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_柴胡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烟雨红尘残梦断)分享简介:您听说过中药方剂温胆汤吗?中药方剂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处方】生姜1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那么你知道柴胡温胆汤吗?【处方】柴胡、陈皮、半夏(姜制)、茯苓、甘草(...



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

您听说过中药方剂温胆汤吗?中药方剂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生姜12克 半夏6克(洗)橘皮9克 竹茹6克 枳实2枚(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

【用法用量】上六味,切碎,以水1.6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姜、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麦门冬(去心)各45克 茯苓60克 酸枣仁90克(炒)炙甘草 桂心 远志(去心,姜汁炒)黄芩 萆薢 人参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化痰和胃,养心安神。治痰饮内阻,心神失养,惊恐失眠,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长流水1升,加糯米适量,煮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300毫升,再入药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半夏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60克 陈皮90克 甘草(炙)30克 茯苓45克 人参30克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及惊悸自汗,触事易惊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空腹时服。来效,加远志(去心)、姜汁、炒北五味子各30克、酸枣仁30克(蚌粉炒入)。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处方】远志 枣仁 茯神 当归 川芎 钩勾 半夏 广皮 甘草 香附 茯苓

【功能主治】治妇女经行,卒遇惊恐,因而胆怯,神志失守,经血忽闭,面青筋搐,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相信大家看了温胆汤的介绍之后,肯定觉得温胆汤很神奇,温胆汤对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对人体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试哦。



清心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

清心温胆汤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清心温胆汤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别名】
清心抑胆汤(《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
麦门冬(去心)2.4克 川芎1.8克 人参1.8克 远志(去心)1.8克 甘草1.2克 当归(酒浸)白芍(酒浸)白术(去芦,炒)茯苓(去皮)陈皮3克 半夏(姜汁炒)枳实(麸炒)竹茹 石菖蒲 香附(炒)黄连(姜汁炒)各3克

【功能主治】
治痫病,突然晕倒,身软咬牙,吐涎沫,不省人事,醒后外观如常人。

【用法用量】
上药锉作一剂。生姜煎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七

看完了本文对清心温胆汤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加减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加减温胆汤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处方】
茯神(去皮木)1钱,半夏(姜汁制)1钱,陈皮1钱,枳实(麸炒)1钱,当归8分,酸枣仁(炒)8分,山栀(炒)1钱,竹茹8分,人参6分,白术(去芦)1钱,麦门冬,辰砂5分(为末,临服调入),黄连(姜汁炒)1钱,竹沥半盏(临服加入),甘草3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痰躁(痰火作热烦躁)、痰话(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惊惕失志、神不守舍。

【用法用量】
方中麦冬用量原缺。

【摘录】
《回春》卷二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加减温胆汤,我们知道加减温胆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加减温胆汤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温胆汤其实主要是用于,帮助理气化痰,改善短期不足或者是气郁生痰的问题,临床上也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这些常见的疾病。

一、温胆汤

方歌: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方义:本方证多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扰。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治宜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备;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生姜兼制半夏毒性。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二、温胆汤的功用主治

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等属胆郁痰扰者。

运用: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莲子清心饮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莲子清心饮,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于莲子清心饮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处方】
莲子1钱,潞党参1钱,生箭耆1钱,麦冬1钱,条芩1钱,骨皮1钱,甘草1钱,大车前子1钱,云苓1钱,远志1钱,石菖蒲1钱。

【功能主治】
酒后色欲受风所致的赤白浊。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王氏医存》

【处方】
石莲肉、麦冬、黄芩、地骨皮、人参、车前子、甘草、赤芍、黄耆。

【功能主治】
白浊。并治带下赤白,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看了上文对莲子清心饮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清心饮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清心饮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
当归9克 生地9克 白芍6克 莲心9克 连翘心3克 茯神6克 枣仁9克 草节3克 麦冬9克 川贝母3克 竹叶心3克 龙骨9克

【功能主治】
治心经血虚,夹有痰火之失眠。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血证论》卷八

【处方】
牛黄1.5克 琥珀4.5克 黄连1.5克 丹参9克 远志1,5克(甘草水炒)菖蒲2.4克 橘红3克 胆星1.5克 麦冬4.5克 淡竹叶20张

【功能主治】
治中风中脏。风火上犯,神明散乱,舌不能宫,口流涎沫,甚则神昏鼾睡,面色油红。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
黄连1.5克 蒲黄4.5克 犀角1.5克 玄参4.5克 丹参6克 连翘4.5克 蒌皮9克 茯苓6克 薄荷3克 竹叶20张 灯心1米

【功能主治】
清心泻火。治心火炽盛,舌卷而肿,塞口作痛,难于语言。

【用法用量】
先用生蒲黄9克,泡汤频频漱口,再服此方。

【摘录】
《医醇剩义》卷四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清心饮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治病和调理身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清心饮也是药,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