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望而却步”的中医现状_国医大家朱良春谈中医养生

由网友(▃各自缠绵)分享简介:文章导读:院达到了65.6%。也就是八成社区能够为市民提供在家门口的中医技术服务。另外,很多人得了病之后愿意采用中西医结国医大师做客瞭望杂志,老先生93岁高龄,身强体健,思路清晰谈,他将自己的养生方法告诉大家,谈了谈他学中医的历程和对中医现状的忧虑,下面是详细的对话内容:“国医大师”朱良春93岁了,但他读报纸、看韩剧、...



让人们“望而却步”的中医现状

文章导读:院达到了65.6%。也就是八成社区能够为市民提供在家门口的中医技术服务。

另外,很多人得了病之后愿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这个比例到底多少?调查显示,社区服务中心当中,61%的机构能够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传染病预防服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开展率也分别达到了90.1%、86.2%以及74.3%。

导语:现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也更加深,也更加的感兴趣了。但中医的现状又把很大一部分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打回原形”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昨天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中医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全国每万人中医执业医师数量仅有约3人,每万人中医医院床位数不到4张。北京每万人中医床位数和执业医师的人数均为全国最高,分别是6.87张和5.65人。

中医医疗机构仅占8%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首次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中医基本情况的全面调查。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超过80万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被调查机构覆盖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计73.96万个。其中既有城区的医院、门诊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也有农村的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还包括妇幼保健院、疗养院等。

整个调查过程从2009年开始,前后历时两年,获得了全国中医发展基本现状的第一手信息,首次摸清了我国中医家底。调查采集的为2009年数据。

调查显示,73.96万个被调查医疗机构中,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机构有44.07万个,占被调查机构的59.6%。也就是近6成医疗机构有中医服务。

但中医医疗机构比例并不高,占8%左右,在所有被调查医疗机构中不足一成。

“我们基本弄清了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机构、人员、床位、房屋、设备以及信息化建设等状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各类机构在各省基本形成了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资源总量占全部医疗资源的比重达到了一定规模。

五分之一患者选择看中医

现在有多少人愿意去看中医?这次调查显示,各类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年中医门诊服务总量是6.7亿多人次,占各类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总量的19.2%。也就是说,每年有近7亿人次患者享受中医服务,占到了全国每年患者总量的五分之一。另外,由村卫生室提供的与中医药相关的诊疗服务超过2亿人次。

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吃中药?调查数据表明,各类医疗机构当中,中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9.5%,中成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是17.4%。两者相加,全国有超过四分之一患者服用中药或中成药。

现在去拔罐的人特别多,有多少医疗机构能提供像刮痧、拔罐、针灸这种中医疗法?调查显示,能够运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常用中医疗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同类机构的比例,社区服务中心达到了81.7%,而乡镇卫生院达到了65.6%。也就是八成社区能够为市民提供在家门口的中医技术服务。

另外,很多人得了病之后愿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这个比例到底多少?调查显示,社区服务中心当中,61%的机构能够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传染病预防服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开展率也分别达到了90.1%、86.2%以及74.3%。



再信一次中医

有一个非常沉重又回避不了的话题。如果说您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所谓的专家90%都是假的,你可能不愿意去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很多老年人可以花掉一辈子积蓄,包括退休金、养老金,几千、上万,听专家的话买了一些保健品、药品,也不愿意花几块钱去打个电话查实一下,花点时间去网上查查,去当地打听打听——这个专家坐诊吗?搞研究吗?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我们听说了太多的祖传秘方,见了太多不可一世所谓的大师,可是我们居然连他是哪里的都不知道。钱花了,却还是老样子,是病急乱投医吗?因为他们,我们还相不相信中医呢?

