现传导,配穴进针得气。平补平泻1分钟,然后接通电针仪,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连续波,频率120~250次/分,电流强度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一般在1~1.5毫安。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5天。

(三)疗效评价共治疗168例,部分配合中、西药物,总有效率为93.3~96.4%。

拔罐(一)取穴主穴:分2组。1、阿是穴或大椎;2、大杼、风门。配穴:天宗、肩井、肩贞。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二)治法主穴第一组为刺络拔罐法,第二组为竹罐法。每次一组,可交替选用。如仅用主穴疗效不显,改用或加用1~2个配穴。刺络拔罐法操作:可先以铍针刺,直入直出,深至骨膜,出针后有少量血液流出(一般不超过5毫升),亦可以皮肤针局部叩刺至皮肤微出血。针后加火罐,留罐15分钟,去罐后作局部按摩及头部作旋转运动,3~5天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竹罐法:将大小不同之竹罐在煮沸的药水锅内煮2~3分钟,取出并甩尽药水,然后迅速置于穴位上使吸住皮肤,7~10分钟后取下,以出现瘀斑或充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药液制备: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0克,乳香、没药各5克,布包加水煎煮而成。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00例,结果临床痊愈54例,显效及有效215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86。7%。

   在古代的书籍当中,就已经对颈椎病有了比较明确的讲解。传统的按摩方法、针灸治疗方法,以及拔罐等方法都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缓解疼痛,而且还不容易发作。有颈椎病的患者,可以学习以上的治疗方法,希望以上的治疗方法能为您带来好的借鉴。



膝盖疼痛发热是怎么回事呢

膝盖疼的发热,可能是由于骨科疾病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一些风湿类疾病导致的,总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日常剧烈活动后,出现的身体某方面疾病,都是属于比较正常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了解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膝盖疼痛而且出现发热引起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注意看看是不是有关节炎的情况引起的意见建议:这种情况是可用点芬必得 和消炎药 青霉素 维生素C 进行对症的治疗看看的生活护理:注意饮食上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防止出现着凉等情况就行了病情分析: 你好!你这应该是关节炎哈!就是以关节痛为主要症状的关节病变.关节炎根据症状和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关节炎起病急,患者关节红,肿,痛,热,并有功能障碍及全身发热等症状;慢性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畸形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你说的四肢发热,膝盖有时疼应该是慢性关节炎. 意见建议:建议你避免在潮湿处睡卧,不要汗出当风,不要在出汗后,即洗凉水浴或洗脚,以防风,湿,寒三邪气对膝关节的侵害.膝关节不过于劳累或负荷过重.

生活护理:建议用中医的治疗方法, 用中药外贴治疗,绿色安全.该中药董氏药膏,不含化学添加剂和激素,中药外贴,无毒副作用,是真正的绿色疗法.分析:您好,考虑您这是膝关节炎.关节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关节炎起病急,患者关节红,肿,痛,热,并有功能障碍及全身发热等症状;慢性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畸形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你说的四肢发热,膝盖有时疼应该是慢性关节炎. 治疗:用中药活血止痛.或针灸治疗或膏药外敷.注意:防寒保暖,补钙.

提前了解一下膝盖疼痛发热是怎么回事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在膝关节疼痛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药物治疗方法,可以贴一些膏药,对于我们缓解自身,出现的疼痛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然后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走路膝盖关节痛的治疗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走路膝盖关节痛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们磕磕碰碰造成了外伤,另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出现了风湿病等骨科疾病,可能大家对于走路膝盖关节痛的治疗方法并不熟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走路膝盖关节痛的治疗方法吧,希望大家能够有所认识。

1建议最好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中医传统外科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地。

2.一旦损伤,很难自行愈合。服药、打针、贴膏药或理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根治效果。日久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症状更加严重。所以半月板损伤应引起重视,考虑手术治疗。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是目前所推举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创伤小,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判断破裂。

3.可以试试简单的物理疗法:食用盐一斤炒热炒干,加入姜丝50克,用棉布包好,热熨患部,会有不错的效果。另一种办法是用热淡盐水泡患部,浸泡20分钟,有利于消除组织细胞的电位问题。 如果症状较重,可用用下方外治:苏木15g,红花12g,艾叶30g,勾丁12g,伸筋草30g,牛膝12g,大戟15g,甘遂15g,甘草10g,每日1剂, 水煎,先熏洗后淋洗,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走路膝盖关节痛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专家学者总结出来的非常不错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治疗出现的走路膝盖关节痛的情况,我们走路膝盖关节痛不妨运用以上的方法试一试,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