再谈我们见的正儿八经的中医,也是心情非常沉重,压力巨大。现如今中国人对祖国中医褒贬不一,而且在实际治疗中不少中医沦为“打酱油”,患者不认可。医患之间各执一词,争论从来没有停止。中医认为,现如今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找中医,打针、吃药、手术搞不定了才想起找中医试试。死马当活马医,按他们的话说,中医就是“擦屁股”的。

老百姓认为,一般的中医就是把个脉,开些中成药,胶囊、片剂,千人一方,万人一药,中医不是辩证治疗吗?不是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吗?吃了见效慢,浪费钱还耽误治病。

听到这些时,不少中医,甚至老中医都哭笑不得,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就这些问题,我们专门拜访了传统中医膏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吕柳荫老先生。吕老先生耐心而又热情的讲述了中医养生的现状,同时也厘清了一些老百姓的不理解之处。

原来,几千年来各个名医呕心沥血总结的一些经典验方,有一些仍然保存的不错,但是遗憾的是,大部分组方在实际生产中出了大问题,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传统剂型中药丸、散、膏、丹、洒、露、汤、锭才是正规军。《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炼出来的不老仙丹,还有武当太极真人丘处机炼了一生的长生不老丹,从帝皇到道人,从郎中到药铺,中医除了自己独特的辨证治疗体系,还有其制药独特的方法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制丸、炼丹、熬膏,这些工艺都极其复杂,非常费工费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炼、熬、煎、煮等方法将药材的精华完全提取,提纯。也正是这一点,所以传统中药效果突出。

我们再看看,现在中药生产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的来临,人口增多,需求增大,不少企业都是按照西药的生产办法生产中药,完全抛弃了中药自己核心的灵魂。比如胶囊、片剂等,完全没有加药材进行提取,提纯,只是原料的配伍,厚重的中药成了轻飘飘的胶囊、片剂。

其次,药材是当今中药面临的最大问题。老百姓都说人参都快做成萝卜,遍地的灵芝,个还很大,什么药材都在大棚里种了。确实,中药核心就是药材与组方,任何一位中药都需要吸取天地之精华,日月雨露。比如铁皮石斛就长在悬崖边的峭壁上,人工种植其效果差很多;人参人工无栽培最少3年才有药用价值。中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其中一味药出了问题,整个组方影响都很大。

现在回过头来,生产和药物种植是医生能控制的吗?所以吃了很多中药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并不一定是医生无方。总之,好医生要有好方,还要有好药,缺一不可。

所以,理智的人不会去全盘否定中医中药,也不会盲目迷信。我们应该一起去推动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吕柳荫老先生作为国宝级的膏方制作大师,贡献其50余年的制膏绝技,开发出金草膏、旗黄膏、养源膏、安神膏等不同种类的养生绝品,调理身体功效极佳。如果您有幸得到,请珍惜祖国的中医传承,了解中药理念,维护为数不多的国宝级大师,再信一次中医。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医缺人才,西医少智者

不管中医爱好者如何推崇中医,说中医的好,但现实的情况却是,首选去看中医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少,愿意接受中医保健养生指导的群众也不大踊跃,大有中医已到了“日落西山”之感。有人借此就认为是中医这种医学不行了,不如西医好,不如西医来得快。有些不明事理的人,甚至叫嚷废除中医。

的确,总体而言,现在的中医在治病方面没有西医来得快,诊断上似乎也没有西医说得明确,存在不少问题,但这并不是中医本身的过错,这里面有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也有现代中医早已偏离传统中医的原因,更有现在的中医大夫多是按西医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选方用药的原因。一句话,现在的中医大夫“不行”,并不代表原创中医学“不行”,而是现在的多数中医大夫没有真正正确合理地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造成的。可以说,现在的中医大夫用的看病方法很多已经不是真正的中医了,也不是真正意义的中西医结合,只能算得上是中西医混在一起“乱用”而已。

有人调查过各地数十家大型中医院的病历后,得出结论:在卫生部注册的近30 万中医执业医师中,只有10%左右的医师尚能比较合理地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进行处方用药,为患者治病,其余近90%的中医师都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开中药处方。试想一想,两种理论体系完全不同的医学,你却来一个“张冠李戴”,其临床疗效可想而知!有关这一点,笔者感受也颇深。在从事临床医疗中,前期笔者都是采用西医诊断及思维方式开中医处方的,虽然也有疗效,但总感觉来得不快,有些干脆就没有疗效,一时间也对中医产生了疑惑,甚至认为中医真的不如西医了。

有一天,当笔者再次翻开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周易》看过之后,顿感中医之神奇,尤其是将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放到大自然中去思考的时候,就会明白人为什么会患病,人是如何才患上疾病的,人患病之后该如何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将人类与自然共存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至。人生病不是单纯个体内部出了问题,还与自然界气候变化及周围的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流行病传染病如是,就是那些一直被认为属个体独自患上的头痛、眩晕、风湿、消渴、中风等慢性病症,无不与此有关。

#p#副标题#e#

从此,笔者开始转用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疗效果然越来越好,许多原先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都治愈了,许多无法根治的毛病也能根治了。就拿乙肝“小三阳”、“大三阳”来说,开始的时候,笔者也确信中、西医都无法使多数人转阴,因此,对许多前来咨询的患者都直接告诉他们没有转阴的把握。为此,患者们很是失望,笔者也对此不愿做更深入的研究,结果自然是永远都无法找到康复乙肝病的方法了。好在经过不断学习,并遍访民间中医之后,终于找到了可使乙肝“小三阳”、“大三阳”转阴的办法,虽然还不是百分之百人人都有效,但能坚持饮食和药物(辨证用药)双调养2年以上者,至少有70%左右的人可以转阴,更为有效是的,有近百分之百的人可以起到预防其转成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每当想起这个发现,都为自己能为大家解除病痛之事而高兴。

西医则不同,它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现代人掌握的科学知识相通,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比较“通俗”易懂,同时,西医借助的各种检查、化验仪器及数据,也与这个数字化时代相一致,故而比较让人信服和喜欢,学习起来也更不费劲。这就像多数人喜欢音乐中的通俗流行音乐一样,因为他们更能听懂流行音乐中的意思,而且有空时自己还可以弄上一嗓子。对高雅音乐则不同,因为只有了解更多的音乐元素,才能感受其中的韵味,多数人是没有这个境界的,更谈不上自己还能轻松表现一下。其实,高雅音乐还不算是最高水准的音乐,最高水准的音乐,文化人称之为“高山流水”。对此,不理解的人可能会更多一些。但当你远离城市的喧嚣,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幽静山谷中,吟听着从山上流下的清泉之声、鸟语蝉鸣,感受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低语的意境之后,一定就会明白,原来这才是世界上最美最动人的音乐!中医就是处在那一种水准的“音乐”,美与不美?境界高不高?是不是完美的医学?只有真正达到了那样一种境界的时候,才能得出最恰当的答案。

说实在的,在“通俗流行”这个层面上,西医已经做得很好了,不存在难以掌握其理论知识的问题。但凡从事西医工作的人员,一般都掌握西医的基本技巧,可谓西医已是人才济济。倒是如何让那些为数众多喜欢“通俗流行音乐”者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进而能喜欢上“高雅音乐”的培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另外,因为太多的大夫“沉迷”于西医目前的那种 “通俗流行音乐”当中,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还认识不够,更不知道西医也可走更人性化、自然化的路子,也可以上升到“高雅音乐”的水平。时下,真正能对此问题进行思考的人的确太少了。记得前些年一位西医著名外科器官移植专家曾感叹,近30年多年来,随着西医放疗、化疗技术的运用,癌症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及寿命延长时间,反而不如30多年前(那时主要以自己休息,或服一些中药,或做一些中医的食疗保健)了,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刻反思一下。如果现在的西医能多出现一些有类似反思意识及临床水准的专家,那么,西医的医疗现状一定会比当下好许多。

可惜的是,并没有多少西医大夫能有此认识境界。见于目前西医的临床及研究情况,长此以往,现代西医必将会制造出越来越多的医源性疾病!从这个角度上看,现代西医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少了一些智者。