年轻人膝盖关节痛的治疗

年轻人的关节是这种有活力的,大多数现在很多的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关节退化关节病变,这就是由于长时间劳动加上不注意而造成的关节韧带损伤形成的肌腱组织出现了问题,再说会引发关节红肿关节发热,关节疼痛,那么对于年轻人膝盖关节痛,平时生活当中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一般都有韧带或肌组织疲劳受损或是局部细胞异常电位因素侵犯关节和腱鞘滑膜,引起滑膜肿胀、肥厚和关节积液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就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共振传导障碍,平时表现不是很明显,当外界温度。

湿度或气压出现变化时,因为能量发生变化,共振障碍点也会发生能量变化,引起细胞电离子的异常活动,刺激细胞代谢,出现酸痛问题。在西医来说,是局部有炎症没有处理好,有异常的酸性物质存在。

治疗方法就是消除局部共振障碍,让细胞恢复正常。只要消除局部异常的离子活动,问题就解决。消除局部电位差是治疗关键。

你可以试试简单的物理疗法:食用盐一斤炒热炒干,加入姜丝50克,用棉布包好,热熨患部,会有不错的效果。另一种办法是用热淡盐水泡患部,浸泡20分钟,有利于消除组织细胞的电位问题。

如果症状较重,可用用下方外治:苏木15g,红花12g,艾叶30g,勾丁12g,伸筋草30g,牛膝12g,大戟15g,甘遂15g,甘草10g,每日1剂, 水煎,先熏洗后淋洗,每次30min,每日2~3次。

以上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年轻人膝盖关节痛,首先我们周围的环境组织和细胞是扩散型的,对于年轻人来说长时间的不运动,加上过度的追空条都有可能会形成关节痛的发生,所以说作为年轻的我们要多加注意了。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法有哪些

很多父母对于手足口病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手足口病其实就是发生在小孩子尤其是幼儿身上的一种传染性的疾病。患上手足口病的轻微的可能会影响身体机能,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死亡。因此手足口病还是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目前对于手足口病仍然没有有效的药物的治疗,不过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法却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为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法性质比较温和,对身体也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性,所以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关于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法吧!

1: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2: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3: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4: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5:宜进食清热解毒之清淡食品如绿豆、赤小豆、绿豆芽、百合、菊花脑、黄瓜、冬瓜、丝瓜、苦瓜、荸荠、马蹄、茭白、芦笋、冬笋、鲜藕、红白萝卜、茼蒿、小白菜、荠菜、芹菜、生梨、雪梨、猕猴桃、葡萄、提子、樱桃、草莓等。宜进食清热解毒的汤羹粥汁如果在发疹的初期,有发烧的情况,应给予红萝卜马蹄水,红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马蹄则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减轻发热时期聚集于膀胱的毒素,还可以补充发烧时的体力消耗。如果高烧退后,患儿出现了饥饿感,可给予胡萝卜柠檬奶昔,既补充营养又增加热量,促进康复。同样作用的汤羹还有蛋花汤、菊花胡萝卜汤、豆浆、山楂乌梅羹、绿豆粥、百合粥、萝卜粥、青衣饮、葡提汁、樱桃汁、蓝莓汁、山楂汁、草莓汁、西瓜汁、梨汁、猕猴桃汁、萝卜汁、荸荠汁等等。

这些中医疗法都是经过实践总结的,所以可以尽管放心的尝试。



肝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法

肝脏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我们的肝脏是起到了解毒的功能,如果肝脏出现了疾病,那么将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好好保护自己的肝脏,一旦肝脏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去治疗,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里面的一种,下文我们介绍一下肝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法。

①丹参:丹参能降低肝内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胶原的沉积,丹参不仅能预防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还能促使已经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此外,现有许多丹参口服制药,可参照使用,一般无明显的副作用,少数有口干,咽干,心悸,恶心,呕吐等,长期服用可以发生腹痛,食欲减退,宜停药观察,也可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②桃仁:桃仁能破血行瘀,其提取物苦杏仁甙能够增加肝脏血流量,提高胶原酶活性,促进肝脏内胶原的降解,主要用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治疗,副作用主要来自于苦杏仁甙代谢产生的氢氰酸,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③冬虫夏草:主要功能是补虚损,益精气,与桃仁等合用可以起到扶正祛瘀之功效,副作用较少,但大药量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呼吸深慢,最后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④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主要作用于钙离子通道,影响钙离子的跨膜转运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副作用:小药量有中枢兴奋作用,可致呼吸兴奋,反射亢进;中毒药量可导致惊厥,四肢麻痹,并可因呼吸系统抑制而死亡;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变慢,血压下降;消化系统常见恶心,呕吐,中毒药量时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对肾脏小药量呈刺激作用,使尿量增加,中毒药量可以使肾小球坏死,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

⑤当归: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门脉高压症,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胶原沉积,但不能使胶原降解,常规药量很少引起副作用,有服药后引起腹痛的报道,停药后可缓解,当归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妇女月经过多者慎用,孕妇忌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肝脏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好好保护自己的肝脏,一旦肝脏出现疾病要及时去治疗,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肝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