民间偏方这些最坑爹别再信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老年人都会去寻找或者是相信有民间偏方用来治疗各种奇难杂症的,那么对于这样的想法,你们认为真的可靠吗?今天就让三九小编来告诉大家关于生活中的养生常识的一些知识以及一些关于瘦身偏方、美白偏方、治疗脱发偏方的误区吧,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治疗身体疾病吧。

避孕药洗头发促生长

坑爹指数:☆☆☆☆☆

专家点评:避孕药是含有雌性激素的,在短时间内使用是会刺激人体的毛囊从而让你的头发新层代谢的速度加快的,而又有一些秃头的男性尝试了这个偏方,却发现自己的乳房向女性一样开始发育了。经常性的在头部以及皮肤表面大量的使用激素类的产品,就会让你的头皮更加的萎缩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医生指出,想要有乌黑亮丽甚至茂密的秀发,除了平时多做头皮按摩,还可以多吃芝麻、核桃仁和菠菜、芹菜、绿芦笋等含有丰富纤维质的蔬菜,能不断增加头发的数量。

花椒水治湿疹皮炎过敏

坑爹指数:☆☆☆☆

专家点评: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花椒水存在抗炎抗敏的药理作用。而花椒水本身具有很强刺激性,会导致皮肤问题加重。湿疹皮炎和过敏主要是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造成的,治疗护理应主要围绕皮肤屏障的保护和修复来进行,平时可涂抹一些具有屏障修护作用的婵医皮肤屏障乳液,可以有效提升皮肤的免疫力,促进皮肤修复,逐渐的就会好转起来。

三日苹果减肥法

坑爹指数:☆☆☆

专家点评:其实对于苹果减肥法而言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而且更加容易伤害身体,不小心还容易引起反弹。单说热量以及饱腹感的问题,苹果是可以帮助我们协助减肥的,但是千万不可以作为主食来进行减肥,不然的话就会导致蛋白质摄入的不足以及免疫力低下、贫血和消化不良等等的问题。

“三日苹果减肥法”并没有考虑到营养均衡的因素,这样减去的大多也只是水分。正确的减肥方法应该是科学的运动加上合理的饮食,简单来说就是要保持“吃”与“动”的平衡,才能健康有效的减肥。



中医教你做好“月子”

产妇产后是身体最虚弱的时候,一些恼人的症状往往在此时趁虚而入,严重影响坐月子的质量,甚至降低恢复的速度。即将面对漫长育儿辛劳的妈妈们,可不要轻视这些身体的警信哦!

不但中医主张“坐好月子,才能养好身体”,越来越多的西医也赞同,产妇应该在月子期间,利用膳食与调养,补充生产时所耗费的能量。不过要能“好吃、好睡、好心情”,前提是身体健康情况良好,有些妈妈因为压力或体质因素,而出现食欲不振、疲累、失眠、便秘等身心症状,白白错过坐月子的调理机会,非常可惜!你是“刚出炉”的产妇吗?你担心身体的状况,会影响坐月子的效果吗?通过本单元的中西医会诊,相信可以帮助你减缓不适,轻松度过每一天。

食欲不佳

食欲是健康的指标。一般来说,产妇刚生完产的第一周,由于黄体素下降的缘故,妈妈都会有不错的胃口。但是有些妈妈却因为照顾宝宝的压力、睡眠不足、情绪激动、担心身材等因素,而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加上产妇活动减少,不容易感到饥饿,或是月子食物不好吃,而无法在坐月子期间,获得应该有的营养补充。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 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考虑一天吃5~6餐,避免肚子胀或一次进食太多。

2 食物尽量清淡,避免太咸、油腻、产气性与特殊气味的食物。

3 选择产妇喜欢的食物,不必刻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

4 月子食物的食材应新鲜,最好用现吃现煮的方式,不要使用微波炉烹调或回锅好几次。

5 准备花生糖、黑芝麻、酒酿、核桃等小点心,有助于开胃。

6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油烟、二手烟、汽油味。

7 找出心情不好的原因,加以排除。

8 使用精致悦目的餐具。

指压按摩

1 利用指尖,强力按压背部脾俞穴、胃俞穴3次,每次3~5秒钟。

2 强力按压喉根部气舍穴、腹部中脘穴3次,每次3~5秒钟。

3 强力按压脚部地机穴5次,每次3~5秒钟。

疲累

生产时会用掉很多体力,加上半夜要哺乳,睡眠不断受干扰,使得产妇的精神一直处于疲累状态。在中医学理上亦有五劳之说,就是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所以适度的活动,反而有助恢复体力。要改善疲劳现象,首先必须保持正常的作息,每天睡足8小时,除了卧床休息之外,偶尔也要下床走动,等到产后一个礼拜再做运动。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 建议避免吃冰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吃得太多。

2 食用麻油鸡、麻油羊肉、麻油猪肚等高蛋白食物,补充体力。

3 暂时请人来照顾宝宝,让妈妈晚上能好好睡觉。

4 使用奶嘴来满足宝宝的口欲,不会因为宝宝想吸奶,而打断睡眠。

5 睡足了、吃饱了就起床走动,最好每隔3~4小时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6 避免长时间看书报、电视等伤眼力与精神的活动。

指压按摩

1 先进行温水泡浴,让身体肌肉放松。

2 顺序按压背部厥阴俞、心俞、肝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每穴3~5秒钟。

3 顺序按压胸部谈膻中、中脘、期门、盲俞、大巨等穴,每穴3~5秒钟。

失眠

无论是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醒后难眠,甚至彻夜未眠,都属于失眠。对于产妇,压力是造成失眠的首要因素。另外因为照顾孩子而昼夜颠倒、卧室太冷、太热、太吵或太亮都会影响睡眠,还有些人有“认床”的问题,换了房间也会睡不好。中医理论认为,这是因阴虚火旺、肝气交结、心脾两虚及痰热内扰所致。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 保持定时、定量睡眠。

2 白天小睡时间过长或过晚,皆可能降低夜晚想睡的需求而不易入睡。因此,如果失眠的原因在此,应避免过长的午睡或傍晚的小睡。

3 睡前可以洗温水澡(传统坐月子洗澡要用米酒水)。

4 晚上应按摩或用柔软的体操来帮助肌肉放松。

5 布置舒适的寝具、安静、清洁、空气清新的卧房。

6 睡不着就起身,做一些柔软体操,等到放松后再上床睡觉。

指压按摩

1 用拇指推压灵道穴至神门穴约半分钟。

2 按压太阳穴及印堂穴各约半分钟。

3 用手掌侧边搓压足三里至丰隆穴,发热即止。

4 按压三阴交穴约半分钟。

5 捏肩井10次。

抽筋

抽筋是因为运动神经机能的突发亢奋,造成肌肉极度僵硬、痉挛,而产生局部强烈难忍的疼痛。刚生完产的一二天,因为太过用力,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尤其是第一胎产程较长者,很容易发生抽筋现象,而一般人对于抽筋会感到十分恐慌,其实发生抽筋时,如果能及时给予适当的按摩,是可以有效舒缓疼痛的。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 晚上睡觉时尽量穿长裤,避免肌肉紧绷。

2 睡前做柔软、缓和的运动如散步、爬楼梯等。

3 睡觉时把脚垫高。

4 饮食上摄取含钙的食物或补充钙片。

5 抽筋时不要紧张,应放松心情与身体,等到不太痛时,起来活动一下手脚。

6 请人帮忙按摩腿部、热敷或伸直腿,用手将脚板朝自己方向拉,这样会舒缓些。

指压按摩

1 首先用力按压臀部上方的小肠俞、膀胱俞两穴道。

2 接着轻轻按压腿上的委中、承筋、承山、阴陵泉、太谿等穴。

3 用力向上扳脚拇指数次,也可达到不错的效果。



为什么有人不相信中医?

都说有些人对中医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区,但是中医人自身对中医就已经完全明白了吗?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一个人看十个不同的中医会有十种不同的结果,这不是因为中医市场混乱无标准而是每个人对这个病的辨证和推断不同;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不适合吃寒凉的食物?一般的养生书上都这么写着顺应自然,饮食不能有偏颇,但是这是适合所有人的吗?类似于这种的问题中医还存在许多,因此,中医行业的人士要加强自我的修养,要呈现出最正确的养生理论给大家,这样才不失为一个合格的中医人。

找十个中医来给同一个病人诊断,搞不好估计大概会有十个不同的结果。如果再让这十个中医给这个病人治病,那么很有可能有十个不同的方子,治疗效果肯定是不尽相同。为什么呢?一是因为中医诊断在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仪器、数据客观的旁证;二是因为医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就是如同盲人摸象,只看到了一部分,没有看到其他部分,更没有看到全局;三是因为中医的精髓是辩证医治,不同的医生对于病人病情中的主次矛盾及发展变化的认识、处理、把握是不尽相同的,医疗方案自然就有差别,但只有了解把握了病人状况,针对病人病情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向,适合病人体质的医疗方案才最为有效。当然,不仅仅是中医,西医也有类似问题,但在中医里更突出,因为除了中医特有的经络、阴阳五行、脏腑之说,中医的辩证诊治是中医的精髓,是真正使其经络、阴阳五行、脏腑之说发挥威力的东西。

中医的辩证诊治则意味着它是十分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的养生、医疗体系,因人、因地、因时而变,对一切要一分为二,要意识到事物的两面性,不仅要看到局部更要看到全局,要看到各系统之间动态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要敏锐的察觉到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抓住主要矛盾,促进矛盾运动向好的方向转化。中医高级的养生境界,可以通天地,握阴阳,因时、因地、因人体内外生化环境的运动变化的状况,适时、适量加减调整五行生克,时时刻刻保证人体大系统的动态平衡。这需要对天地、阴阳、五行、人体内外生化环境动态的、全面的、实时的、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这样的人就是神了,可是天底下又有几个人能有这等神仙般的水平呢?估计一亿个人里也找不到一个,比连着中几次649还难。一般人对中医的了解大多十分粗浅,对自身的状态十分模糊,对如何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动态的调整自己的生命状态就更摸不着门了,怎么整生命状态也不能总保持平衡,有点病是必然的,所以指望着大家自己养生得健康,根本不可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是要靠医疗制度,要靠合格的医生,有效的药物,有效的治疗手段,养生保健只能为辅,医疗必须为主,这个主次关系不能颠倒了,不了解这个主次关系,就是养生的第一大误区。

#p#副标题#e#

由于中医养生是非常个性化、人性化的东西,任何一种养生经验、方法、技术,只可能对一小部分身体状况在这个时期适应这种经验、方法、技术的人有效,其他的人群则不一定会有很大的效果,即使原来有效的人群,随时间、地点、状态变化,效果也可能发生变化。养生的第二个误区就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形而上学,将个人的、个体的经验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分时间无限的推广至全体人群,总试图包医百病。其实任何一种养生经验、方法、技术,得益有效的都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特别是体质中下的人,体质中上的人大多都没有太大效果,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根据这个生命体在这个时候的具体状况和外部环境具体来定,时间变了、条件地点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相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都是方便法,这注定了任何一种养生经验、方法、技术都只能是虎头蛇尾。

各类养生术里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禁忌,“寒性的、凉性的不要吃”,“反时令蔬菜、水果不能吃”,“只能补,不能泻”等等等等,诸如此类。这些说法,对于某类体质差的人群可能是对的,但对于其他体质的人群可能就不那么准确。而且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寒性的、凉性、毒性的食物可能是要增加肝、肾的负担,但同时也会刺激肝、肾的功能,而且它们可能还有其他功能、作用。还有一般人又不都是纸糊的,都是有适应性的,有点韧性的,还是要将它们用于具体人所产生的优缺点和这个个体的承受力综合起来看。中医讲五行生克,要随时间、地点、状态变化加减,只补不泻肯定不是对所有人都合适的。再者,养生的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而不是为了养生而养生,更不能影响生命的质量,如果养生成了机械、枯燥的死守各种禁忌教条的程序,那么就无法体验生命的乐趣,实现生命的目标,那么这种养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曹操在 “龟虽寿”里写道: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讲体验生命的乐趣,实现生命的目标比单纯的养生延命重要,养生只有在能够帮助提高生命的质量时,才有真正的价值。

#p#副标题#e#

养生再有的一个误区,就是排斥其他养生经验、方法、技术,极端的排斥西医。毛主席讲要中西医结合,这是绝对正确的方向。一些勇于探索进取,真正了解中医的中医大师们也积极提倡中医要发展,不能停留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旧中医的水平上,一定要引入现代科技,中医一定要现代化,他们讲中西医是互补的,有些问题西医解决不了的如疑难杂症、人体亚健康等,中医却有独到的理论、方法、效果;而有些中医不容易出较好、较快效果的地方,西医的理论、方法、技术如抗生素、外科手术、遗传工程却有很好的效果,中医中西医最终一定是相通的。我看不仅中西医最终一定是相通的,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文学最终也一定是相通的;理性与感性最终也一定是相通的,这是题外话了。世界上没有一种学问是能够恰如其分的解释一切的,没有一种方法是能够恰如其分的处理一切问题的,任何一种学问、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都是方便法,唯有将所有的学问、方法综合起来,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具体条件,选择最合适、最能发挥作用的学问、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问题变化了,条件变化了,解决问题的学问、方法也要变。所以养生要多学习、吸取各种有效的经验、方法、技术,针对自己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条件有选择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总结出最适合自己情况的养生术,并在进一步的实践、发展中,发展、调整这一养生术。在养生术的学习、实践中,应务必坚持中医唯物辨证法的精髓,尽量避免唯心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形而上学的误区。

以上都是作为中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和现在排斥中医的人大肆争辩,而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真正将中医的精髓展示给大家!



防治感冒的民间偏方

 

 

夏季感冒不仅让人难受,还容易传染别人,所谓一人感冒全家感冒,就是这么来的;夏季感冒传染性极强,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预防,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防治感冒的民间偏方,一起来看看吧。

 

1.食醋熏蒸法

关好门窗,取食醋100克,放在燃具上熏蒸,醋分子飘散在空气中,杀死室内感冒病毒。进食时可用醋作佐料,常食有益。

 

2.仗姜糖茶法

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煎或泡茶饮,每日1-2次,连服3-5天,有良好的防治感冒的功效。

 

3.蒸气吸入法

在大口茶杯中装满开水(或在开水中加点醋),口鼻俯于其上,对上升的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至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佳。

 

4.涌泉贴药法

睡前洗净双脚,取一小块伤湿止痛育贴在两脚的涌泉穴,24小时更换一次,一般3天可愈。此法对患感冒的老年人疗效甚好。

 

5.冷水洗面法

一般应是夏季开始,秋冬不断,以增强适应性,每日早晚坚持用冷水洗脸。

 

6.双掌推腮法

每日起床后,用双手掌贴在腮颊部,缓缓地以中等力度同时往头上推移,至头顶后双手掌再同时往头后推到枕部即止。连续做10-40下。

 

温馨提示:以上防治感冒的民间偏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即使是大家没有感冒,也可以把此偏方收藏起来,必备不时之需。



安神的穴位按摩方法

现在流行养生的话题那么养生也有很多种的方法,要找对适合自己的,什么中医养生,按摩养生,还有拔罐养生等等一系列的养生办法,那么对于中医,养生来说,很多的穴位,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那么,安神的穴位都是有哪些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一下,安神的穴位按摩的方法。中医已经有很多很多年的历史了,正因为他的方法独特,所以有很多人比较相信中医。

指揉膻中穴法

取仰卧位,操作者或家人坐其侧,用一手拇指或中指螺纹面着力,定在膻中穴上,其余四指轻扶体表或握空拳,腕关节轻轻摆动或小幅度环旋转动,使着力部分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做反复不间断的、有节律的轻柔缓和回旋揉动。

四指摩膻中穴法

取仰卧位,操作者或家人坐其侧,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的指面着力,附着于膻中穴上,以腕关节稍悬屈做主动的环转运动,连同前臂和着力部分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运动。操作时要求手腕灵活,轻而不浮。

侧掌振膻中穴法

取仰卧位,操作者或家人坐其旁,用右手小鱼际部着力,紧紧按压于膻中穴处,以手腕做高频率屈伸式的摆动为主,带动小鱼际做快速而有节律的振颤动作约1~2分钟。操作时要求小鱼际着力部分要紧压膻中穴处,不能产生滑动,以免影响疗效。

拇指刮膻中穴法

取仰卧位,操作者或家人面对患者而立其头端的前方,用双拇指螺纹面桡侧着力,对称地分置患者胸骨两侧,紧贴皮肤,自内上向外下沿肋间隙呈斜形做单方向快速推刮;边推刮边蘸汤水或植物油,或先涂擦上适量按摩乳、凡士林、松节油等,以皮下出现一道道紫红色的淤斑为度。操作时,着力轻重适宜,动作一致而有节律,频率比推法要稍微快一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乳房禁

上面这些就是关于安神的穴位了,我们平时睡不着觉的时候可以多去按摩这些,安神的穴位是有一定作用的,有的人不相信中医,但是中医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正因为他,时间这么久远,所以他的功效也是非常独到的,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相信这种方法,可以试着去选择中医调理的办法来调理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白萝卜可以很好的防治感冒

萝卜可以很好的防治感冒,味道很鲜美而且汁水比较丰富的白萝卜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白萝卜既可以行气帮助我们消化,又可以防治感冒。

 

营养学家介绍说,中医理论认为,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包括感冒。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特别是其有消食、理气、止咳、化痰的食疗功效,因此有“饮白萝卜汁作为感冒辅助治疗”的说法。

 

现代营养学分析,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可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它还含少量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钾、镁、锌等)、矿物质、维生素C(含量比梨高8-10倍)和维生素B族等,其中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都有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白萝卜可以很好的防治感冒,另外,白萝卜和梨搭配在一起,是咳嗽患者很好的辅助治疗佳品。



防治感冒的中药方

每当在季节变换的时候,气温持续变化较大,流行性感冒也进入了高发期。为了预防感冒,很多人将治疗感冒的西药当作预防感冒的药物服用,而滥用感冒治疗药物预防感冒是不可取的。而大家对于中药比较信赖,那么防治感冒的中药方到底有哪些呢?我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很多治疗感冒的西药反复使用会使人体产生耐药性。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下次再使用此类药物治疗时只能加大剂量,且治疗疾病的效果也会减弱。相比之下,中药预防感冒的效果较好,而且具有反复服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的优势。

下面为您介绍一个防治感冒的中药方:太子参10克,苏叶6 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每日水煎服,连服3日,就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弄点盐水漱漱口,其实生在活中吃饭的时候都会留下“口腔病菌”,所以我们要每天早、中、晚、吃饭之后要用淡盐水漱漱口,以便更好的清理“口腔病菌”这是关键。

2、每天晚上要泡热水脚。记得一定要用较热的水,水的温度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20分钟左右即可,在泡热水脚的时候水量一定要没过脚面到达脚踝,泡完热水脚之后要看到双脚发红才可以的,

3、每天要用冷水洗脸。每天洗脸的时候,记得要双手捧着水洗冷水脸,在一个就是水洗鼻子(鼻孔),然后用鼻孔轻轻的吸入少量的冷水,要适度,不可过多的灌入,要反复清洗5至6次即可。

4、煮点姜汤,最好用新鲜的生姜,弄得差不多的时候,要趁热喝掉的。

为了预防感冒,不妨吃一下上述所说的防治感冒的中药方,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如果想要预防感冒的话,只吃中药是不行的,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感冒。希望大家都不会感冒,身体棒棒。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